加强农村科普网络建设刻不容缓

加强农村科普网络建设刻不容缓

一、强化农村科普网络建设刻不容缓(论文文献综述)

段艳文,范珈硕,高存玲[1](2022)在《中国期刊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专题报道》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2月6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向出版界发出号召,要求出版界加强出版服务,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国内期刊快速应对、主动作为,加强选题策划,积极组织抗击疫情的专题、专栏、专刊,对我国全面复产复工的过程进行报道。借助龙源期刊网,本研究对时政新闻、财政经济、文化艺术、科技科普、医学学术五类期刊的疫情相关报道进行概述,以此探讨中国期刊新冠肺炎防疫抗疫专题的报道情况。

苏星月[2](2021)在《《人民日报》与《新京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框架对比研究 ——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越来越大,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不计其数。在抗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媒体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媒体是信息流动的桥梁,媒体及时报道,不仅可以让公众了解事件的严重性,掌握防控应对的策略,还可以稳定民心和社会治安。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媒体如何构建报道框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阅读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的文献资料,结合目前的研究和分析,将《人民日报》和《新京报》的电子报作为研究对象,认真收集两家报纸从2019年12月30日至2020年9月8日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报道,将2357篇报道作为研究样本,运用文本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立足于框架理论,从《人民日报》和《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的主题框架、报道内容、消息来源、报道方式和报道基调五个角度对研究样本进行描述,比较《人民日报》和《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的相同点,分析二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的不同点,归纳二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的特点,反思《人民日报》和《新京报》在构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框架中的不足,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框架的优化建议。本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绪论,在本章中,首先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理论意义、实际意义进行描述,然后对框架理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进行文献综述,最后介绍研究对象,交代研究样本及样本采集时间,并对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阐述。第二个部分是对《人民日报》和《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报道进行样本描述,结合2357篇报道,统计分析二者主题框架、报道基调、报道内容、消息来源、报道体裁的分布情况和占比情况。第三个部分是结合数据分析,归纳《人民日报》和《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的相同点、不同点及特点。两家报纸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主题框架、消息来源、报道体裁和报道基调四个方面,二者在报道主题框架的建构上以“政府形象框架”为主,侧重于将“政府官员”作为消息来源,将“消息”作为报道体裁,以正面报道为主。二者报道框架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相较于《人民日报》,《新京报》更重视“人情趣味框架”,这与其都市报的定位息息相关;《新京报》的消息来源比《人民日报》更丰富,其报道的消息来源不仅有政府官员、抗疫一线人员、外国政府与国际组织、专家学者,还有出租车司机、大学生、公益人士、职员、教师、公务员、法律工作者、心理师、志愿者。虽然《人民日报》和《新京报》的负面报道占比都不大,但是在负面报道的内容上存在差别,《人民日报》的负面报道主要是关于国际疫情发展趋势,负面报道内容主要为国外疫情严重化、疫情对国际社会的消极影响、美国消极抗疫。而《新京报》不仅报道了国外的疫情情况,还对国内严峻的疫情趋势、牺牲的抗疫人员、抗疫不利的官员、不合理的防疫措施进行报道。《人民日报》的报道框架特点为以整合与引导为主,报道对全国各地的抗疫资讯进行整合报道,并针对不同的抗疫时期,对受众进行不同的引导。而《新京报》的报道框架特定体现为监督和市场并重,《新京报》的第二版多为媒体人及受众对抗疫相关措施、政策的评价,充分体现了媒体的监督功能,此外《新京报》的报道框架受市场影响,报道内容跟随当期热点进行调整,例如2020年7月是我国的高考,且当月我国遭遇洪涝灾害,在此期间,《新京报》的头版及其他版面面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报道数量大幅度减少,新闻议题大多是关于高考和防汛救灾。第四个部分是对《人民日报》和《新京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框架进行反思,并提出优化建议。

马殿学[3](2021)在《初中地理地质灾害实践教学设计研究 ——以鲁甸县龙泉中学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全球地质灾害频发,如何防灾减灾成为各国亟需解决的难题。为了贯彻“减灾始于学校”这一理念,地理学科无疑成为地质灾害教育主阵地。鲁甸县地处乌蒙山区,地质灾害频发,教育素材丰富。初中地理地质灾害实践教学设计研究,符合国家新课改和核心素养目标的要求,充实灾害教育理论,提供可借鉴的地质灾害实践教学经验,具有防灾避灾保护生命安全的实践价值。利用文献法对国内外地质灾害教育研究现状综述,相关概念界定。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卢梭生存教育思想、多元智能理论为理论基础。对鲁甸7所乡镇中学师生抽样问卷和访谈。收回的有效问卷和访谈内容统计分析,梳理出鲁甸县初中地理地质灾害实践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探究产生原因,提出针对性改进策略。根据学情、灾情设计出有针对性教学方案和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以龙泉中学作为实践对象。得出如下结论:(1)学生地质灾害基础知识薄弱,避灾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性;获取避灾知识途径单一,防灾减灾技能亟待加强;地理课堂对地质灾害教育的贡献力度不足;防灾演练种类单一,形式机械,多以火灾、地震为主;绝大多数教师未接受过地质灾害教育相关培训,普遍地理专业素养不高,灾害专业知识不强;地质灾害教育的开展受课时、中考压力、教师灾害素养等影响。(2)通过开展灵活多样的地质灾害教育活动,培养学生避灾减灾意识,丰富学生地质灾害知识,提高学生防灾减灾技能;通过提升地理教师专业素养,提高灾害教学课堂效率,搞活课外防灾演练,狠抓实效性和技能性;完善落实地质灾害教育评价机制。(3)根据设计好的地质灾害实践教学方案,在教学中依次组织开展地质灾害课堂教学,应急避险疏散演练,地质灾害野外考察教学。受课时限制,开展次数偏少。根据构建的地质灾害避险疏散演练评价体系和地质灾害野外考察教学评价体系,对防灾演练、野外实践考察教学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例如:龙泉中学地震应急避险疏散演练效果评价,经过量化考评总分为72分。龙泉中学195班地质灾害野外实践考察效果评价,经过量化考评总分为69分。评价结果,防灾疏散演练和野外实践考察教学,学生整体灾害素养不高,有待加强。

