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鲁迅的“干儿子”廖立峨(论文文献综述)
葛涛,谷红梅[1](2020)在《“我早已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许广平与广州鲁迅纪念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57年11月,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在原中山大学的旧址(大钟楼地区)建立"革命纪念广场"、省立中山图书馆、省地方博物馆和广州鲁迅纪念馆等文化设施,以此纪念革命先烈并庆祝建国十周年。其中广州鲁迅纪念馆设在鲁迅曾经居住过的大钟楼上,不单独建制,归广东省地方博物馆管辖。在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下,广州鲁迅
赵瑾怡[2](2020)在《晚年鲁迅常人形象研究 ——以鲁迅日记、鲁迅书信、回忆鲁迅资料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晚期鲁迅形象为研究对象,以鲁迅生命的最后十年(1)为研究时间范畴,以日常生活维度中鲁迅如何弥合、区别知识分子身份与寻常百姓身份为主要研究话题。主要章节的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主要论述鲁迅在世俗生活中的艰辛与幸福。从经济生活、家庭生活两方面展开,以鲁迅总体经济状况决定的市民阶层、家庭及婚姻生活中担当的长子身份、父亲角色与妻子角色为重点。鲁迅以自由撰稿人为职业,收入位于知识阶层上流,但收入不稳定、生活负荷重、收入方式琐碎,以致鲁迅经济状况始终处于市民阶层。亲属关系中的鲁迅,统一于爱与诚的长子与慈爱父亲形象,始终坚持以母亲、海婴为本位的亲情观,以遵循母亲意愿的方式,全然展现着对母亲的“敬”与“爱”,而周海婴的到来为鲁迅苦闷的精神生活新增添了人间俗世的乐趣。在此,机智、博学的知识分子形象与慈爱的常人父亲身份交融。鲁迅与许广平因精神相知,相助,相爱。鲁迅在《两地书》(第三集)中置亲昵、爱意于细微末节之处,展现了两者分离后特殊的生活样态。与此同时,婚后两者面临着高伫于现实的爱情与柴米油盐的现实之间融合的困难,许广平牺牲自我进步空间,承担家庭责任,与鲁迅精神日益隔膜。而面对现实困境,鲁迅回馈以对社会更大的牺牲。在其婚姻生活中,爱情只是小爱,一直为社会大爱牺牲。他们不仅是爱人,更是相互扶持的伙伴。第二章围绕作为智识者的鲁迅展开,以其日常书写、生活中独特的自我体认,与漂泊的生存状态相依存的漂流的精神姿态,打杂的文字工作状态,对于青年的扶持为中心。鲁迅首先在日常书写、生活中自觉体认着知识分子的身份:文体意识明晰,书帐记录详尽、珍视书籍的态度。其次,鲁迅的漂泊姿态不仅是其作为知识分子基础的心理状态,也是其基本生存状态。鲁迅伫立于都市文明的边缘,以批判与反抗都市文化的立场介入,展现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下上海都市文明的变态与畸形。漂流姿态既是外界环境挤压造成的不自由状态,更是他从不自由向自由突围的个人文化、政治抉择。再次,鲁迅处于严峻的出版环境中,受经济、现实政治因素制约,一直被生存与为社会、为人生的文学主张之间的矛盾拉扯,对其主体造成了割裂之感,鲁迅无奈之下发出“打杂”哀叹。但是,鲁迅执着于现在,坚持以创作为中心,长期高强度的文字工作,显示着鲁迅强烈的生命意志与顽强的生命韧性。鲁迅对青年的扶持是其启蒙意识、“立人”精神持续实践的表现。以精神鼓励、物质支援、借助自我名誉,帮助青年参与公共话语空间为主要形式,愿为祖国的未来甘愿做扶梯者。第三章主要以晚年鲁迅的身体情况为中心,阐述鲁迅长期处于疾病状态下的暮年心理、面对人类必经的死亡及其恐惧时选择的方法、因疾病勃发的生命意志。定居上海后,鲁迅身体持续缓速恶化。诊治范围蔓延,患病频率、病情凶险程度增加,痊愈时间增长。1934年8月后鲁迅身体释放衰弱信号,心理呈现暮年状态,产生趋死又趋生的心理、彻底转变对平凡生活的情感态度、渴望“普通人”生活。在面对人类必经的死亡及其恐惧时,鲁迅选择直面死亡、回溯过去的姿态,或以“死亡”为题材,态度从容,直接叙述死亡体验,展现其独特的生死观——体验观;或出于死亡的阴影、恐惧回忆过往。疾病成为鲁迅生命意志的激发点,通过写作再次找到现实生活的立足点,强化生命意志。日常生活中以强化生活习惯的方式,文学创作中以“回忆”为主要方式强化生命意志。鲁迅的向地性——始终与被折损、被侮辱的底层大众站在一起的信念支撑着鲁迅强大的生命意志。鲁迅同也以文学作品、个体实践行为宣告了个体生命如何超越生死,探寻人类生命价值。
