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氏规则的理论解释和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凡佩,胡云虎,刘启满,佟玲[1](2021)在《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制备及应用,且含有丰富思政元素的一门科学学科。高校教师通常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却忽略了有机化学教学过程所包含的思政元素。本文以"烯烃亲电加成"一课为例,具体探讨了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谢肖锋[2](2021)在《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有机化学虽然是药学专业的基础课,但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机化学与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紧密联系,有机化学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这两门专业课的学习。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存在学生感觉到难学、枯燥等问题,教学效果达不到预期,与药学专业课脱节。本文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多年一线教学经历,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方面就教学思路、教学模式、专业学科特点等进行探讨,分享自己的一些教学理念和经验。
蒲雅倩[3](2021)在《项目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医用化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以DLWS学校为个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职《医用化学基础》课程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下虽然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系统的知识,但是也存在偏重知识传授、忽略学生能力培养、使得学生在输入式学习下学习效率低、得不到全面发展等问题。因此本研究在中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做中教、做中学”等相关政策的改革倡导下,结合中职学生学习情况及特点,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输出式学习为主”的教学模式。本研究基于中职《医用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实验项目特点,在该课程教学中引入了项目教学法,同时考虑到中职学生化学基础知识薄弱的学习特点,将张学新教授提出的对分课堂融入了项目教学法来降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难度,从而创新地构建了基于中职《医用化学基础》课程的项目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并将该模式应用于DLWS学校的《医用化学基础》课程来进行教学改革实践研究。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通过对研究背景的研究来分析在中职《医用化学基础》课程中采用项目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原因,然后采用文献研究法阅读归纳大量相关文献来分析现有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二是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来界定对分课堂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和项目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进一步分析了项目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三是采用文献研究法并以DLWS学校为观察及调查对象来分析《医用化学基础》的课程特点、教学现状和行动研究所具备的基础,然后基于以上调查分析结果构建了中职《医用化学基础》课程的项目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四是选择DLWS学校为行动研究对象来根据所构建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在每一次教学实践后都进行教学效果评价分析和教学反思来不断改进完善教学模式。通过行动研究表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项目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学习兴趣,同时让学生在多次输出知识的过程中深入内化吸收了知识点,有效提高了中职《医用化学基础》课程学生的成绩和学习效率,并且将知识的传授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和现象观察与规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化学核心素养的养成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刘谦益[4](2020)在《有机自由基硼酯化及若干清洁高效反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机合成与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发展清洁、高效的有机合成方法是全人类共同的课题。