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战中的胜利大逃亡(论文文献综述)
郑雪霏[1](2019)在《隐形的创伤——论《别让我走》中的囚禁》文中认为《别让我走》是一部充满创伤感的小说,石黑一雄以克隆人为题材,讲述了以凯西为主的克隆人群体所经历的悲惨遭遇。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观照小说主题并剖析学生为何默然接受他们的命运。"囚禁"一词是创伤理论的关键词,凯西的创伤与被囚禁的经历息息相关。一方面,黑尔舍姆寄宿学校是凯西创伤的起源,监护人采用心理控制这种非暴力手段断绝了克隆人与外界的联结感,从而让克隆人对其产生怪异的心理依赖,最终成为恪守规矩的"囚犯";另一方面,持续的囚禁对凯西产生隐形而持续的创伤,即自我认同的失调,造成了自我监禁,从而成为无法逃脱束缚的根源。
梁永明[2](2018)在《逃离索比堡集中营》文中研究表明索比堡起义是纳粹屠犹时代最大胆的反抗之一,由战俘、苏联红军军官亚历山大·帕切斯基组织。在索比堡起义75周年之际,波兰政府计划在纳粹索比堡集中营旧址建造一座博物馆。在俄罗斯,帕切斯基也成为热词。最近俄罗斯拍摄了以帕切斯基为主角的电影——《索比堡》,出版了关于他的着作,发行了以帕切斯基为主题的邮票。他的英雄事迹也逐渐广为人知。胜利大逃亡帕切斯基领导的战斗,开始于1943年10月14日。多年以后,他清楚地回忆起当年发生的一切:"10月13日晚上,我们分发了刀和斧头,以及暖和的衣服。我
刘黎[3](2018)在《拓展训练在企业员工培训中的实证研究 ——以大金分公司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仅仅依靠服务、资金、商品、规模等传统方式去发展,已难以获取领先的市场份额。企业要力争上游,必须要有一支综合素质更高的企业队伍,即团队意识强、积极进取和富有创新精神等优秀素质的员工队伍,那么这就对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传统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更多的关注于员工的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培训,不重视对员工的思想、意志等,缺乏这方面专业的培训,传统培训方法简单、形式单调。伴随着社会快速持续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残酷,管理者开始高度关注员工的综合素质,在企业员工培训体系中引入拓展训练,加强了对员工的心理、意志、团结、协作等方面的培训。通过对拓展训练研究现状的了解,以大金分公司为例,实地考察。首先,运用SWOT系统分析法分析公司现状,并阐述在公司员工培训中引入拓展训练项目培训的缘由,确定基本研究思路;其次,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界定企业员工的胜任力体系,以此为依据确定培训重点范畴;再次,依据统计学中的正交试验设计,明确拓展训练项目考察的重点,确定部分拓展训练项目测评重点表;最后,结合培训课程库和测评重点表,为员工制定为期一周的课程培训表。经过实施、评估,结合了拓展训练项目的培训体系,弥补了传统授课培训方式的不足,获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总的来说,本文不仅对拓展训练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概括,也深入了解了企业中拓展训练研究现状,首次通过统计学中的正交试验进行实证研究来丰富和完善现有的企业员工培训体系,力求为企业人力资源培训提供更多的实践指导,从而寻求该领域更深层面的研究和突破。
黄新炎[4](2018)在《上海纪录片研究(1980-201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上海纪录片发展,依托于上海影视,尤其是依托于上海电影深厚的历史基础及文化传统。上海电影发展历史中具有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精神及其透露出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始终影响着上海影视的发展,也影响着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发展。无论在思想理念,还是技术手法和人才培养方面,与上海电影关系渊源很深的上海早期纪录片创作和上海科教纪录片创作,相对而言,更为直接地影响了本文所关注研究的上海纪录片的发展和进步。从1980年上海电视台成立纪录片组开始,由电影纪录片面来的电视纪录片开始有了正规军,为新时期上海纪录片创作发展提供了人员、经费和制度等方面的保障。本文基于简要回溯深厚的上海影视文化历史影响的视野,梳理研究了 1980年至2017年上海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历史,在此基础上分析论述其各个历史阶段的创作实践及理念发展、代表作品及传播效果,初步归纳并勾勒出这个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发展脉络、衍变轨迹及文化影响。伴随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起步,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上海纪录片人,继承了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上海电影具有中国新现实主义特征的民生电影精神,比较自觉地把拍摄对象聚焦于市民百姓,深入里弄和街头进行纪实创作,通过讲述基层社会和市民百姓故事来反映改革开放的时代现实。