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50m~2低温电收尘器收尘效率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程鹏军[1](2020)在《布袋除尘技术在燃气干燥中的应用与实践》文中研究指明介绍了备料车间布袋除尘项目的基本情况。对项目的背景、设计,以及技术创新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通过项目技术参数、效益、市场竞争力的比较分析,评估了项目应用情况。对项目投产前后的运行成本进行了分析,经济效益明显。
王璐璐[2](2021)在《某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3年调查资料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企业作业现场进行职业卫生调查和工程分析来了解生产工艺特点、岗位设置和岗位人数、操作方式、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置和使用情况、个人防护用品配置和佩戴情况等。并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判断,筛选出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对该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资料和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分析,描述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水平以及生产环境条件与工人健康的早期影响关系。方法1.职业卫生现场调查:通过现场调查,了解企业的岗位设置、劳动定员、操作方式、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置和使用情况、个人防护用品配置和佩戴情况等。2.工程分析:对企业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分析,结合原材料的使用情况、最终产品的生产情况以及使用的设备情况,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判断,筛选出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3.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对企业作业场所存在的化学性毒物、粉尘及物理性因素采样、检验及评判均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规范进行。4.职工职业健康检查:收集2013~2016年的职业健康监护资料。检查项目依据《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GBZ188)。其中新入职人员检查指标为接触相应职业病危害因素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必检项目;入职后第二年起的体检项目为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必检项目。结果现场调查发现企业为24小时连续作业,四班三运转的劳作制度,作业场所相关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设置情况基本符合国家规定;企业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粉尘及噪声;企业职业环境检测化学性毒物浓度均未超出国家接触限值,部分作业场所粉尘或噪声超出国家接触限值;企业职工在岗期间健康检查总异常检出率高于岗前(P<0.05);男性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在岗期间健康检查一般项目中肝功能总异常检出率、血压总异常检出率、血脂总异常检出率、心电图总异常检出率、脂肪肝总检出率及血常规总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岗前(P<0.05);在岗期间第二次健康检查肝功能总异常检出率、血脂总异常检出率及血常规总异常检出率均高于第一次(P<0.05);岗前及在岗期间健康检查一般项目中男性肝功能异常检出率、血压异常检出率及血脂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0.05);在岗期间第一次职业健康检查中男性血常规异常检出率高于女性(P<0.05);在岗期间第二次职业健康检查中男性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及脂肪肝检出率均高于女性(P<0.05);岗前及在岗期间两次职业健康检查不同年龄组肝功能异常检出率、血脂异常检出率及血压异常检出率不同(P<0.05);在岗期间两次健康检查接触氯乙烯职工肝脏超声异常检出率均高于不接触氯乙烯职工(P<0.05);在岗期间第二次职业健康检查接触氯乙烯职工肝功能异常检出率及肝脏超声异常检出率均高于第一次(P<0.05);在岗期间健康检查第二次接触噪声职工听力异常检出率高于第一次(P<0.05);在岗期间健康检查第二次接触粉尘职工肺功能异常检出率及X线胸片(高千伏)异常检出率均低于第一次(P<0.05);接触煤尘、电石粉尘、其他粉尘及聚氯乙烯粉尘职工在岗期间第二次健康检查FEV1.0(%)值均低于岗前(P<0.05);接触煤尘、电石粉尘、其他粉尘及聚氯乙烯粉尘职工在岗期间第二次健康检查FEV1.0(%)值均低于第一次(P<0.05);接触煤尘、电石粉尘、其他粉尘、聚氯乙烯粉尘及石灰石粉尘职工在岗期间两次健康检查FVC(%)值均低于岗前(P<0.05);接触煤尘、电石粉尘、其他粉尘、聚氯乙烯粉尘及石灰石粉尘职工在岗期间第二次健康检查FVC(%)值均低于第一次(P<0.05);接触氯乙烯职工在岗期间第二次健康检查血清ALT高于岗前及第一次在岗期间(P<0.05);接触氯乙烯职工两次在岗期间白细胞及血小板数量较岗前有所降低(P<0.05)。