有机硼酸和硼酸酯是过渡金属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和一系列官能团构建的重要合成中间体。此外,很多有机药物分子也含有硼元素。而有机含硼化合物的传统合成方法包括格氏试剂和有机锂试剂的亲电硼化、过渡金属催化的硼化以及不饱和烃的硼氢化反应等。然而,它们大都具有官能团兼容性差和区域选择性低等一系列局限性。因此,发展有机硼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自由基机理的硼酯化反应为构建碳-硼键提供了一系列的全新方法。本文研究了一系列自由基机理的有机硼酯化反应,具体如下:首先,研究了芳基卤化物的电化学还原硼酯化反应。与前人的研究相比,通过恒定的电流将反应时间从48小时缩短到3小时。其次,研究了无过渡金属催化的烷基卤化物的自由基硼酯化反应,实现了以最为廉价易得的联硼酸频哪醇酯作为试剂,在碱的作用下将烷基碘化物和溴化物转化成对应的烷基硼酸频哪醇酯。它不需要过渡金属的催化,方法简单,条件温和,具有良好的官能团兼容性,并且成本低廉,很容易实现大量的反应。最后,研究了环状半缩醛衍生物的自由基碳-碳键断裂开环-硼酯化反应。以环状半缩醛和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的衍生物作为底物,在蓝色可见光的作用下,通过碳-碳键断裂开环产生自由基并进行硼酯化反应。对于上述一系列有机自由基硼酯化反应,运用动力学控制实验、电子顺磁共振(EPR)实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等多种方法对机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提出了较为可靠的反应机理,特别是均明确指明了自由基主要与游离的联硼试剂发生反应得到了硼酯化产物。除有机自由基硼酯化反应外,本文还研究了其他若干清洁高效的有机反应。首先是电化学过程的桑德迈尔反应,通过阴极还原芳基重氮盐产生芳基自由基并与卤化试剂反应,与传统的桑德迈尔反应对比,它不需要过渡金属,条件温和,具有良好的底物兼容性。此外,设计了一套原位EPR实验对机理进行了详细研究。此外是重氮化合物和二氧化碳的羧化-酯化反应,在温和的条件下实现了无过渡金属的重氮化合物与二氧化碳的羧化-酯化和羧化-酰胺化反应及三甲基硅基重氮甲烷的对称双羧化-酯化反应。
刘杰[5](2020)在《全氟己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制备及其应用》文中指出有机硅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但其耐油性差、耐溶剂性差等特点随着在各个领域的不断应用而逐渐显露出来,而有机氟材料却具有较低的表面能,具有良好的耐油性和耐溶剂性。氟硅烷使得有机氟材料和有机硅材料优势互补,克服各自的不足,兼具了二者的优异性能,使其具有超强的耐高低温、超强的疏水疏油以及耐化学稳定性等性能。本文以全氟硅烷的合成及应用的工业化路线为出发点,开展以下研究内容:硅氢加成制备全氟己基乙基三氯硅烷。研究了催化剂种类、温度、反应物料比、催化剂浓度等条件对合成反应的影响,探索最佳的工艺合成条件,最后得出Karstedt催化剂具有更好的选择性,并确定最佳的合成条件:反应温度90℃,三氯氢硅与全氟己基乙烯的物料比为1.5:1,催化剂浓度为50ppm。进行了该工艺从10ml耐压瓶到2L高压反应釜的工艺放大。通过常压蒸馏进行产品的分离与提纯,最终提纯后产品纯度在99%以上。全氟己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制备。以合成的全氟己基乙基三氯硅烷为原料,设计了釜式反应器和塔式反应器两种反应器,进行全氟己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制备。釜式反应器中当滴加乙醇与全氟己基乙基三氯硅烷的摩尔比为3.5:1时,全氟己基乙基三氯硅烷全部参与反应。在填料塔反应器中,当气化器温度为100℃,全氟己基乙基三氯硅烷滴加速度为2g/min时,酯化反应达到一个动态平衡,此时全氟己基乙基三氯硅烷转化率较高。对比釜式反应器和填料塔反应器,由于填料塔反应器反应物相为气态并具有更大的接触面积,反应效率更高,且具有连续性、可调控等优点。全氟己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应用。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全氟己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水解和自交联实验,生成羟基封端的高聚物,其在玻璃表面具有良好的疏水效果,接触角为95°。制备羟基封端的高聚物修饰的聚苯胺涂层,接触角为115°,具有优良的疏水效果。
李华[6](2020)在《贵金属催化丙二烯酰胺氢烷化反应和苯并二恶英环化反应的理论研究》文中指出过渡金属已经成为现代化学领域最为普遍的催化剂。有些过渡金属催化剂能够被改造和整合,以负载体型、块状固体、合金催化剂等形式参与化学催化,极大地提高了金属催化剂的应用性能和适用范围,过渡金属催化剂也深受环境科学、生命科学、能源化学以及高分子化学领域的青睐。尽管过渡金属催化在实验方面的发展迅速,而在理论方面的研究却发展较慢。一些过渡金属参与催化的体系的实验机理尚不清楚,因反应的微观过程不清晰所以一些实验现象也无法解释,这极大地阻碍了金属有机化学进一步发展和改进。不利于现代金属有机的合成。因此,借助量子化学的研究方法,用计算软件模拟分子参与反应从而去探究反应的微观机制就很重要,这对于深入理解微观机制,进一步指导反应的改进很有帮助。本论文以真实实验的背景为依托,选取了过渡金属钯和金催化的两个实验体系为对象进行了理论水平的研究,借助DFT,探索了过渡金属参与的反应过程,解释了配体调控选择性的原因,催化剂配比和用量决定产率的原因并对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加深了人们对于丙烯酰胺的氢化烷基化反应,金催化的环化反应更深入的理解,也为实验上通过进一步改进催化剂去提高反应效率提供了一些理论参考。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总结如下:一、探讨了含有累积双键的酰胺在不同配体的钯基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氢烷基化反应得到1,3-和1,4-烯炔的反应体系。