1986年创办上海友好城市电视节,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在努力扩大上海纪录片国际影响力的同时,认真学习日本、美国等国外相对先进的纪录片理念,使“直接电影”和“真实电影”流派成为当时上海纪录片创作的主要理念及手法。于是,上海纪录片开始自觉塑造能使人有感同身受的普通市民百姓而不再是传统的工农兵形象,捕捉历史新时期社会现实生活生动画面而拥有广泛传播的影响力,注重运用长镜头技术来体现纪录片创作的改革及影响力,从而使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特征基本成型,并获得了很好的社会传播效果。伴随着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初步辉煌,中国第一个电视纪录片栏目《纪录片编辑室》应运而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该纪录片栏目的开设与播出,是“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在体制内确立的标志,在中国新时期纪录片发展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其间,《纪录片编辑室》不仅探索纪录片栏目化生存之道,引领上海纪录片乃至影响了全国电视纪录片栏目的发展繁荣,而且在针对纪录片创作过度使用或者违反真实性原则使用“真实再现”“情景再现”创作手法方面,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提出了“情景模拟”的观点及主张。另外,《经典重访》的创意及创作、拍摄和传播,对优秀纪录片的再传播、再学习,都进行了很好的商业化探索,也开启了类似纪录片续集拍摄制作的先河,具有积极的历史影响。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纪录片编辑室》经历了从辉煌趋于平淡,其中既有上海纪录片自身发展方面的原因,也有时代变化方面的因素。2002年,上海新时期纪录片发展又迈出了重要而历史性的一步: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纪录片频道——上海纪实频道。该频道的创立,在拓展国内外纪录片传播影响的同时,很好地进行了上海纪录片创新发展及传播方面的积极探索,获得了不少较为成功的进步发展。其中在商业化背景下创设的《大师》栏目,能够坚持人文主义理想,弘扬名家大师精神,对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人文情感和价值观引领,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档案》栏目则通过从历史中去仔细找寻,挖掘以上海档案为主的生动故事,以悬念、模拟和动画等手段提升系列纪录片的影响力和观赏性。同时,上海纪实频道在努力适应现代消费的环境变化,积极改革纪录片的创作模式及制播模式。2014年,上海纪实频道上星播出,全方位适应国际化、网络化、全媒体发展的新形势,努力推进上海纪录片的最新发展。近年来,上海纪录片在探索更为客观真实的市民百姓生活系列纪录片《急诊室故事》取得初步成功的基础上,使自觉融合客观纪实与主观制作为一体的系列医疗纪录片《人间世》很快上马,极大地提振了上海纪录片的创新发展和影响力。与此同时,上海纪录片人积极推出融国际性、广告性、审美性和纪实性为一体的《横穿美利坚》,强化国际合作和品牌营销,还拍摄了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海上丝绸之路》,以独有的上海纪录片表达方式参与国际传播并产生积极影响。为了尽可能客观而全面深入地研究新时期上海纪录片的发展历史,笔者采访了10位涉及上海纪录片发展历史的名人,设计并收集了《大师》栏目的前测、后测的调查问卷及研究,收集了《纪录片编辑室》创立至今播出的纪录片节目表和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从创立至2017年的获奖纪录片名录,并且将其相关文字资料都列为附录,作为本文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戴问天[5](2015)在《不可尽信的丘吉尔“二战”回忆录——写在《德国为什么要“二战”》出版时》文中研究说明2015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七十周年,七十年来虽然没有再发生世界大战,局部战争却几乎没有间断过。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的现状,乌克兰危机,还有安倍上台后的日本,都不能不让人感到忧虑。丘吉尔曾经说二战是"并非不可避免的战争",可以避免而没有避免,造成几千万人丧生,这样惨痛的悲剧,一已为多,其可再乎?不记取那次"并非不可避免的战争"的教训,将是二十一世纪人类
岳婷婷[6](2015)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文中提出1847年,容闳、黄宽、黄胜三位中国少年在美国教师布朗的资助下,由香港马礼逊学校前往美国留学,掀开了中国近代留美教育的序幕。此后的百余年间,留美教育几经潮起潮落,绵延不断。近代留美生大多以潜心学习西方科技文化为己任,文化品位高、知识结构新,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产生了巨大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迫于当时的国际局势与中美关系,中国政府决定停止向美国派遣留学生,留美教育被迫中断。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伴随改革开放的启动与中美关系的改善,特别是邓小平做出“扩大派遣留学人员”的重要指示,留美教育得以恢复。1978年底首批公派访问学者启程赴美,标志着留美教育正式重启。