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生物抗菌物在食品防腐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隋晓日[1](2021)在《枯草芽孢杆菌抗菌物质的制备及其在水产保鲜上的应用》文中认为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产物能够对多种病原菌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因其所具有的抑菌活性和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在农业、畜牧业、食品、石油开采等众多领域开始广泛应用,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首先对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产物进行初步的分离,确定其发酵产物中的抑菌物质。然后,对枯草芽孢杆菌固态发酵工艺进行初步探究,通过响应面优化设计,确定最优的发酵工艺组合。其次,以海青虾为研究对象,分离纯化出虾肉中的优势腐败细菌,利用枯草芽孢杆菌所产的抗菌物质,探究其对优势腐败细菌的抑菌作用。最后,将所产的抗菌物质进一步应用到海青虾的冷藏保鲜中,以期为枯草芽孢杆菌所产抗菌物质在水产品保鲜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本论文具体研究工作及结论如下:1.通过LB液态发酵方式获得枯草芽孢杆菌的发酵产物,并对其进行分离鉴定。实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所产的抗菌物质,初步推测为surfactin类脂肽化合物,其液态发酵产量为196 mg/L。2.通过发酵条件的单因素实验,获得固态发酵工艺中各个影响因素的最佳水平,分别是发酵温度31℃、发酵时间48 h、接种量10%以及料液比3:7。在对发酵工艺组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得到影响因素的最佳水平和交互作用,经回归模型确定了较优的发酵艺组合为接种量11.36%、发酵温度31.41℃、发酵时间37.21 h,预测产量6.145 g/kg。在实验室条件下得出具体工艺参数为:接种量11%、温度31℃、发酵时间38 h,发酵产量为6.08 g/kg。以上实验为枯草芽孢杆菌抗菌物质的大规模生产提供理论基础。3.为实现枯草芽孢杆菌抗菌物质在食品保鲜中的合理运用,探究了抗菌物质对腐败细菌的抑制作用。从海青虾的虾肉中分离纯化出优势腐败菌,对其进行16Sr DNA分子学鉴定和形态学观察。实验结果表明,虾肉在腐败变质过程中的优势菌株为希瓦氏菌、溶藻弧菌、嗜冷杆菌、柠檬色游动球菌。4.实验以希瓦氏菌以及溶藻弧菌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抗菌物质对腐败细菌抑菌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其抑菌方式是破坏细菌的细胞膜结构,抗菌物质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0 mg/m L。实验结果为充分了解枯草芽孢杆菌抗菌物质对腐败细菌的抑菌机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5.实验以虾肉为研究对象,探究冷藏过程中虾肉的鲜度指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抗菌物质溶液处理虾肉后,能够使虾肉的p H变化减缓两天达到7.4,使虾肉TVBN达到30 mg/100 g的时间延长2天左右,其能够有效的抑制腐败细菌在虾肉冷藏过程中的生长繁殖。与对照组相比,抗菌物质溶液处理后能够提高了虾肉的冷藏货架期2~3天,这为该抗菌物质在防腐保鲜方向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冉琼[2](2021)在《费氏丙酸杆菌和乳酸菌混合培养对霉菌抑菌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霉菌在自然界中种类多、分布广,是面包等烘焙类食品中常见的腐败微生物。鉴于化学防腐剂的潜在毒性,开发安全、高效的生物防腐剂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作为食品级微生物的费氏丙酸杆菌和乳酸菌具有产生有机酸等抗真菌化合物的潜力。本文首先从面包等烘焙制品中分离主要的腐败霉菌,然后通过费氏丙酸杆菌和乳酸菌的单菌株筛选、具有协同抑菌作用的混合菌剂组合选择、费氏丙酸杆菌和乳酸菌混合发酵及发酵条件优化,以提高混合菌剂及混合发酵液的抗霉菌活性,并检验了其在面包中的应用效果,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烘焙制品中腐败霉菌的分离、纯化和鉴定从10种不同烘焙制品中分离、纯化腐败霉菌,得到9种霉菌,01-09号霉菌分别属于黑曲霉、团青霉、黄曲霉、枝孢霉、桔青霉、灰绿曲霉,杂色曲霉,灰曲霉和链格孢霉。统计9种腐败霉菌的检出率和最早检出时间,结果显示01黑曲霉、02团青霉和03黄曲霉为烘焙制品中的主要腐败霉菌。因此,后续选择该3种霉菌进行抑菌实验。(2)费氏丙酸杆菌和乳酸菌混合菌剂对霉菌抑菌活性的研究从实验室保存的具有抑菌活性的6株费氏丙酸杆菌和15株乳酸菌中,筛选出对3种霉菌抑菌活性较高的费氏丙酸杆菌D1、D6,乳酸菌L9、L11。在菌株协同抗真菌实验中,发现D6和L9为最佳组合,当达到最高抑菌活性时,D6和L9的最低浓度分别为1×107CFU/mL和1×105 CFU/mL。在控制p H值的发酵罐中,补加碳源和氮源提高了费氏丙酸杆菌D6和乳酸菌L9的菌体浓度,分别达到非补料培养的2.94倍和2.31倍。在实际体系——面包中应用时发现,在接种100个霉菌孢子挑战性实验中,表面喷洒混合菌剂可以将黄曲霉的出现时间从第4天延长到第7天,青霉的出现时间从第3天延迟到21天后;耐久性实验结果表明,表面喷洒D6和L9混合菌剂可以减缓霉菌的蔓延速度,将面包的保质期从4天延长到11天。统计面包表面的活细胞数发现,费氏丙酸杆菌D6保持初始数量,而乳酸菌L9从初始的5.9 log CFU/g生长到最高值7.5 log CFU/g。面包中乳酸和乙酸的浓度较喷洒单一菌剂均有增加,达到0.215±0.002和0.155±0.003mg/g。此外,研究了将混合菌剂直接添加至面团中的应用效果,发现混合菌剂不会影响面包发酵和感官特性,耐久性实验中将面包的保质期从3天延长到6天;在表面接种100个霉菌孢子的挑战性实验中,混合菌剂可以完全抑制黑曲霉和黄曲霉的生长,将青霉的生长延迟2天。(3)费氏丙酸杆菌和乳酸菌混合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研究在15株乳酸菌和6株费氏丙酸杆菌中,乳酸菌L5、L9和费氏丙酸杆菌D2、D5菌株的单一发酵液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乳酸菌L5和费氏丙酸杆菌D2为最佳菌种组合,其混合发酵液(8天,霉菌无生长)较单一发酵液(4.5天,霉菌生长)具有更高的抑菌活性;混合发酵液组黄曲霉最大孢子萌发率(82.44±4.47%)和菌丝生长速度(8.49±0.17mm/d)较单一发酵液(96.03±1.13%,9.50±0.29mm/d)有显着降低;高温、蛋白酶处理对混合发酵液抑菌活性影响不大,但p H能显着影响其抑菌活性,推测混合发酵液中的主要抑菌活性物质为有机酸;单独发酵液中主要有机酸乙酸和丙酸的最高含量为7.378±0.201和10.911±0.403mg/mL,混合发酵液中两种酸的含量分别升高为12.575±0.701和19.293±0.839mg/mL;丙酸是混合发酵液中主要抑菌成分,其次是乙酸,低含量壬二酸、4-羟基苯甲酸、柠檬酸,丁二酸,DL-对羟基苯乳酸,L-3苯乳酸等通过协同作用发挥抑菌效果。(4)费氏丙酸杆菌D2和乳酸菌L5混合发酵条件优化及发酵液的应用费氏丙酸杆菌D2和乳酸菌L5混合发酵的最佳发酵时间为84h;发酵温度30℃;发酵p H控制为6.0;D2和L5的最佳接种浓度分别为1×108 CFU/mL和1×106 CFU/mL。培养基中最佳发酵初始葡萄糖浓度为4%,最优氮源及浓度为1%大豆蛋白胨和1%酵母粉FM802。在此条件下,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使得混合发酵液抑菌活性从初始的9.96 AU/mL增加为12.16 AU/mL。将发酵液应用到面包中发现:添加2AU/g发酵液时,面包感官评价及TPA测试结果良好,保质期至少延长22天。
周振[3](2020)在《解淀粉芽孢杆菌Fengycin合成酶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是芽孢杆菌属中的一种,可通过非核糖体合成途径代谢产生由10个氨基酸和含14~18个C的β-羟基脂肪酸组成的环状脂肽fengycin。Fengycin具有稳定性好、不易产生耐药性、安全性高等特点,具有开发成为新型食品防腐剂和新型抗菌药物的潜力。由于缺乏对野生型菌株分子水平改造的研究,fengycin产量较低,限制了fengycin的工业化生产与大规模应用。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克隆得到一段与fengycin合成代谢相关的非编码RNA(FenSr3),该基因参与Fengycin的合成代谢调控。本文以解淀粉芽孢杆菌(B.amyloliquefaciens LPB-18)为研究菌株,通过敲除和过表达与fengycin合成酶相关的非编码RNA基因,检测其对B.amyloliquefaciens LPB-18 fengycin合成代谢的调控作用,为从分子水平改良B.amyloliquefaciens LPB-18的fengycin合成代谢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本研究开展了复合添加fengycin的双孢菇涂膜保鲜试验,进一步研究fengycin的保鲜效果,为深入探索fengycin在果蔬保鲜方面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非编码RNA基因敲除对解淀粉芽孢杆菌LPB-18 Fengycin合成调控的影响为了研究FenSr3基因缺失突变对菌株发酵生产脂肽fengycin合成的影响,通过DNA同源重组技术,成功构建了FenSr3基因缺失突变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LPB-18N,该菌株的FenSr3基因失活。与解淀粉芽孢杆菌LPB-18相比,敲除菌株发酵合成的fengycin产量由190.908 mg/L增加到327.598 mg/L,该菌株的fengycin产量提高72%。转录组测序结果显示敲除菌株中fengycin合成酶基因fen A、fen B、fen E分别上调了10.91倍,11.83倍,9.43倍。同时,脂肪酸分解代谢通路显着上调,长链脂肪酸转化为短链脂肪酸,生成CO2和H2O并释放出大量ATP,为fengycin的合成提供能量基础。三羧酸循环途径以碳源循环往复,为脂肽fengycin的合成提供充足的能量和底物。转录辅助因子sigma H上调表达,spo0A基因同步上调表达,spo0A对Abr B基因具有抑制作用。同时,信号蛋白Abr B作为一种负调控蛋白,可与fengycin启动子结合抑制fengycin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当Abr B下调表达后,细胞内阻遏蛋白Abr B浓度下降,其对fengycin转录调控的抑制作用被解除,产生大量的fengycin合成酶,由此提高抗菌脂肽fengycin产量。