沈盼盼[3](2012)在《电影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市民生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影传入上海之初,主要以园林、茶馆、酒楼为据点进行放映。1908年,上海第一家正式电影院——虹口影戏园建立,吸引了众多观众。到了二三十年代,电影业迅速发展,电影院更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拔地而起,从虹口一带扩展到公共租界的中部、西部以及法租界、闸北和南市等地区,形成一张巨大的放映网络。放映的影片以舶来片为主,其中美国片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影业则艰难前行。不同价位的影院的建立、众多影片的上映,使得电影逐渐成为时尚的大众化的娱乐方式,在市民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电影不仅成为密切亲人、友人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手段,也有助于打破人际壁垒,促进不同阶层的交往和交流。同时,电影的蓬勃发展催生了许多电影报刊,其多姿多彩的电影评论、理论交锋,趣味横生的影坛消息、明星轶闻,亮丽鲜活的明星肖像、影片剧照极大丰富了读者的生活、增添了情趣。追星族逐渐出现,追星热潮越来越狂热。另外,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民众的民族自尊心不断增强,对于侮辱华人形象的影片愈来愈不满,并与之展开积极的斗争。到了20世纪30年代,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电影成为鼓舞民众斗志的重要工具。电影之所以能够深入市民生活、产生巨大影响,既与上海拥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和上海市民摩登的消费观有关,也离不开电影自身独特魅力的吸引以及电影放映商和制造商的推动。
宋立民,霍霞[4](2012)在《新闻评论家鲁迅及其新闻宣传理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迅心目中的评论家的角色是"内外兼修的走在时代前列的灵魂的拷问者";作为新闻评论家的鲁迅是一个矛盾体。他叱咤风云又腹背受敌,强烈的自信中又不无悲凉的彷徨;他目光极其敏锐却又偶失偏激。鲁迅先生恪守新闻评论人的节操与底线,坚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对于误评同样本着维护真实的态度及时道歉、更正。同时,鲁迅认为评论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十分重视新闻评论的时效性。
朱崇科[5](2010)在《照相及1927广州鲁迅的定格》文中认为表面上看,照相作为一个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行动实践,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选择,虽然有时也会是必须,如形形色色的证件照,和身份确认息息相关。但可以想见,在20世纪上半叶,尤其是早期,照相却是现代性的标志之一,具有非常繁复的功能与意义,当然,推而广之,从照相扩展到图像(picture),其背后的理论①纠缠则可能令人眼花缭乱乃至目瞪口呆。
宋洁[6](2004)在《鲁迅的生命体验和“人学”观念的现代转型》文中指出迄今为止,“鲁迅研究”作为一门显学其发展历史已近百年,相关的论着、资料也可谓卷帙繁丰,研究方法也在频繁的变换之中。在21世纪的今天,当我们从人学的角度来对鲁迅的作品及其作品中所包含的丰富思想进行更深层次的哲理反思时,会发现鲁迅终其一生所关注的都是个体人格的独立、精神自由的实现,关注的是人的生存境况和命运。他思考的中心不是政治和经济的改革,而是人的主体性的建立,从而使他的思想具有了明显的人学本体论的特色。但鲁迅思想的这种特色并非只是对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人学本体论思想的简单继承,它更是一种超越,鲁迅给人学本体论思想注入了新的内涵。通过对鲁迅不同时期其作品思想内涵的具体分析,会发现鲁迅对人的关注也有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全面的渐次发展的过程,由初始的把人作为一种单纯的孤立的精神存在物来观照,到后来的对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关注再到最终对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统观,从而完成了对马克思所界定的“完整的人”的探求与建构。 