改革开放以来,留美教育持续稳步发展,中国迎来了史上规模最大、领域最多、范围最广的新一轮留美热潮。伴随中美外交关系的变化与两国留学政策的演变,改革开放以来的留美教育大致经历了恢复与迅速发展(1978-1988年)、遭遇顿挫与回暖(1989-1997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1998-2006年)、深入发展与繁荣(2007年至今)四个发展阶段。留美教育的发展虽偶有挫折,但总趋势是向上发展的。美国始终是中国学生首选的留学目的国,中国也逐渐成为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来源国之一。总体而言,留美教育的恢复和发展是中美两国政府与民间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是留美教育恢复之初,两国间的学术联系因长期封闭而一时难以建立起来,为了解决留学生派遣渠道不畅的问题,两国政府、一批中美热心教育事业的科学家以及民间各种基金会组织,都承担起牵线搭桥的工作,发起实施了多个赴美留学项目,选送了数千名的中国学生和学者赴美深造,从而使赴美留学工作打开了局面。当代留美生的数量多、质量高、领域广。从留学规模看,1978年以来从中国大陆赴美留学的学生和学者已逾146万人,占同期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近一半;从留学层次看,留美生中攻读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者占多数,学历水平整体较高;从留学领域看,选择读科学、技术、工程、商科等专业的留美生人数最多。此外,中美两国趋向宽松的留学政策及中国国内出国留学热的持续升温,使留美生的队伍日益庞大,人员构成日益复杂,留美教育呈现出了许多新特点和新趋势:留学不再是少数精英群体的专利,赴美留学成为许多学生毕业时的常规选择;留美本科生人数激增,留美中学生也显着增加;留美生在选择学校和专业时更加注重从自身需求和兴趣出发;留学渠道从单一的国家选拔资助,发展为自行申请、校际合作、联合培养等多种选择。总之,留美教育正朝向大众化、低龄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留美教育的持续发展、留美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二者与中美两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越来越紧密。一方面,留美生为美国提供了丰富而廉价的人力和智力资源,为推动美国科技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留美生的学费和日常消费促进了所在学校及当地经济的发展,对美国经济发展贡献良多;大量留美生毕业后留在美国创新创业,成为当今美国华人华侨专业人士群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提升了华裔族群在美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地位。另一方面,数量众多的留美回国人员凭借其在各行各业的杰出表现,无可争议地成为当代海归群体中的佼佼者。他们奋战在中国教育、科技、经济、政治、文化和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总之,作为沟通中美文化的桥梁和纽带,留美生已经成为推动两国关系持续、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张治国[7](2011)在《联盟包围:当前中国的安全困境及战略抉择》文中研究指明政治联盟是国际关系领域的普遍现象,当今中国无往不在政治联盟之中。一方面,它处在与朝鲜的正式政治联盟和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非正式政治联盟之中;另一方面,只要看看遍布中国周边的美国盟友和美军基地,再看看2011年2月8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发表的国家军事战略报告所体现的围堵中国的战略意图,不难作出这样的判断:中国处于包围之中,而包围的施动者是美国主导的政治联盟。如何认识和把握政治联盟规律、运用政治联盟战略、破解政治联盟包围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理论上给出了自己关于政治联盟的定义,从实践角度阐述了政治联盟的成因、特征、困境和瓦解规律。第二部分分析了中国所面临的政治联盟包围的形势,指出中美矛盾是中国国家安全问题的主要矛盾,中国与韩国、日本、欧盟、第三世界的矛盾是次要矛盾,而朝鲜、俄罗斯和第三世界国家则是中国的盟国,并详细分析了中美关系在全球地缘政治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总体特征、美国的战略困境和中国在美国地缘政治大棋局中的定位。第三部分分析了美国主导的政治联盟包围中国的历史和宗教根源,指出东方民族在欧亚大陆上由东向西冲击欧洲的长期历史,给以麦金德为代表的西方战略家留下了深刻的恐惧心理,所以他们一直将东方视为警惕、防范和削弱的对象,在当代则表现为对中国和俄罗斯的包围和遏制;同时,指出正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一神教原教旨的独裁性、狭隘性或者说是非宽容性的特征,孕育着某些政治势力(包括国家政权)披上宗教外衣欺骗和利用信众,进行国际争夺的可能性,而共济会这个秘密组织则利用这种可能性对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政治和意识形态进行着超党派控制,对基督教各教派和社会其它部分进行着伪宗教改造,并且已经制定了用核武器和生物武器消灭地球人口50%—90%的、邪恶的第三次世界大战计划。