刘逸凡[4](2021)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语言生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冠疫情期间,抗疫标语、防疫信息、疫情状况通报和卫生健康知识宣传等各类公共场域中所发布、传播的疫情相关信息,均以语言为重要载体。从城市到乡村,从现实到网络,多语码的抗疫语言为不同年龄、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各类受众提供了多元的语言服务,在高效传播疫情相关信息、普及科学防疫知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相关理论,综合运用话语分析与社会调查的研究方法,挖掘抗疫语言的使用与需求特征,构建出新冠疫情时期公共域的语言生态研究框架,包括抗疫语言的使用特征、需求状况及相关语言规划三部分。研究认为,新冠疫情期间在公共场域内形成了一套使用于公共语言空间中的、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语言符号系统——抗疫语言。抗疫语言虽不是一门独立的语言,但它是语言在新冠疫情时期公共场域中的具体运用,具有特定交际目的,即传播疫情相关信息、普及科学防疫知识、呼吁号召群众行动。本研究通过收集典型的抗疫语篇,自建语料库,对相关语篇进行话语分析,发现抗疫语言在使用时,会受到文化语境与情景语境的影响,形成特定的体裁结构潜势,其体裁结构由三个必备语步和三个可选语步组成。抗疫语言整体生态较为和谐,其所产生的交际功能反作用于整个抗疫环境。在文化语境中,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外语在公共场域中彼此交融,互为补充。多种模态交汇融合,展现出“严肃认真、积极抗疫、全力以赴保卫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的意识形态。在情景语境中,抗疫语言的话语范围在时间、地点与社会热点话题的选择上有其特殊性。抗疫语言的交际者包括抗疫信息发布者、抗疫事件主体以及作为抗疫信息接收者的广大群众,其话语方式特征明显,表现为篇幅短小、口语化表达、祈使句式的高频使用以及修辞手段的灵活运用。但与此同时,仍存在非生态的抗疫语言现象,主要包括不文明、不规范的抗疫信息和不真实、不可靠的疫情谣言两类。另一方面,本研究以在抗击疫情中有着突出表现的河南省为例,调查居民的抗疫语言能力、语言态度与语言需求。据调查显示,居民对抗疫语言的使用情况较为关注,青年对抗疫语言的关注度要大大高于中老年。居民在整体上具备基本的语码应用能力,部分居民尚不具备语码转换能力。半数以上居民具备疫情谣言的基本识别能力,但仍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存在识别困难的情况。其中,含有绝对化词语的谣言类型最容易被误判作真,其次是常识无特征类,再次是无明确信息来源类和信息指向不明确类。此外,居民对方言融入抗疫语言的现象,持两极分化的态度,而对网络流行语的融入则较为支持。绝大多数居民肯定规范、文明使用语言在疫情信息传播中的重要性,并对不规范、不文明的抗疫语言表示反感。居民文化程度、月收入水平、语码应用能力、信息解码能力以及面对不规范、不文明的疫情信息时的行为等对居民的抗疫语言情感倾向会产生影响。居民对于抗疫语言的生态状况较为满意,但仍有部分需求尚未得到满足,包括语言技能需求、文明规范需求和辨谣辟谣需求三大方面。通过综合分析抗疫语言在公共语言空间的使用,以及作为受众的居民的语言能力、语言态度与语言需求,本研究最终着眼于语言规划,将抗疫语言资源类型划分为主体与派生两大类别,并将其资源配置方式根据配置主体的不同,分为官方主导式与民间主导式两种类型。研究表明,抗疫语言资源配置具有多模态、动员性和依附性三大属性特征。抗疫语言资源的自身价值(包括隐性的语言规范价值和结构借鉴价值,以及显性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和抗疫语言规划主体身份的差异成为推动抗疫语言规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素。在语言规划理论的指导下,本研究从本体规划、地位规划和服务规划角度提出如下七点建议:关注语言文明与语言真实,建立专门机构规范化管理相关术语;在确保普通话、方言、少数民族语言和外语重要语言地位的同时,加快建立手语、盲文等特殊语言规范机制,提高手语、盲文在实际应用中的普及度与实用率;加大专业科普力度,提供防疫科普教育服务;扩大多语码覆盖面,提供抗疫语言技能培训服务;培养专业人才,完善抗疫语言翻译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专门语言应急管理机构,完善应急体制机制建设;提升数字资源建设意识,建设并完善突发公共事件语料库。

高云亮[5](2021)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问题历来是学界研究的重点之一。在精准扶贫进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核心领导地位、政治引领优势、统筹协调作用、资源整合功能是保证广大贫困村实现脱贫的重要动因,也是推动农村党建科学化的决定性因素。截止2019年底,我国已在533824个行政村建立党组织,覆盖率超过99%。1从基层党组织引领干部群众推进精准扶贫的实践来看,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发挥形成鲜明的交互促进特征:一方面,贫困村的扶贫必须依靠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坚强领导来推动、组织、实施;另一方面,精准扶贫又为农村基层党组织以提升功能为重点的自身建设提供了良好平台。目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工作已进入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战略决胜期,由于扶贫主体的自身能力因素、脱贫主体的内在动力因素、帮扶策略的试用匹配因素、扶贫保障的机制体制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精准扶贫的成效受到一定制约。在此种情形下,在今后的脱贫攻坚中如何才能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特定功能,如何才能强化农村党组织功能促进脱贫实效,如何理解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扶贫功能内涵,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如何实现等等,这些问题亟需提上重要日程,也是我们党巩固农村执政根基、加强自身建设、推动脱贫实现进程中必须解决的现实难题。从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演进来看,能够为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下科学高效地推进脱贫攻坚提供经验借鉴。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作用是组织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提高农村土地产出率,承接落实农村经济发展政策、发展乡镇企业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工代赈政策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扶贫开发阶段专门成立农村扶贫工作领导机构,增强了广大农村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有效加强对农村扶贫工作的领导,承接落实贫困县独有的优惠政策,增强扶贫攻坚的驱动力。扶贫攻坚阶段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互促模式促进贫困人口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新世纪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格局中形成攻坚合力,以“一体两翼”战略建立农户参与式利益协调,以“多予、少取、放活”的强农惠农方针确立利益协调的行动导向。新时代精准脱贫阶段主要是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村委会主导、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大扶贫工作格局,承接第一书记驻村制度安排,促进精准化脱贫与党的政策机制有效衔接,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内典型做法,呈现出脱贫攻坚与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战略性、资源开发与整合的统筹性、制度政策与利益诉求衔接的科学性等特征。