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西南绿豆象两地理种群的生物学比较研究(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高娅蓉[1](2019)在《梵净山叶蝉物种多样性及其与寄主植物的相互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叶蝉是半翅目Hemiptera叶蝉科Cicadellidae昆虫的通称。目前,国内关于叶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分类、害虫防治等方面。梵净山是多种植物区系地理成分汇集地,植物种类丰富。气候、地貌、海拔等与其他地域的生境有显着差异,动植物受地理环境、海拔高度的影响发生显着变化。(1)本文通过采用香农-维纳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P)、优势度指数(S)对梵净山不同生境、不同海拔林带叶蝉科昆虫生物多样性、物种均匀度进行了分析。(2)运用文献资料、野外调查等研究方法确定采获物种的地理分布,分析其在世界及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归属特征。(3)选取研究区最具代表性适生关系的叶蝉(昆虫)寄主植物,采用分子生物学、比较形态学等研究方法来分析代表性物种及其与寄主植物的相互作用关系,为揭示梵净山生态演化过程、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共采集叶蝉标本4348号,隶属于15科128属。小叶蝉亚科(Typhlocybinae)物种丰富度指数最高,有37个属2207号标本。山小叶蝉属(Salka)、横脊叶蝉属(Evacanthus)及柔突叶蝉属(Abrus)的生境类型多样,植被类型与物种丰富度呈正相关。不同生境的叶蝉群落相似性指数较低,生境的气候、海拔、植被等是造成叶蝉群落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山麓农耕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的优势属均为山小叶蝉属(Salka);常绿阔叶林带的优势属为条大叶蝉属(Atkinsoniella);亚高山针叶林和灌丛草甸带的优势属为合小叶蝉属(Coalitus);随海拔升高及植被带的变化,不同林带分布的叶蝉种类亦有变化。常绿阔叶林带叶蝉种类较单一,山麓农耕区、亚高山针叶林和灌丛草甸带中的种群数量多,物种丰富度较高。相邻林带间的叶蝉组成相似性大于相隔林带间的相似性,高海拔相邻林带间的叶蝉组成相似性大于低海拔相邻林带间的相似性。(2)梵净山叶蝉物种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共有5种区系型,大致分布在古北、东洋、澳洲、非洲界。以东洋、古北-东洋两界种类为主,古北-东洋-非洲界、古北-东洋-澳洲界较少,所有物种在东洋界均有分布。东洋界所占比例57.14%,古北-东洋界占39.82%。叶蝉科昆虫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共有24种区系型,华中区所占比例最大,占22.94%;华北-华中区、华中-华南区分别为19.91%、16.01%。蒙新区、东北区所占比例较少。由此可见,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以东洋界种类占明显优势,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以华中区种类为主,这与梵净山所处的地理位置相吻合。(3)寄主叶蝉线粒体基因组由13个蛋白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组成,是一个完整的线粒体基因组茎环结构图。黑斑双叉叶蝉(Chlorotettix nigromaculatus)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全长15012 bp。蛋白编码基因的总长为10947 bp,AT含量76.31%,GC含量23.69%。Nad4L、Nad2基因使用ATT作为起始密码子,其它蛋白编码基因使用ATA、ATG作为起始密码子;除Cox2使用不完整的T作为终止密码子,其它蛋白编码基因使用TAA、TAG作为终止密码子。褐带横脊叶蝉(Evacanthus acuminatus)所测得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全长14794 bp,蛋白编码基因的总长为10019 bp,AT含量53%,GC含量14%。Nad3的起始密码子是ATA,ATP8的起始密码子是TTG,其它蛋白编码基因为常见的ATT、ATG。Cox2-3使用不完整的T作为终止密码子,其它基因使用TAA、TAG作为终止密码子。寄主叶蝉的基因排列顺序和其它叶蝉科昆虫线粒体基因排列顺序相一致。(4)植物散发的挥发性化学物质种类多,而特定种的挥发性物质组成是叶蝉避开非寄主植物和确定寄主植物的重要信号和依据。通过对寄主植物挥发物化学成分的分析发现主要包括烯烃类、醛类、醇类、酯类等几个大类,其中烯烃类的分布最广泛,主要为萜烯类。对寄生叶蝉的研究发现叶蝉寄主植物有共性物质:苯甲醛、异丁醇和3-甲基丁醛。研究寄主植物挥发物化学成分对叶蝉类昆虫的生长发育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有助于阐明寄主寻求机理及为害虫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5)基于线粒体DNACOI基因序列叶蝉与寄主植物的作用关系:(1)端黑对突叶蝉(Decursusnirvana excelsa)、泰普沙小叶蝉(Shaddai typicus)均寄生于荨麻科(Urticaceae)透茎冷水花(Pilea pumila)。寄生叶蝉不同物种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856。寄生于同一种寄主植物的不同叶蝉物种亲缘关系较近,遗传进化相似,这些种类系统发育树聚为一枝。该两种叶蝉有共同的栖息环境,长期寄生于同一寄主植物,遗传差异小,基因结构相似。另外,寄主植物的营养物质对寄生昆虫的遗传基因结构会造成一定的改变。生存在相同地理环境下,具有相同寄主植物的叶蝉基因序列结构和遗传进化相似。(2)黑斑双叉叶蝉(Chlorotettix nigromaculatus)与沙叶蝉属(Psammotettix)寄主于不同植物,栖息环境不同,遗传分化明显。泰普沙小叶蝉(Shaddai typicus)单独聚为一支,与非寄生叶蝉的遗传分化明显,寄主植物生存的地理环境与寄生叶蝉遗传进化有关联。小绿叶蝉族(Empoascini)某叶蝉物种与非寄生叶蝉的遗传距离、相似性有差异。寄生过程中寄主植物对叶蝉的生长发育、遗传结构有一定影响。食性不同对叶蝉的种类分化造成一定影响,并进一步影响叶蝉种间基因差异,导致基因结构分化。不同的生境(如海拔、气候等环境因素)会影响寄主植物的营养组成。
