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碳酸盐岩储层特征测井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李强[1](2021)在《湖相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测井综合解释评价》文中认为随着英西地区勘探研究的深入表明渐新世下干柴沟组上段(E32)油气藏十分丰富,然而该地区处于柴达木盆地西部地层凹陷处的英雄岭盆状构造侵蚀地带西北段,长期受到了板块的构造作用及地质沉积作用等的影响,导致该类储层岩性复杂,矿物种类及其储层类型多,孔隙结构多样性,储层非均质性强等特点,从而储层参数求取困难,有效储层划分不明确,因此对英西地区储层特征分析和储层综合解释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在测井综合资料解释的基础上,针对储层参数求取难,有效储层划分不明确等难题,利用岩性扫描测井、衍射全岩分析、岩性柱取样等分析方法对英西地区储层的特征(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进行研究并对英西地区储层特征关系进行分析,然后利用岩性扫描测井识别英西地区储层,并对储层类型进行划分,利用岩性扫描测井、电成像测井、元素测井、核磁测井以对英西地区储层进行评价,建立有效孔隙度,孔隙度谱,裂缝参数和饱和度的求取方法,提高储层参数求取的精度,最后结合储层影响因素,利用孔隙度和裂缝参数等综合分析,构建了储层的分类图版,建立了有效储层综合分类标准,对储层进行有效的分类和划分。研究表明研究区的湖相碳酸盐岩储层物性存在低孔隙度和特低渗透率的特性,储层主要岩性分别为含泥灰云岩和泥质灰云岩。利用电成像测井可以将储层分为强层状、弱层状、暗斑块状和块状结构四类。通过基质孔隙度和裂缝孔隙度等参数构建储层评价标准及分类图版对储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分类标准和分类图版在储层中评价效果较好,对提高湖相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解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季天愚[2](2021)在《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台缘带分布、沉积相及有利区的地震解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寒武系盐下白云岩是塔里木盆地天然气勘探的重大战略接替领域。中深1井于2013年在塔中隆起中-下寒武统白云岩中首次获得油气突破,2020年位于塔北隆起上的轮探1井在寒武系盐下吾松格尔组获得高产油流,同年,柯探1井在柯坪断隆寒武系盐下吾松格尔组获得油气突破。这一系列的突破都表明塔里木盆地在寒武系盐下白云岩领域具有油气规模成藏的地质条件,具备良好的勘探前景。虽然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勘探在肖尔布拉克组和吾松格尔组相继获得突破,但关于寒武系盐下白云岩的勘探仍有许多难题,如其盐下规模古丘滩体储层的展布不清等。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地层埋深大,当前揭示该地层的钻井较少,全盆地仅20余口,完全揭穿下寒武统的钻井则更少,因此,中-下寒武统的岩相古地理重建和有利储集相带的预测主要依赖于地震资料的解释。本论文以轮南工区三维和覆盖全盆的二维地震资料解释研究为主,综合野外露头、钻井、测井、岩心、薄片等资料,同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研究了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下寒武统地层的地震相特征、台缘带的形成演化、沉积特征与岩相古地理、下寒武统肖尔布拉克组和吾松格尔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中寒武统盖层的封盖能力和有利发育区,并基于地震波衰减异常的方法对轮南三维工区进行了有利含气区的预测。综合以上研究成果,对轮南三维工区和全盆地二维工区进行了不同尺度和精度的有利区带预测。通过钻井和野外露头作为约束对覆盖研究区内的二维、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地震相的精细解释,分析了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台缘带的特征并建立了其演化模式。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可划分出9种具有沉积和储层意义的典型地震相,典型地震相包括斜坡的板状前积反射、镶边丘形前积反射、白云岩的空白-弱振幅反射、玉尔吐斯组的页岩强振幅平行反射、台内丘滩相的低幅丘形反射等。台缘-斜坡的前积反射指示了台地类型的演化和微相类型与储层展布的关系。根据钻井标定和各组段厚度以及地震相特征得出了中-下寒武统自下而上分别经历了玉尔吐斯组的连续强反射陆棚沉积、肖尔布拉克组板状前积缓坡无镶边台地边缘、吾松格尔组和沙依里克组丘状前积的弱镶边台地边缘、阿瓦塔格组丘状前积强镶边台地边缘等几个发育阶段,每一阶段的台缘带都会相对前一阶段向东迁移。阐明了寒武纪碳酸盐岩台地侧向增生与台缘类型的演化关系,以及其对丘滩相白云岩储层和泻湖蒸发岩盖层分布的控制规律。弱-强镶边台地边缘与台地内部的蒸发岩沉积相对应,台缘带和台内丘滩带是有利的白云岩储层发育区。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下寒武统的岩石类型主要以结晶白云岩、鲕粒白云岩、藻白云岩、膏岩、灰岩等为主。依据岩相类型、测井相和地震相解释,将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沉积相划分为局限台地、开阔台地、台地边缘、斜坡以及盆地5种类型,这5种沉积相类型又可细分为泻湖、潮坪、台内洼地、洼地边缘、台内丘、台内滩、丘(滩)间海、台缘丘以及台缘滩等9种沉积亚相。同时追踪各地震相在测线上的分布和对应沉积相的范围,分析了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下寒武统的岩相古地理特征。玉尔吐斯组整体表现为陆棚的沉积模式;肖尔布拉克组表现为缓坡无镶边台地类型,发育台地-台地边缘-斜坡-盆地相沉积,其厚度最大处位于满西低凸起以及西北部的柯坪露头附近;吾松格尔组和沙依里克组以弱镶边台地边缘和较广泛发育的局限台地沉积为主;阿瓦塔格组以强镶边台地边缘和蒸发岩普遍发育的局限台地相为特征。研究区下寒武统储集空间类型主要包括孔、洞、缝三种类型,其原生孔隙包括晶间孔、藻格架孔以及残余粒间孔;次生孔隙包括晶间溶孔、粒间溶孔以及粒内溶孔;洞主要以次生溶洞为主,缝可分为构造裂缝、成岩裂缝以及溶蚀裂缝。储层可分为台内丘滩型、台内洼地边缘丘滩型以及台地边缘丘滩型三种,主要分布在台内洼地周缘、塔中-巴东地区、柯坪-巴楚地区以及轮南-塔中一线。塔里木盆地台盆区中寒武统具封盖能力的岩性以膏盐岩、膏质泥岩以及膏质云岩为主,其中膏盐岩封盖性最好,但地层内的构造裂缝以及地层内石膏的埋藏条件都对其封盖性有较大的影响。膏盐岩盖层以巴楚隆起北部为中心,膏盐岩厚度向四周递减并呈环绕状分布,且膏盐岩的分布具有良好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同时,膏盐岩、膏质云岩以及膏质泥岩等在垂向上的互层式分布加强了盖层的封盖能力,使这种大面积分布的盖层能为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油气的聚集提供良好的封盖条件。结合中寒武统岩相古地理特征,认为阿瓦提凹陷、满西低凸起西部和南部、塔中隆起北部和西部、柯坪断隆以及塔北隆起中部为盖层发育的有利区。在轮南三维工区应用S变换地震谱分解衰减含气检测法预测的含气有利区与轮探1钻井吻合良好,含气带的地震峰频降低至15Hz附近。除轮探1井所处区域外,轮南三维区吾松格尔组在北部斜坡带以及盆地相区也存在两个含气异常区,异常区均上覆较厚泥云岩或泥灰岩盖层,这些异常区均为轮南三维工区的含气有利区。根据古隆起控滩、古断裂控圈以及近源稳保的思路和上述研究成果,优选出塔中隆起北部地区、柯坪断隆南部及温宿低凸起周缘、轮台-沙雅地区南部以及轮南-塔中台缘带4个寒武系盐下有利区。