第四部分分析了中国构建反包围政治联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指出构建政治联盟是构建和谐世界和保卫中国自身安全的需要,而共济会和美国所主导的政治联盟虽然强大,但却并非不能战胜,根本原因就在于其宗旨的邪恶性、狭隘性、独裁性、反动性和运作方式的阴谋性、欺骗性和残忍性以及这个政治联盟内部深刻的横向与纵向的利益矛盾。在此基础上,总结我国过去的政治联盟经验,提出了我国将来构建政治联盟的原则和方法,提出一方面要利用好既有的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东南亚国家联盟和将来的东亚共同体,尤其要本着争夺主导权和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原则,改造联合国及安理会,另一方面要寻求新的结盟对象,如蒙古、伊朗,并提出朝鲜将来参加上海合作组织的可能性以及把朝鲜和俄罗斯整合进东亚共同体的可能性。提出夺回琉球群岛是中国主导东亚共同体的前提条件;提出未来发展中日关系的大方向:在彻底清算日本侵略历史的基础上,如果中国和日本的划界问题仍一时无法解决,两国可以在东亚共同体框架下,先从学术界开始,探讨避开划界问题,在双方之间建立按人口平等分配物质和科技财富的共同体的问题。如果双方都认为合算,再进入官方层次进行具体操作,积累了经验教训之后,还可以将其它国家吸收进来。结论部分是从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中医理论的视角对政治联盟进行了新的审视和概括,指出政治联盟战略,要在得道,旨在多助,弊在牵制,危在分裂,患在叛卖;在政治联盟和“道”的关系上,二者是“用”和“体”的关系,“道”应该是天下之公利和大利,是政治联盟的目的和依归,政治联盟是实现“道”的手段;中医之道,总体要求就在于“平天下”,就是要平等分配世界资源,让世界人民大体均衡地共创繁荣、共享和谐,而不是组织狼性的政治联盟去包围、打击、奴役和剥削小弱之国及其国民。
张传来,韩梅[8](2011)在《谈美国体育电影主题的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以美国体育电影的主题发展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美国体育电影所传播的体育精神与内涵,通过深刻解析美国体育电影的主题,进一步了解美国文化及其国民意识,以跨文化传播视角去审视美国体育电影,为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提供经验与启示。
蒋巍[9](2010)在《世纪大冲撞——多难兴邦:撬动历史的杠杆》文中研究表明"灾难史和文明史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蒋巍用宏阔而敏锐的目光,扫视了自上世纪末到新世纪以来国内外诸多大灾大难以及由此引发的重大国家行动、社会事件、文化思潮,在深入广泛的"田野调查"和"时事观察"的基础上,向读者奉献出了这部"断代史"式的纪实文学作品,警示世人要居安思危,常怀忧患。
李静[10](2010)在《新时期体制演变中的电影进口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重点是对1978—2008年间中国电影进口作研究。此30年对应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外国电影从文革后期以买断方式恢复进口到中国,到1994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复中国电影总公司以分账形式进口外国电影----即十部分账“大片”强势进入中国,直至21世纪中国加入WTO,依据国际性商业原则,进口至中国的外国分账影片数量强制性翻倍。30年间,中国共以商业形式进口了1279部国外影片作为影院放映,不同阶段进口影片的数量、质量、题材、国别、级别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直接来源于30年间中国社会体制的变化,反映到电影行业还包括各种管理政策、运作机制、进口权限等微观操作层面的改革。大批量的外国电影以不同方式进口至中国,对中国电影业及中国社会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梳理了30年间进口电影名单与电影内容的基础上,论文的正文部分从以下四个章节进行展开:第一章对30年间中国电影进口作历史过程的描述。即此30年中国以什么方式进口电影,进口了哪些外国电影,这些进口电影呈现出什么面目。把新时期30年中国进口的1279部电影分成三个阶段进行简短梳理:主要包括1978—1993:买断进口电影的国别转向,1994—2000:分账进口电影登陆中国,2001-2008:分账进口电影数量激增。第二章来探讨进口电影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本文从30年间中国社会体制演变的大背景中考查进口电影变化的原因。文革结束后,拔乱反正的政治语境决定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政治先行,中国电影的创作观念延续着“打击敌人、教育人民”的宣教定位。在政治语境下,来自于第二世界的日本电影与法国电影在中国民众与知识分子阶层中引起了巨大反响。而美国作为世界电影强国,其进口电影在中国的影响并不甚明显。同时,进口电影作为政治外交的晴雨表,在中国与苏联、日本等国的文化外交中也发挥了特殊的政治作用。90年代市场经济的深入引发中国消费社会的形成。分账进口的外国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以巨大的资本优势,进入中国社会进而鲸吞中国电影市场。中国力图以最大的经济利益与最小的意识形态风险作为分账电影的引进原则,但实践表明,鱼与熊掌似乎不可兼得,在以商业利益为先导的好莱坞电影冲击下,中国本土电影业几近陷入崩溃境地。为了强化意识形态宣传,中国政府一度采用“政府输血制”支持国产电影业维持运行,但收效甚微。