结论粉尘及噪声是该企业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接尘职工早期肺功能损害可表现为肺功能指标FVC值下降,FEV1.0值下降出现的较晚。长期低浓度氯乙烯作业职工肝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血清ALT升高,血液系统损害主要表现为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陈青[3](2016)在《铜冶炼富氧底吹炉电收尘器的设计与运行》文中指出介绍了铜冶炼富氧底吹炉电收尘器的入口烟气特点、设备结构设计及运行情况。针对运行中存在的不正常现象,从烟气条件、工艺操作、设备维护等方面分析了电收尘器的故障影响因素,并采取了针对性整改措施以确保电收尘器平稳持续运行。
李从[4](2016)在《印刷业VOCs废气处理中强电离技术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工业规模的急速扩大,工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加深,所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全国特别是北京,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的雾霾天数逐年上升,PM2.5作为霾害中的重要指标逐步成为人民关注的焦点。而挥发性有机气体(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作为霾害的首要前体物,其大基数且逐年上升的排放量是造成雾霾现象严重,大气污染问题突出的重要祸首之一。目前,我国从国家层面及地方上对VOCs排放的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日趋严格;其中北京市,上海市,广东省以及天津市四个地区均已制定了VOCs排放的地方性标准,并于2016年开始对印刷业征收VOCs排放费,对未安装VOCs末端处理装置或处理装置无法正常运行的企业提高收费标准。因此,研究一种可靠运行,降解效率高,运行费用低等功效的印刷业VOCs处理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及现时的紧迫性。本论文通过对印刷业自身工艺特点的判断,将印刷业最为常用的溶剂乙酸乙酯,异丙醇作为挥发性有机气体降解净化实验的目标气体,通过对乙酸乙酯,异丙醇这两种有机气体的净化实验来验证介质阻挡强电离放电法降解挥发性有机气体的可行性。实验用介质阻挡强电离放电技术所生成的具有高能量,高强度,高浓度的电子,使长键的挥发性有机物的分子键发生断裂;激活通过等离子体发生器反应气室的流通气体中的氧分子,氮分子,水分子,能够产生羟基自由基(·OH),HO2,O+等多种离子态的自由基,直接与挥发性有机气体进行反应,生成稳定的小分子有机物,从而达到降解挥发性有机气体的目标。本实验就电压,电流,频率等电参数;目标气体工艺参数中的浓度,气体流速,气体温度,氛围气体的湿度等各个单因素环节对强电离技术降解效率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由上述的各单因素变化实验得出规律,分析各个单一因素的主次关系,从而获得对有机气体净化效率较高的最优组合。经过实验证明,强电离放电技术在高频高压下对于1000mg/m3以下,气体流速在0.6 m3/h以下的低浓度低风量的VOCs有极好的降解效率,而通过对电参数,气体工艺参数等物理量的控制能够有效控制降解效率的高低。同时强电离技术具有降解挥发性有机气体效率高,耗能少,适用范围较广,占地面积少等技术优势。本文探讨了现今各类挥发性有机气体末端处理技术的优劣,通过对印刷业排放挥发性有机气体的相关法规政策的研读,对国内外有机气体净化市场技术份额的分析,对强电离技术的市场前景持有乐观的态度。
孟镇[5](2015)在《兼顾换热复合阳极用于静电除尘增效的试验研究》文中提出为全面落实“节约、清洁、安全”的能源战略方针,三部委联合下发《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升级改造计划》),该计划将东、中、西部地区新建和东部现役燃煤电厂烟尘排放浓度标准提高到10mg/Nm3,甚至鼓励更低排放。这将意味着将来的燃煤烟气排放出的颗粒物粒径将更多的处于PM2.5粒径范畴。但作为处理颗粒物的最广泛采用的重要装置,静电除尘设备收集PM2.5的效率并不理想。原因在于PM2.5烟尘成分大多为硅铝质矿物,其高比电阻特性导致脱除效率低,以及机械振打、离子风等引发的“二次携带”,所以提高静电除尘器的颗粒物脱除效率,解决二次飞扬等问题是我们现今针对静电除尘器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另一方面,实现《升级改造计划》要求新建和现役燃煤机组能耗指标的有效途径之一为:采用低低温省煤器(烟气深度冷却装置)降低排烟温度,回收烟气余热。