韩强[3](2021)在《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和-三道桥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西北地区,雅克拉断凸和沙西凸起的结合部。雅克拉断凸目前表现为古生界隆起与中新生界前缘斜坡的叠加,其古生界是一个长期继承性的古隆起。该区已在前中生界潜山发现桥古1、桥古3及英买32等油气藏,是中石化西北油田增储上产的重点地区。目前该区勘探开发面临以下难题:(1)由于前中生界潜山历经多期构造活动,发育多套火成岩,残留地层时代古老且岩性复杂,致使我们对潜山地层格架和形成演化过程的认识不清;(2)研究区古潜山存在岩浆岩、变质岩及碳酸盐岩等多种类型储层,不同岩石类型储层的发育规律及优质储层的主控因素也不清楚;(3)研究区存在海相和陆相两种不同成因的油气来源,其油气运移路径、聚集成藏受潜山构造演化影响,存在显着差异,有必要理清构造演化对不同来源油气充注和分布的控制作用,明确油气成藏规律,以利于开展勘探开发目标评价。因此,本文以地层学、构造地质学理论为指导,利用U-Pb同位素年龄对前震旦系潜山地层进行时代限定,通过地震资料精细解释查清古潜山地层分布规律;在地层格架建立和断裂研究的基础上,对潜山形成演化进行分析,并结合油气地球化学资料讨论了构造演化对油气充注及聚集成藏的控制作用。论文主要成果认识如下:(1)利用6口钻井7个岩芯样品进行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对该区前震旦系不同地层的时代进行限定,建立了前震旦系地层发育序列。研究区花岗岩形成于早元古代,在古元古代中晚期(1850~1791Ma)经历过变质作用,在新元古代早期(879±4Ma)经历了岩浆活动。桥古1井区碳酸盐岩地层是沉积在早元古代花岗岩的结晶之上,阿克苏群沉积之前的一套地层,3个碎屑锆石样品的最小谐和年龄为1522±16Ma,表明其沉积或成岩时代应不早于中元古代(1522±16Ma)。星火1井区的变质岩地层相当于阿克苏群,其沉积或成岩年龄不早于776Ma。(2)通过地层划分对比及三维地震综合解释,编制新和-三道桥地区前中生界潜山古地质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前中生界潜山是一个北东向抬升的不对称背斜,高部位为前震旦纪基底,向两侧地层依次变新,西南-东南方向震旦系-奥陶系环基底分布,北东方向主要残留震旦系-寒武系。西北部发育二叠系火成岩,星火3井霏细岩年龄为294±10Ma,代表该区二叠纪岩浆喷发的最晚年龄。(3)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经历了复杂的形成演化过程。震旦系-古生代碳酸盐岩沉积建造期为古潜山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加里东晚期至海西早期东南向西北方向的挤压隆升是潜山构造初始格局的形成阶段;海西晚期南北向冲断挤压隆起是潜山格局的主要要形成阶段;印支期-喜马拉雅期,研究区再次沉降接受中新生界沉积,即古潜山埋藏阶段。(4)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存在岩浆岩、变质岩及碳酸盐岩等多种类型储层。碳酸盐岩储层基质孔隙度、渗透率低,优质储层主要受控于后期的岩溶作用,以孔隙、裂缝、溶蚀孔洞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浅变质火成岩裂缝发育,优质储层受古地貌和断裂控制。(5)新和-三道桥地区油气分布受构造演化和地质结构控制,以潜山断凸“屋脊”核部为界,南部为海相油气,断凸脊部及其以北为陆相油气。研究区海、陆相原油在原油物理性质及地球化学与海相原油差异明显。海相原油含蜡量相对较低,含硫量相对较高,Pr/Ph比值相对较低,C19-C21三环萜烷丰度相对较高,以C23为主峰,富含硫芴,Pr/nC17和Ph/nC18相关图反映其形成于还原环境;陆相原油地化指标则相反。(6)受多旋回构造演化控制,新和-三道桥地区地区具有多期充注和晚期成藏的特点,前中生界潜山顶面的成藏期古构造图显示了不同时期油气充注和运聚有利区。对比不同期的古构造形态可以发现古潜山经历过多期构造调整演化,形成了油气充注聚集-破坏调整-晚期定型聚集的复杂过程,潜山古构造的多期调整,既控制了不同类型储层的发育,也对油气运移聚集有着显着的影响。
王培麟[4](2021)在《JX地区M组中下组合复杂碳酸盐岩储层流体识别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碳酸盐岩储层在油气田勘探开发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碳酸盐岩储层具有非均质性强、储集空间类型复杂以及低孔低渗等特点,使得碳酸盐岩储层在物性计算、含油气性预测以及流体性质识别等方面变得愈加困难,所以合理有效的开展储层测井评价就显得更加重要,也对碳酸盐岩储层的勘探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以JX地区M组中下组合碳酸盐岩储层为例,结合岩性资料与物性分析资料、试气资料和常规测井资料,分析了研究区域储层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以及储集空间类型等特征,明确了储层的主控因素,为储层流体识别奠定基础。在四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岩心分析物性资料与常规测井资料,分别进行储层孔隙度、渗透率以及含水饱和度的建模工作。运用多矿物最优化模型在研究区域储层孔隙度的计算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渗透率的建模中引入机器学习方法,依据不同孔隙类型的渗透率差异,分别建立基于晶间孔、裂缝、溶孔的储层渗透率模型,并结合神经网络计算储层渗透率,其应用效果较好。由于碳酸盐岩储层的非均质性,使用传统的阿尔奇公式计算储层含水饱和度已变得不适用,将已经使用于火成岩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基于“港湾效应”的含水饱和度模型应用到研究区域碳酸盐岩的含水饱和度建模中,计算效果较好。JX地区M组中下组合碳酸盐岩储层发育晶间孔、裂缝和溶孔,且具有分布变化大、形态不规则、发育不均匀、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孔隙类型较为复杂;在勘探过程中,发现研究区域部分井出现高阻出水现象,气水关系较为复杂,流体识别难。本文分别运用常规测井资料、阵列声波测井资料以及电成像测井资料,并采用Fisher判别、Bayes判别、SVM判别、KNN判别、随机森林判别等5种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储层流体性质识别,不仅能很好的判别气层、水层、气水同层、含气水层、差气层和干层6种流体类型,且通过常规测井资料与电成像测井资料相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识别“高阻水层”。