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加入WTO使中国分账进口电影的数量强制性翻倍,进口至中国的外国电影也呈现出越来越多的中国特色与中国元素。中国电影在政府的强力保护下,分账电影进口量的增加并未使中国本土电影市场全军覆没。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整合民间、海外、港台经济与文化资源,以文化产业思路发展“大电影”观念,发起了对好莱坞的防守反击,并在本土市场上并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第三章,从电影管理体制的微观层面进行探讨:中国电影进口方式及进口影片的变化怎样刺激着中国电影行业管理体制,使之在困顿中发生变革。而反过来,由于中国电影业的管理政策、运作机制、进口权限等方面的变化给中国电影进口带来了改变,进而改变了进口影片的面目,对本土受众的接受心理及时代文化风尚产生了显而易见的影响。本章沿着30年中国电影体制改革的脉络,分析在三个不同阶段进口电影在中国的面目、地位、作用、以及中国政府对电影进口的种种限制、措施,可以看出,中国电影行政管理部门正是通过借用电影进口给中国电影市场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使电影体制改革逐步走上正轨。第四章,从电影观念形态入手,探讨进口电影对中国电影格局的深入影响:正是这种不可见的影响令30年间中国电影业产生了巨大变化。本章共分为两节:第一节,论述进口电影对中国电影格局的影响,进口电影一步步打破了中国电影人原有的电影创作本体观念,并随之形成了以观众为中心的放映档期,引发了受众自我意识的觉醒,并挑战传统官方立场的电影审查制度,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及余震效应使新时期中国电影格局在冲突断裂中浴火重生。第二节,探讨在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中国电影怎样重新融入世界,在融入世界的过程中走了哪些弯路,积累了哪些经验和教训,受到了哪些阻碍。作为提高国家软实力、树立国际形象的重要手段,中国电影在中国政府强力支持下,如何在好莱坞电影霸权统治的全球化文化语境中争取民族文化主权,同时为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又做出了哪些努力。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以寓言方式指出中国现有电影观念的局限性,同时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业走产业与事业两翼并行发展的道路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本文的研究对象定位于电影进口而非进口电影(或进口影片),决定了这不是以文本分析的理论提升为基础的美学研究,只是将某些具有代表性的进口影片文本将作为个案引入研究视野。本文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角度,以新时期30年进口电影为研究主体,将社会宏观背景与电影体制的微观视野相结合作为研究背景,集中于电影与社会建立的各种传播关系。本文力图将传播学的微观视野与宏观构架相结合---将美国经典传播学派的实证主义调查方法、受众分析理论与北美批判学派的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相结合。传播“政治经济学不是不关注文本,它认为文本应当得到较多关注,但必须把它放在彻底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中来考察。”①与美国经典传播学相比,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下发展起来的批判传播研究不但一直注重权力问题,而且将它置于广阔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发展历程中来审视。在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研究对象是以传播媒介为核心的人类传播行为及其活动,以生产、分配、流通、交换及其宏观决策活动的政治经济学的思路来观察特定社会和历史条件下的权力结构和传播资源分配模式。这一传统一开始就将传播研究理所当然地视为一种跨学科的综合性学术行为,呼吁传播理论与社会理论的结合。在写作过程中,将30年进口影片的定量分析应用于电影制度史学研究,同时结合社会性别分析、萨伊德的东方学、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等文化研究理论与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力图为30年中国社会体制变迁与进口电影传播的关系问题提供一种合法性阐释。“传播政治经济学的长处在于它向来强调结构形式的重要性,它一直致力于描述并分析影响传播商品的生产、分配与交换的结构形式,并主要考察国家如何规范这些结构。虽然政治经济学并未忽视商品本身和商品化的过程,但它仍然倾向于强调企业与国家的制度和结构。”目前国内还没有专着对新时期进口电影作专门性研究,同时囿于我国文化安全限制,亦没有国外学者对此项内容展开研究。本人在搜集了众多第一手的电影进口资料的基础上,以中国社会体制演变及电影行业体制改革的角度对电影进口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及综合性。
二、二战中的胜利大逃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二战中的胜利大逃亡(论文提纲范文)