陈德飞[2](2019)在《金沙县酒用高粱害虫种类调查及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高粱[Sorghum bicolor(Linn.)Moench]是酿造白酒的优质原料。通过田间调查和鉴定,初步明确了金沙县为害酒用高粱的害虫种类,针对为害酒用高粱的主要种类,采用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措施,有效地控制高粱主要虫害的发生及危害,为酒用高粱生产达到“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安全”的目的提供技术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全面调查了金沙县酒用高粱主要害虫种类通过2年的田间调查和鉴定,调查了金沙县为害酒用高粱的害虫共有7目15科36种,其中鳞翅目最多,有15种;鞘翅目、半翅目其次,分别有8种、7种;缨翅目、同翅目、直翅目、蜱螨目种类较少,分别有3种、1种、1种、1种。从危害部位来看,以食叶害虫最多,有25种,茎部害虫11种,穗部害虫8种,种子害虫5种,根部害虫4种。危害较严重的害虫有亚洲玉米螟、粘虫、高粱蚜和小地老虎,条螟、粟穗螟、桃蛀螟、玉米蚜等危害次之。2.研究了4种生物源杀虫剂对酒用高粱玉米螟的防治效果研究表明选择生物源杀虫剂1.8%阿维菌素乳油、1.5%除虫菊素水剂、0.3%印楝素乳油、0.6%苦参碱水剂等对酒用高粱玉米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7d防治效果达到最大值,1.8%阿维菌素乳油1200倍液、1.5%除虫菊素水剂1000倍液、0.3%印楝素乳油500倍液、0.6%苦参碱水剂1000倍液4种杀虫剂处理和清水对照(CK)的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9.56%、86.84%、83.67%、79.79%、0.55%,防治效果分别为89.50%、86.77%、83.58%、79.68%。1.8%阿维菌素乳油1200倍液与1.5%除虫菊素水剂1000倍液达到极显着水平;药后10天后,1.8%阿维菌素乳油1200倍液、1.5%除虫菊素水剂1000倍液、0.3%印楝素乳油500倍液的防治效果还能维持在80%以上,说明这3种生物源杀虫剂的药效持效期长,且对作物安全,对人畜安全,无残留,是生产酒用高粱的理想药剂,并且具有趋避作用,交替使用可以有效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可以在酒用高粱基地交替推广使用。3.研究了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对酒用高粱害虫的防治效果在酒用高粱生产过程中,使用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能够有效诱杀害虫的成虫,具有节能、环保、安全、无污染的特点。试验研究发现,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诱杀酒用高粱地块的昆虫涉及4个目6个科12个种,对酒用高粱主要的害虫均有诱杀作用。诱杀量较大的害虫成虫有:高粱条螟、玉米螟、粘虫、桃蛀螟、棉铃虫、叶甲、小地老虎等。杀虫灯特别是对鳞翅目中的粘虫、高粱条螟、玉米螟等害虫的成虫诱杀效果最好,其中:高粱条螟灯控区较非灯控区总落卵量下降56.39%,总幼虫量下降52.3%;粘虫灯控区较非灯控区总落卵量下降55.51%,总幼虫量下降52.47%;玉米螟灯控区较非灯控区总落卵量下降62.69%,总幼虫量下降55.67%;对减少下一代害虫发生量有很好的控制作用。4.研究了黄板对酒用高粱蚜虫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黄板可以有效地诱杀酒用高粱作物上的多种昆虫,共诱集到隶属于半翅目、双翅目等6个目约25种昆虫,其中包含的高粱害虫主要有高粱蚜、玉米蚜、二星蝽等。从诱集数量上看,最多的是双翅目的一种蝇类,所占比例为56.78%;高粱蚜虫所占比例中等,所占比例为29.2%。在控制区内,黄板诱杀蚜虫数量随田间种群的增长而增加,黄板诱杀蚜虫数量与其相应百株虫量之间的线性相关达到显着水平。研究发现诱杀其他昆虫同时会对黄板构成污染,因而影响靶标害虫对黄板的趋性,从而降低黄板对靶标害虫的诱杀作用。同时还发现,在酒用高粱地块悬挂黄板对高粱蚜虫的天敌食蚜蝇、瓢虫、茧蜂和草蛉等4大类具有较强的诱杀作用,诱杀的益害比最高达1:44.45。
刘昌燕,李莉,陈宏伟,刘良军,万正煌,焦春海[3](2015)在《绿豆象在不同豆类上的生长发育研究》文中认为在室内30℃恒温条件下,饲养观察了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 L.)在不同豆类的卵孵化率、幼虫和成虫的生长发育历期。结果表明,绿豆象在供试的8种豆粒上均能产卵,但是卵在不同豆类上的孵化率间存在差异。其中,在绿豆上卵孵化率最高,为(78.47±6.70)%。卵孵化后,幼虫仅在绿豆、红小豆、豌豆、蚕豆和鹰嘴豆5种豆粒上蛀入危害,但是世代存活率间存在显着差异,在绿豆上世代存活率最高,为(68.75±9.08)%,蚕豆上的世代存活率最低,为(26.39±10.28)%;绿豆象在绿豆上世代发育历期最短,为34.78±2.02 d,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均较大,分别为0.041 09和1.041 95。以绿豆为食物,可以在短时间内繁殖出大量的绿豆象。