胡泽祥[5](2021)在《德阳—安岳裂陷槽北缘灯影组油气勘探潜力评价》文中认为随着勘探技术的发展,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已向深层、超深层不断拓展,最新的勘探成果也展示了超深层古老海相碳酸盐岩巨大的油气勘探潜力。川中古隆起裂陷槽北缘上震旦统灯影组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有望成为超深层古老海相油气勘探的又一重要突破口。论文以角探1井和三维地震资料为基础,对比高石梯-磨溪区块,综合分析德阳-安岳裂陷槽北缘上震旦统灯影组四段沉积储层特征,并结合烃源条件,探讨德阳-安岳裂陷槽北缘上震旦统灯影组天然气成藏条件,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建议井。主要成果如下:(1)钻探资料表明角探1井寒武系底界深度为7421m,钻揭灯影组345m,在灯四段内完钻。综合岩性、电性、地震反射,结合岩屑薄片鉴定,明确角探1井灯四段顶底特征。其中顶部以硅质云岩、藻云岩为主,底部以藻云岩、泥-粉晶云岩为主。角探1井钻遇灯影组主要岩性为藻云岩、砂屑云岩、泥-粉晶云岩,部分井段见硅质。合成记录在整个地震道上波峰波谷对应较好,寒武系底界为中连续-中振幅波峰。角探1井灯四段与高磨地区具有较好的可对比性,其厚度大且未能钻穿灯四段。(2)通过角探1井岩屑薄片鉴定,结合区域沉积背景,研究认为德阳-安岳裂陷槽北缘灯四段属于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主要发育丘滩复合体、滩间局限泻湖,其中丘滩复合体是油气储集的有利的沉积相带。研究区纵向上灯四中下部是丘滩复合体发育最有利的层段,丘滩复合体厚度高达300m,岩性主要以藻云岩为主;根据地震资料,研究区平面发育于台缘带,呈近E-W向长条形展布,其内部有多个丘滩体发育,侧向叠置,边界清晰,地震瞬时属性刻画总面积高达1400km2。(3)分析显示德阳-安岳裂陷槽北缘灯四段优质储层发育,角探1井钻遇储层总厚高达172.9m。角探1井储集岩主要为藻云岩、砂屑云岩、泥-粉晶云岩,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溶孔、空腔溶孔、粒内溶孔、晶间溶孔、晶间孔五种类型。角探1井储层类型主要为孔洞型为主。优质储层厚度大,主要发育中下部。与高磨主体对比,高磨台缘带灯四段优质储层一般发育在顶下100m范围内,角探1井优质储层底界距顶约200m。储层发育主控因素分析认为丘滩体为储层提供发育物质基础,岩溶作用为储层进一步提供溶蚀空间。(4)德阳-安岳裂陷槽北缘丘滩体具有较好的成藏条件。德阳-安岳裂陷槽北缘丘滩体较高磨地区更厚更宽,利用地震瞬时平面属性进行刻画的丘滩体至少发育三个带。研究区整体为单斜构造,角探1井气柱高度大于局部闭合度,气藏为构造-岩性圈闭气藏。油气聚集时期,德阳-安岳裂陷槽北缘在古构造的相对高部位,有利于油气聚集。盖层为筇竹寺组优质烃源岩直接覆盖和侧向封堵,具有良好的保存条件。
田瀚,王贵文,冯庆付,李昌,田明智[6](2020)在《碳酸盐岩储层复杂孔隙结构研究现状及进展》文中指出碳酸盐岩储层由于受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的影响,往往表现出强烈的非均质性,传统储层"四性"评价已无法满足碳酸盐岩储层表征的要求,要想明确储层本质特征,微观孔隙结构评价成为必然选择。为了了解目前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研究现状,在参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将目前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结构评价方法系统分为实验分析法、核磁共振测井评价法、基于分形特征的定量表征法、成像测井孔隙度谱分析法和孔隙结构指数表征法五大类。这些评价方法的使用均存在局限性,要想建立连续、方便及可靠的孔隙结构评价方法,今后还需从岩石导电机理方面深入研究,其中基于岩石物理实验分析及模拟的复杂孔隙导电规律是重要研究方向。
史今雄[7](2020)在《塔河油田断裂对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控制作用研究》文中认为受多期构造变形和应力场的影响,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形成多期次、多组系、多尺度断层及其相关裂缝,对岩溶缝洞储集体的形成和分布起明显的控制作用。论文以塔河油田四、六、七区典型单元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野外露头、钻井、岩心、薄片、测井、地震和分析测试等资料,在阐明溶洞分布规律、多尺度断层和裂缝发育特征及其与构造应力场关系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多尺度断层和裂缝对溶洞发育的控制作用,建立了断控岩溶的发育模式。塔河油田经历了加里东早期、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印支─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六期构造应力场作用,在区域上形成有加里东早期、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早期和海西晚期四期断层,其中四、六、七区典型单元奥陶系断层主要在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早期和海西晚期三期形成。断层走向主要有北北东向、北北西向和近东西向三组,以走滑断层为主,兼具逆断层性质,可分为Ⅱ级、Ⅲ-1级、Ⅲ-2级和Ⅲ-3级四种尺度。研究区构造裂缝形成于加里东中晚期、海西早期和海西晚期三期,与断层形成时期一致。构造裂缝以高角度剪切裂缝为主,裂缝方位分为北东向、北西向、近南北向及近东西向四组,在纵向上受岩层力学层控制。断层对其周围岩层中裂缝的形成与分布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不同尺度和不同方位断层相关裂缝发育带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研究区Ⅱ级、Ⅲ-1级、Ⅲ-2级及Ⅲ-3级断层相关裂缝发育带平均宽度分别为595 m、460 m、390 m和185 m。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断层相关裂缝发育带的平均宽度分别为560 m和530 m,而近东西向断层相关裂缝发育带的平均宽度为380 m。不同断层部位的裂缝发育带分布也明显不同,在断层的交汇、叠置和端部等部位断层相关裂缝发育带分布范围更大。多尺度断层─裂缝和岩石力学层共同控制了溶洞在平面和纵向上的分布。断控岩溶主要有断层核型和断层破裂带型两种基本类型,其岩溶的发育程度及规模受不同尺度和不同方向断层的控制。断层的规模越大,其控制的溶洞发育数量越多,分布范围和规模越大,充填程度较低。研究区Ⅱ级断层控制的溶洞平面分布范围为450 m,Ⅲ-1级断层为350 m,Ⅲ-2级断层为250 m,Ⅲ-3级断层为150 m。相比于近东西向断层,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断层控制的溶洞更为发育,分布范围较大。溶洞主要分布于距北北东向和北北西向断层350 m范围内,而近东西向断层控制的溶洞平面分布范围通常小于250 m。断层交汇部位、叠置部位及端部为大型溶洞的有利发育部位。建立了塔河油田典型单元奥陶系碳酸盐岩6种不同构造样式的断控岩溶分布模式及其形成演化模式。