结果表明FenSr3基因在fengycin代谢调控过程中具有负调控功能,该基因的缺失显着提高了解淀粉芽孢杆菌LPB-18N fengycin合成代谢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2、非编码RNA基因过表达对解淀粉芽孢杆菌Fengycin合成调控的影响为了明确FenSr3基因调控fengycin合成代谢的调控模式,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成功构建了FenSr3基因过表达工程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LPB-18P,该解淀粉芽孢杆菌的FenSr3基因超表达。与野生菌株LPB-18相比,其fengycin产量由190.464 mg/L减少到38.6 mg/L,该菌株的fengycin产量显着减少(p<0.05)。将获得的过表达质粒电转化入解淀粉芽孢杆菌LPB-18N敲除感受态细胞中,通过构建回补菌株,在相同的发酵条件下,该菌株fengycin产量达到182.6 mg/L,基本恢复到了原始菌株的代谢水平。因此进一步证明了FenSr3基因在参与调控fengycin的合成代谢过程中发挥负调控功能。3、Fengycin在双孢菇涂膜保鲜试验中的应用研究为了研究fengycin在果蔬保鲜方面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开展了复合添加fengycin的双孢菇涂膜保鲜试验。结果显示,在双孢菇贮藏期间,含有fengycin的涂膜处理组,其品质指标均高于对照组;C处理组添加的fengycin浓度为300 mg/L,其白度值为90.7,感官评分值为96分,均高于其他处理组,可见fengycin在涂膜试验中具有一定的保鲜效果。由此可得,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脂肽fengycin添加量越多,其抑菌保鲜效果越明显。
陆莹莹[4](2020)在《新型细菌素BM1122和BM1300的理化特性和抑菌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如果食品在加工、储存过程中存在不当操作,可能会被多种食源性病原体和腐败菌污染,从而引起腐败变质甚至造成人们患食源性疾病。而随着公众对健康理念的加深,人们越来越青睐于含有天然防腐剂的食品。因此,食品工业迫切地需要一种天然、安全、高效的防腐剂。细菌素是核糖体合成的一类蛋白质或者多肽,对多种食源性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由乳酸菌产生的细菌素,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未来有潜力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应用在食品工业中。生物资源实验室易兰花等人从面包乳杆菌MN047挖掘到两种细菌素BM1122、BM1300,并在大肠杆菌异源表达(Yi et al.2016;Yi et al.2018a;Yi et al.2018c)。通过结构预测和功能注释,发现两种细菌素结构与功能注释均不同,BM1122功能预测为DNA-binding protein,而BM1300含有丰富的α-螺旋(Yi et al.2018a),说明两种细菌素可能有不同的抑菌机制。但是,两种细菌素的理化特性、具体抑菌作用机制和在食品中的抑菌效果尚不清楚。本研究对新型细菌素BM1300进行纯化鉴定并对细菌素BM1122和BM1300的理化特性进行探究;其次阐明了两种细菌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方式;最后初步探索了BM1122和BM1300对牛奶、牛肉中微生物的抑制效果。为两种新型细菌素的未来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细菌素的纯化鉴定和理化特性分析表明:细菌素BM1300粗样经阴离子色谱交换和RP-HPLC纯化后进行LC-MS/MS鉴定,得到氨基酸残基覆盖率为76.39%,含有核心片段。细菌素BM1122和BM1300均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可以抑制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生长。BM1122和BM1300都对温度(60-120℃)、p H(2.0-11.0)、酶(木瓜蛋白酶、过氧化氢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及部分化学试剂(5%EDTA、5 mmol/L SDS、5%Tween-40、5%Tween-80、5%Triton X-100)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这些结果表明细菌素BM1122和BM1300都具有良好的加工稳定性。同时,通过溶血板法发现细菌素BM1122和BM1300没有明显的溶血圈,表明两细菌素无溶血性。(2)细菌素的抑菌机制分析表明:两种细菌素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有良好的抑菌效果,且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同细菌素浓度下,BM1122比BM1300的抑菌效果更好。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结果表明BM1122引起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表面向内凹陷,并且使大肠杆菌细胞表面形成空洞,造成细胞内物质流出。BM1300引起了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细胞膜的破坏,靶细胞内物质流出后细胞死亡。碘化丙啶(PI)的摄入实验和乳酸脱氢酶的释放也证明了两种细菌素对细胞膜完整性的破坏。同时,实验结果表明BM1122和BM1300均可抑制两种指示菌生物膜的形成,而且两种细菌素也引起细菌细胞周期S期的停滞。因此,细菌素BM1122和BM1300通过多种作用方式(细胞膜、细胞壁、生物膜、细胞周期)发挥抑菌作用。(3)细菌素对牛奶及牛肉中微生物的抑制试验结果表明:BM1122和BM1300均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显着性的降低了牛奶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活菌数,随着浓度增加,抑菌效果更好。同时,两种细菌素都可以增强抑制4℃贮藏的牛肉中的活菌数的能力。因此,BM1122和BM1300在一定储存时间内显着抑制牛奶(0-7天)和牛肉中(0-10天)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活菌数的增加。
李方舟[5](2020)在《普洱茶树叶片内生细菌Bacillus velezensis FZ06的基因组测序及抗菌活性代谢产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普洱茶树(Camellia assamica)的叶片中天然携带的内生菌参与了普洱茶制品生产的诸多过程,势必为普洱茶制品引入许多微生物源化合物。尽管我们对普洱茶树植物代谢产物及其保健功效已有了诸多了解,但目前国内外针对普洱茶树叶片内生菌及其微生物源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却并不多见。已有的研究显示,茶树植物叶片具有丰富的拮抗性内生菌种质,故从新鲜普洱茶树叶片中勘探微生物拮抗型内生菌种质,利用其生物活性物质抑制腐败细菌和产毒真菌的增殖,是应对食品微生物污染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法。同时,对于普洱茶树叶片内生菌及其活性代谢产物的研究,可进一步扩展我们对于普洱茶制品中含有的微生物来源生物活性物质的理解,对于寻找与普洱茶制品保健功能相关联的潜在微生物源分子,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本研究从新鲜普洱茶树叶片样品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真菌拮抗型内生贝莱斯芽孢杆菌FZ06,并以此菌株为出发菌,对其基因组次级代谢产物合成能力、所产抗菌物质的分子结构及对于食品腐败细菌和产毒真菌的抑制作用进行研究。所得研究结果和结论主要如下:(1)利用培养依赖型的方法,在新鲜普洱茶树叶片样品中分离得到32株内生细菌和14株内生真菌。利用对峙培养法和牛津杯法筛选得到抗菌活性最强的内生细菌FZ06,通过菌株形态、生理生化指标和16S r DNA序列分析,确定内生细菌FZ06为芽孢杆菌属贝莱斯芽孢杆菌种的一员,命名为Bacillus velezensis FZ06。抗菌活性物质特性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发酵物中抗菌活性物质的抗菌活性可在100oC水浴30 min的热处理条件下良好保持,在4oC环境中稳定保持28天以上,且其在p H值2~10范围内有很好的酸、碱耐受性,其发酵物中的抗菌活性物质可用无水甲醇萃取,且未在其萃取残渣中检测到抗菌活力。(2)采用Illumina二代测序技术获取了内生细菌B.velezensis FZ06的全基因组框架图序列,综合使用多种基因组注释服务系统,对该菌株的全基因组框架图序列进行基因组功能分析。COG、GO及KEGG功能分类注释的结果显示,该菌株具有较为完善的生长、代谢相关能力。VFDB毒力因子注释分析未在该菌株的基因组中发现涉及毒素合成的关键基因。泛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的特异基因数远高于大部分近缘菌株,在进化水平上不同于其他贝莱斯芽孢杆菌。使用anti SMASH软件分析该菌株的次级代谢产物合成能力,最终在其基因组中整合、识别了三种NRPS产物的合成基因簇,以及四种PKS产物的合成基因簇。(3)选择无水甲醇萃取结合Sephadex LH-20柱层析法对B.velezensis FZ06的抗菌产物进行提取、分离及纯化,收集具有相应抗菌活性的纯化组分。采用UPLC-MS/MS技术,结合针对该菌株基因组的NRPS产物预测结果,对其抗菌产物进行结构鉴定。最终鉴别到3类共15种抗菌脂肽类物质,分别为C12-Leu7-surfactin、C13-Leu7-surfactin、C14-Leu7-surfactin、C15-Leu7-surfactin、C16-Leu7-surfactin、C14-iturin A、C15-iturin A、C16-iturin A、C17-iturin A、C15-Ala6-fengycin、C16-Ala6-fengycin、C17-Ala6-fengycin、C15-Val6-fengycin、C16-Val6-fengycin和C17-Val6-fengycin。抑菌谱试验结果显示,目标脂肽提取物对于典型食品腐败细菌(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和蜡样芽孢杆菌)和产毒真菌(黑曲霉、黄曲霉、寄生曲霉和尖孢镰刀菌)均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目标脂肽提取物对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约为1024μg/m L,对革兰氏阳性菌的MIC则分布在512~2048μg/m L,对产毒真菌的MIC分布在128~256μg/m L。