实验结果表明涉及BrettPhos配体的催化体系得到1,4-烯炔而(o-OMePh)3P配体的体系得到1,3-烯炔。而且,涉及(o-OMePh)3P配体的体系反应速度约是BrettPhos配体体系的6倍。为了使实验的现象得到合理解释,我们利用DFT进行了计算。计算表明无论是使用BrettPhos还是(o-OMePh)3P配体,Pd催化的氢化烷基化合成1,3-和1,4-烯炔都是通过氢钯化反应机理,而不是实验作者提出的生成1,4-烯炔要经历碳钯化机理。BrettPhos配体的体系通过反马氏规则将钯氢键加成到丙二烯末端的碳碳双键上有利于1,4-烯炔的生成,而(o-OMePh)3P配体的体系则通过马氏加成得到1,3-烯炔。NCIs的结果也支持了 DFT的计算结果。根据计算的结果,BrettPhos配体系统要比(o-OMePh)3P配体的体系高1.2 kcal/mol,这与BrettPhos配体体系和(o-OMePh)3P系统反应速度比为1:6也是一致的,动力学实验的结果得到了证实。钯催化剂也促进了E型1,3-烯炔异构化为Z型1,3-烯炔的过程,合理地解释了观察到的立体选择性。二、利用密度泛函理论计算了 Au催化苯并二恶英的环化反应得到异香豆素的实验体系,实验上当催化剂为(Ph3P)AuCl或AuCl时没有产率,只有AgSbF6时产率很低,当(Ph3P)AuCl和AgSbF6共存时产物的产率才最高。为了解释实验催化剂的配比影响产率的原因,我们首先选取了等量(Ph3P)AuCl和AgSbF6作为催化剂的体系并找到了一条合理的反应路径,包括分子内的亲核环化过程,在两分子水协助下的协同的开环脱酮过程(反应的决速步)和质子脱金的过程。然后通过添加额外的一分子AgSbF6进一步使产率提高的事实也与我们计算的结果是一致的,我们猜测在金对不饱和双键的Π活化的体系中,额外的AgSbF6以辅助催化剂的形式起到了对羰基的σ活化的作用,而AgSbF6的Π活化能力可能比金要差一些,至于线性结构的(Ph3P)AuCl或AuCl单独存在时,因Cl-难以离去从而降低了金对不饱和双键的催化能力使得反应难以发生。通过我们的理论研究合理地解释了实验现象,也对金银共催化的体系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倪煜岚,程芳芳,禹小琴,撒安娜,李冰[7](2019)在《渗透化学反应机理的烯烃亲电加成教学设计》文中指出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过程中渗透化学反应机理,同时利用Chem 3D软件绘制物质的结构图,让学生能够在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的结构,对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赵倩[8](2016)在《24-去氢胆甾醇无汞氧化工艺研究及其在合成维生素D3衍生物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侧链氧化型胆甾醇是一类重要的甾体化合物,在人体代谢中承担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对于胆甾醇代谢紊乱所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类理想的甾体新药;与此同时,侧链氧化型胆甾醇也是合成多种维生素D3类药物及其他甾体药物的关键中间体,研究其高效合成工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主要完成了以下研究内容:开发并优化了自24-去氢胆甾醇制备25-羟基胆甾醇的无汞氧化新工艺,在其基础上,经B环烯丙位氧化、成腙、脱腙等过程,制得25-羟基-5,7-双烯胆甾醇,将其光化学开环,即可制得25-羟基维生素D3;设计并合成了多种侧链氧化型胆甾醇(包括两种构型的24,25-双羟基胆甾醇、两种构型的24-羟基胆甾醇及24-酮基胆甾醇),它们是合成多种医药或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原料,具体描述如下:开发了 一条自24-去氢胆甾醇经3位羟基保护、24位双键羟溴化及一锅法还原脱溴、脱保护反应制备25-羟基胆甾醇的无汞新工艺。该工艺采用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与水为羟溴化试剂,较优反应条件下(含水量为20%的四氢呋喃水溶液为溶剂,反应温度-10℃,NBS用量为1.2eq.,反应时间2h),羟溴化产物收率达85.0%。羟溴化产物经四氢铝锂一锅法还原脱溴、脱保护,制得目标产物25-羟基胆甾醇。新工艺总收率高达82%,与25-羟基胆甾醇传统工业化生产路线(羟汞化、脱汞工艺)基本相当;避免了传统方法中重金属汞试剂的使用,产品安全、无重金属废水排放;所用羟溴化试剂来源广、成本低;羟溴化过程严格遵循马氏规则,无24-羟基副产物的生成,可有效避免5位双键副反应,区域选择性好,是25-羟基胆甾醇工业化生产的理想替代新路线。为了改进维生素D3产品生产过程中关键的烯丙位氧化反应,本文设计了 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0.1 eq.)/醋酸钴(0.01 eq.)/叔丁基过氧化氢(4 eq.)的25-羟基胆甾醇烯丙位氧化新体系,丙酮溶剂中,室温条件下,氧化反应在12 h内完成,产品收率高达74.3%。与文献工艺相比,具有氧化剂用量少(文献工艺:6-10eq.)、反应时间短(文献工艺:36-80h)、所用催化剂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产品收率高(文献工艺:48.3%-60.5%)等优势。考察了该体系的底物普适性,成功制得10个具有重要生理活性的7-酮基甾体化合物。更为难得的是,该氧化体系对分子中裸露的羟基表现出了较好的容忍性,这恰恰是以往的烯丙位氧化体系所欠缺的。本文提出了该体系的机理模型,并对反应过程中的区域选择性进行了合理解释。改进了自25-羟基胆甾醇经B环烯丙位氧化、成腙、脱腙等反应过程制备25-羟基-5,7-双烯胆甾醇的合成工艺。以对甲苯磺酰肼为腙化试剂,甲醇为溶剂,引入少量盐酸为催化剂,显着改善了成腙反应效果。室温下,反应时间由24 h缩短至8 h,产品收率由80.4%提高至95.0%。