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面活性剂协同效应的研究(英文)(论文文献综述)
冯鹏[1](2021)在《延展型表面活性剂中聚醚联接基的构效关系》文中指出延展型表面活性剂(extended表面活性剂,简称e-表面活性剂)是指在传统表面活性剂的烷基链和亲水头基之间嵌入一段含中等极性聚氧丙烯醚(PPO)联接基形成的新型表面活性剂。E-表面活性剂具有许多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含共聚醚联接基的e-表面活性剂具有怎样的构效关系呢?PPO联接基的双相亲和性,是否让e-表面活性剂分子具有刺激响应性?同时e-表面活性剂是否可以作为衣物洗涤剂呢?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联接基的结构入手研究不同联接基以及联接基与亲水头基之间的协同效应对e-表面活性剂性质和性能的贡献。首先设计合成含聚氧丙烯-b-聚氧乙烯醚(PPO-b-PEO)联接基、聚氧乙烯-b-聚氧丙烯醚(PEO-b-PPO)联接基和聚氧丙烯-co-聚氧乙烯醚(PPO-co-PEO)联接基的3个系列9种硫酸盐型e-表面活性剂,探究PPO和PEO联接基的不同连接方式对其表面化学性质和应用性能的协同效应。其次设计合成含PPO联接基的3种羧酸盐型e-表面活性剂,研究PPO联接基和羧酸基在其临界胶束温度和浊点双特性上的协同效应,并探索其多重温敏可逆相行为的盐效应和pH效应。最后设计合成含PPO联接基的12种硫酸盐型e-表面活性剂,研究其作为衣物洗涤剂与织物的低温洗涤去污相关的性质和应用性能,并探索其易漂洗性、低残留性和低刺激性等符合当今洗涤剂发展趋势的性质和性能。在本文研究范围内得出如下主要结果和结论:(1)以脂肪醇为原料,经过烷氧基化反应、硫酸酯化反应及中和反应,合成了仅含PPO联接基或同时包含PEO与PPO联接基的21种硫酸盐型e-表面活性剂;以1-溴十八烷为原料,经过威廉森缩合反应、羧甲基化反应及中和反应,合成了仅含PPO联接基的3种羧酸盐型e-表面活性剂。通过FT IR、ESI-MS和1H NMR等方法证实合成的产物为目标e-表面活性剂。(2)基于e-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曲线的Gibbs等温式,结合e-表面活性剂前体烷基聚醚的铺展单分子膜实验证实三个系列月桂基共聚醚硫酸钠e-表面活性剂(C12(Pp-b-E3)S、C12(E3-b-Pp)S和C12(Pp-co-E3)S)在界面上呈现橄榄球形状,皆因分子内PEO和PPO联接基结构导致分子在界面上诱导塌陷。受聚醚联接基连接方式的影响,三个系列e-表面活性剂C12(Pp-b-E3)S、C12(E3-b-Pp)S和C12(Pp-co-E3)S的分子表面吸附面积依次增大,且各系列内其分子吸附面积随着p值增加而增大,当p=9时的三个系列e-表面活性剂的分子表面吸附面积依次为142(?)2,188(?)2和222(?)2。此外,e-表面活性剂的分子表面吸附面积越大,其电解质抗性、钙皂分散力以及低泡性等越佳,其中C12(P9-co-E3)S钙离子抗性为173 g/L、钙皂分散力为86.1 mol/mol、起泡性为18.5 mL。因此这三个系列e-表面活性剂可望应用于低泡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高效乳化剂、强抗电解质(特别是抗钙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高效钙皂分散剂等方面。(3)PPO联接基和羧酸根两种温度响应基团的组合,使羧酸型e-表面活性剂(C18PpC)在多次升温-降温循环过程中,溶液出现浑浊-澄清-浑浊的温敏可逆相变行为,对应的临界温度分别为CMT和CP。随着分子中p值增大,C18PpC的CMT降低、CP升高,其溶解区间对应的双临界温度区间也随之变宽;随着盐浓度的增大和pH的提高,C18PpC的CMT升高、CP降低,其双临界温度区间也随之变窄。当Na Cl浓度为3.0 wt.%和体系pH为8.5时,1.0 wt.%C18P3C水溶液的CMT为38℃,CP为75℃。流变学测试结果表明,对相同体系,达到CMT温度时,C18P3C水溶液的黏度显着增加;在CMT与CP之间,C18P3C水溶液的黏度随着温度增高而逐渐降低;在10-3~10-2s-1剪切速率下,C18P3C溶液在一定温度范围内(38~45℃)达到很高的黏度,均接近甚至超过20 Pa·s。因此C18PpC可望应用于温度刺激、盐度刺激和pH刺激的多重温敏可逆相变表面活性剂,也可望用于一定温度范围内需要高黏度的环境。(4)用月桂醇聚氧丙烯醚硫酸钠(C12P3S)替代标准洗衣液中SLE3S和LAS的配方,其在5~10℃下对炭黑污布(JB-01)和皮脂污布(JB-03)的去污力显着优于标准洗衣液,因此可以推荐为适合低温洗涤的洗护用品中主表面活性剂。此外,用十六醇聚氧丙烯醚硫酸钠(C16PpS)替代标准洗衣液中SLE3S和LAS的配方在10~30℃范围内对JB-03的去污力均优于30℃下标准洗衣液,且具有易漂洗性、低残留率低刺激性等优点,因此可以推荐为低泡型内衣物洗涤品中主表面活性剂。(5)本文的研究对设计和开发新型高效多功能表面活性剂及其配方具有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胡晓强[2](2020)在《山梨酸钾对Q235钢在NaCl溶液中的缓蚀及其协同作用》文中研究表明山梨酸钾,又名2,4-己二烯酸钾,常应用于食品工业中的防腐剂,具有环保、无毒和可食用等特点。故而,山梨酸钾可作为绿色环保型缓蚀剂的最佳选择。本工作以山梨酸钾为研究对象,Q235钢为试验金属,采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测试、线性极化测试、电化学阻抗谱(EI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手段,探究了0.5 mol/L的NaCl溶液中,山梨酸钾对Q235钢的缓蚀行为及其与Zn2+的协同效应,并探讨其缓蚀协同机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山梨酸钾在0.5 mol/L NaCl溶液中对Q235钢具有一定的缓蚀作用,缓蚀效率随山梨酸钾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大缓蚀效率值仅为38.37%;山梨酸钾与Zn2+复配使用时,缓蚀效果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当60 mg/L Zn2+添加到0.16 mol/L的山梨酸钾溶液中,其缓蚀效率值高达91.03%,说明山梨酸钾与Zn2+之间存在缓蚀协同效应。2.山梨酸钾及其与Zn2+复配物均属于阳极型缓蚀剂,但是山梨酸钾与Zn2+的复配物,可同时抑制Q235钢电极的阴、阳极腐蚀反应,且Tafel斜率表明氯离子对山梨酸钾控制阳极反应上具有极大的抑制作用;EIS测试表明,山梨酸钾可在电极表面形成吸附膜,并控制双电层处的电荷传递过程。当山梨酸钾与Zn2+复配时,电荷转移电阻Rct和模量|Z|值进一步增大,双电层电容Cdl值减小,说明山梨酸钾与Zn2+复配物在电极表面形成了更加紧凑、致密的保护层;线性极化测试表明,山梨酸钾溶液中添加Zn2+后,极化电阻Rp值显着增大,说明Zn2+有助于增强山梨酸钾对Q235钢的腐蚀抑制作用。3.山梨酸钾及其与Zn2+复配物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均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线。山梨酸钾溶液中添加Zn2+后,吸附平衡常数Kads增大,吉布斯自由能?G°ads减小,表明Zn2+增强了山梨酸钾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作用。此外,山梨酸钾及其与Zn2+复配物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均属于自发的物理吸附。4.单独使用山梨酸钾时,Q235钢试样表面发生腐蚀,并覆盖一层蓝黑色腐蚀产物,试样表面主要形成山梨酸钾吸附膜和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层;山梨酸钾与Zn2+复配使用时,Q235钢试样表面光亮、平整,无任何腐蚀产物层,该保护膜主要由山梨酸钾吸附膜、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层和Zn(OH)2沉淀膜组成。5.在NaCl溶液中,山梨酸钾与葡萄糖酸钙同样具有一定的缓蚀协同作用,而与Mg2+则具有拮抗作用。
王晨[3](2020)在《2D/3D掺杂石墨烯类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金属空气电池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燃料电池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新型储能装置,因其高的能量转效率、高的比能量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作为最具潜能的新能源之一。然而阴极过高的过电位,严重影响了燃料电池的性能。因此,开发低廉、高效,稳定性强的阴极催化剂引起人们的重视。采用3,4-二氨基苯甲酸制备富氮的聚2,5-苯并咪唑(ABPBI)为碳源和氮源。半封闭式、疏水性,阳离子修饰的层状纳米蒙脱土(CMMT)为模板,经过加热抽真空的实验步骤,将ABPBI层层插入CMMT模板内,进行高温热解,去除模板等操作,得到二维氮掺杂石墨烯催化剂(2D NG)。催化ORR的起始电位为0.973 V vs.RHE,半波电位为0.825 V vs.RHE,塔菲尔斜率为65.9 m V dec-1。在10 m A cm-2下催化OER的电位为1.633 V vs.RHE。催化ORR/OER的活性为ΔE=Ej=10-E1/2=0.808 V vs.RHE。将2D NG应用到ZAB中,其放电峰功率密度达到197.3 m W cm-2,并且拥有较好的充放电性能。新型的富氮高分子聚合物ABPBI前体,阳离子改性的CMMT层状模板的限制和诱导作用以及最佳的实验配比,是制备富有吡啶氮、吡咯氮和石墨氮等平面氮ORR/OER活性位的关键。为了进一步研究引入过渡金属对氮掺杂石墨烯催化性能的作用,同样采用ABPBI为碳源和氮源,采用Fe Cl3?6H2O为金属前驱体,探讨了Fe3+插入层状模板内的优化方案。