吴惠贞[6](2020)在《罗伊氏乳杆菌发酵制备抑菌物质及其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罗伊氏乳杆菌被认为是安全的微生物菌种,批准用于保健食品、食品和婴幼儿食品,是能生产多种抑菌物质的乳酸菌。本论文以罗伊氏乳杆菌LYS-1为研究对象,研究了LYS-1发酵液的抑菌谱及其对p H值、热处理和酶处理的耐受情况,根据碳源和氮源对LYS-1发酵液抑菌效果的影响优化了罗伊氏乳杆菌培养基配方,并探索了LYS-1发酵液中的主要抑菌成分,分离提取了其中的肽类物质,为罗伊氏乳杆菌发酵制备抑菌物质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罗伊氏乳杆菌LYS-1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测定发现,其对指示菌的抑制效果为: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LYS-1具有广谱抑菌性的潜力,且抑制革兰氏阴性菌的效果比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强。(2)罗伊氏乳杆菌LYS-1发酵液的抑菌效果受p H值影响很大,p H=2.00~5.00时,降低p H值可以显着提高其抑菌效果,当p H≥5.50时就会丧失抑菌活性。(3)罗伊氏乳杆菌LYS-1发酵液(p H=3.80)的热稳定性和耐受蛋白酶能力较强,50℃、60℃、70℃、80℃、90℃、100℃和121℃处理30 min均能保持99%以上的抑菌活性,蛋白酶K、胰蛋白酶、胃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菠萝蛋白酶处理对LYS-1发酵液抑菌效果的影响较弱。(4)碳源对罗伊氏乳杆菌LYS-1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有很大影响,以乳糖为碳源时,发酵液的活菌数和酸度较低,以蔗糖为主要碳源时,产酸较多且当LYS-1活菌数达到109CFU/m L时发酵液开始具有抑菌效果,发酵36 h达到活菌数和抑菌效果的最大值。葡萄糖和蔗糖或葡萄糖和果糖复配会显着影响LYS-1发酵液的抑菌活性,葡萄糖和果糖复配替代蔗糖有利于促进LYS-1发酵液的抑菌效果。当碳源配方为6.26%葡萄糖+5.26%果糖(对应于1.00%葡萄糖+10.00%蔗糖)时,LYS-1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最强。(5)氮源也是影响罗伊氏乳杆菌LYS-1发酵液抑菌效果的关键因素,LYS-1以酵母提取物和大豆蛋白胨为氮源时发酵液才具有抑菌活性,但两者复配没有提高抑菌作用的效果,2.00%酵母提取物作为氮源即可拥有较优的抑菌效果,另外适当添加盐酸氨基脲可以提高LYS-1发酵液的抑菌效果,添加量为0.04%时效果最佳。(6)罗伊氏乳杆菌培养基中的碳氮比对罗伊氏乳杆菌LYS-1发酵液的抑菌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碳氮比在5:1时LYS-1发酵液具有最优的活菌数和抑菌圈直径,分别为5.60?109CFU/m L和12.95 mm,此时的培养基配方是6.26%葡萄糖+5.26%果糖为碳源,2.30%酵母提取物为氮源。(7)经过氧化物酶处理、气相色谱法、强酸水解处理和HS-SPME-GC-MS测定挥发性化合物后发现,罗伊氏乳杆菌LYS-1发酵液中不含有3-羟基丙醛,主要的抑菌成分为过氧化物、挥发性醛类物质、挥发性羧酸类物质和小分子肽。挥发性醛类物质主要为反-2-壬醛、2-十一烯醛、反-2-辛烯醛、苯甲醛和癸醛,挥发性羧酸类物质主要为乙酸、辛酸、月桂酸和己酸。通过硫酸铵沉淀、透析、超滤和离子交换层析对LYS-1发酵液中的肽类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并测定了提取物的分子量,发现其主要由二肽(242 Da、250Da)和三肽(353 Da、368 Da)组成,是一种小分子抑菌肽。
王美姿,刘杨柳,韩盼盼,秦明,王露露,王星星,陈洲,贾英民[7](2021)在《外界因素和食品内部环境变化对Brevilaterin抗菌特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探讨Brevibacillus laterosporus产的抗菌肽Brevilaterin的抗菌特性,考察了不同外界因素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重点研究了食品内部环境变化与其抗菌作用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B revilaterin的抗菌活性几乎不受所选金属离子、乳化剂(除大豆磷脂外)、增稠剂、酶、高浓度蔗糖和反复冻融处理的影响,稳定性良好。随着食品内部温度、pH值和渗透压的改变,Brevilaterin对受试菌S.aureus、L.monocy.togenes、M.luteus、Paeruginosa、L.lactis和H.alkalicola的抗菌作用规律均发生显着变化,主要变化为:相比于受试菌生长最适温度(37℃)时的作用效果,4℃下Brevilaterin对M.luteus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均降至1/8,10℃下Brevilaterin对P.aeruginosa、L.monocytogenes和S.aureus的MIC和MBC均降至1/4~1/2。相比于菌株生长最适pH值(6~7)时的作用效果,pH值为2时,Brevilaterin对L.lactis的MIC和MBC均降至1/2;pH值为8~9时,Brevilaterin对S.aureus的MIC和MBC均降至1/2;同样,pH值为7时,Brevilaterin对H. alkalicola的MIC和MBC均降至pH值为11(最适pH)时的1/4。相比于常压时的作用效果,高渗条件下Brevilaterin对S.aureus的MIC和MBC值均降至1/2。因此,当食源性致病菌的生长条件偏离其最适条件时,Brevilaterin能表现出更强的抗菌作用,而此时的MIC和MBC均可降至最适条件下的1/8~1/2。Brevilaterin不仅能稳定发挥其抗菌作用,而且能随着食品内部环境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规律,这可为其未来在食品防腐中的应用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许本宏[8](2018)在《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JFL15抗菌物质的纯化鉴定及其生物合成途径解析》文中研究指明我国是农业生产和水产养殖大国,但是病原菌侵害和生产养殖过程中抗生素滥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这些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安全危害,寻找高效低毒、安全绿色的抗生素替代品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从带鱼(Trichiutus haumela)肠道样品中筛选分离到一株能够抗多种水产病原细菌和植物病原真菌的暹罗芽孢杆菌JFL15,对其所产的抗菌物质的分子结构、抗菌机理及其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深入研究,为该菌株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所得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的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对菌株JFL15进行了分类学鉴定,确定其为暹罗芽孢杆菌,并将其命名为暹罗芽孢杆菌JFL15(Bacillus siamensis JFL15)。(2)对B.siamensis JFL15发酵产抗菌物质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最终的培养条件为:最佳培养基为无机盐矿物培养基(MSM培养基),最佳培养条件为:装液量100 mL、接种量1%、培养基自然pH(7.2)、培养温度30°C、培养时间72 h、转速200 rpm。同时,对菌株JFL15的发酵上清液的理化性质和抗菌物质的提取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发酵上清液中的抗菌活性物质对酶、温度、酸碱度、紫外线都很稳定,并且在4°C下储存28天后还能保持较高的活性;硫酸铵沉淀、盐酸沉淀甲醇抽提和乙酸乙酯萃取3种方法提取的粗提物对15株水产病原菌和5株植物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3)对B.siamensis JFL15的抗菌物质进行纯化和鉴定,共鉴定出包括挥发性抗菌物质(酮类、碳氢化合物、醇类、酯类等)及脂肽类(surfactin、fengycin、iturin A、bacillomycin F)、嗜铁素类(bacillibactin)、聚酮类和环二肽类等多种抗菌物质,且各类化合物中都含有多种同系物。(4)研究了化合物iturin A和bacillomycin F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抗菌机理,结果显示,iturin A和bacillomycin F对水稻稻瘟病菌、水稻纹枯病菌、芒果炭疽病菌、荔枝霜疫霉菌和荔枝炭疽病菌的MIC分别为62.50、31.25、62.50、31.25、62.50和125.00、62.50、125.00、62.50、125.00μg/mL。扫描电镜的结果表明,对照组的菌丝生长正常,呈现出完整光滑的菌丝表面和饱满的管状结构。而经iturin A或bacillomycin F处理的菌丝被破坏,表现为菌丝变形和畸形,其表面粗糙、褶皱和不规则。(5)对暹罗芽孢杆菌JFL15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结果显示,B.siamensis JFL15基因组大小为3,841,225 bp,共有5条Scaffolds,G+C含量为46.35%。基因组中包含3933个基因,编码序列占整个染色体序列的88.52%,3933个基因中有3600个蛋白质编码基因(CDS);另外还含有25个rRNA、82个tRNA和9个sRNA和123个串联重复区域。同时,对B.siamensis JFL15基因组进行了全面的特征功能和代谢分析,包括COG、GO和KEGG等。(6)利用antiSMASH软件对B.siamensis JFL15次级代谢产物的基因簇进行预测,共预测出至少9种抗菌物质合成基因簇,包括脂肽类(surfactin、fengycin)、聚酮类(difficidin、bacillaene)、嗜铁素类(bacillibactin)、氨基糖苷类抗菌物质(plantazolicin、butirosin)、羊毛硫细菌素(lantipeptide)和一个新型的聚酮化合物基因簇(PKS)等,同时对这些抗菌物质的代谢途径和调控因子进行了初步分析。(7)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从暹罗芽孢杆菌JFL15基因组中成功挖掘了C、G、T、S、A2、N、AP和B1等8个抗菌蛋白基因,同时对这8个基因进行了原核异源表达和抗菌活性检测,结果显示,8个蛋白均获得成功表达,重组蛋白C、G、T和AP对荔枝炭疽病菌有较微弱的抗菌活性,而重组蛋白S、A2、N和B1则无抗菌活性。(8)构建了暹罗芽孢杆菌的遗传转化体系,确定最佳条件为:感受态制备时添加1%DL-苏氨酸、2%甘氨酸、0.1%色氨酸和0.03%吐温80,电击缓冲液中不含盐离子,只含0.5 M山梨醇、0.5 M甘露醇和0.5 M海藻糖,电转质粒浓度最好在600ng/μL以上,最佳电击参数为电压2.1 kv、电击时间5 ms、电容25 u F和电阻200Ω。(9)成功构建了以敲除cody基因为靶向的同源敲除质粒pHT08-cody-up-down和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敲除质粒pHT08-Cas9-gRNA,并都成功转入暹罗芽孢杆菌JFL15中,同时Cas9蛋白成功获得表达,但两种方法均未成功敲除cody基因。