张健[4](2011)在《吉林省天牛科昆虫分类学研究》文中提出天牛科Cerambycidae是鞘翅目Coleoptera中最大的科之一,全世界约有45000种,是鞘翅目昆虫中形态变异最具多样性的类群之一。到2005年止,中国天牛记录已有3100余种。天牛科昆虫绝大多数取食植物,部分种类的天牛是林木的重要害虫,严重危害果树和观赏类树木;其它种类的天牛危害落叶树和阔叶树,少部分的天牛危害农作物。大多数种类的天牛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由于天牛与其寄主植物紧密的协同进化,天牛可以作为森林健康和多样性的重要生物指示信号。本研究共整理鉴定出吉林省天牛科昆虫7亚科102属223种,并对吉林省天牛科昆虫的区系组成及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在所整理鉴定的223种天牛中,各分布区的种类由多至少依次为东北区222种,华北区111种,蒙新区108种,华中区79种,华南区60种,西南区42种,青藏区16种。各亚科所占比例分别为沟胫天牛亚科35属84种,占总种数的37.67%;天牛亚科26属55种,占总种数24.66%;锯天牛亚科4属4种,占总种数1.79%;花天牛亚科32属67种,占总种数30.04%;幽天牛亚科3属6种,占总种数2.69%;椎天牛亚科1属1种,占总种数0.45%;膜花天牛亚科1属6种,占总种数2.69%。自从天牛科这一分类单元建立以来,对于天牛科亚科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这一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提出个许多不同的见解,至今尚无定论。本文主要就吉林省分布数量较多的4亚科天牛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探讨,试图解决这4个亚科与其它亚科的相互关系,并对传统分类学提出的观点的可靠性进行验证。本研究共采用4亚科31属36种天牛进行研究。1生物化学方面: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3亚科9属11种天牛的酯酶同工酶进行研究,探讨酯酶同工酶技术应用于天牛亚科级阶元分类的有效性。结论如下:(1)从酶带数量上来看,沟胫天牛亚科相对数量较多,9-13条不等;花天牛亚科酶带数量较少,2-6条不等,多为3条。从酶活性来看,沟胫天牛亚科类群酶活性强于其它两个亚科。(2)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根据酶带的迁移率,3亚科昆虫有效地归为3个分支,其中天牛亚科和花天牛亚科亲缘关系较近,聚为一个分支,后与沟胫天牛亚科相聚。在标本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利用酯酶同工酶分析天牛亚科之间的亲缘关系是可行的。但在解决近缘属种的关系问题上,酯酶同工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由于所选取的分类单元数量较少,对于天牛科亚科间关系这一系统发育问题,还需结合形态学手段及分子生物学手段得到的结果联合起来分析,才能得到更为可靠的结果。2分子生物学方面:提取了天牛科4亚科31属36种昆虫的总DNA。采用3对通用引物扩增了2段线粒体基因部分序列和1段核基因部分序列,获得长度为771bp的COI基因序列36条,长度为501bp的16SrDNA基因序列36条,长度为772bp的28SrDNA基因序列32条;采用Clustal v1.8、Bioedit v7.0.9和MEGA 4.0软件对DNA序列的碱基组成、碱基替换及遗传距离进行分析;基于28SrDNA基因序列和3段基因联合数据集采用PAUP 4.0的MP法、NJ法、PHYML v2.4.4的ML法以及MrBayes 3.1.2的贝叶斯法分别重建系统发育树,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共向GenBank数据库提交新序列104条,涉及天牛科4亚科31属36种,包含3种基因。(2)在天牛科内线粒体基因序列为“AT”碱基丰富序列,线粒体基因序列的颠换高于转换,而核基因序列的转换稍高于颠换。(3)本论文基于28SrDNA基因序列的建树结果有效的将锯天牛亚科、花天牛亚科、沟胫天牛及天牛亚科聚在不同的分支,从分子角度证明了4亚科的单系性。(4)本论文基于联合基因系统发育树的结果与王乔和蒋书楠(1991)以植物学和古地理学为依据,结合形态特征和天牛生物学特性讨论天牛科主要亚科的演化关系部分结果一致。认为沟胫天牛亚科和天牛亚科是较为原始的类群,锯天牛亚科和花天牛亚科是较为进化的类群。3触角感器显微结构方面:本论文结果表明,曲纹花天牛和橡黑花天牛雄性锥形感器2的数量显着多于雌性。在其它类群的昆虫中,也发现同种昆虫雌雄个体感器数量存在差异的现象。同属的两种天牛,不同类型感器在数量、分布上存在差异。目前,由于不同学者对昆虫触角感器的分类和命名采用的标准不同,不同描述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触角感器作为分类特征和系统发育研究的依据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外,有研究发现,昆虫感器的数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例如蝗虫,会因发育阶段不同,生理状态不同而改变。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昆虫触角感器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单一种类昆虫感器的类型、数量及分布上,并没有对触角感器作为昆虫分类研究和系统发育研究的可靠性作出定论。本论文通过现代生物学技术对基于形态学角度的天牛科传统分类学观点进行了验证,现代生物学技术具有准确、客观、灵敏等优点,弥补了传统形态学方法的缺点和不足。DNA序列数据具有明确的遗传基础,其数据量的大小仅受基因的大小限制。形态数据的优点在于它可以从化石和保存的标本上得到,并可从个体发育角度进行解释。而且,有些问题只能通过形态特征来解决,另一些问题则要应用分子数据来解决。大量研究表明,将分子与形态结合起来比单一方法可对问题作出更好的描述和解释。