将上述方法制备的ABPBI插入的CMMT原料上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在350℃下去除,插入Fe3+,通过高温热解制备铁、氮共掺杂石墨烯催化剂(2D Fe-NG)。制备的2D Fe-NG拥有石墨烯的结构,并且拥有大的比表面积。Fe前体与ABPBI内的N配位并形成了Fe-Nx活性位。并确定了吡啶氮、Fe-Nx和石墨氮等平面氮是ORR/OER的活性位。在0.1 M KOH电解液中,2D Fe-NG的OER催化性能为Ej=10=1.633 V vs.RHE。2D Fe-NG拥有优异的ORR催化性能(E1/2=0.86 V vs.RHE)。此外,2D Fe-NG拥有低的过电位差(ΔE=Ej=10-E1/2=0.76 V vs.RHE)和稳定的催化ORR/OER性能。将2D Fe-NG应用到自制的锌-空气电池当中表现出高的放电峰功率密度(235.2 m W cm-2)以及优异的充放电性能。为了简化在制备铁、氮共掺杂石墨烯过程中对模板的处理,采用原位氧化聚合的方法,苯胺(AN)单体在H-MMT层内合成聚苯胺(PANI)。将其与Fe Cl3?6H2O溶液充分混合后,通过热解H-MMT内的PANI和Fe Cl3?6H2O化合物制备双功能铁、氮共掺杂石墨烯(Fe/N-G)。Fe/N-G催化剂拥有薄纱、褶皱,多层的石墨烯结构。存在Fe-Nx键,且在催化ORR性能中占据主要地位。确定了吡啶氮、Fe-Nx和石墨氮等平面氮是ORR/OER的活性位。在催化ORR方面,在氧气饱和的0.1 M KOH电解液中,Fe/N-G的半波电位为0.877 V vs.RHE。在催化OER方面,在0.1 M KOH电解液中,在10 m A cm-2下,Fe/N-G的过电位为400 m V。将Fe/N-G应用到可充放电的ZAB上,表现出高的放电功率密度(156.8 m W cm-2)和稳定的充放电性能。为了解决二维石墨烯层间易堆叠团聚、活性位缺失、传质效果差以及催化性能降低等问题,制备一种相互贯通、多介孔、比表面积大以及活性位点丰富的三维石墨烯替代二维石墨烯。采用绿色合成路线,以聚丙烯酰胺(PAM)为碳源、氮源,Na Cl为模板,Fe Cl3?6H2O为金属前体。通过控制PAM和Na Cl的质量比为1:4所制备的3D Fe/N-G#4催化剂具有最高的双功能催化活性。证明加入的Fe元素与N元素形成了Fe-Nx配位键,在催化ORR性能上占主要地位。此外,确定了吡啶氮、Fe-Nx和石墨氮等平面氮是ORR/OER的活性位。在氧气饱和0.1 M KOH电解液中3D Fe/N-G#4催化剂的半波电位为0.852 V vs.RHE。对于OER催化性能,在10 m A cm-2的电流密度下,3D Fe/N-G#4催化剂的过电位为393 m V。将3D Fe/N-G#4催化剂应用到自制的ZABs的空气阴极上,表现出高的峰功率密度(168.2 m W cm-2)和好的充放电稳定性能。为了研究过渡金属、双杂原子共掺杂石墨烯的催化性能,通过新型、简易的合成方法,采用与Na Cl化学性质相似的KCl为模板,聚天冬氨酸(PASP)为碳源、氮源,植酸(PA)为磷源,经高温热解上述化合物,制备了高ORR催化性能的N、P、Fe三相原子共掺杂的3D Fe-N/P-G催化剂。通过调控不同的前体与模板之间的配比得出最佳制备方案。在氧气饱和的0.1 M KOH电解液中P元素掺杂的3D Fe-N/P-G催化剂的半波电位为0.858 V vs.RHE。经过50000 s的时间电流测试,3D Fe-N/P-G的电流衰减了10%。ADT测试,3D Fe-N/P-G的半波电位仅负移了11 m V。N、P、Fe三相原子共掺杂3D Fe-N/P-G催化剂拥有高效ORR催化性能。
杨先杰[4](2020)在《驱油表面活性剂体系优选研究》文中指出石油是重要的不可再生性战略资源,我国油田大部分进入了油田开发后期,采用注水驱采出来的油具有高含水特点,极大的降低了油田开发的经济效益。强化采油经济高效进行,是一现阶段比较紧迫的工作,化学驱在油田开发后期提高采油效率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三次采油技术中最具有发展前景的就属化学驱中的表面活性剂驱,表面活性剂的工作原理是通过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改变岩石的润湿性进而提高采收率。国外在表面活性剂性能方面研究较多,很多产业也很成熟,但是我国在表面活性剂驱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同时也面临着新表面活性剂研发困难,单一表面活性剂很难达到油田驱油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效果,因此有必要在表面活性剂尤其是复合表面活性剂展开研究。本文基于天2区块的基本地质数据,分析该井的储层特征、储层流体性质、现场生产状况,开展了该井的岩心孔隙度、渗透率、两相渗流曲线等基本实验,得出该地区的现场储层地质情况数据,运用单一和多种复配的表面活性剂进行了现场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优选的最好体系0.2%HABS-1+0.1%APG+1%Na2C03稳定性较好,耐高温耐高盐。在一定的条件下,该体系可以长期使界面张力处于一个非常低的水平,体系即使0.2%HABS-1损失40%,0.1%APG损失25%,体系仍能保持超低界面张力;注水期间,无水期的平均注水量为0.36pv,干旱期的平均注水效率为36.01%,注水期间的平均总注水量为1.49pv,注水期间的平均注水效率期间是45.01%;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凉的多少对置换率是有很大影响的。当注入量达到0.4pv~0.5pv时,驱替效率的提高越来越小,油的量不再增加,并且表面活性剂的油置换效率最大化;在不同的注入时间下注入表面活性剂来驱替井底储层采油的效果的差异不是很明显。然而,先注入表面活性剂再进行水驱的方法比水驱直到水含量接近100%更好,然后表面活性剂驱油的驱替效果更好。本研究以天2区块的基本数据为基础,开展了大量有关表面活性剂性能的实验,平对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得出的结果对靖东油田剩余油采收率的提高有着一定意义。
高世峰[5](2020)在《新型芳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理化性质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油藏开发的不断深入,三元复合驱(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成为最有潜力的提高采收率技术之一。然而碱的加入会造成设备的结垢、管线的腐蚀和地层渗透率降低等不利影响,同时考虑到勘探开发逐渐向高温高盐油藏发展,合成出新型无碱驱耐温抗盐表面活性剂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设计合成了两类新型芳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同时系统研究了系列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理化性质和应用性能,为丰富新型芳基甜菜碱的认知和探索其应用于三次采油提供基础数据支持。首先,以2,6-二甲基苯酚为原料,经过Williamson醚化反应,Blanc氯甲基化反应,季铵化反应合成两类新型芳基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BCBn和BSBn)。通过HPLC、1H-NMR、13C-NMR和FT-ICR MS对合成产物进行表征。合成的BCBn和BSBn纯度在95%以上。其次,系统研究了4种不同系列的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热重分析、表面性能、热力学性质、聚集体微极性和胶束自组装形态等理化性质。研究表明: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热稳定性与疏水基和亲水基的类型相关,疏水基中引入苯环能提高甜菜碱的热分解温度。BCBn和BSBn的热分解温度分别为197和245°C。芳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和表面张力(γ)均随碳链长度的增加而显着降低,并且表面活性优于十二烷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ACB12和ASB12)。p C20和cmc/C20值均随碳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长碳链芳基甜菜碱具有更高的降低表面张力的效率以及更强的界面吸附能力。芳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和m均为负,说明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在气/液界面上的吸附和在溶液中的胶束化均为自发行为。通过DLS和cryo-TEM研究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聚集形态,结果表明:ACB12和ASB12在研究浓度范围内只能形成球状胶束,而BCBn和BSBn能自组装形成囊泡结构,并且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囊泡粒径不断增大。通过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验证了实验结果。同时研究囊泡形成机理,发现苯环的引入能增大疏水基在溶液中的暴露面积,有利于胶束进一步卷曲融合形成囊泡结构。最后,系统测试了系列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长期热稳定性、耐温抗盐性,静态吸附性、润湿性和驱油效率等应用性能。通过研究表面活性剂浓度、温度和盐浓度对界面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BCBn(n=10,12和14)和BSBn(n=10和12)在不加碱时能与新疆原油达到超低界面张力。最低界面张力(IFTmin)随温度升高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同时到达IFTmin的时间缩短。BCBn和BSBn对Na Cl的耐受性在10%以上。在Ca Cl2和Mg Cl2的浓度高达0.5%和0.2%时,油/水界面张力仍然能达到超低界面张力水平。同时BCB10和BSB10在120°C下老化30 d界面张力能维持在10–3 m N/m水平。因而系列芳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具有良好的耐温抗盐性能。BCB10和BSB10对石蜡膜的润湿性最好,最低接触角值分别为25.19°和31.89°。芳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在石英砂上的最大吸附量处于0.6~0.75 mg/g之间。岩心驱替实验结果表明ACB12和ASB12提高采收率分别为3.38%和3.2%,而BCBn和BSBn由于具有更低的界面张力和更好的润湿性,因而采收率达到4.73~6.49%。