万玉莲,陈刘顺,谢丹,朱益波,朱东兴,齐斌[9](2018)在《D-苯基乳酸结合涂膜处理对贮藏期葡萄防腐保鲜效应的影响》文中认为以巨峰葡萄为试材,研究采后浸果处理对常温贮藏果实表面微生物数量与果实腐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处理(CK1)、单独涂膜处理(CK2)2组对照相比,D-苯基乳酸结合涂膜处理可有效抑制果实表面微生物的增加,至贮藏结束时,处理组果实较CK1和CK2的表面细菌总数分别降低了99%(P<0.05)和99.3%(P<0.05),霉菌总数分别降低了75%(P<0.05)和94.17%(P<0.05),酵母菌总数分别降低了98.13%(P<0.05)和97.45%(P<0.05),果实腐烂率分别降低了20.65%(P<0.05)和23.68%(P<0.05),大肠菌群数量也明显减少。D-苯基乳酸结合涂膜处理比单独涂膜能显着降低微生物引起的葡萄腐烂,表明其在鲜食葡萄生物保鲜技术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潜能。
石举然[10](2017)在《解淀粉芽孢杆菌iturinA的分离纯化及其对橙汁中酿酒酵母抑制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食品安全事故的不断出现使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也显着增强。食品添加剂的超量或者超范围使用,让很多消费者对添加剂的信任度直降为零,尽量拒绝含添加剂尤其是化学防腐剂的食品,而是更加推崇天然、健康的绿色食品。因此天然防腐剂的开发成为研究热点。微生物是天然防腐剂的一个重要来源,但是目前来源于微生物的天然抑菌物质产量低,种类少,抑菌效果受食品理化性质的影响,并且单一天然抑菌物质的抑菌范围狭窄,主要对细菌有较好的防控效果,这些特点均严重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基于目前出现的天然防腐剂抑菌谱狭窄的问题,本研究以蜂蜜为原料,从中筛选能够产生广谱天然抗菌物质并且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的的芽孢杆菌,并试图将其中抗菌物质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诱变和基因组改组等手段提高产量,以便实现工业上的应用。1.从两种野生蜂蜜中分离得到122株芽孢杆菌,从中筛选得到1株对短小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和酿酒酵母均有抑制作用的芽孢杆菌,经形态特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该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pH稳定性并且不易被蛋白酶分解,分别选取G+细菌、G-细菌、酵母菌和丝状真菌共16种食品腐败菌测定其抑菌谱发现,除了对荧光假单胞菌、毕赤酵母和黑曲霉没有抑制效果外,对其他的13种微生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菌谱较广。2.利用有机溶剂萃取、SephadexLH-20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对解淀粉芽孢杆菌LZ-5发酵液中对酿酒酵母有抑制作用的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经LC-MS进行分子量鉴定,并建立了该物质凝胶柱层析和HPLC纯化的条件,最终鉴定结果为iturinA的三种同系物(ituirn A2,iturinA3 和 iturinA6)。3.利用紫外诱变、亚硝基胍诱变、常温等离子体诱变和基因组改组相结合的方法处理野生菌株,提高解淀粉茅孢杆菌LZ-5的iturinA产量。经研究确定,紫外线照射时间为120s,亚硝基胍浓度为0.4mg/ml,等离子体处理60s为诱变的最佳条件。三种诱变共得到6株iturinA产量较原始菌株提高的突变株,平均提高23.4%。以其中4株为亲本进行基因组改组,经过两轮基因组改组得到3株产量有所提高的菌株,分别达到 168.92 mg/mL,162.38 mg/mL 和 179.22 mg/mL,其 iturinA 平均产量是原始菌株的2.03倍。4.用微量稀释法测定iturinA对酿酒酵母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并将三种剂量iturinA添加到人工污染了酿酒酵母的橙汁中,测定其对酵母菌抑制作用和对橙汁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iturinA浓度为0.76 mg/ml时,能够完全抑制橙汁中酵母菌的生长,与添加了 0.3mg/mlNatamycin的阳性对照组效果一致。且ituimA对橙汁理化指标没有影响,其总糖、可溶性固形物和总酸等指标的变化主要受其中酵母菌发酵的影响,而维生素C的变化则是氧化反应的结果
二、微生物抗菌物在食品防腐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生物抗菌物在食品防腐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枯草芽孢杆菌抗菌物质的制备及其在水产保鲜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枯草芽孢杆菌简介 |
1.2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产物 |
1.2.1 抗菌脂肽的应用 |
1.2.2 抗菌脂肽的生产工艺 |
1.2.3 抗菌脂肽的分离纯化 |
1.2.4 抗菌脂肽的抑菌机制 |
1.3 水产品简介 |
1.3.1 水产品的腐败 |
1.3.2 腐败指标特征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枯草芽孢杆菌抗菌物质的制备及初步鉴定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2.1.1 主要仪器 |
2.1.2 主要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培养基制备 |
2.2.2 .种子液制备 |
2.2.3 发酵产物的制备 |
2.2.4 产物的初步分离及鉴定 |
2.3 结果分析 |
2.3.1 液态发酵 |
2.3.2 超滤提取 |
2.3.3 Sephadex LH-20 凝胶层析 |
2.3.4 抗菌物质的鉴定 |
2.4 本章小结 |
3 固态发酵条件的优化 |
3.1 材料和仪器 |
3.1.1 主要材料 |
3.1.2 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培养基制备 |
3.2.2 发酵产物的提取 |
3.2.3 发酵条件的单因素实验 |
3.2.4 Box-Behnken设计优化固态发酵工艺 |
3.3 结果分析 |
3.3.1 固态发酵工艺单因素实验 |
3.3.2 响应面优化 |
3.3.3 最佳组合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抗菌物质对腐败细菌的抑制作用 |
4.1 材料与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腐败细菌的分离纯化 |
4.2.2 菌种保藏 |
4.2.3 菌株的16Sr DNA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进化树构建 |
4.2.4 菌落形态观察 |
4.2.5 生物被膜的定性测定 |
4.2.6 抗菌物质对腐败细菌的抑菌效应 |
4.2.7 抗菌物质对腐败细菌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 |
4.2.8 抗菌物质对腐败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
4.2.9 抗菌物质对腐败细菌细胞完整性的影响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系统发育树 |
4.3.2 菌落形态与特征 |
4.3.3 生物被膜定性测定 |
4.3.4 抗菌物质对腐败细菌的抑制效应 |
4.3.5 抗菌物质对腐败细菌生物被膜的清除作用 |
4.3.6 抗菌物质对腐败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
4.3.7 抗菌物质对腐败细菌细胞完整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抗菌物质在水产保鲜上的应用 |
5.1 材料与设备 |
5.2 实验方法 |
5.2.1 培养基的制备 |
5.2.2 抗菌物质对海青虾常规鲜度指标的影响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抗菌物质对冷藏虾肉p H值的影响 |
5.3.2 抗菌物质对冷藏虾肉中TVB-N值的控制效应 |
5.3.3 抗菌物质对冷藏虾肉中菌落总数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创新点 |
致谢 |
附录一 |
参考文献 |
(2)费氏丙酸杆菌和乳酸菌混合培养对霉菌抑菌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烘焙制品的防腐保鲜概况 |
1.1.1 烘培制品中的霉菌污染 |
1.1.2 烘培制品的防腐保鲜方法 |
1.2 丙酸杆菌对霉菌的抑菌研究 |
1.2.1 丙酸杆菌的生物学特征 |
1.2.2 丙酸杆菌作为生物防腐剂的应用 |
1.3 乳酸菌对霉菌的抑菌研究 |
1.3.1 乳酸菌的生物学特征 |
1.3.2 乳酸菌作为生物防腐剂的应用 |
1.4 混合菌剂的协同抑菌研究 |
1.4.1 混合菌剂协同抑菌概述 |
1.4.2 混合菌剂协同抑菌的机理 |
1.5 混合菌株发酵液抑菌研究 |
1.5.1 复合菌株混合发酵液抑菌活性增强的机理 |
1.5.2 复合菌株混合发酵的发酵条件 |