我们党通过探索与实践,不仅使贫困人口和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贫困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日益增强,更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显着加强,彰显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背景下脱贫攻坚的贫困治理价值。从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内涵看,在对政党功能作用理论展开历史考察的基础上,村级党组织履行功能时呈现出直接现实性、动态不均性、相对变易性、权责限定性、权威内生性等基本特点,分类分析了影响村级党组织功能的历史选择因素、制度机制因素、利益结构因素、干部能力因素和服务保障因素,在本体层面、载体层面、中接层面、取向层面、职责层面表现出不同的功能定位。以此为基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组织建设功能、经济发展功能、宣传教育功能、联系群众功能、整合动员功能、社会服务功能,建设性地提出生态建设功能供理论研讨;通过对习近平在精准扶贫中关于村党支部功能重要论述的话语分析,析理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这一特定条件下发挥的核心领导功能、队伍建设功能、致富引领功能、宣传扶志功能、资源整合功能、基础保障功能等实际功能;阐明了在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作用机制,为后文研究提供基本遵循。在对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时,一是以全国范围内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实现状况为标的,结合历史考察方法进行重点梳理。二是选取甘肃省陇南市、兰州新区的100个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调研对象,对其在精准扶贫中的功能状况开展实证研究。三是结合中观层面的功能实现状况和微观层面的调研走访结果,推证出精准扶贫进程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功能主体本位化、功能结构固有化、功能方式单一化、功能策略浅表化、功能保障低效化等主要问题,并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深入探究问题成因。在脱贫攻坚背景下,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主要途径应当聚焦于以下五个方面。第一,以多元化为引领,拓展功能主体。以加强扶贫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以加强扶贫公开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以加强扶贫领导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第二,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重点是: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第三,以多元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尤其是:坚持多元推动,统筹扶贫方式;坚持要素整合,统筹扶贫资源;坚持人才整合,统筹精英参与。第四,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必须着力于: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效;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第五,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持续壮大村级积累,持续健全协调体系,持续强化服务保障,为实现脱贫攻坚奔小康提供强大支撑。从现实来看,广大农村地区当下乃至今后两年的扶贫攻坚工作具有极端特殊性:既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的收官阶段,也是既有脱贫成果的检验巩固阶段;既是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决胜阶段,也是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的布局强基阶段。值得指出的是,全面小康是一个大的历史范畴,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多维建设的有机统一,也是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结果和归宿。因此,精准扶贫思想的最大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针对脱贫攻坚实践的指导意义,而在于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目标为统率,促成路线、方针、政策、举措、治理能力、具体工作等全方位的精准化,从根本上提升发展效能。这就要求我们立足于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彰显农村党组织的功能,以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着力点,带动农村“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立体、科学、渐进地融入全面小康社会。

王密诗[6](2021)在《社会冲突理论视阈下暴力伤医行为的防控研究 ——以S市为例》文中认为暴力伤医行为可以分为以下三大类型,一对医务工作人员健康权、生命权、生存权产生危害的行为,二使医务工作人员个人尊严收到损害的行为,三在医疗机构范围内采取打、砸、抢破坏医院财物的行为。近年来,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受关注度不断攀升,一系列暴力伤医治理的法律相继颁布。我国公检法部门、医疗机构等在贯彻落实此类法律法规的同时,卓有成效地推进了医药卫生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且这些短板主要集中在暴力伤医的治理问题上。因此,研究暴力伤医的治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冲突理论对本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社会冲突理论指出了冲突的双重辩证功能性及“安全阀”的作用,强调社会冲突产生的根源是由于权威分配不均,各群体为谋求自身利益从而发生矛盾。从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来看,社会冲突理论与暴力伤医事件的治理有高契合度。本文通过对2011年至2020年媒体报道的S市暴力伤医事件进行梳理,归纳出暴力伤医的多发医院为三甲综合医院;多发科室为急诊;多发事件为第一季度、月度上旬和中旬、早上和晚上;暴力伤医施暴者以男性为主,多数情况下为单独1人施暴,以患者本人及家属施暴居多;受害人以男性、医护人员为主,通常人数为1人;诱因为对医院工作流程不满;施暴形式以推搡、殴打为主;施暴后果以医务人员受轻微伤或者轻伤为主。运用因子分析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医务工作者和患者视角下的暴力伤医诱因,归纳总结并进行权重分析,得出医务工作者认为院方因素(36.44%)、政府因素(26.23%)、患方因素(23.86%)和偶发因素(13.47%)依次为暴力伤医事件的诱因;就医者认为院方因素(27.82%)、社会及心理因素(26.16%)、就医体验因素(26.14%)、患方因素(12.99%)及偶发因素(6.87%)依次为暴力伤医事件的诱因。本研究认为暴力伤医的诱因有制度因素: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医务人员人均配比不足、医疗保障体系不完整、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主体间观念的冲突:逐利性与公益性的冲突、尊卑观念的冲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冲突;主体间的利益冲突。推进暴力伤医治理的优化路径一是强化和落实政府责任;二是引导冲突主体增强公共价值观念;三是完善冲突主体间利益协调机制。