王燕,Narayan Sarjerao Talekar,陈斌,李正跃,陈宗麒[5](2010)在《绿豆象在不同豆类上的生长发育及产卵选择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室内25℃恒温条件下,饲养观察了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Linn.)]对不同豆种的产卵选择性、产卵量、卵的孵化率、幼虫和成虫的生长发育历期。结果表明,供试的17种豆粒上绿豆象的着卵率均达80%以上,且不同豆种粒上产卵量差异显着(P<0.01),卵在不同豆种上的孵化率间也存在显着差异(P<0.05),卵孵化后,幼虫仅在蚕豆、绿豆、红皮豇豆、豌豆、黑豆、红小豆、大豆上可蛀入危害,蛀孔数分别为3.00±0.25,2.00±0.18,3.50±0.09,2.50±0.21,4.50±0.10,2.00±0.22,2.50±0.17蛀孔/豆,差异显着(P<0.05)。在蚕豆、绿豆、红小豆、红皮豇豆、黑豆、大豆粒上的世代存活率分别为(0.63±0.12)%,(54.84±0.09)%,(44.40±0.08)%,(46.33±0.11)%,(66.88±0.10)%,(45.71±0.11)%,(21.59±0.21)%;雌虫的产卵期分别为(4.24±1.58)d,(5.10±0.22)d,(5.40±0.26)d,(5.21±1.25)d,(5.30±0.38)d,(4.63±0.41)d和(4.30±0.80)d,差异不显着(P>0.05),卵历期分别为(5.01±0.15)d,(4.30±0.05)d,(4.10±0.08)d,(5.10±0.18)d,(4.30±0.07)d,(4.20±0.14)d及(4.51±0.16)d,差异不显着(P>0.05);幼虫的平均历期分别为(33.40±4.85)d,(31.60±1.78)d,(28.22±3.56)d,(30.91±2.49)d,(27.30±1.98)d,(29.50±1.93)d及(36.70±4.97)d,差异显着(P<0.05)。不同豆种上绿豆象雄虫寿命间差异不显着(P>0.05),而雌虫寿命差异显着(P>0.05)。
卢志军[6](2005)在《中国西南地区植物群落的可入侵性与紫茎泽兰的入侵》文中提出生物入侵作为全球变化的一部分,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 而群落可入侵性是生物入侵研究的核心和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原产墨西哥,广泛入侵我国西南地区的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为例:首先,对西南地区被紫茎泽兰入侵的群落和生境进行了分类; 然后,就地形、本地植物物种多样性、环境梯度等对群落可入侵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最后,对紫茎泽兰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模拟和预测。在小尺度上,紫茎泽兰入侵与本地植物物种多样性呈负相关,表明资源的可利用性可能是调节群落可入侵性的主导因素; 本地植物物种多样性在群落演替过程中和入侵的早期抑制紫茎泽兰入侵; 在大的尺度上,物理环境的变异超过了内在生物因子的重要性,本地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紫茎泽兰入侵成功呈正相关。紫茎泽兰主要通过公路和河流在我国西南地区入侵和扩散; 资源的可利用性是影响公路和河流两侧群落可入侵性的关键因子。紫茎泽兰分布中心主要在沧源、元江和西昌; 位于分布区边缘的乐业、重庆和泸定有可能成为新的分布中心,并对邻近地区,尤其北面和东面的区域形成繁殖体压力; 紫茎泽兰整体上有向东和向北扩散的趋势。目前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将来的分布区还将以云贵高原为核心。
邓永学,王进军,赵志模,刘怀[7](2003)在《中国西南绿豆象两地理种群的生物学比较研究(英文)》文中研究说明在 2 0℃、2 5℃、2 8℃、30℃、32℃、35℃及 75 %rh下 ,采用绿豆作饲料 ,研究比较重庆绿豆象及西昌绿豆象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差异。结果表明温度对两地绿豆象发育历期、存活率及繁殖力影响显着 (ANOVA ,P <0 0 5 )。t测验表明两地理种的整个未成熟期在 2 5℃、32℃下差异显着 (P <0 0 5 )。在 30℃、75 %rh条件下 ,研究绿豆、饭豆、蚕豆、爬山豆及大豆对绿豆象两地理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食物对产卵量的影响显着 (P <0 0 5 ) ,同一食物两地理种群产卵量之间差异显着 (P <0 0 5 )。本研究还测定了新羽化成虫体重及危害豆类后造成的羽化孔内径。由于地理隔离和豆类栽培制度的不同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 ,绿豆象两地理种群生长发育、繁殖及危害特性上已明显达到分化程度 ,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地理种群。
杨震[8](2003)在《建筑创作中的生态构思》文中研究说明对建筑创作中生态问题的研究一般有两个方面:一是致力于具体的建造与工程实践;二是着力于相关的生态学、建筑学、社会学理论的探索与建构。前者是微观的、“形而下”的技术层面,后者则是宏观的、“形而上”的理论层面。对此,本文首先将建筑创作中的生态观念划分为“远古时期的生态思想”、“现代建筑设计中的生态理论发展”和“当代建筑设计中的生态理论演化”三个阶段做了简介。本文认为其间还有一个“中观”层面,就是解决“如何”在生态理论指导下从事具体的设计工作、“如何”从抽象的生态理论过渡到具体的生态设计方法,也即探讨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的生态构思”问题。笔者希望从研究思维活动的角度,认识建筑创作过程中关于建筑生态问题的思考与表达的流程,从而总结出具有普适性的基本规律和方法。本文认为建筑构思主要是针对建筑设计这一阶段而言,是引导和促进创作过程着手与深化的方法和策略,是解决其中主要建筑问题的主要办法。而设计构思产生的前提一是“人与外部世界的交互机制和互动行为”,二是“构思主体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虚拟想象能力”,由此提出研究生态构思必须包括对创作主体、客体、本体三方面的研究;更进一步论述了生态构思的研究目的,确定了生态构思研究导则以及归纳了建筑创作中生态构思涉及的范畴。本文认为对构思过程合理的划分标准应该是涵盖了主体性的思维过程和客体性的思维内容两个部分,因此将建筑创作的构思过程界定为意念建构、意象发展、意象完善三个阶段。因为普适性规律具有“可重复性”,所以关于建筑创作中生态构思过程的描述,也围绕这三个阶段展开论述,而其中的分析和例证则以“生态”为主。本文对每个阶段从工作内容、思维特征以及构思表达三个方面加以讨论与研究,并通过大量的实例介绍分析了不同阶段的构思重点和表达方式的异同,以期明确生态构思过程的一般规律和特征。本文认为技术与经验、方法与技巧(包括再造性构思、创造性构思)是激发生态构思的有效策略。