(3)拓展训练在企业员工培训中的实证研究 ——以大金分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二)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1.研究的主要内容 |
2.研究方法 |
(三)拓展训练的概述 |
1.拓展训练的起源 |
2.拓展训练的分类 |
3.拓展训练的特点 |
二、拓展训练研究现状 |
(一)有关拓展训练的理论基础 |
(二)拓展训研究现状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拓展训练在企业员工培训中的案例分析 |
(一)案例分析..以大金分公司为例 |
1.大金分公司简介 |
2.大金分公司现状分析 |
(二)拓展训练引入企业员工培训的缘由 |
1.简述拓展训练的主要功能 |
2.企业员工培训中引入拓展训练的缘由 |
(三)确定实证研究的基本思路 |
四、引入胜任力体系确定企业员工培训课程 |
(一)引入胜任力概念 |
(二)界定企业员工胜任力体系 |
(三)根据胜任力体系确定培训课程项目 |
五、用正交试验确定拓展训练的考核重点 |
(一)正交实验设计的实证研究 |
1.正交试验方案设计 |
2.试验结果分析 |
(二)分析“盲人方阵”的培训重点 |
六、员工培训课程的实施流程 |
(一)了解员工个人职业规划 |
(二)制定员工培训课程表 |
(三)培训课程的实施、评估和追踪 |
1.实施过程 |
2.发现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
3.评估过程 |
4.追踪对比分析 |
七、结论、不足和启示 |
(一)结论 |
(二)不足 |
(三)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上海纪录片研究(1980-201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内容、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第一章 依托深厚的历史基础及文化传统(1980年前) |
第一节 立足上海面向全国的时代意识及传播影响 |
1. 1949 年前上海电影的时代意识及传播影响 |
2. 新中国成立至1980年前上海电影的国内外影响力 |
第二节 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纪录影像及传播影响 |
1. 1949 年前上海纪录片的民族意识及传播影响 |
2. 新中国成立至1980年前的上海纪录片创作及传播 |
第三节 站在上海科教片肩膀上的创作及传播 |
1. 1980 年前上海科教片的起步及影响 |
2. 1980年前上海科教纪录片的审美特征 |
3. 1980 年前上海科教纪录片对上海纪录片发展的贡献 |
第二章 起步于改革开放和关注百姓生活(1980-1993) |
第一节 在外宣名义下悄然起步 |
1. 从“专题片”到“纪录片” |
2. 以创办上海友好城市电视节实现“请进来”“走出去” |
3. 从友好城市电视节到上海电视节及上海国际电影节 |
第二节 市井民生影像的真切记录 |
1. 向日本等外国同行学习纪录片创作新理念 |
2. 深入上海里弄去创新纪录片拍摄 |
3. 走向街头再现新时代上海百姓生活景象 |
4. 真实记录国内外重大政治关系变化后的民情生活 |
第三节 新时期上海纪录片成型特征及传播影响 |
1. 表现普通市民百姓而不再是工农兵形象 |
2. 捕捉历史新时期社会现实生活而拥有广泛的传播影响力 |
3. 自觉注重长镜头技术运用来体现思想理念的改革进步 |
第三章 《纪录片编辑室》的空前引领及历史影响(1993-2002) |
第一节 《纪录片编辑室》诞生与上海纪录片勃兴 |
1. 《纪录片编辑室》:从上海到全国的传播影响 |
2. 《纪录片编辑室》与“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 |
3. 《纪录片编辑室》栏目化特色及不足 |
第二节 现场实地再现平民感受及心态 |
1. 记录大上海发展与新上海人的生活感受 |
2. 再现新上海建设与老上海人的生活情感 |
3. 《纪录片编辑室》人的思想精神与纪录情怀 |
第三节 值得再认识的“情景模拟” |
1. 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搬演”“真实再现”和“情景再现” |
2. 为何应该是“情景模拟”? |
第四节 《纪录片编辑室》从辉煌趋于平淡 |
1. 自身原因 |
2. 时代因素 |
第四章 消费主义环境下的商业化之路(2002—2014) |
第一节 《经典重访》:跨越时空对话的商业与人文考量 |
1. 《经典重访》的历史背景及商业人文考量 |
2. 《经典重访》的内容选择 |
3. 《经典重访》的重访策略 |
4. 《经典重访》的收视率及传播效果 |
第二节 消费历史档案资料栏目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 |
1. 从《星期五档案》到《档案》 |
2. 利用老上海档案的独特性打造品牌效应 |
3. 《档案》栏目纪录片创作特色及传播效果 |
第三节 消费历史名人栏目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 |
1. 《大师》栏目的人文精神及文化品位 |
2. 《大师》作品的传播影响力实证研究 |
第四节 构建领风气之先的商业化运作平台 |
1. 《东方全纪录》的商业化运作及效果 |
2. 《上海100》:与自己相遇的上海新时代城市纪录片 |
第五节 适应消费主义环境的纪录片创作管理改革 |
1. 拓展纪录片认识,丰富频道栏目 |
2. 实行制播分离,效率效益考核和增加自制纪录片 |
第五章 全媒体时代的纪实坚守与创新发展(2014—2017) |
第一节 坚守纪实精神及当代创新 |
1. 《急诊室故事》:涉及敏感题材与谨守客观真实 |
2. 《人间世》:主体选择与纪实精神高度融合的创新成功 |
第二节 强化国际合作与品牌营销 |
1. 《横穿美利坚》项目的创新意义与摄制策略 |