通过简单的过滤、洗涤步骤即可得到纯品,避免了柱层析分离,并研究了成腙反应的机理。优化了 7-腙产物在强碱性条件下的脱腙反应工艺,在氢化钠(5 eq.)的甲苯溶液中回流反应4 h,脱腙产品收率达83.9%,反应选择性较好,有效避免了 4,6-双烯副产物的生成。脱腙产物在碱性条件下脱保护,顺利制得25-羟基-5,7-双烯胆甾醇,能成功用于25-羟基维生素D3的生产。自24-去氢胆甾醇出发,通过Sharpless不对称双羟基化反应和选择性脱除C-25羟基的策略,成功制得两种不同构型的24,25-双羟基胆甾醇及24-羟基胆甾醇,它们是合成多种甾体药物的关键中间体。采用更换助溶剂并对原料3位羟基进行乙酰化保护等措施,提高原料在Sharpless反应体系中的溶解度;将锇酸钾分批投料改善了反应效果,反应时间由20 h缩短至6 h,收率从82.5%提高至95.0%。以24,25-双羟基胆甾醇为关键中间体,经C-24羟基乙酰化保护、氯化亚砜体系选择性脱除C-25羟基、催化加氢还原双键、脱除乙酰基保护等过程,最终制得24-羟基胆甾醇。本文开发了自24-羟基胆甾醇经3位羟基保护、24位羟基选择性无铬氧化脱氢及脱保护反应制备24-酮基胆甾醇的新工艺,它是制备多种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关键中间体,是一类理想的甾体新药。针对现有氧化脱氢体系存在的严重重金属污染问题,分别设计了 Oxone/NaBr的计量化学氧化体系及更加绿色的TEMPO催化的氧气氧化体系。前者反应时间短(3h)、产品收率高(95%),与传统铬试剂工艺基本相当,避免了重金属氧化剂,确保产品安全、无重金属废水排放。后者经优化反应条件(室温下,采用氧气(0.4 MPa)为氧化剂,TEMPO(0.05 eq.)为催化剂,TBN(0.04 eq.)为NO源,FeCl3(0.05 eq.)为助催化剂),24-酮基产物收率达86.2%,绿色高效,该体系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所得化合物经过表征,结构及构型正确。
杨琦武[9](2012)在《分子间杂Alder-ene反应的理论研究》文中认为Alder-ene反应是Alder在1943年首先提出的,也称为烯(ene)反应。此反应提供了一种构建C C键的方法,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合物尤其是天然产物的骨架构建,同时在手性不对称合成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本论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方法,在反应机理、选择性和取代基效应方面,对双分子的羰基ene、亚胺ene、硫羰基ene、金属ene和硫酸ene等五种杂Alder-ene反应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其具体内容如下:1、关于羰基ene反应,首先讨论了十二种不同的Lewis酸在降低甲醛和丙烯的羰基ene反应的反应活化能和反应能方面的促进作用,发现了AlCl3是该反应最有效的促进剂;进而,对十一种不同性质取代基团在甲醛和丙烯的四个不同位置上对反应的影响进行了结构优化和能量计算。对与羰基碳相连的R1取代基来讲,吸电诱导效应可以有效降低反应活化能,连在丙烯1-位的R2取代基的性质变化对反应能量影响很小;p-π或π-π共轭效应在丙烯2-位的R3和丙烯3-位的R4上分别起到了降低反应活化能和反应能的作用。2、通过对协同和分步机理的分析和能量比较,对甲亚胺和丙烯为基本反应的亚胺ene反应进行了研究,证明了其反应机理是经历exo构型的六元环状过渡态的协同机理;计算并分析了十七种不同Lewis酸和九种取代亚胺对反应电荷转移和能垒的影响;发现了反应活化能和反应极性、反应活化能和亲电系数(ω)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并得出N上取代基的位阻作用是影响反应能垒主要原因的结论。3、以硫代甲醛和丙烯为基本反应对硫羰基ene反应进行了研究,该体系亲烯体上的C和S原子的电荷性质和相对大小是反应区域选择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即带有吸电取代基团的反应倾向于经历硫醚路径,而硫醇路径是带有强供电取代基团的优势路径。发现了两条反应路径的扭曲能与单取代硫代甲醛参与的反应活化能之间存在线性关系。4、以二取代基烯丙基铝和乙烯为基本反应底物对铝作为迁移基团的ene反应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烯丙基铝的结构特征,通过能量比较指出反应经历的是协同反应机理,通过使用AIM和FMO对反应机理进一步的分析,确认反应机理属于协同同步机理,并进一步确认了电子由烯体转移至亲烯体。发现了铝原子上不同取代基通过改变其带有的正电荷来影响反应的活化能,讨论了乙烯上不同取代基对反应活化能和选择性的影响。5、通过理论计算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硫酸分子与乙烯的加成反应机理,即类ene反应的协同非同步反应机理。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从亲烯体(乙烯)向烯体(硫酸分子)转移,与正常ene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相反。当乙烯上连有供电基时,反应选择性符合马氏规则,连有吸电基时,选择性符合反马氏规则,并且发现了反应的活化能和底物轨道能隙之间的线性关系。
徐清,赵长秋,周永波,尹双凤,韩立彪[10](2012)在《过渡金属催化磷—氢键的转化反应》文中指出有机膦化合物在有机合成、催化、生化、医药以及材料等各个领域都起重要的作用.主要总结了本课题组近几年来在过渡金属催化磷—氢化合物的转化反应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包括磷—氢化合物对各种碳—碳不饱和化合物的区域立体选择性加成反应、不对称磷—氢加成反应和磷—氢化合物与碳—氢和杂原子—氢化合物的氧化或脱氢偶联反应.我们开发的反应提供了一系列制备各类不同精细有机膦化合物的相对高效和高原子经济性的新方法,相关反应的机理也将做适当讨论.