苏彬[7](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张戈[8](2020)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无神论发展的高级阶段,同时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就是通过社会宣传、学校教育等手段,使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世上无神”的基本事实。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工作,并将其纳入宣传思想工作的整体部署,在实践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成效。进入二十一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大原则的新要求,面对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新任务,面对传承中华人文精神的新课题,还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理当讲清“世上无神”的基本事实。为此,可以从本体论上揭示“神”的本质及其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以此回答“为什么世上无神”;从认识论上剖析“神”存在的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以此回答“为什么有人信神”;从方法论上阐释“神”存在的长期性和最终消亡的必然性,明确在尊重信教群众信仰选择的同时,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此回答“怎么对待本无的神和信神的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面向全体人民,但也要有针对性地突出主要对象。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关乎党和国家的未前途命运,应以他们为重点;党员干部的精神信仰关乎党和国家兴衰存亡,应以他们为关键;农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关乎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应以他们为难点。做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做好基础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强重点领域的科技攻关,逐步消除“神”存续的社会根源和自然根源;二是用好学校主渠道,在大中小学和党校(行政学院)的课堂教育中融入无神论;三是守好社会宣传阵地,借助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大众传播媒介积极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此外,还应规划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加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给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提供体制保障和学术支撑。

周怡帆[9](2020)在《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中国城镇快速一体化发展带来自然村落减少,使用汉语方言的人群在迅速递减,诸多少数民族语言随着族人老龄化而迅速消亡。方言(1)不仅是民族文化的基因和活化石,还是语言多样性的集中体现,更是语言生态发展的持续动力和重要保障。现阶段方言面临的困境实则是传统文化面临的困境,大众对待方言的态度从“不敢说”到“不愿说”到现在的“不会说”,形成当代人虽拥有乡愁却难正乡音的现状。因此,如何能够有效地将方言进行传播、保护和传承是本文的研究起点。本文立足于方言传播的现状与事实,采用跨学科研究视角将语言学与传播学相结合,从全媒体视域对方言传播图景、方言传播模式和方言传播省思及启示几个方面进行了考察。全面审视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的逻辑演进,提出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理论,旨在为保护和传承方言提供新路径、建立新范式。全文共五章分三个层次进行阐述,具体内容如下:第一层次:研究问题和相关概念的确立,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通过国内外文献综述理清思路,确立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指出本文的价值意义和创新之处;第二章则在此基础上,探讨全媒体与方言传播联合共生的关系,对方言传播的内涵、外延、性质、属性进行阐述,对全媒体方言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其现实动因和挑战进行考察。第二层次:传播形态和传播模式的解构,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二层次是论文的重点部分,从方言节目、方言电影、方言微平台、方言短视频、方言出版五个方面进行了详尽调查和研究,探寻不同形态下方言传播的特征、规律和问题。同时,就现阶段方言传播的模式进行总结,提出语言资源保护模式和参与传播模式。第三层次:方言传播机制和范式的建构,包括第五章;基于前四章的研究和梳理,对全媒体方言传播进行省思并创新性地提出全媒体方言传播的新机制和新范式,为后人研究提供新思路。通过详尽的调查数据和分析,阐明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的缘起、现状、困境和对策。运用三个层次的逻辑递进,拓展方言学和传播学的研究视角,为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献策助力。

吕诚[10](2020)在《基于公众认知的地质遗迹保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地质遗迹是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地质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地球沧海桑田的历史范本,更是社会公众了解地球科学知识的窗口。了解并掌握社会公众对地质遗迹保护问题的认知程度、获取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相关信息的习惯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为研究社会公众对地质遗迹保护的认知,本文采用社会调查方法,面向社会公众发放问卷获得数据,基于公众情景理论,划分情景公众类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回归分析法,对社会公众对地质遗迹保护的认知状况进行研究。第一,地理学、地质学和资源类相关专业的被调查者和去过地质公园的调查,对地质遗迹保护问题有着一定的认知。对于地质遗迹保护问题上,非公众的数量相对较多,社会公众对地质遗迹保护问题的认知还有待提高。第二,问题认知,情景涉入程度会对信息获取行为产生显着的正向影响关系。问题限制认知会对信息获取行为产生显着的负向影响关系。这表明社会公众对地质遗迹保护问题的问题认知越强、情景涉入程度越高、问题限制认知越低越有可能主动收集地质遗迹保护问题的相关信息。第三,问题认知和情景涉入程度相比于问题限制认知,对社会公众信息获取行为的解释性更强,因此可见被调查者对地质遗迹保护问题的信息获取行为影响最强的因素是问题认知和情景涉入程度,而非问题限制认知。最后,针对以上研究结论得到如下启示。第一,要把提升公众对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的认识水平作为工作的重点之一,大力发展科普旅游。第二,提高那些非地质学类专业的社会公众的认知水平,将全民地球科学知识素养进行整体的改善。第三,要处理好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科普与旅游的关系,用寓教于乐的方式科普地质遗迹相关知识。第四,丰富对地质公园的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第五,企业要发挥责任意识,让社会公众对地质遗迹及其保护问题有更直观的认知,让社会公众感受到地质遗迹保护问题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二、强化农村科普网络建设刻不容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化农村科普网络建设刻不容缓(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期刊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专题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一、时政新闻类期刊关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的报道
    1.基本情况
    2.基本特点
        (1)新闻性强
        (2)报道力度大