任杰[8](2020)在《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常规测井评价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哈萨克斯坦K油田石炭系KT-Ⅱ段储层为开阔台地相中低孔、特低渗灰岩储层,裂缝对改善储层的渗流能力至关重要,前人研究的利用常规测井资料评价碳酸盐岩储层裂缝的方法由于受裂缝产状、饱和度、泥浆侵入深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确定性差、容易误判的缺陷。基于研究区目的层段有限的取心和电成像测井资料,结合孔隙型储层和裂缝-孔隙型储层测井响应特征,提出了利用补偿中子确定基块岩石电阻率与基块声波时差,再比较二者与深侧向电阻率、声波时差的差异特征,进而综合识别储层不同产状裂缝发育段,最后建立了裂缝孔隙度、次生孔隙度、裂缝渗透率、总渗透率等储层参数的测井解释模型,实现了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对碳酸盐岩油藏储层的裂缝识别及参数定量评价。该方法应用的测井综合评价成果与取心物性分析、生产动态情况能够更好地匹配,为该类油藏的合理高效开发提供了依据。
范旭强[9](2020)在《英西地区混积致密储层岩石物理特征及其含流体性质识别》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石油勘探向复杂储层不断深入,混积岩储层逐渐成为石油公司和学者们研究关注的热点。但由于混积岩本身频繁多变的岩性、复杂的孔隙结构、强非均质性等特点,造成了混积岩定名分类难度大、对其岩石物理特征认识不清、识别流体性质困难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这类储层的高效勘探和开发。本文以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E32)为例,针对该区发育的湖相混积致密储层,以岩心、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X衍射和微区矿物定量分析等岩石物理实验资料为基础,对混积岩的命名分类方法和岩石物理特征开展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常规测井和成像测井等建立了储层分类评价方法,阐述了混积岩地层中低对比度油层成因,并建立了流体性质识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英西E32混积储层中碳酸盐类矿物含量最多,其次为陆源碎屑矿物、粘土矿物和膏盐类矿物。根据这4类矿物的相对含量,逐级分类建立了湖相混积岩定名方法。将英西E32混积岩主要分为(含膏)泥-砂质灰云岩、含膏(膏质)灰云岩、含泥(砂)灰云岩、含膏(膏质)混积岩和(含膏)灰云质砂岩等5种,其中(含膏)泥-砂质灰云岩发育频率最高,其次为含膏(膏质)混积岩。含膏(膏质)混积岩的混积程度最强,表现为陆源碎屑矿物、粘土矿物和碳酸盐类矿物频繁互层混积或以分散形式在组构上混积。灰云岩类混积程度中等,成分上以碳酸盐类矿物为主,陆源碎屑颗粒呈分散状或条带状分布。(含膏)灰云质砂岩和蒸发岩混积程度最弱。英西E32混积储层孔隙度多在0%~6%之间,渗透率多在1m D以下,白云石晶间孔最为常见。(含膏)泥-砂质灰云岩发育白云石晶间孔、微-毫米级别的粒间(溶)孔和层间缝,孔喉半径主要在0.004μm~0.05μm之间,多集中于0.015μm,电阻率、密度和伽马值中等,电成像测井以弱层状和亮斑状图像模式为主。含膏(膏质)灰云岩发育白云石晶间孔和基质扩溶孔,孔喉半径主要在0.004μm~0.04μm之间,电阻率、密度值较高,伽马值较低,电成像测井图像模式多呈亮斑状。含泥(砂)灰云岩发育白云石晶间孔和溶蚀孔,孔喉半径范围主要在0.004μm~0.15μm之间,电阻率、密度值中等,伽马值较低,电成像测井图像模式多呈暗斑状和弱层状。含膏(膏质)混积岩发育白云石晶间孔,部分可见层间缝,孔喉半径主要在0.003μm~0.02μm之间,连通性较差,电阻率、密度为中低值,伽马值中等,电成像测井图像模式以强层状为主。(含膏)灰云质砂岩发育粒间(溶)孔和白云石晶间孔,孔喉半径主要在0.005μm~0.1μm之间,电阻率、密度和伽马均为中低值,电成像测井图像模式以块状为主。研究区混积岩有角砾化孔洞发育,其直径多在0.5mm~2mm,溶蚀角砾孔洞多发育在灰云岩中,构造缝和构造角砾化孔洞的发育多受构造活动强弱控制。不同类型矿物对孔隙结构有不同的影响,粘土矿物含量的增加导致岩石孔隙结构更复杂,白云石含量增加有利于改善岩石孔隙结构,方解石、陆源碎屑矿物和膏盐类矿物对岩石孔隙结构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融合常规测井和电成像测井,由孔隙度、岩性类别指示系数和裂缝孔隙度构建孔隙特性指数MQI,由面孔率和裂缝孔隙度构建渗透特性指数FHI,两者交会可对混积岩储层进行分类评价。英西E32油层和水层之间的对比度较低,主要是岩石骨架矿物类型及含量、储层物性及孔隙结构复杂程度和泥浆侵入作用等因素耦合叠加、综合影响造成的。通过校正、抵消非流体因素对测井响应的影响,基于测录井结合、电法与非电法测井结合、常规测井和新技术测井结合、数学统计判别等手段,建立了岩性校正识别法、基于岩性分类Fisher判别法、改进的视地层水电阻率(Rwa)频谱法、视电阻增大率(Ia)与宏观俘获截面(Σ)结合法等4种流体性质识别方法,可实现对英西混积致密储层流体性质的识别。
刘宇坤[10](2020)在《基于多孔介质弹性力学的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理论模型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为国内外尚未解决的难点问题。由于碳酸盐岩岩性致密,其孔隙流体超压与骨架应力的经验关系、超压地球物理响应不明确,造成超压预测十分困难。论文研究目标是创新研究思路,探索不同于碎屑岩超压预测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以川东北普光-毛坝地区为研究区,分析研究区碳酸盐岩地层超压形成及演化机制,基于多孔介质弹性力学理论,开展碳酸盐岩超压弹性参数、纵横波速度实验等岩石物理模拟实验,分析碳酸盐岩地层的岩石与流体的应力-应变关系,建立适用于碳酸盐岩地层孔隙压力预测理论模型,利用多种岩石物理模型、岩石物性参数与纵、横波速度求取开展地层超压预测所需的岩石弹性参数,在川东北普光-毛坝地区实现了依据钻测录井资料和地震AVO资料的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并用实测数据检验了可行性并开展了误差分析。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认识如下:1、普光、毛坝构造飞仙关组-长兴组碳酸盐岩在187Ma~140Ma普遍发育古超压,储层温度始终处在150℃以上,原油裂解气为主要的增压机制,可能构造抬升剥蚀对增压也有贡献;现今毛坝构造保持超压特征,而普光为常压构造;两者超压演化机制差异较大;研究区普光、毛坝两类构造的孔隙压力差异演化特征总结为“三异一闭”,即:①沉积相差异:三叠系早期,普光构造飞仙关组-长兴组地层较毛坝等构造具有较好的初始孔隙度,浅埋藏阶段更好的连通性有利于普光构造储层渗透回流白云石化、混合水白云石化的进行。自此开启了普光构造与毛坝构造两种构造差异储层演化、超压演化的开端。②构造抬升剥蚀差异,毛坝构造较普光构造剥蚀厚度大,对在膏岩盖层封闭下形成和保持超压贡献大。