周群[6](2019)在《煤矿井下活性磁化水降尘机制及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粉尘是煤矿开采所面临的主要灾害之一,严重威胁着井下职工的身心健康及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喷雾作为煤矿井下应用最为广泛的粉尘防治方法,但降尘效果不佳,尤其是对粒径小、疏水性强的呼吸性粉尘降尘效率更低,难以满足矿尘防治要求。为高效防治煤矿井下粉尘,增强水溶液和粉尘(尤其是呼吸性粉尘)间的湿润凝并性能,基于活性添加剂与磁场磁化在水溶液理化性能方面的协同增效作用,本论文提出了活性磁化水降尘的新思路。并围绕煤矿井下活性磁化水降尘机制及技术,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开展了活性添加剂与磁化协同增效改善溶液湿润性能作用机理、活性磁化水高效磁化理论、煤矿井下高效雾化降尘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采用动力学模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分子结构层面揭示了磁化与活性添加剂协同增效的活性磁化水润湿粉尘机理。研究表明:磁化能改变水分子径向分布函数增强水分子扩散系数,破坏水分子间的氢键结构,使得大分子团簇破裂为更多小分子集团,降低了溶液内聚力,进而使得水溶液湿润粉尘能力得到加强。此外,活性添加剂(含有阴离子、非离子活性剂)通过自身所具有的活性基团大幅改善了水溶液湿润性能,并在磁化作用下阴离子、非离子活性剂在水溶液表面形成更为紧密的隔离层,促使活性添加剂临界胶束浓度降低的同时也增加了溶液湿润性能。活性磁化水通过磁化(物理方法)与活性添加剂(化学方法)间有机结合,大幅增强了降尘雾滴湿润凝并粉尘的能力。基于磁化与活性添加剂在改善溶液湿润性能方面的协同增效作用机理,并结合阴离子、非离子活性剂间复配增效作用机制,研发了制备活性磁化水的高效活性剂。构建了以表面张力、接触角及粉尘沉降时间为基础评价参数,溶液铺展功、浸入功、发泡性及湿润性能增长率为辅助性能参数的溶液湿润性能评价体系,系统分析了不同单体及复配表面活性剂对溶液湿润性能的作用效果,同时研究了磁化对复配活性剂溶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磁化作用下阴离子活性剂溶液湿润性能相对于非离子活性剂更易于得到改善,相同复配条件下活性添加剂(F+C)湿润性能最强且与磁化协同作用最好。在此基础上,研发了能与磁化具有较强协同增效作用的低成本活性磁化水添加剂,即在非离子活性剂F含量15%时与阴离子活性剂C复配得到的,其井下降尘使用量仅为0.03%。利用构建的活性添加剂溶液小型磁化实验系统,研究了磁化方式、磁场强度、磁程及穿过磁场的水流速度对活性磁化水湿润性能的作用效率,探明了高效制备活性磁化水所需的最佳磁化参数,并提出了基于脉动切割与螺旋扰流耦合作用的高效磁化方法。结果表明:含有0.03%活性添加剂的溶液以4 m/s的速度穿过磁场强度为300-350 mT的脉动切割与螺旋扰流耦合磁场(磁程为8 m),所制备得到的活性磁化水湿润性能最佳,其接触角相对于原有活性添加剂溶液减少了29.93%,降低到23.97°;同时,其表面张力有了进一步的降低,达到了26.37 mN/m。在此基础上,研究并确立了磁化装置高效制备活性磁化水所需的内部结构及内外磁铁分布方式,成功研发了活性磁化水高效磁化装置。基于所搭建的水基介质喷雾雾化降尘测试系统,开展了活性磁化水高效雾化方法及降尘特性实验研究,并据此构建了适用于煤矿井下粉尘防治的活性磁化水喷雾雾化技术体系。研究表明:喷雾压力及喷嘴孔径是影响活性磁化水降尘雾场雾化特性的关键,所选孔径1.5 mm的喷嘴在喷雾压力5 MPa时所形成的降尘喷雾场雾化效果趋于最大化;活性磁化水降尘效率与喷雾压力间符合指数函数关系,其拟合函数方程为:η=-151.51*exp(-P/1.24)+80.07,同时活性磁化水对不同粒径区间呼尘具有高效降尘效率,对于02.5μm粒径区间的煤尘,其降尘效率相对于纯水有了31.46%的提高。此外,基于对不同喷嘴排布方式与活性磁化水雾化特性关系的研究,研制出了一种喷嘴排布装置,以互补式的喷雾方法排布喷嘴,显着提高了雾场对主要产尘源的覆盖面积。现场应用证实了煤矿井下活性磁化水降尘技术能高效防治井下悬浮粉尘,特别是呼吸性粉尘。郑煤集团邹庄煤矿3109掘进工作面现场应用表明:活性磁化水降尘技术能有效降低煤矿井下粉尘浓度,全尘、呼尘浓度分别降至11.94 mg/m3、7.74 mg/m3;同时经山东鲁泰控股集团鹿洼煤矿采煤工作面现场应用表明:活性磁化水降尘技术能高效捕捉井下粉尘,其全尘、呼尘降尘效率分别达到了89.1%、87.6%,相对于水喷雾降尘,其全尘、呼尘降尘效率分别提高了34%、46.29%,大幅改善了煤矿井下职工的工作环境,保障了企业的安全生产。此外,现场应用进一步证实了磁化与活性添加剂溶液间的协同增效降尘作用。该论文有图117幅,表19个,参考文献217篇。
周于皓[7](2019)在《超声—模板法制备疏水缔合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及其絮凝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用水和工业用水量快速增长,不仅给供水侧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大规模的产生和排放也使得我国的水质污染变得更加严峻,水质污染问题已经逐渐发展成为限制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因素。作为应用最广泛的水处理方法之一,絮凝法对于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改善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毋庸置疑。因此,作为絮凝处理法的核心,新型高效絮凝剂的设计和研发工作对于提高水处理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和提高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CPAM因为能够同时发挥架桥作用以及电中和作用,因此在絮凝处理工艺中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传统CPAM分子链上各单体单元分布随机,阳离子单元排列分散导致正电荷利用率低,进而削弱电中和作用使絮凝性能受限。此外,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污水水质也对CPAM的多功能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传统CPAM存在的上述缺陷,论文采用模板聚合的方法人为控制阳离子单元在聚合物分子链上以嵌段结构的形式集中分布,有效提高聚合物电中和性能;并且通过引入少量疏水单元得到两亲性大分子长链在水溶液中表现出明显的疏水缔合行为,以期增强絮凝剂分子链同憎水性污染物的亲和力以及絮体的相转变能力,提高絮凝效率。论文选用丙烯酰胺单体(AM)、阳离子单体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和疏水单体丙烯酸十二酯(LA)构建三元共聚合反应体系,通过新型超声波引发技术,在投加聚丙烯酸钠(NaPAA)作为阴离子型模板的条件下制备得到兼有阳离子嵌段和疏水缔合作用的聚丙烯酰胺类絮凝剂TP(AM-DAC-LA)并将其用于水处理相关应用。目前关于模板聚合法制备阳离子型絮凝剂的相关研究报道并不多见,而将阳离子嵌段结构与疏水缔合相结合的絮凝剂有关研究更是未见报道。论文包括的主要研究工作内容如下:(1)在TP(AM-DAC-LA)最优化合成条件探究过程中研究了包括超声波功率、超声引发时间、聚合单体总质量分数、阳离子单体配比、反应体系pH、引发剂浓度以及模板投加量在内的反应条件对产物分子量以及单体转化率的影响。超声波引发方式仅需20 min即可完成对聚合体系的完全引发,最终得到模板共聚合产物TP(AM-DAC-LA)的最高分子量和转化率分别为3.45×106 Da和98.2%。通过建立响应曲面模型能够实现对聚合反应产物分子量的预测,为聚合反应提供指导。(2)使用仪器表征手段对TP(AM-DAC-LA)和与其对应的非模板聚合物P(AM-DAC-LA)的系列理化性质进行了对照分析。红外光谱的结果表明二者均为AM、DAC和LA单体的共聚物,添加的模板分子未参与反应,不改变TP(AM-DAC-LA)的化学组成。核磁共振氢谱的结果除了证明二者的化学组成以外,TP(AM-DAC-LA)氢谱图上来自侧链基团的干扰峰明显减弱表明DAC单体处于更类似于其自身均聚物的化学环境,证明了DAC单体嵌段的形成。差热-热重分析除证明二者良好的热稳定性以外,TP(AM-DAC-LA)在其主链热分解阶段对应的三个吸热峰说明大分子链上的三种单体单元均以嵌段形式排列。扫描电镜图像表明两亲性聚合物分子链在水溶液中缠绕缔合形成立体网状结构。(3)模板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聚合反应速率对总单体浓度和引发剂浓度的依赖指数分别为1.7733和0.6322,基本符合以双基终止为主的经典自由基聚合理论;聚合体系pH值通过影响阳离子单体和模板剂分子间的静电相互作用而对聚合反应速率产生影响;模板剂用量对动力学的影响表明阳离子单体与模板剂分子间通过静电吸引力相互作用,符合Ⅰ型ZIP机制。