鲁迅处身于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复杂的社会背景之中,他自身思想的发展也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笔者认为,就鲁迅一生的人学思想的发展线索来看,大约经历了四个阶段:少年时代——处身于传统文化氛围之中,其人学思想也表现为以群体本位为特征;青年时代——接受了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人学本体论思想,高扬个体本位的旗帜;中年阶段——生活实践中“个性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冲突”引发出他思想意识中个体本位与群体本位的冲突;晚年阶段——类本位意识的萌芽。鲁迅思想发展的这一历时性线索与马克思把人的历史生成过程归结为三个发展阶段是有着内在的逻辑一致性的,即:一、自然形成的“人的依赖关系”形态(其表现形态为——以群体为本位);二、“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其表现形态为——以个体为本位);三、“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形态(其表现形态为——对群体本位和个体本位意识的超越)。由于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是极其复杂的,其从客观上本身就压制了类本位思想在中国的发展。鲁迅的类本位思想意识还只是处于萌芽阶段,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形态,但这已充分表明了他思想的超前性,同时也决定了他在现实中的尴尬处境。他后期的苦闷、孤独、及其与所谓“四条汉子”的斗争都是这一冲突的曲折反映。可以说,鲁迅完成了中国传统人学观念向现代的转型。 理性认识来源于并依赖于感性认识,鲁迅人学思想的发展变化同样离不开他的生活实践和生命体验。作为一个文学家,生命体验在鲁迅思想的发展、人学观念的转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余论中,笔者结合当前中国的现实状况,从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的冲突、民族意识与世界意识的冲突两方面阐明了鲁迅的人学思想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所在。如何正确地处理好二者间既辩证又统一的关系,鲁迅的人学思想会给我们以启迪。
王伟瀛[7](2000)在《鲁迅的“干儿子”廖立峨》文中认为 鲁迅先生有一双锐目,明察秋毫,可他也有上当受骗、被人愚弄的时候。鲁迅在《三闲集》序言中说:"有一个从广东自云避祸逃来而寄住在我的寓所里的廖君,也终于忿忿地对我说道:‘我的朋友都看不起我,不和我来往了,说我和这样的人住在一起(指鲁迅)。’"这个廖君,名叫廖立峨,在鲁迅家里吃住了7个多月后,拿着鲁迅给他的路费,偷了鲁迅家的东西走掉了。翻开《鲁迅全集》,在日记卷中,可见有65处提到廖立峨,在书信卷中,有1927年10月致
二、鲁迅的“干儿子”廖立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鲁迅的“干儿子”廖立峨(论文提纲范文)
(2)晚年鲁迅常人形象研究 ——以鲁迅日记、鲁迅书信、回忆鲁迅资料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世俗间的艰辛与幸福 |
第一节 沉重经济负荷者 |
第二节 :诚爱长子与慈爱父亲 |
第三节 :温情丈夫 |
第二章 智识者的漂泊与坚守 |
第一节 日常书写自觉体认者 |
第二节 :漂泊与生存 |
第三节 :打杂与坚守 |
第四节 :青年扶梯者 |
第三章 死亡捕获的人间挚爱者 |
第一节 :衰弱与暮年 |
第二节 :平凡生活热望者 |
第三节 :强力生命意志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电影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市民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概念的界定和选题的意义 |
(二) 民国电影研究回顾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特色 |
一、 电影在旧上海的推广和普及 |
(一) 早期电影的放映 |
1. 以园林、茶馆、酒楼为据点放映 |
2.电影院——新型公共空间的出现 |
(二) 二三十年代电影业的蓬勃发展 |
1. 星罗密布的放映网络 |
2. 外片的涌入与国产影业的发展 |