③TSR作用差异: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TSR)消耗烃类、产生的H2S引起的溶蚀作用均可导致流体压力的减小。普光构造白云岩化热卤水为TSR提供SO42-,因而普光构造高含H2S,压力卸载;毛坝构造除MB-3井长兴组外几乎不含H2S,不存在此泄压机制。④区域膏盐盖层封闭:区域优质膏盐岩盖层是本区普光毛坝气藏、毛坝构造超压保存的必要条件。2、碎屑岩超压预测是以Terzaghi有效应力定理为基础,通过建立超压与不同测井和地震响应参数(主要是纵波速度)之间的经验关系实现对超压的预测;由于碳酸盐岩岩性致密且岩性和物性极不均一,由于孔隙流体超压与岩石骨架应力关系、超压地球物理响应不明确,使得碳酸盐岩超压预测十分困难。3、碳酸盐岩样品超压岩石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碳酸盐岩饱和岩样纵、横波速度对孔隙压力的变化均有响应,干燥岩样有效应力的减小直接影响其骨架弹性模量的变化,说明碳酸盐岩地层超压仍然可以利用纵、横波速度、岩石弹性模量的响应加以预测,但这种响应并不像碎屑岩超压响应的那样显着。根据多孔介质弹性力学理论和广义胡克定律可知,岩石在孔压与围压作用下应力-应变本构关系可由构成碳酸盐岩单元的饱和岩石弹性模量、岩石基质、骨架弹性模量、流体弹性模量的变化表征,由此建立多孔介质弹性力学超压预测理论模型。此模型不受超压成因机制的限制,理论上适用于绝大多数沉积地层的超压预测。其中岩石总体弹性模量可由纵、横波速度计算获得,利用岩石物理模型结合岩石基础物性参数分别计算岩石骨架、流体弹性模量进而可实现碳酸盐岩超压预测。4、在利用测井资料预测超压过程中,由于不同频率弹性波所引发岩石频散和衰减的差异性,岩石骨架弹性模量的计算应根据所利用声波资料的频段选择能有效反映此频段频散和衰减的流-固双相介质模型。碳酸盐岩骨架致密,其岩性和物性变化大、非均质性强,实验模拟数据显示BISQ模型所预测的频散和衰减具有较宽的频率分布范围(103-107Hz),测井频率在其预测有效范围内,BISQ模型更适用于测井资料骨架模量的计算。另外,超压预测理论模型和关键参数的计算依赖于测井解释岩性、矿物成分和孔隙度等物性参数的解释精度。因此通过分析适用于碳酸盐岩地层的测井解释模型,开展碳酸盐岩岩性成分、物性的测井综合解释是较准确地预测超压的关键。川东北地区典型超压钻井(双庙1井)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结果表明,预测孔隙压力值与已知钻杆实测压力(DST)值接近,相对误差范围在2-10%;预测孔隙压力随深度的变化幅度跳跃明显,较好的反映了与双庙1井碳酸盐岩层段多重非均质性相一致的超压频繁变化的特点,该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较接近;说明利用测井资料,基于多孔介质弹性力学方法提出的超压预测理论模型可应用于实际碳酸盐岩地层的超压预测。可进一步通过研究地震资料计算岩石弹性参数的方法,利用该超压预测理论模型实现碳酸盐岩地层超压的钻前预测。5、利用地震AVO反演技术可获得纵横波速度,进而获得理论模型预测压力的岩石弹性参数体;地层压力预测结果表明毛坝地区上二叠统-中三叠统碳酸盐岩层系发育超压;而普光地区碳酸盐岩地层为常压系统;实例应用研究表明,利用弹性力学预测超压的理论模型和多种弹性参数及相关参数模型可实现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预测精度取决于各类相关参数体的客观性及与地质实际的符合程度;利用测井资料预测超压的误差较小,地震资料预测超压的误差相对较大。地震资料所含地质信息具有多解性且更为复杂,在计算压力过程中,必须利用多参数模型通过测井和测试资料获得参数体,其参数获取方法及结果的客观性对压力预测精度有重要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次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研究依据线弹性多孔介质弹性力学理论属岩石物理学范畴,参数获取模型复杂,实际应用难度大。利用测井资料计算超压过程中,其基本物性资料(孔隙度、岩性组成、含水饱和度等)的解释非常重要,应选择适用于碳酸盐岩的测井综合解释模型,细化模型解释步骤,利用关键弹性参数物理模型计算各体积模量和预测超压。地震AVO资料处理和弹性参数获取要求专业性更强,利用弹性力学理论模型和地震AVO技术预测碳酸盐岩地层超压还需要借助一些统计性关系,参数获取方法和压力预测精度能够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二、碳酸盐岩储层特征测井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碳酸盐岩储层特征测井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湖相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测井综合解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创新点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沉积特征 |
2.3 地层特征 |
3 湖相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类型 |
3.1 岩性特征 |
3.2 物性特征 |
3.3 含油性特征 |
3.4 电性特征 |
3.5 储层特征关系 |
3.5.1 岩性与物性关系 |
3.5.2 岩性与含油性的关系 |
3.5.3 物性与含油性的关系 |
3.6 储层类型及特征 |
3.6.1 溶孔型 |
3.6.2 孔隙型 |
3.6.3 裂缝孔隙型 |
4 成像测井原理及应用 |
4.1 电成像测井原理及其应用 |
4.1.1 电成像测井原理 |
4.1.2 电成像测井应用 |
4.2 元素测井原理及其应用 |
4.2.1 元素测井原理 |
4.2.2 元素测井应用 |
4.3 核磁测井原理及其应用 |
4.3.1 核磁测井原理 |
4.3.2 核磁测井应用 |
5 湖相碳酸盐岩储层参数计算 |
5.1 有效孔隙度计算 |
5.2 孔隙度谱参数计算 |
5.3 裂缝识别与计算 |
5.4 渗透率计算 |
5.5 饱和度计算 |
6 湖相碳酸盐岩储层评价 |
6.1 储层影响因素分析 |
6.1.1 沉积作用影响 |
6.1.2 构造作用影响 |
6.1.3 储层主控因素分析 |
6.2 有效储层综合分类标准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台缘带分布、沉积相及有利区的地震解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台缘带模式 |
1.2.2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储层特征及地震地质识别 |
1.2.3 塔里木盆地中寒武统盖层封盖性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资料情况及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塔里木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
2.2 塔里木盆地寒武系地层发育及油气地质特征 |
2.3 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寒武系油气勘探概况 |
第三章 中-下寒武统地震相解释与台缘带的形成演化 |
3.1 寒武系地震层位解释 |