        (3)深刻的思想性
二、财政经济类期刊关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的报道
    1.基本情况
    2.基本特点
        (1)关注数字化技术
        (2)较强的针对性
        (3)突出的说理性
三、文化艺术类期刊关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的报道
    1.基本情况
    2.基本特点
        (1)关注抗疫行动
        (2)刊发大量文艺作品
        (3)面向国际宣传
四、科技科普类期刊关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的报道
    1.基本情况
    2.基本特点
        (1)从科技角度分析疫情成因、防治方法与影响
        (2)深度呈现疫情中的科技人物
        (3)专业性和科普性相结合
五、医学学术类期刊关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的报道
    1.基本情况
    2.基本特点
        (1)积极反映抗击疫情的科学进展
        (2)为抗击新冠肺炎提供科学支撑
六、结语

(2)《人民日报》与《新京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框架对比研究 ——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一、框架理论研究综述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样本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的样本描述
    第一节 研究类目构建
        一、报道主题框架
        二、报道基调
        三、报道内容
        四、消息来源
        五、报道体裁
    第二节 《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报道框架
        一、《人民日报》与《新京报》主题框架分布情况
        二、《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报道基调分布情况
        三、《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报道内容分布情况
        四、《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消息来源分布情况
        五、《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报道体裁分布情况
第二章 《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的异同及特点
    第一节 《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相同点
        一、主题框架以“政府形象框架”为主
        二、消息来源偏向使用“政府官员”
        三、偏用消息体裁
        四、报道基调以正面为主
    第二节 《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不同点
        一、《新京报》比《人民日报》更加注重“人情趣味”框架
        二、《新京报》消息来源比《人民日报》丰富
        三、《人民日报》与《新京报》的报道基调和而不同
    第三节 《人民日报》与《新京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框架特点
        一、 《人民日报》整合与引导为主的新闻框架
        二、《新京报》市场与监督并重的新闻框架
第三章 《人民日报》与《新京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框架的反思及建议
    第一节 《人民日报》与《新京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框架的反思
        一、疫情潜伏期,媒体“失语”
        二、消息来源固定化,缺少民众的声音
        三、正面报道与负面报道失衡
    第二节 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报道框架的提升路径
        一、把握关键节点,统筹报道工作
        二、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报道机制
        三、倾听民众的声音
        四、平衡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A:《人民日报》研究样本汇总
附表B:《新京报》研究样本汇总
致谢

(3)初中地理地质灾害实践教学设计研究 ——以鲁甸县龙泉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
        二、国内研究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内容
        二、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地区地理概况
        一、鲁甸县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
        二、地质灾害特点
        三、鲁甸县龙泉中学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四、实践研究法
        五、行动研究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灾害教育
        二、地质灾害
        三、实践教学
    第二节 理论依据
        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二、卢梭的生存教育思想
        三、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
    第三节 重要性分析
        一、必要性
        二、可行性
第三章 鲁甸县初中地理地质灾害实践教学实施现状调查
    第一节 问卷调查设计
        一、问卷调查目的
        二、调查内容构建
        三、调查对象选取
    第二节 访谈调查设计
        一、访谈调查目的
        二、访谈对象
        三、访谈内容提纲
    第三节 问卷统计分析
        一、学生问卷统计分析
        二、教师问卷统计分析
        三、访谈结果分析
    第四节 调查结论与讨论
        一、学生的结论
        二、教师的结论
        三、讨论
    第五节 存在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课程设置问题
        二、教材中地质灾害知识分散,需教师整合提炼
        三、学校评价机制重分数轻技能
        四、学校的问题
        五、教师的问题
        六、学生的问题
    第六节 改进对策
        一、利用803 地震灾害素材,推进地质灾害教育校本课程研发
        二、借助803 地震纪念馆、地震遗址,建立灾害教育实践基地
        三、学科结合优势互补,进行渗透教育
        四、摒弃单一方式,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
        五、扎实做好地质灾害教育的实践活动
        六、加强地质灾害教育师资培训
        七、完善落实评价机制
        八、拓宽学习防灾减灾技能的途径
    第七节 小结
第四章 地质灾害实践教学方案的设计
    第一节 地质灾害实践教学流程
        一、实践教学前的主要工作
        二、实践教学中的主要工作
        三、地质灾害实践教学总结工作
    第二节 鲁甸县龙泉中学地质灾害实践教学设计
        一、鲁甸县龙泉中学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二、龙泉中学地震、滑坡、崩塌灾害教学设计
        三、龙泉中学泥石流灾害教学设计
        四、龙泉中学野外实践考察教学设计—以鲁甸 8.03 地震遗址—龙泉河泥石流遗址—甘家寨滑坡遗址为例
第五章 地质灾害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与案例分析
    第一节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构建
        一、评价原则
        二、评价内容