阳离子单体与模板分子间缔合常数达KM=17.63,表明在反应开始前约有78.9%的阳离子单体预先吸附在模板分子链上,再次验证了论文所构建的三元共聚合反应体系遵循模板聚合Ⅰ型ZIP机制。(4)根据聚合产物分子结构表征和动力学研究结果,以自由基聚合反应的规律和模板聚合Ⅰ型ZIP反应机制为基础探讨了制备TP(AM-DAC-LA)的聚合反应机理。模板共聚合反应主要包括聚合引发前的模板吸附和胶束增溶、链引发、链增长和链终止过程,并伴随有链转移的发生。其中,链终止过程主要以双基歧化终止为主。聚合反应引发前,模板分子对DAC单体的静电吸引以及胶束聚集体内部疏水微区对LA单体的增溶分别是DAC嵌段和LA嵌段形成的主要原因。(5)采用表观粘度法探究了两亲性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疏水缔合作用,结果表明引入的疏水单元使聚合物分子链在水溶液中表现出明显的缔合行为。聚合物分子链通过缔合作用彼此连接形成立体网状结构使其流体力学体积显着增大,宏观表现为溶液表观粘度非线性快速升高。该缔合作用有利于增强絮凝剂的架桥和卷扫网捕能力,提高絮凝效率。(6)将TP(AM-DAC-LA)及其对应的非模板聚合物和单一亲水性二元共聚物用于市政污泥脱水实验,结果显示阳离子嵌段结构和疏水缔合作用能够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污泥絮凝效率。TP(AM-DAC-LA)在投加量3.5 mg·g-1条件下泥饼含水率和污泥比阻分别达到最低值67.2%和3.84×10122 m·kg-1,优于其他絮凝剂。阳离子嵌段结构增强了絮凝剂的电中和以及电荷补丁作用,使絮体内部结构密实,机械强度更高,表现出更强的抗剪切能力,在机械脱水过程中发挥骨架支撑作用,有利于降低泥饼可压缩性,保持泥饼多孔透水结构,有利于机械脱水过程。疏水缔合作用能够增大絮体粒径尺寸,有利于固-液分离过程,并且疏水缔合作为一种物理可逆的缔合作用能够提高破碎絮体的再生能力。(7)将聚合产物用于模拟含油废水絮凝实验,TP(AM-DAC-LA)在40 mg·L-1投加量时最高除油率和除浊率分别达到91.2%和92.9%,可以作为含油废水处理的有效前置预处理措施。疏水单体的引入对含油废水的絮凝效率提升明显,且在聚合物过量投加引起溶液电性反转的条件下未出现絮凝效率明显下降,说明架桥作用和疏水缔合作用是含油废水絮凝的主要机理。阳离子嵌段结构使含油絮体结构密实,而疏水缔合作用提高了含油絮体的尺寸,该结果与市政污泥絮凝调理得到的结果一致。此外,两亲性大分子链能够通过竞争乳化作用降低油滴乳化界面膜的机械强度,促进破乳聚并,提高絮凝效率。引入疏水单体所带来的竞争乳化和疏水缔合作用是两亲性絮凝剂对含油废水具有更好絮凝效果的主要原因。
姜佳彤[8](2019)在《低渗透油藏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合成及其复配驱油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低渗透油藏采收率低,传统表面活性剂驱损耗大、乳化能力弱。而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新型表面活性剂,具有更强分散油滴的能力,同时用量少,价格低廉,绿色环保,因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合成了一种高分子表面活性剂PVA-1570,通过与低分子量表面活性剂CTAB复配,构筑了一种自发乳化体系。从界面活性、自发乳化能力、乳液稳定性三个角度筛选复配体系;通过多重光散射理论对复配体系乳化性能进行评价;进而借助动态界面张力、表面张力及界面流变性探究复配体系自发乳化及乳液稳定机理;最终通过驱替实验评价提高采收率效果,揭示提高采收率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当体系浓度为3000 mg/L,PVA-1570与CTAB质量比7:3时体系自发乳化效果最佳,促使油相快速进入水相,自发乳化瞬时发生。并且,复配体系油水界面膜强度大,最终乳液稳定性能增强。此外,驱替结果表明复配体系可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7.4%~12.4%。复配体系注入压力低,增大毛管数,有效启动运移原油;并且注入过程中自发原油乳化,有效剥离残余油,提高洗油效率,最终明显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
李松泰[9](2019)在《聚己内酯光致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结构调控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形状记忆聚合物(Shape memory polymers,SMPs)凭借变形程度高、感应温度低、易加工等优点受到了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智能材料之一,在通信、医疗、农业、能源等众多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围绕SMP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热致驱动SMPs方面,这类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虽具有制备容易、机理简单等优势,但是热量不易控制等加热刺激所固有的缺陷不容忽视。与热致驱动SMPs相比,以光作为刺激源实现材料形状回复的光致驱动SMPs,具有比直接通过加热控温的方式方便、易实现定量控制、局部控制等优点。把具有光热转换能力的填料添加到热致驱动SMPs中,提高聚合物基体的光热转换和热量传导的能力,实现光能对SMPs体系的间接加热,是制备光致驱动SMPs的一种简单经济的方法。本论文围绕过氧化二异丙苯交联的聚己内酯(Polycaprolactone,PCL)的光致形状记忆复合材料的结构调控及其性能响应开展研究工作。首先,采用非原位法制备了金纳米粒子(Gold nanoparticles,AuNPs)原位沉积还原氧化石墨烯(Reduced graphene oxide,RGO)的杂化填料,重点研究了杂化填料AuNP-RGO的制备条件和影响微观形貌的因素。在此基础上,制备了复合材料PCL/AuNP-RGO,系统地研究了杂化填料对PCL光致形状记忆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随后,采用一步法制备了石墨烯纳米片(Graphene nanoplates,GNPs)原位负载聚吡咯(Polypyrrole,PPy)杂化填料,探究了在制备过程中GNPs与Py投料比对杂化填料微观形貌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制备了复合材料PCL/GNP-PPy。系统地研究了杂化填料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状态及对复合材料光热效应和光致形状记忆行为的影响。最后,把不同含量的杂化填料GNP-PPy引入PCL中,系统地研究了杂化填料的含量对复合材料的光热效应、光致形状记忆和自修复行为的影响。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水-正丁胺体系中加入AuNPs和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通过正丁胺还原GO的同时吸附AuNPs,制备了杂化填料AuNP-RGO。杂化填料的微观结构表征发现,正丁胺还原GO的反应时间超过2 h的时候,产物RGO出现了明显地团聚。AuNPs在RGO上的负载量随着AuNPs与RGO投料比的增加而增加。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表征发现,在PCL基体中单独引入AuNPs,会出现AuNPs的大量团聚。但是,引入杂化填料AuNP-RGO后,AuNPs在PCL基体中呈纳米级别的分散状态。分析认为,AuNPs与PCL基体相互作用较差,在聚合物加工过程中AuNPs团聚严重。但是,RGO上剩余的官能团和PCL基体有很好的相互作用,可以促进AuNP-RGO纳米杂化填料在PCL基体中均匀地分散。复合材料光热转化测试发现,杂化填料中AuNPs含量的增加,对应的复合材料的光热转换能力得到提升。PCL/AuNP-RGO复合材料在红外光照射60 s时温度最高可以达到80.7 oC,比PCL/AuNP高出14.1 oC,比PCL/RGO高出11.4 oC。复合材料光致形状记忆测试表明,相同光照条件下PCL/RGO-AuNP复合材料临时形状完全回复时所需时间要明显短于PCL/RGO和PCL/AuNP。分析认为,AuNP-RGO纳米杂化填料在PCL基体中可以均匀分散,而且RGO可以增加AuNPs与入射光之间的电磁耦合,提高AuNPs对光能的吸收作用,并且RGO可以把热量传导至整个PCL基体,实现对聚合物基体均匀地加热。(2)利用PPy和GNPs之间的π-π相互作用,可一步法制备二维-零维结构的杂化填料GNP-PPy。经溶液共混法引入PCL基体后,成功制备了PCL/GNP/PPy三元复合材料。杂化填料的微观结构表征表明,经π-π组装后,PPy均匀地粘附在GNP表面。随着GNPs含量的增加,形成的PPy粒径变小,这充分说明GNPs作为模板对PPy的聚合具有辅助作用。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可发现,在PCL/GNP/PPy复合材料内部,PPy集中分布在GNP片层上及片层周围,与PCL/GNP和PCL/PPy不同,PCL/GNP/PPy内部没有出现GNPs或者PPy的大量团聚。这说明PPy的存在可以有效地防止GNPs在聚合物基体上团聚。复合材料的光热转换测试发现,当GNPs和Py单体的投料比在1:1时,对应的复合材料的光热转换效果最好,在红外光照射120 s时可以达到74 oC,而且样条表面温度比PCL/PPy更加均匀。复合材料的形状记忆测试表明,当GNPs和Py单体的投料比在1:1时,对应的PCL复合材料形状记忆效应也是最好的,红外光照射18 s便可以实现临时形状的完全回复。分析认为,由于π-π相互作用的存在,GNPs可以有效地减少PPy在聚合过程中的团聚,同时PPy的存在又可以防止GNPs在聚合物中重新堆叠,这对提高了杂化填料在聚合物中的光热转换效率很有帮助。(3)采用溶液法制备了GNP-PPy含量不同的PCL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结晶行为研究表明,过量填料(5 wt%)的引入对复合材料的结晶起到了阻碍的作用,复合材料的结晶度从填料含量为0.25 wt%时的53%下降到48%。复合材料光热转换研究表明,光热转换效率随着填料含量增加而增加。但是当填料含量超过1 wt%时,复合材料的升温速率不会得到明显的提升。复合材料光致形状记忆研究表明,在填料含量分别为0.25wt%、0.5 wt%和1 wt%时,对应的临时形状完全回复的时间分别为35 s、25 s和18 s。但是填料含量超过1 wt%的时候,复合材料的形状回复速率不会得到有效地提升。复合材料自修复行为研究表明,化学交联的PCL具有很好的自修复效应,但是填料含量过高,复合材料的自修复效果明显降低。分析认为,PCL的自修复行为利用的是晶区的熔融与再结晶,而过量填料的引入会阻碍分子链的运动,阻碍复合材料的自修复行为。