3.2 典型地震相的类型及特征 |
3.3 中-下寒武统台缘带演化模式 |
3.3.1 台地边缘地震相解释 |
3.3.2 东部台地边缘分布特征 |
3.3.3 北部台地边缘分布特征 |
3.3.4 中-下寒武统台缘带演化模式 |
3.4 台地内部地震相的解释与平面分布特征 |
3.4.1 台地内部地震相的解释 |
3.4.2 台地内部地震相平面分布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下寒武统沉积特征与岩相古地理 |
4.1 典型岩相类型及特征 |
4.2 典型测井相类型及特征 |
4.3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4.3.1 局限台地相 |
4.3.2 开阔台地相 |
4.3.3 台地边缘相 |
4.3.4 斜坡相 |
4.3.5 盆地相 |
4.4 玉尔吐斯组沉积模式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
4.5 肖尔布拉克组沉积模式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
4.6 吾松格尔组沉积模式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
4.7 中寒武统沉积模式及岩相古地理特征 |
4.8 沉积演化的控制因素 |
4.8.1 古裂陷 |
4.8.2 古气候 |
4.8.3 海平面变化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下寒武统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 |
5.1 储层特征 |
5.1.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5.1.2 储层空间类型及特征 |
5.2 储层物性统计与评价 |
5.3 储层类型及分布 |
5.4 储层发育控制因素 |
5.4.1 沉积环境 |
5.4.2 白云石化作用 |
5.4.3 溶蚀作用 |
5.4.4 构造作用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寒武统膏盐岩盖层评价 |
6.1 盖层封盖能力微观评价 |
6.2 盖层宏观发育特征 |
6.2.1 盖层厚度 |
6.2.2 盖层平面展布 |
6.3 盖层封盖能力综合评价 |
6.4 盖层发育有利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下寒武统有利区带预测 |
7.1 主要控藏因素 |
7.2 钻井失利原因分析 |
7.2.1 烃源岩不发育或品质较差 |
7.2.2 储层不发育 |
7.2.3 保存条件差 |
7.3 基于地震波衰减异常的含气检测 |
7.3.1 原理与方法 |
7.3.2 轮南三维工区下寒武统吾松格尔组含气性检测 |
7.4 有利区带预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基础、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课题基础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古潜山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2 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成果和工作量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成果 |
1.4.2 主要工作量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构造位置及勘探现状 |
2.2 区域构造背景和构造区划 |
2.2.1 南天山造山带 |
2.2.2 库车坳陷 |
2.2.3 沙雅隆起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3.1 前震旦系基底组成 |
2.3.2 沉积盖层地层特征 |
2.3.3 不整合与构造运动特征 |
2.4 烃源条件 |
2.4.1 库车陆相烃源岩 |
2.4.2 南部海相源岩烃源岩 |
第三章 潜山地层特征与划分对比 |
3.1 基底地层特征与时代限定 |
3.1.1 岩浆岩特征 |
3.1.2 沉积岩特征 |
3.1.3 变质岩特征 |
3.1.4 锆石U-Pb年代学分析 |
3.2 震旦系地层特征与对比 |
3.3 寒武系地层特征及对比 |
3.4 二叠纪火成岩特征与锆石年龄 |
3.5 前中生界潜山结构与地层展布特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古潜山构造特征及形成演化 |
4.1 构造层划分及地质结构 |
4.2 断裂构造特征 |
4.2.1 断裂剖面组合样式 |
4.2.2 断裂平面展布 |
4.2.3 断裂级别与期次 |
4.2.4 断裂形成机制 |
4.3 古潜山形成演化过程 |
4.3.1 埋藏-沉降史分析 |
4.3.2 平衡剖面恢复 |
4.3.3 构造形成演化过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潜山储层与盖层特征研究 |
5.1 碳酸盐岩储层特征 |
5.1.1 震旦系储层 |
5.1.2 下寒武统储层 |
5.1.3 上寒武统储层 |
5.1.4 碳酸盐岩优质储层主控因素 |
5.2 前震旦系岩浆岩储层特征 |
5.3 有利储层发育带 |
5.4 潜山盖层条件 |
5.4.1 盖层分布特征 |
5.4.2 盖层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潜山成藏特征与有利聚集区带 |
6.1 早期构造演化控制了潜山圈闭类型与分布 |
6.2 下构造层构造格架控制了油气藏类型 |
6.2.1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
6.2.2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
6.2.3 海、陆相油气平面分布 |
6.3 构造幕式演化造成潜山多期油气充注与聚集 |
6.3.1 海相油气成藏期次 |
6.3.2 陆相油气成藏期次 |
6.3.3 潜山成藏期古构造分析与油气运聚有利区带 |
6.4 有利区评价与目标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4)JX地区M组中下组合复杂碳酸盐岩储层流体识别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碳酸盐岩储层流体识别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储层特征 |
2.1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 |
2.2 研究区储层特征 |
2.3 储层“四性”关系 |
第3章 常规测井储层参数计算方法研究 |
3.1 孔隙度计算模型研究 |
3.2 渗透率计算模型研究 |
3.3 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研究 |
第4章 储层流体识别研究 |
4.1 研究区储层流体测井响应特征 |
4.2 基于常规方法流体识别研究 |
4.3 基于机器学习方法的流体识别研究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5)德阳—安岳裂陷槽北缘灯影组油气勘探潜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区域地质及勘探情况 |