在阐述了生态构思过程之后,本文根据生态建筑的生态技术特征和含量将生态建筑分为“低技术生态建筑”、“适宜技术生态建筑”和“高技术生态建筑”三类,并从基本概念、技术特征、应用价值、美学意义、设计策略研究和类型示例等方面做了详细探讨。不同类型的生态建筑体现了各具特点的生态构思方法与策略。本文认为“低技术生态建筑”的价值在于解决不发达地区人居环境的基本需要,“适宜技术生态建筑”则适用于工业化水平处于中下等、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WP=6>地方材料和技术相对成熟、仍然有现代建筑表达可能性的国家和区域,“高技术生态建筑” 多被应用于工业化程度高、建筑水平领先、经济基础雄厚的国家和区域。本文认为对技术的选择必须考虑地域的实际需求和承受情况,而且技术必须和人文环境结合,才能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建筑,因为广义的生态环境包含了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方面。本文认为建筑创作中的生态构思同时体现了现代多元化建筑创作中“重情”和“重理”两个方向,更展现了环境意识、地域文化和共生思想等人文主义价值观。因此研究生态构思,更要强调理论的多元化和设计的人文色彩。最后,本文展望了生态构思的发展前景,认为泛绿色建筑、生态智能建筑、仿生建筑、未来系统等是未来生态构思指导下的新生态建筑形式。
二、中国西南绿豆象两地理种群的生物学比较研究(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西南绿豆象两地理种群的生物学比较研究(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梵净山叶蝉物种多样性及其与寄主植物的相互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昆虫物种多样性 |
2 昆虫与寄主植物关系 |
3 昆虫与寄主植物的关系研究进展与展望 |
二 研究设计 |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
3 研究样地选择及其代表性 |
4 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梵净山叶蝉物种多样性研究 |
1 叶蝉物种多样性及各生境类型物种相似性对比分析 |
1.1 叶蝉群落类型与数量特征 |
1.2 生境类型间物种相似性分析 |
2 不同垂直海拔带叶蝉物种组成及优势类群 |
2.1 叶蝉科昆虫种类组成及各海拔高度优势类群 |
2.2 不同垂直海拔带叶蝉物种多样性 |
3 叶蝉科昆虫种类及区系成分分析 |
3.1 叶蝉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归属特点 |
3.2 叶蝉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的归属特点 |
四 叶蝉寄主植物挥发物成分研究 |
1 寄主植物挥发物成分分离鉴定 |
2 寄主植物挥发物化学成分分析 |
2.1 蓬蒿挥发物化学成分 |
2.2 霍香叶挥发物化学成分 |
2.3 透茎冷水花挥发物化学成分 |
2.4 卫矛挥发物化学成分 |
3 寄主植物挥发物成分与叶蝉类昆虫的关系 |
五 寄主叶蝉线粒体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
1 叶蝉与寄主植物相关性 |
2 基因组结构与碱基组成 |
2.1 藿香寄主昆虫黑斑双叉叶蝉线粒体基因组 |
2.2 蓬蒿寄主昆虫褐带横脊叶蝉线粒体基因组 |
3 蛋白编码基因和密码子使用情况 |
3.1 黑斑双叉叶蝉蛋白基因及密码子 |
3.2 褐带横脊叶蝉蛋白基因及密码子 |
4 转录RNA基因和核糖体RNA基因 |
4.1 黑斑双叉叶蝉RNA基因 |
4.2 褐带横脊叶蝉RNA基因 |
六 代表性叶蝉物种及其寄主植物的相互关系研究 |
1 叶蝉线粒体DNACOI序列 |
2 寄生相同寄主植物的不同叶蝉物种关系研究 |
2.1 碱基替换分析 |
2.2 COI基因序列组成 |
2.3 遗传距离分析 |
2.4 不同叶蝉物种系统发育分析 |
3 某种寄主植物寄生与非寄生叶蝉物种关系研究 |
3.1 叶蝉物种信息 |
3.2 寄生叶蝉COI基因序列组成 |
3.3 寄生与非寄生叶蝉的遗传距离及序列相似性 |
3.4 系统发育研究 |
七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及获奖情况 |
(2)金沙县酒用高粱害虫种类调查及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高粱与中国白酒的关系 |
1.1 高粱及中国白酒简介 |
2 金沙县酒用高粱种植情况 |
2.0 高粱与白酒的关系 |
2.1 金沙县基本情况 |
2.2 金沙县酒用高粱种植情况 |
3 高粱害虫发生危害及重要害虫研究概况 |
3.1 世界及中国高粱害虫发生危害的情况 |
3.2 高粱主要害虫发生及防治现状 |
3.2.1 食叶害虫 |
3.2.2 蛀茎害虫 |
3.2.3 食穗害虫 |
3.2.4 食根害虫 |
4 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
4.1 农业防治 |
4.2 物理防治 |
4.3 生物防治 |
4.3.1 天敌防治 |
4.3.2 微生物防治 |
4.3.3 性信息素防治 |
4.3.4 生物源农药防治 |
5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金沙县酒用高粱主要害虫种类调查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调查时间 |
1.2 调查地点 |
1.3 调查品种 |
1.4 调查方法 |
1.4.1 系统调查 |
1.4.2 定期普查 |
1.4.3 不定期普查 |
1.4.4 害虫的室内饲养 |
1.5 种类鉴定与危害程度划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酒用高粱害虫种类 |
2.2 酒用高粱主要的害虫种类 |
3 讨论 |
第三章 4种生物源杀虫剂对酒用高粱玉米螟的药剂试验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供试药剂 |
1.2 试验对象 |
1.3 试验地概况 |
1.4 试验设计 |
1.5 施药方法 |
1.6 调查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试验结果 |