同时降低排烟温度后,相应的烟气速度降低、烟尘比电阻降低,也有利于静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提高。然而由于改造空间有限以及飞灰与结露所造成的粘性积灰,低低温省煤器的应用和运行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鉴于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兼顾换热复合阳极用于静电除尘增效的新思路,其核心学术思想为基于原有静电除尘器空间基础,采用新型复合换热极板替代传统的静电除尘器刚性极板,从而实现静电增效和余热回收的高效耦合。在小型综合静电增效换热除尘器试验系统上,文章重点从除尘增效和换热效能两个方面,考察了影响复合换热极板的细颗粒物分级脱除效率与换热效能的关键影响因素,同时对某代表性技改工程方案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进行了系统评估。1)在总颗粒物和分级颗粒物脱除效能两个层面上,探究了复合换热阳极的除尘增效性能,验证了复合换热极板的总颗粒物脱除效率和分级颗粒物脱除效率均高于干式Z型极板,原因在于复合换热极板提升了颗粒物实际驱进速度、增大了阳极比集尘面积、减小了实际烟气量。并且发现了饱和积灰厚度平均值为2.1mm,对工程实际情况的清灰环选型起到了指导作用。2)重点从烟气侧流速、空气侧流速、停留时间、烟气温度等方面,考察了各关键参数对于复合换热极板换热效能的影响。以换热量表征换热效能从而得出结论:换热量与烟气侧流速呈正比关系;换热量与空气侧速度呈对数正比关系;对于固定型式的复合换热阳极,存在最佳空气侧速度10m/s及最佳停留时间1.5-2s;换热量与烟气温度呈正比关系。3)以该技术路线应用于某300MW机组静电除尘器改造为例,对该技术路线进行了减排收益评价分析。复合换热极板替换该静电除尘器末电场极板之后,颗粒物可以减排32.5mg/Nm3,年颗粒物累计减排量达到173.8t,可节省排污费4.8万元;同时可获得环保电价补贴300万元。改造后余热利用可提高锅炉效率,减少耗煤量1.0g/kWh,每年节省燃煤成本64.5万元,节煤可获得政策奖励36万元。同时也对阻力能耗计算、运行成本核算、项目投资费用和投资回收期进行了系统分析。
徐悦[6](2015)在《磷石膏低温分解煅烧制复合胶凝材的开发研究》文中提出磷石膏是湿法生产磷酸的工业副产物,其主要成分为CaS04·2H20,并含有P205、氟化物、有机质、微量重金属等其他杂质。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15%的磷石膏被回收利用,主要集中在农业土壤改良、建筑材料和水泥缓凝剂等方面,但仍有85%的磷石膏作为固体废物直接堆放处理,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近年来,针对磷石膏的物理化学性质、探索多元的回收利用途径,是磷石膏资源化利用的研究重点。将磷石膏作为建筑材料的工业原料加以利用,已经过多方面研究开发,多集中于将磷石膏经预处理后制石膏板或用于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工艺。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工艺可变废为宝,生产硫酸和水泥,解决磷石膏堆存的困难,减少水泥原材料的开采,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环境效益。但采用该工艺,在技术和经济效益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从国内外建成的工程实例来看,在磷石膏制水泥的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该工艺热耗高,生产能力低,物料容易在煅烧窑内结圈、粘结甚至堵塞,使窑的通风明显恶化,燃料燃烧不完全,产量大幅下降;二是熟料标号低,产品质量不稳定。为降低磷石膏制水泥的能耗,提高产品质量,实现大宗利用磷石膏的目的,本研究以磷石膏为主要原材料,将其与炭、改性组分(粉煤灰)适量混合,在低温煅烧条件下进行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的开发研究。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作为一种添加料,可与硅酸盐水泥熟料混合后作为复合硅酸盐水泥使用。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对磷石膏进行部分分解,可降低分解能耗,部分未分解的CaSO4可作为水泥缓凝剂,减少或不用外掺石膏,进一步节约了资源,提高了材料强度。论文首先采用FactSage热力学软件对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制备过程中所涉及的炭还原条件下的CaSO4分解和熟料矿物的合成反应进行了热力学计算。研究确定了CaSO4分解的主要途径。