2.1 区域地质 |
2.1.1 区域位置 |
2.1.2 区域沉积地质 |
2.1.3 区域构造演化 |
2.2 研究区勘探情况 |
2.2.1 地震勘探情况 |
2.2.2 灯影组钻探情况 |
3 地层划分及对比 |
3. 1 地层特征概述 |
3.2 灯影组四段地层 |
3.2.1 灯四段底界 |
3.2.2 灯四段顶界 |
3.3 地层对比及地层展布特征 |
3.3.1 地层对比 |
3.3.2 地层展布特征 |
4 川中裂陷槽北缘沉积相 |
4.1 主要岩石类型 |
4.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4.3 不同沉积相测井响应特征 |
4.3.1 丘滩复合体亚相 |
4.3.2 局限泻湖亚相 |
4.4 丘滩体地震相特征 |
4.5 沉积相展布 |
4.5.1 纵向分布特征 |
4.5.2 平面分布特征 |
5 川中裂陷槽北缘岩溶作用 |
5.1 同生-准同生期岩溶作用 |
5.2 表生期岩溶作用 |
5.2.1 灯四段风化壳岩溶的物质基础及流体输导体系 |
5.2.2 灯四段早成岩期层控型风化壳岩溶特征 |
5.3 埋藏期岩溶作用 |
5.4 灯四期岩溶古地貌精细刻画 |
5.5 灯四期岩溶发育模式 |
6 储层特征分析及主控因素 |
6.1 储层基本特征 |
6.1.1 岩性特征 |
6.1.2 储集空间类型 |
6.2 储层分类评价 |
6.2.1 储层类型划分及其测井响应特征 |
6.2.2 不同类型储层岩性特征 |
6.2.3 不同类型储层储渗特征 |
6.3 储层地震响应特征 |
6.4 储层展布特征 |
6.4.1 储层纵向发育特征 |
6.4.2 储层平面发育特征 |
6.5 德阳-安岳裂陷槽裂陷槽北缘灯影组主控因素 |
6.5.1 沉积相 |
6.5.2 表生岩溶作用 |
6.5.3 断层 |
7 含气性综合评价及井位部署建议 |
7.1 含气性综合评价 |
7.1.0 烃源条件 |
7.1.1 储集条件 |
7.1.2 储集条件 |
7.1.3 盖层条件 |
7.1.4 圈闭条件 |
7.1.5 含气性综合评价 |
7.2 有利区块优选 |
7.3 井位部署建议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碳酸盐岩储层复杂孔隙结构研究现状及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孔隙结构评价方法 |
1.1 实验分析法 |
1.2 核磁共振评价法 |
1.3 基于分形特征的定量表征法 |
1.4 成像测井孔隙度谱分析法 |
1.5 孔隙结构指数表征法 |
2 结论及展望 |
(1)岩石实验分析。 |
(2)核磁T2谱分析。 |
(3)岩电机理分析。 |
(7)塔河油田断裂对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控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研究现状 |
1.2.2 断裂对缝洞型储层的影响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区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2章 塔河油田地质概况 |
2.1 构造特征 |
2.1.1 构造位置 |
2.1.2 构造演化 |
2.2 地层特征 |
2.3 沉积特征 |
2.4 储层特征 |
2.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2.4.2 储集空间类型 |
2.4.3 储层类型 |
第3章 碳酸盐岩储层溶洞发育规律 |
3.1 溶洞综合识别方法 |
3.1.1 钻录井识别方法 |
3.1.2 测井识别方法 |
3.1.3 地震识别方法 |
3.2 溶洞发育特征 |
3.2.1 溶洞规模 |
3.2.2 充填特征 |
3.2.3 充填序列 |
3.3 溶洞分布规律 |
3.3.1 纵向分布规律 |
3.3.2 平面分布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碳酸盐岩储层多尺度断层与裂缝发育特征 |
4.1 断层发育特征 |
4.1.1 断层性质 |
4.1.2 断层级次 |
4.1.3 断层组合样式 |
4.2 裂缝发育特征 |
4.2.1 裂缝成因类型 |
4.2.2 裂缝发育特征 |
4.2.3 裂缝发育的控制因素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碳酸盐岩储层构造应力场、断层与裂缝的相互关系 |
5.1 构造及应力场演化特征 |
5.2 应力场与断层及裂缝形成的关系 |
5.2.1 断层形成与演化特征 |
5.2.2 裂缝形成期次及时间 |
5.3 断层与裂缝的关系 |
5.3.1 断裂带结构特征 |
5.3.2 断层相关裂缝发育带定量刻画 |
5.3.3 断层对裂缝的控制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多尺度断层─裂缝对碳酸盐岩储层岩溶发育的控制作用 |
6.1 断层─裂缝与岩溶形成时期的匹配关系 |
6.2 多尺度断层─裂缝与溶洞分布的关系 |
6.2.1 断层─裂缝对溶洞平面分布的影响 |
6.2.2 断层─裂缝对溶洞发育深度的影响 |
6.2.3 断层─裂缝对溶洞规模的影响 |
6.2.4 断层─裂缝对溶洞充填的影响 |
6.3 断控岩溶发育模式 |
6.3.1 断控岩溶基本类型 |
6.3.2 不同构造样式断控岩溶分布模式 |
6.3.3 断控岩溶形成演化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常规测井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
1.1 孔隙型储层 |
1.2 裂缝-孔隙型储层 |
2 储层裂缝的识别及处理方法 |
2.1 补偿中子和深侧向电阻率交会关系 |
2.2 补偿中子和声波时差交会关系 |
3 储层物性参数的解释模型 |
3.1 裂缝孔隙度模型 |
3.2 次生孔隙度模型 |
3.3 裂缝渗透率模型 |
3.4 总渗透率模型 |
4 应用效果分析 |
5 结论 |
(9)英西地区混积致密储层岩石物理特征及其含流体性质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来源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混积岩概念、命名分类及成因 |
1.3.2 储层有效性测井评价方法 |
1.3.3 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关键技术 |
1.5 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
1.5.1 工作量 |
1.5.2 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英西地区地理位置及勘探简史 |
2.2 英西地区构造特征 |
2.3 英西地区沉积及地层发育特征 |
第3章 混积致密储层岩性分类及测井识别 |
3.1 英西E_3~2储层矿物类型 |
3.2 混积岩定名及分类方案 |
3.3 英西E_3~2储层岩性分类及特征 |
3.3.1 (含膏)灰云质砂岩 |
3.3.2 含膏(膏质)混积岩 |
3.3.3 蒸发岩类 |
3.3.4 灰云岩类 |
3.4 混积岩岩性测井识别方法 |
第4章 混积致密储层岩石物理特征 |
4.1 储集空间类型及物性特征 |
4.1.1 孔隙类型 |
4.1.2 裂缝类型 |