2.2 试验结果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防治酒用高粱害虫的应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试验设计 |
1.2.2 试验方法 |
1.3 计算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诱杀害虫的种类和数量 |
2.2 杀虫灯的防控效果评价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黄板对酒用高粱蚜虫的防治效果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试验地点及高粱品种 |
1.3 黄板悬挂方法 |
1.4 调查与观察 |
1.5 数据分析与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黄板诱虫种类及蚜虫的比例 |
2.2 诱杀蚜虫数量与田间种群动态 |
2.3 对天敌诱集作用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1 主要结果 |
1.1 全面调查了金沙县酒用高粱主要害虫种类 |
1.2 研究了4种生物源杀虫剂对酒用高粱玉米螟的防治效果 |
1.3 研究了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对酒用高粱害虫的防治效果 |
1.4 研究了黄板对酒用高粱蚜虫的防治效果 |
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 |
(3)绿豆象在不同豆类上的生长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供试豆类 |
1.3 试验方法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豆类对绿豆象发育历期的影响 |
2.2 不同豆类对绿豆象存活率的影响 |
2.3 不同豆类对绿豆象繁殖力的影响 |
2.4 不同豆类对绿豆象内禀增长率及周限增长率的影响 |
2.5 不同豆类对绿豆象成虫重量的影响 |
3 小结与讨论 |
(4)吉林省天牛科昆虫分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天牛科分类学研究概况 |
1.1 天牛科昆虫的分类地位 |
1.2 天牛科昆虫的分类系统 |
1.3 国外天牛科昆虫分类研究概况 |
1.4 我国天牛科昆虫分类研究概况 |
2 生物技术在天牛分类学研究中的应用 |
2.1 生物化学手段在天牛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
2.2 分子生物学手段在天牛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
3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吉林省天牛科昆虫区系分析 |
1 国内外天牛科昆虫区系研究概况 |
2 吉林省天牛科种类组成 |
3 吉林省天牛科昆虫区系组成 |
3.1 吉林省天牛科昆虫在世界动物区系的归属 |
3.2 吉林省天牛科昆虫在中国动物规划中的归属 |
4 天牛科昆虫与林业的关系 |
第三章 形态学研究 |
1 天牛科昆虫的基本特征 |
2 本论文所研究种类的基本特征 |
2.1 锯天牛亚科 |
2.2 花天牛亚科 |
2.3 天牛亚科 |
2.4 沟胫天牛亚科 |
第四章 酯酶同工酶研究 |
1 概述 |
1.1 同工酶的原理及应用 |
1.2 酯酶同工酶的的定义及其多态现象 |
1.2.1 定义和分类 |
1.2.2 多态现象 |
1.3 酯酶同工酶在鞘翅目昆虫研究中的应用 |
1.3.1 叶甲科 |
1.3.2 小蠹科 |
1.3.3 瓢虫科 |
1.3.4 天牛科 |
1.3.5 其他科 |
1.4 缩写及其含义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仪器及实验用品 |
2.3 研究方法 |
2.4 实验步骤 |
2.5 酶谱记录 |
2.6 聚类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酯酶同工酶的比较 |
3.2 天牛科酯酶同工酶的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酯酶同工酶在天牛亚科级阶元之间的差异 |
4.2 酯酶同工酶应用于天牛科高级分类阶元研究中的有效性 |
4.3 同工酶电泳应用于分类学研究的优点与缺点 |
第五章 线粒体基因COI、16SrDNA 及核基因28SrDNA 分子进化与系统发育研究 |
1 概述 |
1.1 分子系统学 |
1.1.1 基本原理 |
1.1.2 基本概念 |
1.1.3 系统树 |
1.1.4 分子系统树的构建 |
1.1.5 分子性状的优点 |
1.2 鞘翅目分子系统学研究简述 |
1.2.1 线粒体基因组 |
1.2.1.1 线粒体DNA的组成及其结构特征 |
1.2.1.2 线粒体DNA在鞘翅目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
1.2.2 核基因 |
1.2.2.1 核基因的组成及其结构特征 |
1.2.2.2 核基因在鞘翅目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标本的采集、固定及保存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实验药品 |
2.2 实验方法 |
2.2.1 总DNA 的提取 |
2.2.2 DNA 样品检测 |
2.2.3 PCR 扩增目的基因序列 |
2.3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2.3.1 序列编辑和比对 |
2.3.2 序列组成分析 |
2.4 系统发育分析 |
2.4.1 外群的选择 |
2.4.2 建树方法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基因组总DNA 的提取、PCR 扩增及测序 |
3.1.1 基因组总DNA 的提取 |
3.1.2 PCR 产物检测 |
3.1.3 PCR 产物测序 |
3.2 COI 基因序列分析 |
3.2.1 COI 基因序列组成分析 |
3.2.2 COI 基因序列多态位点及信号位点 |
3.2.3 COI 基因的碱基替换 |
3.2.4 COI 基因数据组系统发育信号检验 |