        三、评价方法
        四、评价指标
    第二节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效果的案例分析
        一、龙泉中学地震应急避险疏散演练效果评价
        二、龙泉中学 195 班地质灾害野外实践考察效果评价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创新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新冠疫情防控期间语言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冠疫情防控中的语言使用
    第一节 文化语境中的语言使用
        一、意义潜势
        二、体裁结构潜势
    第二节 情景语境中的语言使用
        一、话语范围
        二、话语基调
        三、话语方式
    第三节 非生态的语言现象分析
        一、不规范、不文明的疫情信息
        二、不真实、不可靠的疫情谣言
第二章 居民抗疫语言生态状况调查
    第一节 语言能力
        一、公共语码应用能力
        二、抗疫信息解码能力
        三、疫情谣言识别能力
    第二节 语言态度
        一、对不同语码的态度
        二、对语言文明的态度
        三、对疫情谣言的态度
    第三节 语言需求
        一、语言技能需求
        二、文明规范需求
        三、辨谣辟谣需求
第三章 语言规划视角下的抗疫语言
    第一节 抗疫语言资源配置
        一、抗疫语言资源类型
        二、抗疫语言资源配置的方式
        三、抗疫语言资源配置的特点
    第二节 抗疫语言规划的驱动要素
        一、内部驱动:抗疫语言资源的自身价值
        二、外部驱动:抗疫语言规划主体身份差异
    第三节 抗疫语言规划的实施路径
        一、抗疫语言本体规划
        二、抗疫语言地位规划
        三、抗疫语言服务规划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1.1 选题缘起
        1.1.1 选题缘由
        1.1.2 问题意识
        1.1.3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梳理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研究成果评析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的理论依据
    1.1 马克思主义的反贫困思想
        1.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反贫困思想
        1.1.2 列宁的反贫困思想
        1.1.3 毛泽东的反贫困思想
        1.1.4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思想
        1.1.5 习近平新时代精准扶贫战略思想
    1.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分析
        1.2.1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概念
        1.2.2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内涵
        1.2.3 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原理
        1.2.4 马克思主义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理论
    1.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理论分析
        1.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特殊性分析
        1.3.2 精准扶贫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相互关系分析
        1.3.3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基本内涵分析
        1.3.4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作用机制分析
第二章 扶贫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历史考察
    2.1 扶贫救济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78 年一1985 年)
        2.1.1 组织领导功能:有力推动农村土地经营制度改革
        2.1.2 政策执行功能:促进农村贫困地区商业发展
        2.1.3 统筹协调功能:带动农村贫困群众就业增收
        2.1.4 资源整合功能:助力农村基础设施显着改善
    2.2 扶贫开发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86 年一1993 年)
        2.2.1 成立农村扶贫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功能的新起点
        2.2.2 落实专项帮扶计划:加强政策承接功能的着力点
        2.2.3 纳入贫困县惠顾序列:加强致富引领功能的关键点
    2.3 扶贫攻坚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1994 年一2000 年)
        2.3.1 统筹农村“三位一体”扶贫力量
        2.3.2 推动建立农村多元互促扶贫模式
        2.3.3 带领农村群众开展内源扶贫
    2.4 综合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01 年一2011 年)
        2.4.1 全力构建农村大扶贫格局
        2.4.2 在“一体两翼”战略中推进农户参与式扶贫
        2.4.3 以“多予、少取、放活”确立行动导向
        2.4.4 在“双轮驱动”中增强农村贫困群众生活保障
    2.5 精准扶贫阶段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考察(2012 年一2020 年)
        2.5.1 扶贫领导作用持续强化
        2.5.2 功能实现特征更加鲜明
        2.5.3 引富带富成就广受认同
        2.5.4 党建扶贫经验值得推广
第三章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实证分析
    3.1 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状况的个案研究
        3.1.1 样本选择
        3.1.2 现实表现
    3.2 精准扶贫中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实现的主要问题
        3.2.1 功能主体中的本位化问题
        3.2.2 功能结构中的固有化问题
        3.2.3 功能方式中的单一化问题
        3.2.4 功能策略中的浅表化问题
        3.2.5 功能保障中的低效化问题
第四章 精准扶贫中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的思考
    4.1 以多元化为方向,拓展功能主体
        4.1.1 以加强致富引领为指向,创新农村党组织本体设置
        4.1.2 以加强党群联系为导向,健全党务村务监督主体
        4.1.3 以加强农村治理为取向,构建“一核多元”治理体系
    4.2 以科学化为原则,完善功能结构
        4.2.1 坚持选育结合,完善力量结构
        4.2.2 坚持培优训强,完善素质结构
        4.2.3 坚持科学衔接,完善制度结构
    4.3 以多样化为要求,丰富功能方式
        4.3.1 实施多元推动,促成扶贫路径多样化
        4.3.2 实施资源整合,促成要素配给多样化
        4.3.3 实施人才战略,促成精英参与多样化
    4.4 以精准化为内涵,实施功能策略
        4.4.1 推动精准识别,克服“漏桶效应”
        4.4.2 推动精准施策,稳定脱贫成果
        4.4.3 推动精准考核,完善评价机制
    4.5 以持续化为导向,加强功能保障
        4.5.1 持续壮大村级积累
        4.5.2 持续健全协调体系