1.6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1.6.1 研究目的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烘焙制品中腐败霉菌的分离、纯化和鉴定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培养基 |
2.2.2 主要试剂与材料 |
2.2.3 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面包中腐败霉菌的分离、纯化 |
2.3.2 霉菌菌落及显微观察和菌种保存 |
2.3.3 腐败霉菌的分子鉴定 |
2.3.4 腐败霉菌在面包中检出率和最早检出时间 |
2.3.5 数据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面包中腐败霉菌的菌落及显微观察 |
2.4.2 面包中腐败霉菌的分子鉴定 |
2.4.3 面包中腐败霉菌的检出率和最早检出时间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费氏丙酸杆菌和乳酸菌混合菌剂对霉菌抑菌活性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菌种材料 |
3.2.2 培养基 |
3.2.3 主要试剂 |
3.2.4 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高抑菌活性菌株的筛选 |
3.3.2 具有协同抗霉菌活性的费氏丙酸杆菌和乳酸菌混合菌剂 |
3.3.3 乳酸菌和费氏丙酸杆菌菌剂的大批量制备 |
3.3.4 乳酸菌和费氏丙酸杆菌混合菌剂对面包霉菌的抑菌效果 |
3.3.5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高抗霉菌活性菌株的筛选 |
3.4.2 混合菌剂的协同抑菌作用 |
3.4.3 混合菌剂的最低抑菌浓度 |
3.4.4 乳酸菌和费氏丙酸杆菌菌剂的大批量制备 |
3.4.5 面包表面喷洒混合菌剂的抗霉菌活性 |
3.4.6 面包中费氏丙酸杆菌和乳酸菌的活细胞数量 |
3.4.7 面包中乳酸、丙酸和乙酸的含量 |
3.4.8 面包中加入混合菌剂的抗霉菌效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费氏丙酸杆菌和乳酸菌混合发酵液的抑菌活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菌株 |
4.2.2 培养基 |
4.2.3 主要试剂 |
4.2.4 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单一菌株发酵液抑菌活性的测定 |
4.3.2 单独和混合费氏丙酸杆菌和乳酸菌的摇瓶发酵 |
4.3.3 单独和混合费氏丙酸杆菌和乳酸菌的发酵罐发酵 |
4.3.4 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定量检测 |
4.3.5 发酵液对黄曲霉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的影响 |
4.3.6 抑菌活性物质的性质鉴定 |
4.3.7 发酵液中罗伊氏菌素含量的测定 |
4.3.8 发酵液中有机酸含量的测定 |
4.3.9 混合发酵液主要抑菌活性成分鉴定 |
4.3.10 数据分析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单一菌株发酵液抑菌活性的比较 |
4.4.2 单独和混合菌株摇瓶发酵液的抑菌活性 |
4.4.3 单独与混合发酵罐发酵液的抑菌活性 |
4.4.4 发酵液对黄曲霉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的影响 |
4.4.5 抑菌活性物质的性质鉴定 |
4.4.6 发酵液中罗伊氏菌素的含量 |
4.4.7 发酵液中有机酸的含量 |
4.4.8 混合发酵液主要抑菌活性物质鉴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费氏丙酸杆菌和乳酸菌混合发酵条件优化及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2.1 实验菌株 |
5.2.2 培养基 |
5.2.3 主要试剂 |
5.2.4 仪器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3.1 发酵时间优化 |
5.3.2 发酵温度优化 |
5.3.3 发酵pH优化 |
5.3.4 丙酸杆菌和乳酸菌接种比接种量优化 |
5.3.5 初始葡萄糖浓度对活性的影响 |
5.3.6 不同氮源种类对活性的影响 |
5.3.7 氮源浓度对活性的影响 |
5.3.8 发酵液抑菌活性(AU)的测定 |
5.3.9 混合发酵液的应用实验 |
5.3.10 数据分析 |
5.4 结果与分析 |
5.4.1 最佳混合发酵时间 |
5.4.2 最佳混合发酵温度 |
5.4.3 最佳混合发酵pH |
5.4.4 最佳接种条件 |
5.4.5 最佳初始葡萄糖浓度 |
5.4.6 最佳氮源种类 |
5.4.7 最佳氮源浓度 |
5.4.8 应用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全文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解淀粉芽孢杆菌Fengycin合成酶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研究进展 |
1.1.1 解淀粉芽孢杆菌简介 |
1.1.2 解淀粉芽孢杆菌应用 |
1.2 抗菌脂肽Fengycin的研究现状 |
1.2.1 Fengycin简介 |
1.2.2 Fengycin应用 |
1.3 细菌非编码RNA的研究进展 |
1.3.1 细菌ncRNA概述 |
1.3.2 ncRNA的预测方法 |
1.3.3 细菌ncRNA的功能 |
1.4 双孢菇保鲜的研究现状 |
1.5 本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ncRNA基因敲除对解淀粉芽孢杆菌Fengycin合成调控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1.3 HPLC检测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解淀粉芽孢杆菌LPB-18 FenSr3 基因敲除菌株的构建 |
2.2.2 敲除FenSr3 基因对解淀粉芽孢杆菌合成Fengycin产量的影响 |
2.2.3 讨论 |
第三章 ncRNA基因过表达对解淀粉芽孢杆菌Fengycin合成调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1.3 HPLC检测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解淀粉芽孢杆菌ncRNA基因过表达菌株的构建 |
3.2.2 过表达FenSr3 基因对解淀粉芽孢杆菌Fengycin的产量的影响 |
3.2.3 讨论 |
第四章 FenSr3 基因调控Fengycin合成的转录组学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RNA-Seq数据分析 |
4.2.2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4.2.3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 |
4.2.4 代谢途径 |
4.2.5 基因的转录与调控 |
4.3 讨论 |
第五章 抗菌脂肽Fengycin对双孢菇保鲜效果的研究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材料与仪器 |
5.1.2 复合涂膜液配方的研究 |
5.1.3 Fengycin对双孢菇的保鲜效果研究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复合涂膜液配方优化试验结果 |
5.2.2 Fengycin对双孢菇的保鲜效果试验结果 |
5.3 讨论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4)新型细菌素BM1122和BM1300的理化特性和抑菌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细菌素概况 |
1.2.1 细菌素的来源 |
1.2.2 细菌素的分类 |
1.2.3 细菌素的合成与分泌 |
1.3 细菌素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细菌素的纯化和理化特性的研究进展 |
1.3.2 细菌素抑菌机制的研究进展 |
1.3.3 细菌素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4 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细菌素BM1122和BM1300的理化特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和分析 |
2.2.1 细菌素BM1300的纯化 |
2.2.2 细菌素BM1300的鉴定 |
2.2.3 细菌素BM1300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
2.2.4 细菌素BM1122和BM1300的抑菌谱 |
2.2.5 温度、pH、酶、化学试剂对细菌素稳定性的影响 |
2.2.6 细菌素BM1122和BM1300的溶血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细菌素BM1122和BM1300的抑菌机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和分析 |
3.2.1 细菌素对指示菌生长的影响 |
3.2.2 细菌素对指示菌的杀菌模式 |
3.2.3 细菌素对指示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3.2.4 细菌素对指示菌生物膜的影响 |
3.2.5 细菌素对指示菌细胞周期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细菌素BM1122和BM1300对食品中微生物的抑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和分析 |
4.2.1 细菌素BM1122对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 |
4.2.2 细菌素BM1300对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 |
4.2.3 细菌素BM1122对牛肉中微生物的抑制 |
4.2.4 细菌素BM1300对牛肉中微生物的抑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普洱茶树叶片内生细菌Bacillus velezensis FZ06的基因组测序及抗菌活性代谢产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植物内生菌简介 |
1.1.1 植物内生菌定义 |
1.1.2 植物内生菌多样性 |
1.1.3 植物内生菌功能潜力 |
1.1.4 植物内生菌抗菌代谢产物 |
1.2 普洱茶及茶类植物内生菌 |
1.2.1 普洱茶简介 |