孟庆国,周茵,兰文龙,石景文,张道鹏[10](2019)在《环境友好型泡沫除尘剂协同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矿采掘工作面的高浓度粉尘严重影响着工人的身体健康,威胁煤矿的安全生产。为了提高泡沫除尘技术的除尘效率,降低工作环境粉尘密度,创新性提出全面评价除尘剂效率的3项指标。根据表面活性剂协同效应,选用4种常用的表面活性试剂,使用改进的Ross-Miles法研究起泡性能和泡沫稳定性,使用水膜浮选法测定湿润性能。研制出一种起泡率高、湿润性好且稳定时间长的复配方案,最大发泡力为873.81 mL,并通过现场应用测得全尘平均除尘率为96.3%。
二、表面活性剂协同效应的研究(英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表面活性剂协同效应的研究(英文)(论文提纲范文)
(1)延展型表面活性剂中聚醚联接基的构效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写及中英文对照表 |
分子式及缩写 |
第一章 绪论 |
1.1 延展型表面活性剂 |
1.2 E-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
1.2.1 硫酸盐型e-表面活性剂 |
1.2.2 羧酸盐及其它阴离子型e-表面活性剂 |
1.3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
1.3.1 刺激响应性表面活性剂 |
1.3.2 日化清洁领域用表面活性剂 |
1.4 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二章 E-表面活性剂中共聚醚结构的协同效应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月桂基共聚醚硫酸钠合成及结构鉴定 |
2.3.2 临界胶束温度 |
2.3.3 表面张力 |
2.3.4 不溶性铺展单分子膜 |
2.3.5 钙皂分散力 |
2.3.6 电解质抗性 |
2.3.7 泡沫力 |
2.3.8 乳化力 |
2.3.9 润湿力 |
2.3.10 去污力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月桂基共聚醚硫酸钠的结构鉴定 |
2.4.2 共聚醚联接基结构与分子形状的关系 |
2.4.3 共聚醚联接基结构与胶束性质的构效关系 |
2.4.4 共聚醚联接基结构与界面性质的构效关系 |
2.4.5 共聚醚联接基结构与洗涤性能的构效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E-表面活性剂中PPO联接基与羧酸基的协同效应初探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C18PpC的合成及结构鉴定 |
3.3.2 中和滴定 |
3.3.3 可逆相变行为 |
3.3.4 临界胶束温度及浊点 |
3.3.5 临界胶束温度及浊点的盐效应 |
3.3.6 临界胶束温度及浊点的pH效应 |
3.3.7 流变性质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C_(18)P_pC的结构鉴定 |
3.4.2 C_(18)P_pC的滴定曲线 |
3.4.3 C_(18)P_pC的多重温敏可逆相变行为 |
3.4.4 C_(18)P_pC的多重温敏可逆相变行为的盐效应 |
3.4.5 C_(18)P_pC的多重温敏可逆相变行为的pH效应 |
3.4.6 C_(18)P_pC的流变学行为初探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硫酸盐型e-表面活性剂在衣物洗涤剂中的应用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C_cP_pS的合成及结构鉴定 |
4.3.2 临界胶束温度 |
4.3.3 泡沫力 |
4.3.4 乳化力 |
4.3.5 润湿力 |
4.3.6 去污力 |
4.3.7 刺激性体外试验 |
4.3.8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的测定 |
4.3.9 模拟漂洗过程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C_cP_pS的结构鉴定 |
4.4.2 C_cP_pS的低温界面性质 |
4.4.3 C_cP_pS的低温洗涤性能 |
4.4.4 C_cP_pS的漂洗性 |
4.4.5 C_cP_pS的刺激性 |
4.4.6 C_cP_pS用作低温洗涤剂的综合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全文总结 |
展望及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作者在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附图 |
(2)山梨酸钾对Q235钢在NaCl溶液中的缓蚀及其协同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缓蚀剂基础 |
1.1.1 缓蚀剂定义 |
1.1.2 缓蚀剂的作用机理及分类 |
1.1.3 缓蚀剂的测试方法 |
1.2 绿色环保型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
1.2.1 植物提取物型缓蚀剂文献总结 |
1.2.2 表面活性剂作为绿色缓蚀剂文献总结 |
1.2.3 新型绿色环保型缓蚀剂文献总结 |
1.2.4 绿色缓蚀剂研究机构 |
1.3 复配型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
1.3.1 两种或多种有机缓蚀剂复配文献总结 |
1.3.2 有机缓蚀剂与卤离子复配文献总结 |
1.3.3 有机缓蚀剂与金属离子复配文献总结 |
1.4 山梨酸钾作为缓蚀剂的研究进展 |
1.5 选题背景及意义 |
2 山梨酸钾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2 试样及溶液的制备 |
2.2.3 失重法 |
2.2.4 电化学测量 |
2.2.5 表面形貌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山梨酸钾对Q235钢在NaCl溶液中的缓蚀作用 |
2.3.2 氯离子浓度对山梨酸钾缓蚀性能的影响 |
2.3.3 腐蚀介质pH值对山梨酸钾缓蚀性能的影响 |
2.3.4 表面形貌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山梨酸钾与Zn~(2+)的缓蚀协同效应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2.2 试样及溶液的制备 |
3.2.3 失重法 |
3.2.4 电化学测量 |
3.2.5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3.2.6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3.2.7 表面形貌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山梨酸钾与Zn~(2+)复配对Q235 钢在NaCl溶液中的协同作用 |
3.3.2 协同参数S |
3.3.3 氯离子浓度对山梨酸钾与Zn~(2+)复配物缓蚀性能的影响 |
3.3.4 腐蚀介质pH值对山梨酸钾与Zn~(2+)复配物缓蚀性能的影响 |
3.3.5 实验温度对山梨酸钾与Zn~(2+)复配物缓蚀性能的影响 |
3.3.6 吸附等温线与热力学参数 |
3.3.7 山梨酸钾与Zn~(2+)在NaCl溶液中的相互作用 |
3.3.8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3.3.9 宏观表面形貌分析 |
3.3.10 表面形貌分析 |
3.3.11 缓蚀作用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4 山梨酸钾与Ca~(2+)或Mg~(2+)之间的缓蚀协同作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2 试样及溶液的制备 |
4.2.3 失重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山梨酸钾与CG复配对Q235 钢在NaCl溶液中的协同作用 |
4.3.2 山梨酸钾与Mg~(2+)复配对Q235 钢在NaCl溶液中的协同作用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2D/3D掺杂石墨烯类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金属空气电池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燃料电池 |
1.2 燃料电池分类 |
1.2.1 碱性燃料电池(AFC) |
1.2.2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
1.2.3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 |
1.3 金属空气电池(MAB) |