        4.5.3 持续强化服务保障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6)社会冲突理论视阈下暴力伤医行为的防控研究 ——以S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文献评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点
        (一)理论创新
        (二)实践创新
        (三)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一)医患关系
        (二)和谐社会
    二、相关理论基础
        (一)社会冲突理论
        (二)理论契合度分析
第三章 S市暴力伤医事件的基本情况及特征——基于2011 年-2020 年媒体报道的分析
    一、S市暴力伤医事件的基本情况
        (一)数据来源与统计方法
        (二)暴力伤医事件的总体趋势及特征
第四章 基于因子分析的暴力伤医诱发因素探讨
    一、暴力伤医诱发因素问卷设计
        (一)设计原则
        (二)问卷量表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样本特征统计
        (二)信效度检验
    三、暴力伤医诱发因素分析
        (一)研究假设
        (二)医务工作者问卷暴力伤医诱发因素分析
        (三)就医者问卷暴力伤医诱发因素分析
        (四)暴力伤医诱发因素权重排名
        (五)小结
第五章 社会冲突理论视阈下暴力伤医行为的诱因阐释
    一、制度性因素
        (一)我国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不完善、不均衡
        (二)医疗保障体系不完整
        (三)政府投入不足
    二、冲突主体间观念的冲突
        (一)逐利性与公益性的冲突
        (二)尊卑观念的冲突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冲突
    三、冲突主体间的利益冲突
        (一)医患之间的利益冲突
        (二)医社之间的利益冲突
        (三)社患之间的利益冲突
        (四)政府与医、患、社的利益冲突
第六章 暴力伤医行为治理的路径选择
    一、强化和落实政府责任
        (一)配备均衡的卫生资源
        (二)完善医保制度
        (三)增加政府卫生投入
        (四)推进医联体建设
    二、引导冲突主体增强公共价值观念
        (一)加强医患沟通
        (二)媒体加强正面宣传引导
        (三)落实医学科普教育
    三、完善冲突主体间利益协调机制
        (一)发挥司法机制,健全法律体系
        (二)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医患冲突化解体系
        (三)形成对医患冲突问题多元治理的广泛共识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关于暴力伤医事件发生的诱因调查表——医务工作者
附录二 关于暴力伤医事件发生的诱因调查表——就医者
附录三
后记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7)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1.3.1 研究方法
        1.3.2 理论基础
    1.4 核心概念阐释
        1.4.1 无神论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2.3 简要述评
    1.3 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
        1.3.1 理论基础
        1.3.2 基本概念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生成逻辑
    2.1 理论逻辑: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2.1.1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2.1.2 无神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和前提
        2.1.3 坚持马克思主义不但要坚持无神论而且要宣传无神论
    2.2 实践逻辑: 维护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
        2.2.1 防范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
        2.2.2 巩固和增强党执政的思想基础
        2.2.3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凝神聚气
    2.3 历史逻辑: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2.3.1 创造性转化“人定胜天”的奋斗精神
        2.3.2 创新性发展“重人轻神”的民本理念
        2.3.3 继承和升华“制天用之”的理性传统
3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核心内容
    3.1 本体论上回答: 为什么世上无神
        3.1.1 神的本质: 异己力量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反映
        3.1.2 神的发展: 从原始宗教到世界宗教
        3.1.3 神的不存在: 现代科学发展的基本结论
    3.2 认识论上回答: 为什么有人信神
        3.2.1 自然根源: 尚未完全支配的自然力量
        3.2.2 社会根源: 无法摆脱的社会异己力量
        3.2.3 认识根源: 对宗教相关问题的模糊认识
    3.3 方法论上回答: 怎么对待本无的神和信神的人
        3.3.1 科学认识宗教存在的长期性和最终消亡的必然性
        3.3.2 尊重信教群众的信仰选择
        3.3.3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4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主要对象
    4.1 青少年: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点
        4.1.1 青少年的成长发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4.1.2 青少年是境内外敌对势力拉拢信教的重要对象
        4.1.3 无神论宣传教育有助于青少年正确认识和看待宗教问题
    4.2 党员干部: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关键
        4.2.1 党员干部的精神信仰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
        4.2.2 个别党员干部“不信马列信宗教”“不问苍生问鬼神”
        4.2.3 无神论宣传教育有助于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4.3 农民群众: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难点
        4.3.1 农民群众的思想状况关系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4.3.2 个别农村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渗透活动猖獗
        4.3.3 无神论宣传教育有助于提高乡村社会的文明程度
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具体途径
    5.1 基础工作: 逐步消除“神”存续的现实基础
        5.1.1 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5.1.2 加强重点领域科技攻关
    5.2 学校教育: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5.2.1 小学阶段
        5.2.2 初中阶段
        5.2.3 高中阶段
        5.2.4 大学阶段
        5.2.5 党校(行政学院)
    5.3 社会宣传: 积极拓展多维度多层次的宣传载体