二、马氏规则的理论解释和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氏规则的理论解释和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1)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制定学习目标 |
1.1 知识层面 |
1.2 能力层面 |
1.3 情感层面 |
2 教学内容设计 |
2.1 课程引入 |
2.2 烯烃的亲电加成 |
2.2.1 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
(1)与卤素的加成 |
(2)与氢卤酸的加成 |
(3)与硫酸、水、次卤酸的加成 |
2.3 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的融合 |
2.4 教学反馈与总结 |
3 结 语 |
(2)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有机化学理论教学方面 |
1.1 教学思路 |
1.2 教学模式 |
1.3 有机化学与药学相关学科的衔接 |
2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探讨 |
2.1 实验过程 |
2.2 实验模式的探索 |
2.3 开放性实验设置方案探索 |
2.4 结合药学专业特点 |
2.5 实验评价系统的设置 |
3 总结 |
(3)项目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医用化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以DLWS学校为个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国家政策鼓励中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
二、目前中职《医用化学基础》课程亟待课堂教学改革 |
三、 中职《医用化学基础》课程对项目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际需求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项目教学法的研究进展 |
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进展 |
三、项目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六、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
二、项目教学法 |
三、项目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三章 项目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医用化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分析 |
第一节 中职《医用化学基础》课程分析 |
一、中职《医用化学基础》课程地位与目标 |
二、中职《医用化学基础》课程内容 |
三、中职《医用化学基础》课程教学项目的选择 |
第二节 中职《医用化学基础》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
一、中职《医用化学基础》课程的教师教学现状 |
二、中职《医用化学基础》课程的学生学习现状 |
第三节 项目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职《医用化学基础》课程中的基础分析 |
一、研究者具备实施条件 |
二、行动研究对象具有实施基础 |
第四节 项目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
一、前期分析 |
二、教学过程 |
三、教学评价 |
第四章 项目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医用化学基础》课程中的教学实践案例 |
第一节 “探究如何鉴别烃类化合物”教学实践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资源制作 |
三、教学实施 |
四、教学效果评价与分析 |
五、教学反思 |
第二节 “探究酚的化学性质”教学实践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资源制作 |
三、教学实施 |
四、教学效果评价与分析 |
五、教学反思 |
第三节 项目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医用化学基础》课程中的教学实践效果 |
一、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
二、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中职《医用化学基础》课程的教学问题 |
二、构建了项目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
三、教学实践效果 |
第二节 研究反思与展望 |
一、研究反思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项目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前测学生问卷 |
附录 B 项目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前测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C “探究如何鉴别烃类化合物”教学实践的项目任务书和相关评价表 |
附录 D “探究酚的化学性质”教学实践的项目任务书和相关评价表 |
附录 E 项目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效果后测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 F 项目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效果后测学生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有机自由基硼酯化及若干清洁高效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硼元素和有机硼化合物简介 |