通过软件计算判定在1100~1250℃温度范围内,CaO-SiO2、CaO-Al2O3二元系以及CaO-Al2O3-SiO2三元系中的主要产物,从热力学的角度确定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中可能存在的低温矿物类型,为后续反应条件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在热力学研究的基础上,论文先后进行了两次正交实验,对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的制备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正交实验一以煅烧温度、保温时间、活性炭掺量和粉煤灰掺量作为正交研究的四个因素,对新型胶凝材的反应条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表明,当煅烧温度为1200℃,保温时间为30min,活性炭掺量为10%,粉煤灰掺量为5%时,所制得的胶凝材可获得较高的抗压强度,其强度与同等条件养护下的纯硅酸盐水泥熟料强度相当。针对原材料化学组成的变化将导致原材料掺量改变的现实状况,使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的制备方法更具普适性,正交实验二以水硬系数(HM)替代粉煤灰掺量作为正交实验影响因子之一,并对煅烧温度、保温时间、活性炭掺量等因子的水平范围进行调整,进一步优化反应条件。实验表明,煅烧温度1200℃、保温时间30min、活性炭掺量10%、HM1.3为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制备的最佳反应条件,该反应条件下,试样3d、7d和28d的抗压强度分别为67.59MPa、83.01MPa、99.11MPa。在实际工艺中,可将HM作为主生产率值,硅率(n)为辅助率值,建议HM控制范围为1.3~1.5,n控制范围为3.29-3.64。新型胶凝材的制备因产品性质的不同,与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工艺相比,煅烧温度降低,反应时间大大缩短,产品质量稳定。论文对正交实验一和二中典型试样的熟料进行了XRD分析,确定熟料矿物的组成和强度来源。研究发现,抗压表现较好的试样中普遍存在的具有水硬性的矿物为硅酸二钙(C2S)和钙铝黄长石(C2AS),因局部煅烧的不均匀性,还会有硅酸三钙(C3S)、铝酸三钙(C3A)、二铝酸钙(CA2)等存在。熟料矿物中的C2S,活性较高,水化快,对强度的发展贡献显着;C2AS为弱水硬性矿物,水化缓慢,对后期强度有促进作用。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可被认为是一种贝利特铝酸盐胶凝材。论文通过XRD和SEM等检测手段对该新型胶凝材的水化产物进行了分析,硬化浆体主要由C-S-H凝胶、氢氧化钙、钙矾石(AFt)、水化钙铝黄长石(C2ASH8)和水化氧化铝凝胶等组成,水泥石以AFt为骨架,C-S-H和水化氧化铝凝胶充填其中,形成致密网络结构,宏观表现为抗压强度佳。论文研究得到了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的最佳制备方法,确定了新型胶凝材的熟料矿物组成及水化产物,为实现该胶凝材在工业上的推广应用,论文对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的工程动力学基础进行了研究。论文在静态条件下,采用等温法对不同炭掺量的CaSO4、磷石膏和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体系进行反应动力学的研究。三体系的动力学研究将SO3分解率作为反应进行程度的评价标准,计算得到了各个体系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确定了各个体系的最概然机理函数。结果表明,随各体系中活性炭掺量的增加,三体系的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均呈下降趋势,三体系的反应过程中均存在动力学补偿效应,论文对三体系的动力学补偿函数进行了拟合。CaSO4体系和磷石膏体系的最概然机理函数形式相同,为三维扩散的Z-L-T方程;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体系的最概然机理函数为Avrami-Erofe ev方程(n=2),反映了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的固相反应机理。动力学研究为开发大型工业煅烧炉,实现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的工业化应用积累基础数据。另外,论文对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的实际工艺流程进行了设计,整个系统由熟料烧成、硫酸制备和余热发电三个部分所组成。新工艺对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进行了优化改进,生料经预热器后在回转窑中一步式完成物料的分解和煅烧。经热量衡算得到,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的熟料形成热为1728.92kJ/kg,熟料烧成热为3063.14kJ/kg,与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技术相比,系统的能耗大大降低。论文对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烟气中SO2的浓度进行了计算,SO2浓度为15.32%,SO2浓度相比于制硫酸联产水泥工艺,有了极大程度的提升。论文以年产30万吨熟料的生产规模对新型胶凝材的原料消耗和生产成本进行了核算,计算结果表明,该生产规模下,年可消耗磷石膏65万吨、粉煤灰3万吨,年产硫酸23万吨,技术经济性优良,实现了磷石膏资源化和效益化利用的目的。论文针对磷石膏综合利用的严峻现状,在低煅烧温度和较短保温时间条件下,制取磷石膏基水硬性胶凝材,开发出了一种低成本、低能耗、可操作性强的新型磷石膏基高品质建材,弥补了传统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工艺中能耗高、产品质量欠佳等种种不足。并从热力学、动力学、工程应用等角度,对该胶凝材的强度来源、回转窑开发、工艺流程设计、系统热量平衡、生产成本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完善了磷石膏基复合水硬性胶凝材制备理论,为下一步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推广奠定了基础。