1.2.2 茶叶的化学成分及饮用功效 |
1.2.3 茶类植物内生菌概述 |
1.3 本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普洱茶树叶片拮抗性内生细菌的分离、鉴定及抗菌活性物质特性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1.1 普洱茶树叶片样品 |
2.1.2 指示菌株与培养基 |
2.1.3 实验试剂及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普洱茶树叶片内生菌的分离与纯化 |
2.2.2 抗真菌内生细菌的筛选 |
2.2.3 内生细菌菌种鉴定 |
2.2.3.1 菌株形态鉴定 |
2.2.3.2 生理、生化指标鉴定 |
2.2.3.3 细菌16S rDNA分子鉴定 |
2.2.4 拮抗性内生细菌Bacillus velezensis FZ06 抗菌活性物质特性研究 |
2.2.4.1 温度对抗菌活性物质抗菌活性的影响 |
2.2.4.2 环境pH值对抗菌活性物质抗菌活性的影响 |
2.2.4.3 贮藏时间对抗菌活性物质抗菌活性的影响 |
2.2.4.4 抗菌活性物质溶解性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内生细菌的分离与筛选 |
2.3.2 拮抗性内生细菌FZ06菌种鉴定 |
2.3.2.1 菌株形态鉴定 |
2.3.2.2 生理、生化指标鉴定 |
2.3.2.3 细菌16S rDNA分子鉴定 |
2.3.3 拮抗性内生细菌Bacillus velezensis FZ06 抗菌活性物质特性研究 |
2.3.3.1 温度对抗菌活性物质抗菌活性的影响 |
2.3.3.2 环境pH值对抗菌活性物质抗菌活性的影响 |
2.3.3.3 贮藏时间对抗菌活性物质抗菌活性的影响 |
2.3.3.4 抗菌活性物质溶解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生细菌Bacillus velezensis FZ06 全基因组分析及抗菌次级代谢产物预测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菌株及培养基 |
3.1.2 实验试剂及主要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菌种培养 |
3.2.2 全基因组框架图测序 |
3.2.2.1 细菌基因组DNA提取及质量检验 |
3.2.2.2 细菌基因组DNA片段化 |
3.2.2.3 文库构建及质量检验 |
3.2.2.4 样品上机测序及质量评估与控制 |
3.2.2.5 基因组拼接 |
3.2.3 基因组功能分析 |
3.2.3.1 COG功能分类注释 |
3.2.3.2 GO功能分类注释 |
3.2.3.3 KEGG功能分类注释 |
3.2.3.4 VFDB注释 |
3.2.3.5 CAZy注释 |
3.2.3.6 泛基因组分析 |
3.2.4 抗菌次级代谢产物分析 |
3.2.4.1 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注释 |
3.2.4.2 非核糖体肽合成酶模块化功能结构域定位分析 |
3.2.4.3 基于比较生物学的全基因组框架图Scaffords拼接 |
3.2.4.4 非核糖体肽合成(NRPS)途径合成脂肽类产物结构预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细菌基因组框架图测序 |
3.3.1.1 细菌基因组DNA提取 |
3.3.1.2 基因文库构建 |
3.3.1.3 基因组测序及拼接结果 |
3.3.2 基因组功能分析 |
3.3.2.1 COG功能分类注释 |
3.3.2.2 GO功能分类注释 |
3.3.2.3 KEGG功能分类注释 |
3.3.2.4 VFDB注释 |
3.3.2.5 CAZy注释 |
3.3.2.6 泛基因组分析 |
3.3.3 抗菌次级代谢产物分析 |
3.3.3.1 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注释 |
3.3.3.2 非核糖体肽合成酶模块化功能结构域定位 |
3.3.3.3 基于比较生物学的全基因组框架图拼接 |
3.3.3.4 NRPS途径合成脂肽类产物的结构预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Bacillus velezensis FZ06 抗菌提取物的制备、纯化、结构鉴定及抗菌活性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实验菌株及培养基 |
4.1.2 实验试剂及主要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抗菌提取物的制备与纯化 |
4.2.1.1 抗菌粗提物的制备 |
4.2.1.2 抗菌粗提物的薄层层析定性检测 |
4.2.1.3 抗菌粗提物的纯化 |
4.2.2 抗菌提取物的结构鉴定 |
4.2.3 脂肽提取物的抑菌谱及最小抑菌浓度 |
4.2.3.1 脂肽提取物的制备与纯化 |
4.2.3.2 抑菌谱的测定 |
4.2.3.3 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抗菌粗提物的制备与纯化 |
4.3.2 抗菌提取物的结构鉴定 |
4.3.2.1 UPLC-MS分析 |
4.3.2.2 m/z994,1008,1022,1036 和1050 amu的分子离子峰的MS/MS分析 |
4.3.2.3 m/z1043,1057,1071 和1085 amu的分子离子峰的MS/MS分析 |
4.3.2.4 m/z1449,1463,1477,1491 和1505 amu的分子离子峰的MS/MS分析 |
4.3.2.5 m/z1467,1481,1495,1509 和1523 amu的分子离子峰MS/MS分析 |
4.3.3 脂肽提取物的抑菌谱及最小抑菌浓度 |
4.3.3.1 抑菌谱的测定 |
4.3.3.2 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罗伊氏乳杆菌发酵制备抑菌物质及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乳酸菌及其主要抑菌产物 |
1.1.1 乳酸菌 |
1.1.2 乳酸菌的主要抑菌产物 |
1.1.3 罗伊氏乳杆菌 |
1.1.4 罗伊氏乳杆菌的主要抑菌产物 |
1.2 乳酸菌发酵液抑菌效果的影响因素 |
1.2.1 发酵条件 |
1.2.2 环境因素 |
1.3 蛋白质类抑菌物质的分离方法 |
1.3.1 盐析 |
1.3.2 有机溶剂萃取 |
1.3.3 膜分离 |
1.3.4 离子交换层析 |
1.3.5 凝胶过滤层析 |
1.3.6 高效液相色谱 |
1.4 分子量测定方法 |
1.4.1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1.4.2 生物质谱技术 |
1.5 罗伊氏乳杆菌在食品中的应用 |
1.5.1 在食品中的防腐保鲜应用 |
1.5.2 在食品中的其他应用 |
1.6 立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
1.6.1 立题依据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罗伊氏乳杆菌发酵液的抑菌特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菌种 |
2.2.2 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培养基及试剂的制备 |
2.3.2 罗伊氏乳杆菌的活化培养与发酵上清液制备 |
2.3.3 罗伊氏乳杆菌发酵液的参数测定 |
2.3.4 罗伊氏乳杆菌发酵液的抑菌特性研究 |
2.3.5 数据处理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指示菌对LYS-1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
2.4.2 pH值对LYS-1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
2.4.3 热处理温度对LYS-1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
2.4.4 酶解处理对LYS-1发酵液抑菌活性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碳氮源对罗伊氏乳杆菌发酵液抑菌效果的影响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菌种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培养基及试剂的制备 |
3.3.2 罗伊氏乳杆菌的活化培养与发酵上清液制备 |
3.3.3 碳源对LYS-1发酵液抑菌效果的影响 |
3.3.4 氮源对LYS-1发酵液抑菌效果的影响 |
3.3.5 碳氮比对LYS-1发酵液活菌数和抑菌效果的影响 |
3.3.6 数据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碳源对LYS-1发酵液抑菌效果的影响 |
3.4.2 氮源对LYS-1发酵液抑菌效果的影响 |
3.4.3 碳氮比对LYS-1发酵液抑菌效果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罗伊氏乳杆菌发酵液抑菌成分的分析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菌种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培养基及试剂的制备 |
4.3.2 罗伊氏乳杆菌的活化培养与发酵上清液制备 |
4.3.3 罗伊氏乳杆菌发酵上清液的抑菌效果测定 |
4.3.4 罗伊氏乳杆菌发酵液中3-羟基丙醛(3-HPA)的分析 |
4.3.5 罗伊氏乳杆菌发酵液的真空蒸馏处理 |
4.3.6 罗伊氏乳杆菌发酵液的强酸水解处理 |
4.3.7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测定挥发性成分 |
4.3.8 罗伊氏乳杆菌发酵上清液肽类物质的分离与分析 |
4.3.9 数据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LYS-1发酵液中3-羟基丙醛的分析 |
4.4.2 LYS-1发酵液的真空蒸馏处理 |
4.4.3 LYS-1发酵液的强酸水解处理 |
4.4.4 HS-SPME-GC-MS测定挥发性成分 |
4.4.5 LYS-1发酵上清液肽类物质的分离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1 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外界因素和食品内部环境变化对Brevilaterin抗菌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实验方法 |
1.3.1 Brevilaterin抗菌活性测定 |
1.3.3最小杀菌浓度的测定 |
1.3.2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
1.3.4 不同外界因素及处理对Brevilaterin抗菌活性影响实验 |
1.3.4. 1 金属离子、乳化剂、增稠剂、酶类和蔗糖对Brevilaterin抗菌活性影响的处理方法 |