1.2 有机硼酸衍生物在偶联反应中的应用 |
1.2.1 Suzuki-Miyaura反应 |
1.2.2 过渡金属催化的由C-B键构建C-C键的相关研究 |
1.2.3 过渡金属催化的由C-B键构建C-N、C-O和C-S键的相关研究 |
1.3 有机硼化合物的传统合成方法 |
1.3.1 格氏试剂和有机锂试剂的亲电硼酯化反应 |
1.3.2 不饱和烃的硼氢化反应 |
1.3.3 过渡金属催化的C-H键硼化 |
1.4 自由基机理的有机硼酯化反应 |
1.4.1 芳基自由基的硼酯化反应 |
1.4.2 烷基自由基的硼酯化反应 |
1.5 清洁高效有机合成方法学思路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电化学驱动的芳基碘化物硼酯化反应研究 |
2.1 研究背景及课题的提出 |
2.1.1 过渡金属催化的芳基卤化物硼酯化反应 |
2.1.2 芳基卤化物的自由基硼酯化反应 |
2.1.3 芳基卤化物的电化学还原 |
2.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2.2.1 条件筛选 |
2.2.2 底物拓展 |
2.3 机理研究 |
2.3.1 EPR实验 |
2.3.2 循环伏安实验 |
2.3.3 反应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2.5 实验部分 |
第三章 无过渡金属催化的烷基卤化物硼酯化反应研究 |
3.1 研究背景及课题的提出 |
3.1.1 过渡金属催化的烷基卤化物硼酯化反应 |
3.1.2 烷基碘化物的光催化-硼酯化反应 |
3.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3.2.1 条件筛选和控制实验 |
3.2.2 底物拓展 |
3.2.3 大量反应 |
3.3 机理研究 |
3.3.1 自由基捕获实验 |
3.3.2 EPR实验 |
3.3.3 动力学控制实验 |
3.3.4 DFT计算 |
3.3.5 反应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3.5 实验部分 |
第四章 环状半缩醛衍生物碳-碳键断裂开环-硼酯化反应研究 |
4.1 研究背景及课题的提出 |
4.1.1 串联自由基迁移 |
4.1.2 自由基激发裂解 |
4.1.3 自由基开环反应 |
4.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4.2.1 条件筛选 |
4.2.2 底物拓展 |
4.3 机理研究 |
4.3.1 反应机理推测 |
4.3.2 DFT计算和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4.5 实验部分 |
第五章 电化学过程的Sandmayer反应研究 |
5.1 研究背景及课题的提出 |
5.1.1 Sandmayer反应 |
5.1.2 电化学的发展和优势 |
5.1.3 电化学Sandmayer反应的提出和挑战 |
5.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5.2.1 条件筛选 |
5.2.2 芳基重氮盐的电化学溴化反应 |
5.2.3 芳基重氮盐的电化学碘化反应 |
5.2.4 芳基重氮盐的电化学氯化反应 |
5.2.5 芳胺的原位重氮化-电化学卤化反应 |
5.2.6 大量反应 |
5.3 机理研究 |
5.3.1 自由基捕获实验 |
5.3.2 循环伏安实验 |
5.3.3 原位EPR实验 |
5.3.4 反应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5.5 实验部分 |
第六章 重氮化合物ipso-C-H键与二氧化碳的羧化反应研究 |
6.1 研究背景及课题的提出 |
6.1.1 二氧化碳活化的研究 |
6.1.2 重氮化合物作为亲核试剂的反应研究 |
6.1.3 重氮化合物与二氧化碳的羧化反应构思 |
6.2 实验结果及讨论 |
6.2.1 条件筛选 |
6.2.2 重氮化合物与二氧化碳的羧化-酯化反应 |
6.2.3 重氮化合物与二氧化碳的羧化-酰胺化反应 |
6.2.4 TMSCHN_2的对称双羧化-酯化反应 |
6.2.5 产物的衍伸化应用 |
6.3 机理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6.5 实验部分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实验谱图 |
附录B EPR谱图和拟合结果 |
附录C DFT计算结果 |
缩略词表 |
博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
致谢 |
(5)全氟己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制备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氟硅材料及其研究进展 |
1.3 氟硅烷单体的制备方法 |
1.4 硅氢加成反应 |
1.4.1 硅氢加成的发展 |
1.4.2 硅氢加成机理 |
1.5 有机氟硅烷疏水涂层 |
1.5.1 疏水疏油理论概述 |
1.5.2 有机氟硅烷疏水涂层的研究进展 |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
2.1 实验原料与设备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和过程 |
2.2.1 全氟己基乙基三氯硅烷的制备及提纯 |
2.2.2 全氟已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制备 |
2.2.3 全氟己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应用 |
2.3 表征及测试方法 |
2.3.1 气相色谱仪(GC) |
2.3.2 接触角测试(CA) |
2.3.3 气质联用仪(GC-MS) |