4.1.3 含油性特征 |
4.1.4 物性特征 |
4.2 孔隙结构特征 |
4.2.1 不同岩石类型的孔喉特征 |
4.2.2 利用分形方法分析岩心核磁样品 |
4.2.3 矿物类型及含量对混积岩孔隙结构的影响 |
4.2.4 角砾化孔洞储集空间特征 |
4.3 测井响应特征 |
4.3.1 常规测井响应特征 |
4.3.2 电成像测井图像模式 |
4.4 岩石物理特征总结及储层分类评价 |
4.4.1 英西混积岩储层岩石物理特征总结 |
4.4.2 储层分类评价参数的构建 |
第5章 混积岩低对比度油层成因分析 |
5.1 英西E_3~2低对比度油层识别难点 |
5.2 英西E_3~2低对比度油层成因分析 |
5.2.1 岩石骨架矿物的影响 |
5.2.2 储层物性及孔隙结构的影响 |
5.2.3 泥浆侵入的影响 |
5.3 混积岩低对比度油层成因总结及识别思路 |
第6章 混积致密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方法 |
6.1 进行岩性校正的流体性质识别方法 |
6.2 基于岩性分类的流体性质Fisher判别方法 |
6.3 改进的视地层水电阻率谱方法 |
6.3.1 利用视地层水电阻率谱识别流体性质的原理 |
6.3.2 改进的视地层水电阻率谱求解方法及实例 |
6.3.3 视地层水电阻率谱方法的适用性分析 |
6.4 视电阻增大率与宏观俘获截面结合方法 |
6.5 各方法对比及适用性和实例分析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基于多孔介质弹性力学的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理论模型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来源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超压成因研究现状 |
1.3.1.1 压实不均衡 |
1.3.1.2 孔隙流体膨胀 |
1.3.1.3 压力传递 |
1.3.1.4 构造作用 |
1.3.1.5 其它超压成因机制 |
1.3.2 超压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1.3.3 研究区勘探及研究现状 |
1.3.4 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
1.4.1 总体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内容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川东北构造演化特征 |
2.2 地层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演化 |
2.2.1 地层沉积特征 |
2.2.1.1 侏罗系 |
2.2.1.2 三叠系 |
2.2.1.3 二叠系 |
2.2.1.4 石炭系 |
2.2.1.5 志留系 |
2.2.2 沉积演化特征 |
第三章 普光毛坝地区超压分布特征及超压成因演化分析 |
3.1 研究区碳酸盐岩层系实测压力分布特征 |
3.2 川东北普光毛坝地区超压成因机制 |
3.2.1 烃类生成对超压影响 |
3.2.2 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改造储层对超压的影响 |
3.2.3 构造作用对超压影响 |
3.3 不同压力系统孔隙压力演化分析 |
第四章 基于多孔介质弹性力学的碳酸盐岩超压预测理论模型 |
4.1 超压岩石物理模拟实验 |
4.1.1 实验仪器 |
4.1.2 实验样品和流程 |
4.1.3 超压地球物理响应特征分析 |
4.2 多孔介质弹性力学超压预测理论模型 |
4.2.1 弹性力学与胡克定律 |
4.2.1.1 各向同性固体介质空间应力状态 |
4.2.1.2 单向应力下固体材料的弹性本构关系 |
4.2.1.3 广义胡克定律 |
4.2.2 有效应力概念 |
4.2.3 多孔介质弹性力学理论 |
4.2.4 超压预测理论模型推导超压预测数学公式及参数 |
4.3 超压预测资料来源 |
4.3.1 超压预测所需资料简介 |
4.3.2 测井资料与地震资料的联系及区别 |
4.4 参数获取方法及相关模型 |
4.4.1 岩石基质等效模量计算 |
4.4.2 孔隙流体等效体积模量计算 |
4.4.3 岩石干骨架等效体积模量计算 |
4.4.3.1 Gassmann模型 |
4.4.3.2 Kuster-Toks?z模型 |
4.4.3.3 其他波传播理论 |
4.5 理论模型验证及校正方法 |
4.5.1 理论模型验证结果 |
4.5.2 理论模型校正方法 |
第五章 测井资料预测超压技术研究 |
5.1 利用测井资料获取参数 |
5.1.1 地球物理测井方法概述 |
5.1.2 地层裂缝孔隙度 |
5.1.3 岩石矿物成分 |
5.1.4 含水饱和度 |
5.1.5 测井资料骨架体积模量的计算 |
5.2 碳酸盐岩地层测井横波速度预测 |
5.3 基于测井资料的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 |
第六章 地震资料钻前超压预测应用研究 |
6.1 叠前地震资料AVO岩石弹性参数反演 |
6.1.1 叠前同步反演 |
6.1.2 典型二维剖面及顺层切片反演结果分析 |
6.1.2.1 声波速度反演结果分析 |
6.1.2.2 密度反演结果分析 |
6.2 基于DNN深度神经网络的碳酸盐岩储层物性预测 |
6.3 基于地震资料的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碳酸盐岩储层特征测井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湖相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测井综合解释评价[D]. 李强. 东华理工大学, 2021
- [2]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台缘带分布、沉积相及有利区的地震解释研究[D]. 季天愚. 西北大学, 2021(10)
- [3]塔北隆起新和-三道桥地区古潜山构造演化及其控储、控藏作用研究[D]. 韩强. 西北大学, 2021(10)
- [4]JX地区M组中下组合复杂碳酸盐岩储层流体识别方法研究[D]. 王培麟. 长江大学, 2021
- [5]德阳—安岳裂陷槽北缘灯影组油气勘探潜力评价[D]. 胡泽祥.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6]碳酸盐岩储层复杂孔隙结构研究现状及进展[J]. 田瀚,王贵文,冯庆付,李昌,田明智.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29)
- [7]塔河油田断裂对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储集体控制作用研究[D]. 史今雄.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8]碳酸盐岩裂缝性储层常规测井评价方法[J]. 任杰. 岩性油气藏, 2020(06)
- [9]英西地区混积致密储层岩石物理特征及其含流体性质识别[D]. 范旭强.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10]基于多孔介质弹性力学的碳酸盐岩地层超压预测理论模型及应用[D]. 刘宇坤. 中国地质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