3.2.5 不同亚科间COI 基因的遗传距离分析 |
3.3 16SrDNA 基因序列分析 |
3.3.1 16SrDNA 基因序列组成分析 |
3.3.2 16SrDNA 基因序列多态位点及信号位点 |
3.3.3 16SrDNA 基因的碱基替换 |
3.3.4 16SrDNA 基因碱基替换饱和分析 |
3.3.5 不同亚科间16SrDNA 基因的遗传距离分析 |
3.4 28SrDNA 基因序列分析 |
3.4.1 28SrDNA 基因序列组成分析 |
3.4.2 28SrDNA 基因序列多态位点及信号位点 |
3.4.3 28SrDNA 基因的碱基替换 |
3.4.4 28SrDNA 基因数据组系统发育信号检验 |
3.4.5 不同亚科间28SrDNA 基因的遗传距离分析 |
3.5 系统发育重建 |
3.5.1 基于28SrDNA 基因序列建树 |
3.5.1.1 28SrDNA 基因系统发育树 |
3.5.1.2 28SrDNA 基因系统发育树的讨论 |
3.5.2 基于联合基因序列建树 |
3.5.2.1 联合基因系统发育树 |
3.5.2.2 关于联合基因系统发育树的讨论 |
4 结论与讨论 |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分析 |
4.2 目的片段的获得 |
4.3 3 种基因片段的序列组成及分子进化特征 |
4.3.1 2 种线粒体基因片段的组成及特征 |
4.3.2 核基因片段组成及特征 |
4.4 系统发育分析方法的探讨 |
4.4.1 用于构建系统发育树基因片段的选取 |
4.4.2 天牛科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
第六章 触角扫描电镜研究 |
1 概述 |
1.1 昆虫触角感器的结构 |
1.2 昆虫触角感器的分类 |
1.2.1 根据感器的亲脂性孔道数 |
1.2.2 根据感器的生理功能 |
1.2.3 根据感器的形态特征 |
1.3 触角感器在昆虫分类研究中的应用 |
1.3.1 在昆虫种类鉴定中的应用 |
1.3.2 在区分昆虫不同发育阶段、性别及生态型中的应用 |
1.3.3 在昆虫系统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
1.4 鞘翅目昆虫触角感器研究简述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数据统计 |
3 结果与分析 |
3.1 花天牛属2 种天牛触角感受器类型、数量及分布规律的差异 |
3.2 楔天牛属2种天牛触角感受器类型、数量及分布规律的差异 |
4 结论与讨论 |
4.1 同种个体雌雄间感器数量的差异 |
4.2 近缘种属间感器特征的差异 |
4.3 昆虫触角感器显微结构特征的分类价值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1 吉林省天牛科昆虫区系组成 |
2 生物化学部分 |
3 分子生物学部分 |
4 触角显微结构部分 |
5 天牛科高级分类阶元研究展望 |
6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绿豆象在不同豆类上的生长发育及产卵选择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虫源 |
1.2 供试豆品种 |
1.3 方法 |
1.3.1 冷冻处理 |
1.3.2 种子含水量设定 |
1.3.3 豆种接虫 |
1.3.4 产卵和取食 |
1.3.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绿豆象对不同豆种的产卵选择性 |
2.2 不同豆种上绿豆象卵的孵化率 |
2.3 绿豆象幼虫在不同种类豆种豆粒上的蛀孔数 |
2.4 绿豆象幼虫在不同豆种上的存活率 |
2.5 取食不同豆种对绿豆象生长发育的影响 |
2.5.1 产卵期 |
2.5.2 卵历期 |
2.5.3 幼虫历期 |
2.5.4 成虫历期 |
3 讨论 |
(6)中国西南地区植物群落的可入侵性与紫茎泽兰的入侵(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节 生物入侵 |
第二节 群落可入侵性 |
第三节 紫茎泽兰的分布、危害与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果 |
第一章 研究地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地区概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地形因素对紫茎泽兰入侵的影响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第三章 西南地区被紫茎泽兰入侵的主要群落类型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第四章 不同时空尺度上本地植物物种多样性与紫茎泽兰入侵之间的关系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第五章 群落可入侵性沿环境梯度的变化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第六章 紫茎泽兰空间分布格局的模拟与预测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7)中国西南绿豆象两地理种群的生物学比较研究(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 INTRODUCTION |
2 MATERIALS AND METHODS |
2.1 C.chinensis source |
2.2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development and reproduction of C.chinensis |
2.3 Effect of food on the development and re-production of C.chinensis |
2.4 Effect of food on adult weight of C.chinensis |
2.5 Effect of food on size of adult emergence hole |
2.6 Data analysis |
3 RESULTS |
3.1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development and reproduction of C.chinensis |