1.3.1 水系金属空气电池(AMAB) |
1.3.2 非水系金属空气电池(NAMAB) |
1.4 氧还原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1.4.1 Pt基贵金属催化剂 |
1.4.2 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1.4.3 过渡金属大环配合物催化剂 |
1.4.4 过渡金属、氮共掺杂催化剂 |
1.4.5 碳基无金属催化剂 |
1.5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所用试剂、产品的表征手段和性能测试办法 |
2.1 实验所用的原料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微观形貌的表征测试方法 |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3.3 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 |
2.3.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5 拉曼光谱(Raman) |
2.3.6 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测试 |
2.4 电化学测试方法 |
2.4.1 工作电极的制备 |
2.4.2 电化学测试 |
2.5 锌-空气电池组装及性能测试 |
第三章 2D氮掺杂石墨烯的限域制备及其ZABs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聚苯并咪唑(ABPBI)的制备 |
3.2.2 阳离子改性的蒙脱土(CMMT)的制备 |
3.2.3 二维氮掺杂石墨烯催化剂(2DNG)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形貌与结构表征 |
3.3.2 2D NG催化剂的XPS表征 |
3.3.3 催化剂催化氧还原(ORR)性能测试 |
3.3.4 催化剂催化氧析出(OER)性能测试 |
3.3.5 锌-空气电池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苯并咪唑用于2D Fe/N掺杂石墨烯的制备及其ZABs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2D Fe-NG的制备 |
4.2.2 Fe-NC-1的制备 |
4.2.3 Fe-NC-2的制备 |
4.2.4 Fe-NC-3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形貌与结构表征 |
4.3.2 2D Fe-NG催化剂的XPS表征 |
4.3.3 催化剂催化氧还原(ORR)性能测试 |
4.3.4 催化剂催化氧析出(OER)性能测试 |
4.3.5 锌-空气电池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聚苯胺用于2D Fe/N掺杂石墨烯的制备及其ZABs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H-MMT的制备 |
5.2.2 氮掺杂石墨烯的制备(NG) |
5.2.3 铁、氮共掺杂石墨烯的制备(Fe/N-G) |
5.2.4 氮掺杂石墨的制备(NC)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结构与形貌表征 |
5.3.2 Fe/N-G和 NC催化剂的XPS和 FT-IR表征 |
5.3.3 催化剂催化氧还原(ORR)性能测试 |
5.3.4 催化剂催化氧析出(OER)性能测试 |
5.3.5 锌-空气电池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聚丙烯酰胺用于3D Fe/N掺杂石墨烯的制备及其ZABs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Fe-PAM@Na Cl的制备 |
6.2.2 3DFe/N-G的制备 |
6.2.3 N-G的制备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形貌与结构表证 |
6.3.2 3D Fe/N-G#4 催化剂的XPS表征 |
6.3.3 催化剂催化氧还原(ORR)性能测试 |
6.3.4 催化剂催化氧析出(OER)性能测试 |
6.3.5 锌-空气电池的制备及性能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聚天冬胺酸用于3D Fe/N/P掺杂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催化ORR性能的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三维铁、氮共掺杂石墨烯(3DFe-N-G)的制备 |
7.2.2 三维铁、氮、磷共掺杂石墨烯(3D Fe-N/P-G)的制备 |
7.3 结果与讨论 |
7.3.1 形貌与结构表征 |
7.3.2 3D Fe-N-G和3D Fe-N/P-G催化剂的XPS表征 |
7.3.3 催化剂催化氧还原(ORR)性能测试 |
7.3.4 3D Fe-N/P-G催化剂的耐久性能测试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4)驱油表面活性剂体系优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天2区块地质状况 |
2.1 地质概况 |
2.2 储层特征 |
2.3 储层改造及初期生产情况 |
2.4 流体性质 |
2.5 生产现状 |
2.6 水驱状况 |
2.7 地层能量保持状况 |
2.8 递减情况 |
2.9 油井见效情况 |
第3章 岩心性质与两相渗流曲线 |
3.1 基础实验依据 |
3.2 实验装置流程图 |
3.3 实验预处理 |
3.4 孔隙度的测定 |
3.5 渗透率的测定 |
3.6 油水两相渗流曲线 |
第4章 表面活性剂复合体系的筛选 |
4.1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近况 |
4.2 单一表面活性剂降界面张力能力测试 |
4.3 复合表面活性剂降界面张力能力测试 |
4.4 表面活性剂性能评价 |
第5章 表面活性剂驱油实验 |
5.1 水驱油效率测定 |
5.2 活性剂驱油效率测定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5)新型芳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理化性质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表面活性剂在三次采油中的应用 |
1.1.1 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机理 |
1.1.2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
1.1.3 无碱驱耐温抗盐表面活性剂的要求 |
1.2 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
1.2.1 羧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
1.2.2 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
1.2.3 硫酸酯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
1.2.4 磷酸酯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
1.3 无碱驱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
1.4.1 双烷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
1.4.2 芳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 |
1.4 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 |
1.4.1 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概述 |
1.4.2 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的在表面活性剂领域的应用 |
1.5 选题背景与研究内容 |
1.5.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系列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2.1 实验药品 |
2.2.2 实验仪器 |
2.3 系列长链芳基羧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2.3.1 2-(长链烷氧基)-1,3-二甲基苯的合成及表征 |
2.3.2 5-氯甲基-2-(长链烷氧基)-1,3-二甲基苯的合成及表征 |
2.3.3 系列长链芳基羧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征 |
2.4 系列长链芳基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2.4.1 3-(二甲基氨基)-2-羟丙基磺酸钠的合成及表征 |
2.4.2 系列长链芳基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及表征 |
2.5 N-十二烷基-N,N-二甲基羧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2.6 N-十二烷基-N,N-二甲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合成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列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理化性质 |