2. 国际性、广告性、审美性和纪实性融为一体的创作及传播效果 |
第三节 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
1. “一带一路”伟大战略与上海纪录片创作及传播 |
2. 《海上丝绸之路》的上海表达及传播影响 |
3. 其他融入或配合“一带一路”伟大战略上海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 |
第四节 全媒体时代上海纪录片的创新发展 |
1. 全媒体时代上海纪录片的管理机制创新 |
2. 全媒体时代上海纪录片的网络化生存 |
结语:上海纪录片的宏观回溯及前景展望 |
第一节 新时期上海纪录片发展宏观回溯 |
1. 平民生活的人文表达 |
2. 创新纪实的海派表达 |
第二节 新时代上海纪录片的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5)不可尽信的丘吉尔“二战”回忆录——写在《德国为什么要“二战”》出版时(论文提纲范文)
二战转折点 |
欧洲第二战场始末 |
(6)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回声——改革开放之前的留美教育概述 |
一、近代留美教育发展概况(1847-1949) |
二、近代留美教育和留美生的特点 |
三、建国初期的归国留美生与留美教育的中断 |
第三章 复兴——改革开放以后留美教育的重启 |
第一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动因 |
一、大时代背景:中美关系的改善与中美建交 |
二、中国决定恢复派遣留美生的内驱力 |
三、美国愿意接纳中国留学生的内驱力 |
第二节 留美教育恢复的过程 |
一、邓小平关于留学问题的若干重要指示 |
二、扩大派遣留学人员政策的出台 |
三、中美会谈与两国教育交流文件的签署 |
第三节 首批公派留美人员的派遣及意义 |
一、选派过程 |
二、留学实践 |
三、历史影响 |
第四章 轨迹——留学政策与留美教育发展历程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出国留学政策沿革 |
一、1978-1985 年:恢复与起步阶段 |
二、1986-1991 年:调整与完善阶段 |
三、1992 年至今:规范与加速发展阶段 |
第二节 赴美留学相关政策的变革与发展 |
一、在华举办“赴美留学考试”政策及其实施 |
二、美国留学政策演变及其对留美教育的影响 |
第三节 新时期留美教育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
一、1978-1988 年:恢复与快速发展时期 |
二、1989-1997 年:遭遇顿挫与回暖时期 |
三、1998-2006 年:持续发展与短暂低潮 |
四、2007 年至今:深入发展与繁荣时期 |
第五章 拓展——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项目留学 |
第一节 政府留学项目——富布赖特项目的恢复 |
第二节 学科留学项目 |
一、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CUSPEA) |
二、中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招生项目(CUSBEA) |
三、中美化学研究生项目(CGP) |
四、数学与经济学留学项目 |
五、学科留学项目的影响 |
第三节 基金留学项目 |
一、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留美项目 |
二、包兆龙包玉刚中国留学生奖学金 |
第六章 数据——留美学人的规模与结构之分析 |
第一节 留美学人的规模 |
一、中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
二、美方关于留美人数的记录 |
第二节 留美学人的内部构成 |
一、留学性质 |
二、经费财源 |
三、个人情况——性别、年龄、来源城市、婚姻状况 |
第三节 留美学人的文化结构 |
一、研习科系 |
二、留学层次与学术水平 |
三、地域分布 |
第四节 精英群体—留美博士 |
一、规模 |
二、内部构成 |
三、毕业去向 |
第七章 调适——跨文化留学实践的酸甜苦辣咸 |
第一节 最初的美国印象 |
第二节 文化碰撞下的留学实践 |
一、语言关 |
二、生活关 |
三、学业关 |
四、社交关 |
五、情感关 |
第八章 抉择——新时期留美学人的滞留与回归 |
第一节 田园将芜胡不归? |
一、留美人员的滞留概况 |
二、滞留原因及影响分析 |
第二节 异邦之龙——从留学生到新移民 |
一、以留美学人为主的专业团体 |
二、风云人物——海外留美学子杰出代表 |
第三节 留学回国政策与归国留美生 |
一、1978 年后留学归国政策的建立与完善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留学人员回国概况 |
三、留美回国人员对国内环境的认知与适应情况调查分析 |
第九章 互动——留美归国学人与当代中国发展 |
第一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高等教育 |
一、高等院校的归国留美学人概况 |
二、留美学人与高校发展 |
三、留美学人与大学管理 |
第二节 留美学人与中国科技 |
一、留美学人的科技创业 |
二、留美学人的科技角色 |
三、留美精英与两院院士 |
第三节 留美学人与创业中国 |
一、漫漫归国创业路 |
二、创业园中的留美学人 |
三、留美学人归国创业的评价 |
第四节 留美学人与人文社会科学 |
一、部分优秀留美学人分析 |
二、留美学人的角色定位——部分学科统计 |
三、留美学人与当代艺术 |
结论 |
附录A |
附录B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联盟包围:当前中国的安全困境及战略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问题的背景: 学理逻辑、现实意义和研究方法 |