        5.3.1 融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5.3.2 用好各种大众传播媒介
6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组织保障
    6.1 体制保障: 规划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
        6.1.1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6.1.2 纳入法治化运行轨道
    6.2 学术支撑: 加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
        6.2.1 发展学术组织
        6.2.2 推出优秀成果
        6.2.3 培养专业人才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9)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思路
        1.1.1 研究缘起
        1.1.2 方言现状
        1.1.3 研究思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及方法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3.3 研究方法
    1.4 研究价值及创新
        1.4.1 研究学术价值
        1.4.2 研究创新之处
第二章 全媒体与方言传播的联合共生
    2.1 方言传播的历史与逻辑演进
        2.1.1 方言传播的内涵和外延
        2.1.2 方言传播的性质与功能
    2.2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理论建构
        2.2.1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界定
        2.2.2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动因考察
        2.2.3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现实挑战
第三章 全媒体方言传播图景解构
    3.1 方言节目的多元与统一
        3.1.1 方言节目的演化脉络
        3.1.2 方言节目背后的价值演进规律
        3.1.3 方言节目的文化本质与多元思考
    3.2 方言电影的固守与转变
        3.2.1 何谓“方言电影”与“方言元素”
        3.2.2 方言电影的创作流变
        3.2.3 方言电影的价值意义
        3.2.4 方言电影的文化透视
    3.3 方言微平台的融合与创新
        3.3.1 方言微平台全网数据呈现
        3.3.2 微博中方言传播的裂变和激增
        3.3.3 微信中方言传播的依存和互动
        3.3.4 客户端中方言传播的分享和叙事
    3.4 方言短视频的崛起与繁荣
        3.4.1 短视频中方言传播的延伸与突破
        3.4.2 短视频中方言传播的集中和力量
    3.5 方言出版的嬗变与革新
        3.5.1 EP同步构建纸电融合新平台
        3.5.2 大数据与AR建立跨域沉浸新互动
第四章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模式
    4.1 方言传播的决策力量:语言资源保护模式
        4.1.1 方言保护路径之单一的纸本记录
        4.1.2 方言保护路径之多角度的调查保存
        4.1.3 方言保护路径之全方位联动保护
    4.2 方言传播的推动力量:参与传播模式
        4.2.1 媒体近用:参与传播的切入口
        4.2.2 媒介参与:建构公众的主体性
        4.2.3 精英扩散:参与传播的突破点
        4.2.4 大众赋权:实现参与的关键点
第五章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省思与启示
    5.1 方言媒介化传播的文化省思
        5.1.1 传播主体价值偏离
        5.1.2 传播源始精准缺乏
        5.1.3 传播内容娱乐过度
        5.1.4 传播过程监管困难
    5.2 全媒体方言传播的多维启示
        5.2.1 树立方言传播新观念,奠定语言资源根基
        5.2.2 打造方言传播新内容,弘扬传统文化内涵
        5.2.3 建构方言传播新机制,凸显语言多元魅力
        5.2.4 创建方言传播新范式,提供语言发展动力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方言节目一览表
附录二 :方言电影一览表
附录三 :方言表情包一览表
附录四 :方言短视频一览表
附录五 :乡音情怀公众号内容统计一览表
附录六 :山西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成果
附录七 :口述史(一)
附录八 :口述史(二)
附录九 :国际音标的动漫设计
附录十 :言途网APP设计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基于公众认知的地质遗迹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方法
    1.6 文献综述
        1.6.1 公众认知研究现状
        1.6.2 公众认知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6.3 地质遗迹国内外研究现状
        1.6.4 地质遗迹公众认知研究现状
    1.7 文献述评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地质遗迹
        2.1.1 地质遗迹的概念
        2.1.2 地质遗迹的特点
    2.2 地质公园
    2.3 社会公众
    2.4 公众认知理论
    2.5 公众情景理论
3 研究的设计
    3.1 研究假设
    3.2 预调查问卷的设计及其检验
    3.3 数据收集
    3.4 基础数据描述
4 公众认知与信息处理行为分析
    4.1 社会公众类型划分及差异分析
    4.2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影响分析
    4.3 公众认知对信息处理行为的影响分析
5 结论和启示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启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强化农村科普网络建设刻不容缓(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期刊与新冠肺炎防疫抗疫专题报道[J]. 段艳文,范珈硕,高存玲. 出版广角, 2022(01)
  • [2]《人民日报》与《新京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道框架对比研究 ——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报道为例[D]. 苏星月.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3]初中地理地质灾害实践教学设计研究 ——以鲁甸县龙泉中学为例[D]. 马殿学.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新冠疫情防控期间语言生态研究[D]. 刘逸凡. 扬州大学, 2021(01)
  • [5]精准扶贫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功能研究[D]. 高云亮. 兰州大学, 2021(11)
  • [6]社会冲突理论视阈下暴力伤医行为的防控研究 ——以S市为例[D]. 王密诗. 中共上海市委党校, 2021(09)
  • [7]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8]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宣传教育研究[D]. 张戈.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7)
  • [9]全媒体视域下方言传播研究[D]. 周怡帆. 山西大学, 2020(02)
  • [10]基于公众认知的地质遗迹保护研究[D]. 吕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标签:;  ;  ;  

加强农村科普网络建设刻不容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