2.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第三章 全氟己基乙基三氯硅烷的制备及表征 |
3.1 Speier催化剂催化的硅氢加成反应 |
3.2 Karstedt催化剂催化的硅氢加成反应 |
3.2.1 催化剂浓度硅氢加成反应的影响 |
3.2.2 温度硅氢加成反应的影响 |
3.2.3 反应物物料比对硅氢加成反应的影响 |
3.2.4 高压反应釜制备全氟己基乙基三氯硅烷 |
3.2.5 硅氢加成反应产品的提纯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氟己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制备及应用 |
4.1 釜式反应器制备全氟己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 |
4.2 塔式反应器制备全氟己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 |
4.3 全氟己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粗产品的中和与提纯 |
4.4 全氟己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应用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6)贵金属催化丙二烯酰胺氢烷化反应和苯并二恶英环化反应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金属有机化学的简介 |
1.2.1 金属有机化学的发展历程 |
1.2.2 金属有机化学的研究内容及热点 |
1.2.3 金属有机化学的应用 |
1.3 过渡金属钯基催化剂 |
1.4 过渡金属金作为催化剂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计算方法 |
2.1 量子化学计算 |
2.2 薛定谔方程 |
2.3 密度泛函理论 |
2.4 结构优化与频率计算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钯催化配体控制的区域氢烷基化反应立体选择性合成Z-1,3-和E-1,4-烯炔的计算机理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2 计算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钯和底物形成的π络合物 |
3.3.2 Park课题组提出的机理 |
3.3.3 生成E-1,4-烯炔的新的机理 |
3.3.4 对实验结果的合理解释 |
3.3.5 区域选择性的根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金催化二恶英环化合成8-羟基-3-取代异香豆素的理论研究 |
4.1 研究背景 |
4.2 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等量(Ph_3P)AuCl和AgSbF_6作为催化剂 |
4.3.1.1 分步开环的机理 |
4.3.1.2 协同开环的机理 |
4.3.1.3 σ活化开环先行的机理 |
4.3.2 催化剂(Ph_3P)AuCl: AgSbF_6为1:2 |
4.3.3 AgSbF_6作为催化剂 |
4.3.4 AuCl或者(Ph_3P)AuCl作为催化剂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7)渗透化学反应机理的烯烃亲电加成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烯烃加成反应在教材中的表述 |
3 “烯烃不对称加成”的教学设计 |
4 结语 |
(8)24-去氢胆甾醇无汞氧化工艺研究及其在合成维生素D3衍生物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1 引言 |
1.1 甾醇化合物概述 |
1.2 维生素D_3 |
1.2.1 维生素D_3概述 |
1.2.2 维生素D_3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25-羟基胆甾醇的合成进展 |
2.1.1 25-羟基胆甾醇简介 |
2.1.2 25-羟基胆甾醇的合成路线 |
2.2 5,7-双烯甾醇化合物的合成进展 |
2.2.1 5,7-双烯甾醇化合物简介 |
2.2.2 5,7-双烯甾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2.3 烯丙位氧化反应 |
2.3.1 烯丙位氧化反应简介 |
2.3.2 基于铬试剂的烯丙位氧化反应 |
2.3.3 基于二氧化硒的烯丙位氧化反应 |
2.3.4 基于氧气的烯丙位氧化反应 |
2.3.5 基于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的烯丙位氧化反应 |
2.4 24,25-双羟基胆甾醇的合成进展 |
2.4.1 24,25-双羟基胆甾醇简介 |
2.4.2 24,25-双羟基胆甾醇的合成路线 |
2.5 24-羟基胆甾醇的合成进展 |
2.5.1 24-羟基胆甾醇简介 |
2.5.2 24-羟基胆甾醇的合成路线 |
2.6 24-酮基胆甾醇的合成进展 |
2.6.1 24-酮基胆甾醇简介 |
2.6.2 24-酮基胆甾醇的合成路线 |
2.7 本论文的选题和构想 |
3 25-羟基胆甾醇的无汞合成新工艺 |
3.1 前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24-去氢胆甾醇的乙酰化保护 |
3.2.2 24-去氢胆甾醇乙酸酯的羟卤化反应 |
3.2.3 羟溴化物的脱溴反应 |
3.2.4 工艺比较 |
3.3 实验部分 |
3.3.1 试剂和仪器 |
3.3.2 实验操作与表征数据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叔丁基过氧化氢的烯丙位氧化体系研究 |
4.1 前言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烯丙位氧化体系的筛选 |
4.2.2 条件优化 |
4.2.3 底物拓展 |
4.3 实验部分 |
4.3.1 试剂和仪器 |