3.1 引言 |
3.2 实验药品和仪器 |
3.2.1 实验药品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热重分析 |
3.3.2 表面张力 |
3.3.3 稳态荧光光谱 |
3.3.4 动态光散射 |
3.3.5 透射电镜 |
3.3.6 冷冻透射电镜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热重分析 |
3.4.2 表面张力 |
3.4.3 界面吸附 |
3.4.4 胶束化与热力学参数 |
3.4.5 聚集体微极性 |
3.4.6 胶束粒径分布 |
3.4.7 聚集体形态 |
3.4.8 堆积参数P的计算 |
3.5 粗粒化分子动力学模拟 |
3.5.1 实验参数设定 |
3.5.2 实验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列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药品和仪器 |
4.2.1 实验药品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界面张力 |
4.3.2 长期热稳定性 |
4.3.3 润湿性能 |
4.3.4 静态吸附 |
4.3.5 乳化性能 |
4.3.6 岩心物理模拟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界面张力 |
4.4.2 长期热稳定性 |
4.4.3 润湿性能 |
4.4.4 静态吸附 |
4.4.5 乳化性能 |
4.4.6 岩心物理模拟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系列芳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及中间体表征图谱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煤矿井下活性磁化水降尘机制及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2 活性磁化水降尘机制研究 |
2.1 表面活性剂对水湿润性能的作用机理 |
2.2 磁化水形成机理及其分子结构实验研究 |
2.3 表面活性剂与磁化协同增效理论 |
2.4 活性磁化水降尘机制 |
2.5 本章小结 |
3 活性磁化水添加剂的研制及其湿润粉尘性能研究 |
3.1 活性磁化水添加剂研制原则及其润湿粉尘性能评价方法 |
3.2 表面活性剂单体的优选 |
3.3 活性剂与磁化协同增效作用研究 |
3.4 低成本活性磁化水添加剂的制备 |
3.5 本章小结 |
4 活性磁化水高效磁化方法及装置研究 |
4.1 活性磁化水制备实验系统及方法 |
4.2 活性磁化水高效磁化方式实验研究 |
4.3 活性磁化水磁化参数及湿润粉尘性能研究 |
4.4 活性磁化水高效磁化装置的研制 |
4.5 本章小结 |
5 活性磁化水高效雾化方法及降尘特性实验研究 |
5.1 活性磁化水雾化及降尘测试系统 |
5.2 活性磁化水高效雾化方法实验研究 |
5.3 活性磁化水降尘特性实验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6 活性磁化水降尘技术工艺及现场应用 |
6.1 活性磁化水降尘技术工艺及关键参数 |
6.2 矿井概况 |
6.3 采掘面风流粉尘源分析 |
6.4 活性磁化水降尘技术在综掘工作面的应用 |
6.5 活性磁化水降尘技术在综采工作面的应用 |
6.6 本章小结 |
7 总结及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超声—模板法制备疏水缔合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及其絮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絮凝剂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有机絮凝剂 |
1.2.2 无机混(絮)凝剂 |
1.2.3 复合型混(絮)凝剂 |
1.2.4 微生物絮凝剂 |
1.2.5 絮凝剂的发展趋势 |
1.3 絮凝机理 |
1.4 聚丙烯酰胺(PAM)类絮凝剂概述 |
1.4.1 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概述 |
1.4.2 模板聚合法制备CPAM研究进展 |
1.4.3 疏水缔合型聚丙烯酰胺概述 |
1.4.4 共聚合反应的引发方式 |
1.5 研究的目的、思路及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论文的主要思路 |
1.5.3 研究内容 |
1.5.4 技术路线 |
1.5.5 基金支持 |
2 模板聚合物TP(AM-DAC-LA)优化制备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药剂 |
2.2.2 实验器材与仪器设备 |
2.2.3 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2.3 聚合物的基础参数测定 |
2.3.1 聚合物的固含量测定 |
2.3.2 聚合产物的转化率测定 |
2.3.3 聚合产物的特性粘度测定 |
2.3.4 聚合产物的分子量计算 |
2.4 单因素合成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超声波功率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2.4.2 超声引发时间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2.4.3 单体总质量分数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2.4.4 阳离子单体投加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2.4.5 反应体系p H值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2.4.6 引发剂Vazo-044 投加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2.4.7 模板投加量对聚合反应的影响 |
2.5 响应面分析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1 响应面建模与方程分析 |
2.5.2 响应曲面结果讨论 |
2.5.3 响应面模型的验证 |
2.6 本章小结 |
3 模板聚合物TP(AM-DAC-LA)的结构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表征用聚合物样品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聚合物的表征方法 |
3.3 聚合物表征结果与讨论 |
3.3.1 聚合物的红外光谱(FTIR)结果分析 |
3.3.2 聚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分析 |
3.3.3 聚合物的差热热重(DSC-TGA)分析 |
3.3.4 聚合物的扫描电镜(SEM)图像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模板聚合反应动力学及聚合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剂 |
4.2.2 实验器材 |
4.2.3 实验方法 |
4.3 模板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 |
4.3.1 反应体系总单体浓度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
4.3.2 引发剂浓度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
4.3.3 反应体系p H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
4.3.4 模板剂用量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
4.4 阳离子单体与模板分子间的缔合系数 |
4.5 TP(AM-DAC-LA)的聚合机理探讨 |
4.5.1 反应体系引发前的单体聚集阶段 |
4.5.2 链引发阶段 |
4.5.3 链增长阶段 |
4.5.4 链终止和链转移阶段 |
4.6 本章小结 |
5 聚合物溶液的表观粘度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聚合物的表观粘度测定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疏水基含量对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
5.3.2 阳离子单元含量对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
5.3.3 阳离子单元序列结构对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
5.3.4 聚合物分子量对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
5.3.5 盐浓度对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TP(AM-DAC-LA)调理市政污泥脱水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污泥脱水实验所用絮凝剂 |
6.2.2 实验器材与仪器设备 |
6.2.3 市政污泥样品 |
6.2.4 污泥脱水实验方法 |
6.3 絮凝剂投加量对污泥脱水性能影响 |
6.4 絮体结构分析 |
6.4.1 污泥絮体的沉降性能 |
6.4.2 污泥絮体的粒径分布 |
6.4.3 污泥絮体的抗剪切和再生能力 |
6.5 泥饼结构研究 |
6.5.1 泥饼可压缩性 |