(二) 文献研究综述 |
1. 理论研究 |
2. 历史研究 |
3. 现状及趋势研究 |
4. 对策研究 |
一、分析的起点: 政治联盟的定义和规律 |
(一) 政治联盟的定义 |
(二) 政治联盟的规律 |
1. 政治联盟的成因 |
2. 政治联盟的特征 |
3. 政治联盟的困境 |
4. 政治联盟的瓦解 |
二、政治联盟包围下的中国 |
(一) 潜在的敌国 |
1. 中美矛盾是中国安全问题的主要矛盾 |
2. 中国与韩、日、欧的矛盾是中国安全问题的次要矛盾 |
(二) 盟国和潜在的盟国 |
1. 朝鲜 |
2. 俄国 |
3. 第三世界国家 |
(三) 包围、遏制和利用: 中国在美国国际战略中的定位 |
1. 中美关系的战略地位和总体特征 |
2. 美国的战略困境使它有求于中国 |
3. 中国在美国地缘政治大棋局中的定位 |
三、美国主导的政治联盟包围中国的历史和宗教根源 |
(一) 历史根源 |
(二) 宗教根源 |
1. 一神教原教旨具有独裁性 |
2. 政治势力利用一神教进行国际争夺 |
四、中国须构建反包围政治联盟 |
(一) 构建反包围政治联盟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
1. 构建政治联盟具有必要性 |
2. 构建反包围政治联盟具有可行性 |
(二) 我国构建反包围政治联盟的原则 |
1. 独立自主,依靠大众 |
2. 有所侧重,灵活机动 |
3. 广交盟友,不拘于形 |
4. 仁主力辅,义利并重 |
5. 重视谋略,捭阖纵横 |
(三) 我国组建政治联盟的方法 |
1. 在联合国中组建与发展中国家的"盟内之盟" |
2. 把上海合作组织发展成反霸政治联盟 |
3. 建构由中国主导的东亚共同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8)谈美国体育电影主题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美国体育电影概况 |
3 美国体育电影主题发展研究 |
3.1 战无不胜的美国至上主义 |
3.2 经典美国梦的实现 |
3.3 种族与性别歧视的融合与平等 |
3.4 美好的怀旧情怀 |
3.5 喜剧中的生活励志 |
4 启示 |
(10)新时期体制演变中的电影进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背景:新时期以前的中国电影进口研究 |
第一章 新时期30年电影进口态势分析 |
第一节 1978—1993:进口买断电影的国别转向 |
第二节 1994—2000:进口分账电影登陆中国 |
第三节 2001-2008:进口分账电影数量激增 |
第二章 作为社会背景的体制演变:电影进口变化成因探析 |
第一节 政治语境下的进口电影 |
一、政治语境下的美国电影进口 |
二、政治语境下的苏联电影进口 |
三、政治语境下日、法电影进口 |
第二节 消费文化语境下的进口电影 |
一、电影经济的胜利 |
二、意识形态的退守 |
第三节 文化体制改革语境下的电影进口 |
一、好莱坞进口电影中的"中国元素" |
二、香港进口电影向合拍片的转向 |
第三章 电影管理体制与电影进口之间的刺激反应 |
第一节 电影管理体制改良期的电影进口 |
一、体制内:进口电影作为应变量 |
二、体制外:进口电影作为自变量 |
三、体制的改良:被保留的电影进口垄断权 |
第二节 电影管理体制蜕变期的电影进口 |
一、侵略还是拯救:分账进口电影之于中国电影市场的政治意义 |
二、改革还是固守:分账进口电影之于国产发行行业的矛盾作用 |
三、拿来主义:分账大片为"政府输血制"提供经济基础 |
四、政府调控:分账大片在放映终端受到的政策性限制 |
第三节 电影管理体制创新期的进口电影 |
一、对内政策:进口电影发行管制的放松 |
一、对外政策:外资建立影院政策的收紧 |
第四章 进口电影对中国电影格局的深入影响 |
第一节 冲突断裂:中国电影生产、消费格局的变化 |
一、电影观念的变化 |
二、电影放映档期的形成 |
三、进口电影的分级制与中国电影的审查制 |
第二节 交流碰撞:国际权力关系中民族电影的发展与保护 |
一、历史维度:新世纪中国电影崛起的契机 |
二、横向比较:中国电影的政治意义 |
总结:中国电影业"一体两翼"的发展思路展望 |
附录:1978—2008中国进口电影名单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二战中的胜利大逃亡(论文参考文献)
- [1]隐形的创伤——论《别让我走》中的囚禁[J]. 郑雪霏. 陇东学院学报, 2019(03)
- [2]逃离索比堡集中营[J]. 梁永明.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8(09)
- [3]拓展训练在企业员工培训中的实证研究 ——以大金分公司为例[D]. 刘黎. 武汉体育学院, 2018(12)
- [4]上海纪录片研究(1980-2017)[D]. 黄新炎. 苏州大学, 2018(01)
- [5]不可尽信的丘吉尔“二战”回忆录——写在《德国为什么要“二战”》出版时[J]. 戴问天. 书屋, 2015(07)
- [6]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留美教育研究[D]. 岳婷婷. 南开大学, 2015(01)
- [7]联盟包围:当前中国的安全困境及战略抉择[D]. 张治国. 河北师范大学, 2011(10)
- [8]谈美国体育电影主题的发展[J]. 张传来,韩梅.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11(02)
- [9]世纪大冲撞——多难兴邦:撬动历史的杠杆[J]. 蒋巍. 中国作家, 2010(08)
- [10]新时期体制演变中的电影进口研究[D]. 李静. 山东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