4.3.2 实验操作与表征数据 |
4.4 本章小结 |
5 25-羟基-5,7-双烯胆甾醇的合成工艺研究 |
5.1 前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成腙反应 |
5.2.2 脱腙反应 |
5.3 实验部分 |
5.3.1 试剂和仪器 |
5.3.2 实验操作与表征数据 |
5.4 本章小结 |
6 24,25-双羟基胆甾醇及24-羟基胆甾醇的合成工艺研究 |
6.1 前言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24,25-双羟基胆甾醇的合成工艺研究 |
6.2.2 24-羟基胆甾醇的合成工艺研究 |
6.3 实验部分 |
6.3.1 试剂和仪器 |
6.3.2 实验操作与表征数据 |
6.4 本章小结 |
7 24-羟基胆甾醇的无铬氧化脱氢新体系 |
7.1 前言 |
7.2 结果与讨论 |
7.2.1 24-羟基胆甾醇的乙酰化保护 |
7.2.2 计量化学氧化体系研究 |
7.2.3 TEMPO催化的氧气氧化体系研究 |
7.2.4 工艺比较 |
7.3 实验部分 |
7.3.1 试剂和仪器 |
7.3.2 实验操作与表征数据 |
7.4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分子间杂Alder-ene反应的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论文研究内容概述 |
1.2 计算化学及方法概述 |
1.2.1 理论与计算方法 |
1.2.2 常见的分析方法 |
1.2.3 本论文的一般计算方法 |
1.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路易斯酸和取代基对羰基ene反应的影响 |
2.1 概述 |
2.2 计算方法 |
2.2.1 不同方法和基组的计算结果比较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Lewis酸对羰基ene反应的影响 |
2.3.2 底物取代基对羰基ene反应的影响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亚胺ene反应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 |
3.1 概述 |
3.2 计算方法 |
3.2.1 不同方法和基组的计算结果比较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丙烯与甲亚胺反应的研究 |
3.3.2 Lewis酸和不同取代基对亚胺ene反应影响 |
3.4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硫羰基ene反应的理论研究 |
4.1 概述 |
4.2 计算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硫代甲醛与丙烯的硫羰基ene反应的研究 |
4.3.2 亲烯体上取代基对反应的影响 |
4.4 本章总结 |
第五章 金属(Al)参与的ene反应的理论研究 |
5.1 概述 |
5.2 计算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络合讨论 |
5.3.2 机理研究 |
5.3.3 亲烯体取代基效应研究 |
5.4 本章总结 |
第六章 纯硫酸与烯烃协同加成过程的理论研究 |
6.1 概述 |
6.2 计算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4 结论 |
第七章 总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过渡金属催化磷—氢键的转化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磷—氢化合物对炔烃的加成反应 |
1.1亚膦酸二酯 (RO) 2P (O) H对炔烃的磷—氢加成反应 |
1.2二取代氧膦R2P (O) H对炔烃的磷—氢加成反应 |
1.3次膦酸酯R1 (R2O) P (O) H对炔烃的磷—氢加成反应 |
1.4螺环磷—氢化合物 (Pinacolato) 2PH对炔烃的磷—氢加成反应 |
2磷—氢化合物对碳碳双键的磷—氢加成反应 |
3磷—氢化合物与碳—氢和杂原子—氢化合物的氧化/脱氢偶联反应 |
4结论与展望 |
四、马氏规则的理论解释和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研究[J]. 凡佩,胡云虎,刘启满,佟玲. 广州化工, 2021(16)
- [2]药学专业有机化学教学探讨[J]. 谢肖锋. 广东化工, 2021(12)
- [3]项目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中职《医用化学基础》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以DLWS学校为个例[D]. 蒲雅倩.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有机自由基硼酯化及若干清洁高效反应研究[D]. 刘谦益. 北京大学, 2020(01)
- [5]全氟己基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制备及其应用[D]. 刘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6]贵金属催化丙二烯酰胺氢烷化反应和苯并二恶英环化反应的理论研究[D]. 李华. 山东大学, 2020(10)
- [7]渗透化学反应机理的烯烃亲电加成教学设计[J]. 倪煜岚,程芳芳,禹小琴,撒安娜,李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21)
- [8]24-去氢胆甾醇无汞氧化工艺研究及其在合成维生素D3衍生物中的应用[D]. 赵倩. 浙江大学, 2016
- [9]分子间杂Alder-ene反应的理论研究[D]. 杨琦武. 天津大学, 2012(06)
- [10]过渡金属催化磷—氢键的转化反应[J]. 徐清,赵长秋,周永波,尹双凤,韩立彪. 有机化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