1.3.4. 2 反复冻融对Brevilaterin抗菌活性影响的处理方法 |
1.3.5 食品内部环境变化对Brevilaterin抗菌作用影响实验 |
1.3.5. 1 温度变化实验 |
1.3.5. 2 pH值变化实验 |
1.3.5. 3 渗透压变化实验 |
1.3.5. 4 氧含量变化实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外界因素及处理条件对Brevilaterin抗菌活性的影响 |
2.1.1 不同外界因素对Brevilaterin抗菌活性的影响 |
2.1.1. 1 金属离子的影响 |
2.1.1. 2 乳化剂的影响 |
2.1.1. 3 增稠剂的影响 |
2.1.1. 4 酶制剂的影响 |
2.1.1. 5 高浓度蔗糖的影响 |
2.1.2 反复冻融处理对Brevilaterin抗菌活性的影响 |
2.2 食品内部环境变化对Brevilaterin抗菌作用的影响 |
2.2.1 温度变化对Brevilaterin抗菌作用的影响 |
2.2.2 pH值变化对Brevilaterin抗菌作用的影响 |
2.2.3 渗透压变化对Brevilaterin抗菌作用的影响 |
2.2.4 氧含量对Brevilaterin抗菌作用的影响 |
3 结论 |
(8)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JFL15抗菌物质的纯化鉴定及其生物合成途径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及中文对照 |
第一章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1.1 病原菌危害及抗生素滥用 |
1.1.1 病原菌的危害 |
1.1.2 抗生素滥用 |
1.2 拮抗芽孢杆菌的研究概况 |
1.2.1 芽孢杆菌简介 |
1.2.2 芽孢杆菌基因组测序研究概况 |
1.3 芽孢杆菌产生的抗菌活性物质 |
1.3.1 核糖体合成途径产生的抗菌物质 |
1.3.2 非核糖体合成途径产生的抗菌物质 |
1.3.3 挥发性的抗菌物质 |
1.3.4 其他抗菌活性物质 |
1.4 芽孢杆菌抗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1.4.1 抗菌物质的快速检测 |
1.4.2 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 |
1.4.3 抗菌物质的结构鉴定 |
1.5 芽孢杆菌抗菌物质的生物合成及其调控途径 |
1.5.1 抗菌物质的生物合成机制 |
1.5.2 抗菌物质的合成调控 |
1.6 芽孢杆菌基因编辑技术概况 |
1.6.1 同源重组基因敲除 |
1.6.2 CRISPR-Cas9技术 |
1.6.3 其他基因敲除方法 |
1.7 暹罗芽孢杆菌研究进展 |
1.8 本研究的立题背景、意义、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
1.8.1 立题背景和意义 |
1.8.2 主要研究内容 |
1.8.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拮抗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材料和菌株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溶液及配制 |
2.1.4 培养基 |
2.1.5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抑菌活性的检测方法 |
2.2.2 细菌的分离 |
2.2.3 拮抗菌的筛选 |
2.2.4 拮抗菌的形态及生理生化鉴定方法 |
2.2.5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2.6 JFL15菌株抗菌谱的测定 |
2.2.7 水产病原指示菌耐药性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带鱼肠道中细菌的分离 |
3.2 JFL15菌株的常规方法鉴定 |
3.2.1 JFL15菌株的形态特征 |
3.2.2 JFL15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 |
3.3 JFL15菌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3.3.1 基因组DNA提取 |
3.3.2 16SrDNA序列的扩增 |
3.3.3 16SrDNA测序 |
3.3.4 菌株的进化树分析 |
3.4 水产病原菌耐药性的测定 |
3.5 JFL15发酵上清液的抗菌谱测定 |
4 讨论 |
4.1 芽孢杆菌作为抗生物替代物的优势 |
4.2 关于芽孢杆菌的鉴定 |
4.3 关于菌株JFL15的抗菌活性 |
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暹罗芽孢杆菌JFL15产抗菌活性物的发酵条件及其提取方法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材料和菌株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培养基 |
2.1.4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株活化 |
2.2.2 种子液的制备及其生长曲线的测定 |
2.2.3 发酵上清液的制备 |
2.2.4 抑菌活性的检测方法 |
2.2.5 发酵条件的优化 |
2.2.6 暹罗芽孢杆菌JFL15发酵液理化性质研究 |
2.2.7 抗菌活性物质提取方法研究 |
2.2.8 不同方法提取的抗菌粗提物抗菌谱测定 |
2.2.9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暹罗芽孢杆菌JFL15生长曲线的测定 |
3.2 暹罗芽孢杆菌JFL15发酵条件的优化 |
3.2.1 发酵培养基的选择 |
3.2.2 培养基装液量的影响 |
3.2.3 接种量的影响 |
3.2.4 培养基起始pH值的影响 |
3.2.5 培养温度的影响 |
3.2.6 培养时间的影响 |
3.2.7 转速的影响 |
3.3 发酵上清液的理化性质研究 |
3.3.1 对酶的稳定性 |
3.3.2 对热的稳定性 |
3.3.3 对酸碱的稳定性 |
3.3.4 对紫外线的稳定性 |
3.3.5 储存时间的影响 |
3.4 抗菌活性物质提取方法研究 |
3.4.1 最佳硫酸铵浓度的确定 |
3.4.2 不同方法提取的抗菌粗提物抗菌谱测定及活性比较 |
4 讨论 |
4.1 关于发酵培养基选择 |
4.2 发酵条件优化 |
4.3 关于抗菌物质提取方法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菌株JFL15的全基因组测序及抗菌活性物质生物合成途径解析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材料和菌株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培养基 |
2.1.4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细菌培养 |
2.2.2 菌株JFL15的全基因组测序 |
2.2.3 测序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4 基于全基因组比对的菌株JFL15鉴定 |
2.2.5 菌株JFL15次级代谢产物基因簇的预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3.2 测序与组装结果 |
3.3 基因组测序质量控制分析 |
3.3.1 GC含量与测序深度关联分析 |
3.3.2 K-mer分析 |
3.4 菌株JFL15全基因组基本概况 |
3.5 比较基因组分析 |
3.5.1 基因组共线性分析 |
3.5.2 Core和Pan基因分析 |
3.5.3 基于全基因组比较的菌株JFL15鉴定 |
3.6 基因组特征功能分析 |
3.6.1 COG功能分类 |
3.6.2 GO功能分类 |
3.6.3 KEGG代谢途径分析 |
3.7 抗菌活性物质基因簇挖掘与分析 |
3.8 抗菌物质合成通路分析 |
3.8.1 抗生素的代谢途径 |
3.8.2 非核糖体合成的抗菌物质的代谢途径 |
3.8.3 暹罗芽孢杆菌JFL15中的调控系统 |
4 讨论 |
4.1 基于全基因的菌株JLF15鉴定 |
4.2 抗菌物质合成基因簇分析 |
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材料和菌株 |
2.1.2 主要试剂 |
2.1.3 培养基 |
2.1.4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暹罗芽孢杆菌JFL15抗菌活性物质基因检测 |
2.2.2 暹罗芽孢杆菌JFL15抗菌活性物质的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暹罗芽孢杆菌JFL15抗菌活性物质基因检测 |
3.2 挥发性抗菌物质的鉴定及活性分析 |
3.2.1 暹罗芽孢杆菌JFL15挥发性物质对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 |
3.2.2 暹罗芽孢杆菌JFL15挥发性抑菌代谢物鉴定 |
3.3 硫酸铵沉淀抗菌活性物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3.3.1 硫酸铵沉淀A组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3.3.2 硫酸铵沉淀B组份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3.3.3 组份A1和B的抗菌谱测定 |
3.4 盐酸沉淀抗菌活性物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3.4.1 盐酸沉淀法对JFL15菌株抗菌活性物质的粗提 |
3.4.2 SephadexLH-20凝胶层析分离 |
3.4.3 制备型反向HPLC纯化 |
3.4.4 纯化后活性物质的鉴定 |
3.4.5 IturinA和BacillomycinF的MIC测定及抗菌机理研究 |
3.5 乙酸乙酯萃取抗菌活性物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
3.5.1 SephadexLH-20凝胶层析分离 |
3.5.2 制备型反向HPLC纯化 |
3.5.3 纯化后活性物质的鉴定 |
3.5.4 抗菌活性检测 |
4 讨论 |
4.1 抗菌物质的分离鉴定 |
4.2 关于抗菌物质的鉴定 |
4.3 关于提取方法研究 |
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菌株JFL15中抗菌蛋白的克隆与表达研究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材料和菌株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溶液及配制 |
2.1.4 培养基 |
2.1.5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暹罗芽孢杆菌JFL15基因组本地blast数据库的构建 |