6.5.2 泥饼的孔道结构 |
6.5.3 泥饼的表面形貌结构 |
6.6 本章小结 |
7 TP(AM-DAC-LA)处理含油废水絮凝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部分 |
7.2.1 含油废水絮凝实验所用试剂 |
7.2.2 实验仪器 |
7.2.3 含油废水絮凝实验方法 |
7.3 含油废水絮凝的絮凝实验 |
7.3.1 絮凝剂投加量对含油废水处理效果影响 |
7.3.2 溶液初始p H值对处理效果影响 |
7.4 含油废水絮凝机理探究 |
7.4.1 絮体结构探究 |
7.4.2 絮凝前后乳化油滴的分布及形态研究 |
7.4.3 油滴乳化膜的界面张力 |
7.4.4 含油絮体的红外光谱研究 |
7.4.5 絮凝除油机理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英文缩略对照表 |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C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目录 |
D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课题目录 |
E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目录 |
F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低渗透油藏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合成及其复配驱油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低渗透油藏开发现状 |
1.2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
1.2.1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性能 |
1.2.2 驱油用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应用现状 |
1.2.3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 |
1.3 自发乳化体系 |
1.3.1 自发乳化体系研究现状 |
1.3.2 自发乳化体系的应用 |
1.3.3 自发乳化机理研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合成与表征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材料 |
2.1.2 实验方法 |
2.2 疏水改性PVA的合成 |
2.2.1 疏水改性PVA的分子设计及合成 |
2.2.2 反应条件优化 |
2.2.3 合成产物表征 |
2.3 小结 |
第3章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复配自乳化体系配方优化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复配体系配方优选 |
3.2.1 表面活性剂类型初选 |
3.2.2 复配比对界面张力影响 |
3.2.3 复配比对自发乳化影响 |
3.2.4 复配浓度对乳液稳定性影响 |
3.3 复配体系环境配伍性 |
3.4 小结 |
第4章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自乳化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基于多重光散射法乳化性能评价 |
4.2.1 复配体系乳液微观迁移特性 |
4.2.2 复配体系稳定性指数 |
4.3 复配体系自乳化机理 |
4.3.1 动态界面张力 |
4.3.2 协同作用研究 |
4.3.3 界面动态流变特性 |
4.4 复配体系乳状液影响因素分析 |
4.4.1 矿化度的影响 |
4.4.2 温度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5章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驱油性能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2 驱油效果评价 |
5.3 低界面张力驱油机理 |
5.4 乳化驱油机理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聚己内酯光致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结构调控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引言 |
1.2 形状记忆聚合物概述 |
1.2.1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结构 |
1.2.2 形状记忆聚合物的分类 |
1.3 光致形状记忆聚合物的研究现状 |
1.3.1 光化学反应型形状记忆聚合物 |
1.3.2 光热型形状记忆聚合物 |
1.4 光热转换填料研究进展 |
1.4.1 碳基光热转换填料 |
1.4.2 金属基光热转换填料 |
1.4.3 有机化合物光热转换填料 |
1.4.4 半导体光热转换填料 |
1.4.5 杂化填料 |
1.5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 |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PCL/AUNP-RGO复合材料的光致形状记忆效应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样品制备 |
2.2.4 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AuNP-RGO纳米杂化填料的形貌及微观结构 |
2.3.2 DCP诱导PCL化学交联反应的测定 |
2.3.3 PCL/AuNP-RGO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
2.3.4 PCL/AuNP-RGO的形状记忆行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PCL/GNP-PPY复合材料的光致形状记忆效应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样品制备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填料形态及结构表征 |
3.3.2 复合材料形貌及微观结构分析 |
3.3.3 复合材料形状记忆行为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CL/GNP-PPY复合材料形状记忆辅助自修复行为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样品制备 |
4.2.4 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G1P1 杂化填料的结构表征 |
4.3.2 复合材料形貌及微观结构分析 |
4.3.3 复合材料光热转换及光致形状记忆 |
4.3.4 复合材料自修复行为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或拟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10)环境友好型泡沫除尘剂协同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试验目的 |
2 复配原理 |
3 发泡试验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仪器 |
3.3 评价指标 |
3.4 试验方法 |
3.5 试验过程 |
3.5.1 单体测试 |
3.5.2 复配方案1 |
3.5.3 复配方案2 |
3.5.4 复配方案3 |
3.5.5 优选分析 |
4 除尘试验 |
4.1 除尘装置 |
4.2 使用条件 |
4.3 技术参数 |
4.4 除尘结果 |
5 结语 |
四、表面活性剂协同效应的研究(英文)(论文参考文献)
- [1]延展型表面活性剂中聚醚联接基的构效关系[D]. 冯鹏. 江南大学, 2021(01)
- [2]山梨酸钾对Q235钢在NaCl溶液中的缓蚀及其协同作用[D]. 胡晓强.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3]2D/3D掺杂石墨烯类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金属空气电池中的应用[D]. 王晨. 山东理工大学, 2020(02)
- [4]驱油表面活性剂体系优选研究[D]. 杨先杰. 长江大学, 2020(04)
- [5]新型芳基甜菜碱表面活性剂的合成、理化性质及应用研究[D]. 高世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6]煤矿井下活性磁化水降尘机制及技术研究[D]. 周群.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7]超声—模板法制备疏水缔合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及其絮凝研究[D]. 周于皓. 重庆大学, 2019(01)
- [8]低渗透油藏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合成及其复配驱油体系研究[D]. 姜佳彤.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2)
- [9]聚己内酯光致形状记忆复合材料制备及其结构调控机制的研究[D]. 李松泰. 西南交通大学, 2019
- [10]环境友好型泡沫除尘剂协同试验研究[J]. 孟庆国,周茵,兰文龙,石景文,张道鹏.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