(三) 休闲与时尚:看电影习惯的形成 |
二、 电影在旧上海市民生活中的作用与功能 |
(一) 促进、融合人际关系 |
1. 密切人际关系 |
2. 人际交往的媒介 |
(二) 丰富、调解闲暇生活 |
1. 多姿多彩的电影报刊 |
2. 悄然兴起的追星热 |
(三) 触动、激发爱国热情 |
1. 辱华影片的触动 |
2. 抗日热忱的激发 |
三、 电影深入市民生活的原因 |
(一) 庞大的消费群和摩登消费观 |
1. 庞大的消费群 |
2. 充足的消费能力 |
3. 摩登消费观 |
(二) 电影独特的魅力 |
1. 电影艺术的进步 |
2. 电影摄制技巧的探索 |
(三) 层出不穷的营销策略 |
1. 电影院的宣传攻势 |
2. 电影公司的推销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读研期间科研论文及获奖情况一览表 |
(4)新闻评论家鲁迅及其新闻宣传理念(论文提纲范文)
评论家的角色定位 |
自信与彷徨二重奏 |
叱咤风云中的破帽遮颜 |
目光敏锐与偶失偏激 |
贯穿终生的真实理念 |
评论家的坦诚心底 |
陈述与辩驳的真实 |
“感应的神经, 攻守的手足” |
(5)照相及1927广州鲁迅的定格(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性、日常与补偿性写作 |
(一) 理论照相:以本雅明和布迪厄为中心 |
1. 本雅明的《摄影小史》。 |
2. 布迪厄的《摄影的社会定义》。 |
(二) 鲁迅个案:如何看待照相 |
1. 鲁迅的照相观。鲁迅对照相的专门论述主要体现在两篇杂文中, 《论照相之类》、《从孩子的照相说起》。 |
2. 文学书写: |
二、广州照相实践:点评与分析 |
(一) 1927年日记/书信中的相片交换 |
1. 书信篇。 |
2. 日记篇。 |
(二) 照片分析:下层、同乡、青年 |
1. 个人照。 |
2. 合照。 |
(6)鲁迅的生命体验和“人学”观念的现代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一、 绪论 |
二、 少年时代:处身于群体本位的历史文化语境之中1881-1901 |
三、 青年时代:走向偏至--高扬个体本位的旗帜1902-1908 |
(一) 民族主义的基调及对其两重性的取舍 |
(二) 在对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关注中,鲁迅的人学本体论观念初步确立 |
四、 中年阶段:个体本位与群体本位的两歧性和冲突1909-1927 |
(一) 对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人学本体论思想的超越:对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统观 |
(二) 个体本位与群体本位的两歧性和冲突 |
(三) 关注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机缘 |
五、 晚年阶段:类本位意识的萌芽--对个体本位与群体本位意识的超越1928-1936 |
(一) 建立在民族主义基础之上的世界主义思想 |
(二) 鲁迅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发展 |
(三) 思想先驱的尴尬 |
六、 余论:鲁迅“人学”观念转型的当代意义 |
(一) 个体意识.群体意识 |
(二) 民族意识.世界意识 |
七、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鲁迅的“干儿子”廖立峨(论文参考文献)
- [1]“我早已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许广平与广州鲁迅纪念馆[J]. 葛涛,谷红梅. 新文学史料, 2020(03)
- [2]晚年鲁迅常人形象研究 ——以鲁迅日记、鲁迅书信、回忆鲁迅资料为中心[D]. 赵瑾怡. 华侨大学, 2020(02)
- [3]电影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市民生活[D]. 沈盼盼. 安徽师范大学, 2012(02)
- [4]新闻评论家鲁迅及其新闻宣传理念[J]. 宋立民,霍霞.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2(01)
- [5]照相及1927广州鲁迅的定格[J]. 朱崇科. 南方文坛, 2010(05)
- [6]鲁迅的生命体验和“人学”观念的现代转型[D]. 宋洁. 陕西师范大学, 2004(04)
- [7]鲁迅的“干儿子”廖立峨[J]. 王伟瀛. 学问,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