2.2.2 抗菌蛋白基因的挖掘 |
2.2.3 暹罗芽孢杆菌JFL15抗菌蛋白基因的克隆 |
2.2.4 抗菌蛋白基因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 |
2.2.5 重组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验证 |
2.2.6 重组蛋白的表达 |
2.2.7 重组蛋白的纯化及抑菌活性检测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暹罗芽孢杆菌JFL15基因组DNA提取 |
3.2 抗菌蛋白基因的挖掘 |
3.3 抗菌蛋白基因的克隆 |
3.3.1 8种抗菌蛋白基因的扩增 |
3.3.2 阳性克隆载体鉴定及测序 |
3.4 抗菌蛋白基因氨基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1 抗菌蛋白二级结构预测 |
3.4.2 抗菌蛋白疏水性分析 |
3.4.3 抗菌蛋白三级结构预测 |
3.5 抗菌蛋白的表达 |
3.5.1 原核表达载体的筛选 |
3.5.2 抗菌蛋白的原核表达 |
4 讨论 |
4.1 关于原核表达载体选择 |
4.2 关于蛋白表达量 |
4.3 关于重组蛋白抗菌活性 |
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尝试敲除cody基因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菌株和质粒 |
2.1.2 引物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溶液及配制 |
2.1.5 培养基 |
2.1.6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CRISPR-cas9基因敲除载体的构建 |
2.2.2 以cody基因为敲除靶点的同源重组敲除载体的构建 |
2.2.3 暹罗芽孢杆菌JFL15的转化 |
2.2.4 pHT-Cas9-gRNA敲除系统的鉴定 |
2.2.5 pHT08-cody敲除系统的鉴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CRISPR-Cas9基因敲除体系的构建 |
3.1.1 pHT08质粒的提取 |
3.1.2 cas9基因的扩增 |
3.1.3 pHT08-Cas9质粒鉴定 |
3.1.4 gRNA片段的扩增 |
3.1.5 pHT08-Cas9-gRNA质粒鉴定 |
3.1.6 电击转化结果 |
3.1.7 转化子质粒提取及PCR鉴定 |
3.1.8 Cas9蛋白诱导表达及纯化 |
3.1.9 cody基因的敲除鉴定 |
3.2 以cody基因为敲除靶点的同源重组敲除体系的构建 |
3.2.1 暹罗芽孢杆菌JFL15基因组DNA提取 |
3.2.2 cody基因上、下游同源臂扩增 |
3.2.3 pHT08-cody-up中间载体的鉴定 |
3.2.4 pHT08-cody-up-down载体的鉴定 |
3.2.5 电击转化结果 |
3.2.6 转化子质粒提取及PCR鉴定 |
3.2.7 同源重组法cody基因的敲除鉴定 |
3.2.8 线性片段(up-Cm-down)转化敲除鉴定 |
4 讨论 |
4.1 暹罗芽孢杆菌JFL15转化 |
4.2 同源重组敲除体系 |
4.3 CRISPR-Cas9基因敲除体系 |
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全文结论与展望 |
1 全文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菌株JFL15的16SrDNA基因序列 |
附录B 8种(C、G、S、T、A2、AP、N、B1)抗菌蛋白的编码序列 |
附录C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D-苯基乳酸结合涂膜处理对贮藏期葡萄防腐保鲜效应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和仪器 |
1.1.1 材料与试剂 |
1.1.2 主要仪器设备 |
1.2 试验方法 |
1.2.1 葡萄采后预处理 |
1.2.2 测定方法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对贮藏期葡萄表面细菌数量的影响 |
2.2 对贮藏期葡萄表面霉菌数量的影响 |
2.3 对贮藏期葡萄表面酵母菌数量的影响 |
2.4 对贮藏期葡萄表面大肠菌群数量的影响 |
2.5 对葡萄贮藏期果实腐烂率的影响 |
3 结论 |
(10)解淀粉芽孢杆菌iturinA的分离纯化及其对橙汁中酿酒酵母抑制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Iturin家族 |
2. 微生物育种 |
2.1 诱变育种 |
2.2 基因组改组 |
3. 食品中酵母菌污染及防治 |
3.1 酵母菌污染现状 |
3.2 食品中酵母菌控制策略 |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4.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4.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广谱抗菌芽孢杆菌的筛选及抗菌物质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样品来源 |
1.1.2 试剂及培养基 |
1.1.3 供试菌株 |
1.1.4 仪器与设备 |
1.2 方法 |
1.2.1 芽孢杆菌的筛选 |
1.2.2 抗菌物质稳定性的研究 |
1.2.3 菌株鉴定 |
1.2.4 抗菌物质的纯化与鉴定 |
1.2.5 抑菌活性物质的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有抗菌活性芽孢杆菌的筛选 |
2.1.1 芽孢杆菌的筛选 |
2.1.2 菌株LZ-5抑菌谱的测定 |
2.2 抗菌物质稳定性的研究 |
2.2.1 热处理对抗菌活性的影响 |
2.2.2 酸碱处理对抑菌活性的影响 |
2.2.3 蛋白酶对抑菌活性的影响 |
2.3 菌株鉴定 |
2.3.1 形态特征鉴定 |
2.3.2 生理生化鉴定 |
2.3.3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4 抗菌物质的纯化与鉴定 |
2.4.1 有机溶剂萃取 |
2.4.2 抗菌粗提物全波长扫描 |
2.4.3 抗菌粗提物的SephadexLH-20凝胶层析 |
2.4.4 有抑菌活性样品的HPLC检测 |
2.4.5 LC-ESI-MS |
2.4.6 IturinA的HPLC检测和标准曲线制作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理化诱变及基因组改组选育iturinA高产菌株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种 |
1.1.2 仪器设备 |
1.1.3 培养基与溶液 |
1.2 方法 |
1.2.1 菌体生长曲线的测定 |
1.2.2 理化诱变 |
1.2.3 基因组改组提高iturinA产量 |
1.2.4 高产菌株筛选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生长曲线 |
2.2 理化诱变 |
2.2.1 紫外诱变(UV) |
2.2.2 亚硝基胍诱变(NTG) |
2.2.3 等离子体诱变(ARTP) |
2.3 基因组改组提高iturinA的产量 |
2.3.1 菌体培养时间对原生质体形成的影响 |
2.3.2 溶菌酶浓度对原生质体形成的影响 |
2.3.3 溶菌酶作用时间对原生质体形成的影响 |
2.3.4 基因组改组提高iturinA的产量 |
2.3.5 10L发酵罐培养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IturinA对橙汁中酿酒酵母抑制作用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样品 |
1.1.2 菌株 |
1.1.3 培养基与试剂 |
1.1.4 仪器与设备 |
1.2 方法 |
1.2.1 IturinA冻干粉的制备 |
1.2.2 IturinA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的测定 |
1.2.3 橙汁样品分组及处理 |
1.2.4 指标测定 |
1.2.5 数据处理与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IturinA的MIC和MFC的测定 |
2.2 橙汁在25℃条件下酵母菌总数的变化情况 |
2.3 不同防腐处理对橙汁理化指标的影响 |
2.3.1 总糖 |
2.3.2 总酸 |
2.3.3 维生素C |
2.3.4 可溶性固形物 |
2.3.5 褐变指数 |
2.3.6 感官指标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结论 |
创新点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四、微生物抗菌物在食品防腐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枯草芽孢杆菌抗菌物质的制备及其在水产保鲜上的应用[D]. 隋晓日. 烟台大学, 2021(12)
- [2]费氏丙酸杆菌和乳酸菌混合培养对霉菌抑菌活性的研究[D]. 冉琼.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3]解淀粉芽孢杆菌Fengycin合成酶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D]. 周振. 淮阴工学院, 2020(02)
- [4]新型细菌素BM1122和BM1300的理化特性和抑菌机制的研究[D]. 陆莹莹.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5]普洱茶树叶片内生细菌Bacillus velezensis FZ06的基因组测序及抗菌活性代谢产物研究[D]. 李方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6]罗伊氏乳杆菌发酵制备抑菌物质及其特性研究[D]. 吴惠贞.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外界因素和食品内部环境变化对Brevilaterin抗菌特性的影响[J]. 王美姿,刘杨柳,韩盼盼,秦明,王露露,王星星,陈洲,贾英民.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2021(01)
- [8]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JFL15抗菌物质的纯化鉴定及其生物合成途径解析[D]. 许本宏.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 [9]D-苯基乳酸结合涂膜处理对贮藏期葡萄防腐保鲜效应的影响[J]. 万玉莲,陈刘顺,谢丹,朱益波,朱东兴,齐斌. 食品与机械, 2018(01)
- [10]解淀粉芽孢杆菌iturinA的分离纯化及其对橙汁中酿酒酵母抑制作用的研究[D]. 石举然.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