3.2 Effect of host on development and repro-duction of of C.chinensis |
3.3 Adult weight of C.chinensis |
3.4 Adult emergence hole of C.chinensis. |
4 DISCUSSION |
(8)建筑创作中的生态构思(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概论 |
1.1 生态、生态建筑 |
1.1.1 生态学概念 |
1.1.2 何为生态建筑 |
1.1.3 生态建筑是一个系统概念 |
1.2 人类社会面临的生态窘境 |
1.3 建筑创作与生态理论 |
1.3.1 生态思想在远古时期的自觉运用 |
1.3.2 现代建筑设计中生态理论的发展 |
1.3.3 当代建筑设计中生态理论的演化 |
①生物气候学、城市建筑生态学和生态建筑学 |
②深层次生态学理论、生物建筑运动和盖娅运动 |
③可持续发展思想 |
2 生态构思研究概述 |
2.1 建筑设计构思概述 |
2.1.1 构思的定义和分类 |
①何为”构思” |
②构思的分类 |
2.1.2 建筑设计构思产生的前提 |
①人与外部世界的交互机制和互动行为 |
②构思主体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虚拟想象能力 |
2.1.3 建筑设计中构思的特征 |
①过程性特征 |
②表达性特征 |
2.1.4 建筑设计中构思的来源 |
①功能的构思 |
②结构的构思 |
③形象的构思 |
④空间的构思 |
⑤意境的构思 |
⑥技术的构思 |
⑦规则的构思 |
2.2 何为生态构思(生态构思的一面三体) |
2.2.1 主体 |
2.2.2 客体 |
2.2.3 本体 |
2.3 生态构思研究目的 |
2.3.1 提高创作主体对生态构思手法的驾驭能力 |
2.3.2 对传统设计观念和生态设计观念的再认识 |
2.4 生态构思研究导则 |
2.5 建筑生态构思范畴 |
3 生态构思过程描述 |
3.1 生态构思的过程与表达 |
3.1.1 意念建构阶段 |
①工作内容 |
②思维特征 |
③构思表达 |
3.1.2 意象发展阶段 |
①工作内容 |
②思维特征 |
③构思表达 |
3.1.3 意象完善阶段 |
①工作内容 |
②思维特征 |
③构思表达 |
3.2 生态构思激发策略 |
3.2.1 技术与经验 |
3.2.2 方法与技巧 |
①再造性构思 |
②创造性构思 |
4 ”低技术生态建筑”创作构思解析 |
4.1 基本概念 |
4.1.1 技术特征 |
①本土化 |
②低技术 |
③经济性 |
④环保性 |
4.1.2 应用价值 |
4.1.3 美学意义 |
①体现自然美法则 |
②建筑文化的方言 |
4.2 设计策略研究 |
4.2.1 整体性策略 |
4.2.2 材料策略 |
4.2.3 设计结合气候策略 |
4.3 类型示例 |
4.3.1 原生态建筑 |
①海草房 |
②干阑 |
③生土建筑 |
4.3.2 乡土建筑 |
①乡土空间的生态构思 |
②乡土形式(构造)的生态构思 |
③乡土材料的生态构思 |
5 ”适宜技术生态建筑”创作构思解析 |
5.1 基本概念 |
5.1.1 技术特征 |
①适宜性 |
②高效性 |
③场所化 |
5.1.2 应用价值 |
5.1.3 美学意义 |
5.2 设计策略研究 |
5.2.1 技术策略 |
5.2.2 材料策略 |
5.3 类型示例 |
5.3.1 被动式设计建筑 |
5.3.2 普适性生态设计 |
6 ”高技术生态建筑”创作构思解析 |
6.1 基本概念 |
6.1.1 高技术·高技生态技术·高技术生态建筑 |
①何为”高技术” |
②高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发展 |
③高技生态技术·高技术生态建筑 |
6.1.2 技术特征 |
①新材料技术 |
②新结构技术 |
③逻辑性、标准化、轻质化 |
④计算机控制技术 |
6.1.3 应用价值 |
6.1.4 美学意义 |
6.2 设计策略研究 |
6.2.1 能源策略 |
6.2.2 模型辅助设计策略 |
6.2.3 计算机辅助设计策略 |
6.3 类型示例 |
6.3.1 技术至上的”高技术生态建筑” |
6.3.2 ”软高技”生态建筑 |
7 生态构思与建筑文化发展 |
7.1 生态构思所展现的人文启示 |
7.1.1 环境意识 |
7.1.2 地域文化 |
7.1.3 共生思想 |
7.2 生态构思的发展前景与示例 |
7.2.1 泛绿色建筑 |
7.2.2 生态智能建筑 |
7.2.3 仿生建筑 |
7.2.4 未来系统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附录2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获奖情况 |
四、中国西南绿豆象两地理种群的生物学比较研究(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梵净山叶蝉物种多样性及其与寄主植物的相互关系研究[D]. 高娅蓉. 贵州师范大学, 2019
- [2]金沙县酒用高粱害虫种类调查及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研究[D]. 陈德飞. 贵州大学, 2019(09)
- [3]绿豆象在不同豆类上的生长发育研究[J]. 刘昌燕,李莉,陈宏伟,刘良军,万正煌,焦春海. 湖北农业科学, 2015(22)
- [4]吉林省天牛科昆虫分类学研究[D]. 张健.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5]绿豆象在不同豆类上的生长发育及产卵选择性研究[J]. 王燕,Narayan Sarjerao Talekar,陈斌,李正跃,陈宗麒.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0(01)
- [6]中国西南地区植物群落的可入侵性与紫茎泽兰的入侵[D]. 卢志军.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 2005(06)
- [7]中国西南绿豆象两地理种群的生物学比较研究(英文)[J]. 邓永学,王进军,赵志模,刘怀. Entomologia Sinica, 2003(04)
- [8]建筑创作中的生态构思[D]. 杨震. 重庆大学, 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