黄艳[7](2012)在《ZL公司4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文中认为建材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从2001年开始,中国水泥工业进入了新型干法水泥的快速增长期,我国水泥结构调整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南京ZL水泥有限公司拟建的45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工程项目投资合理性进行论证。本文运用现代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遵循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工作程序,结合水泥市场的特点及具体情况,采用科学的方法,从项目开发的必要性、项目开发的宏观和微观背景、开发的内容及进度安排、市场分析与风险分析、技术方案、经济指标分析等方面来全面、充分的可行性研究,以确定该工程项目的可行性,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最后,综合各方面的指标,对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建设和怎样投资建设提出了建议,为同类型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提供借鉴。
武文华[8](2008)在《氧化铝热电系统烟气治理技术的应用》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不断改善的同时,环境污染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已成为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是一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据环保总局资料,目前中国大气环境污染仍然以煤烟型为主,主要污染物是粉尘和S02,酸雨问题依然严重。。中铝河南分公司共有8台锅炉,2002年共耗煤100万吨,烟尘排放量17912吨,氮氧化合物2880吨,除尘效率只能达到85%,脱硫效率仅有40%。锅炉烟尘排放浓度高达1959mg/m3,超过国家规定标准三倍;SO2每年排放5000多吨,被环保部门罚款数百万元,而且对设备腐蚀严重。这些问题现已严重阻碍了中国长城铝业公司生产的持续发展。随着国家加大节能减排工作的力度,如何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削减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成为近阶段一项重要的课题。针对实际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首先对原有与氧化铝生产配套的热电系统燃煤锅炉烟气净化工艺进行研究,从工况条件变化、排污现状、烟气净化系统技术装备水平等个方面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改造方案:一、对5台75t/h小型锅炉在湿法收尘的基础上,提出了将水膜除尘器改造为旋流板塔的改造方案,通过强化气液间的接触,使除尘效率由85%提高到95%,而且投资小、改造工期短。二、根据工况条件的变化,对两台160t/h燃煤锅炉电收尘系统,在通过实施对现有90m2电除尘器的结构改造的前提下,各增加一台50m2电除尘器,采用并联运行方式,使除尘效率提高到99.5%以上,烟尘排放浓度小于120mg/m3。三、在对6#锅炉原湿法收尘系统的改造中,突破性的采用了管极式电除尘器,克服了传统板卧式电除尘器经常出现振打锤脱落、阴极线断裂的现象,除尘效率达到99.5%以上,烟尘排放浓度小于80 mg/m3。四、在新建自备电厂两台41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建设中,经对比研究,提出采用袋式除尘器替代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中提出的采用电除尘器的烟气净化方式,运行后的除尘效率达到99.8%以上,烟尘排放浓度小于50 mg/m3。根据不同的烟气工况条件,对粉尘性质、烟气性质等影响电收尘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确定了改造所采用的电收尘器结构形式。通过计算,确定了收尘效率、电场风速、极间距、有效驱进速度等电收尘主要技术指标和C型阳极板、新型阴极芒刺线、电场数、电场横断面、电场长度等电收尘结构形式,并计算了灰气比、输灰流速和输灰能力等输灰系统主要技术指标。通过对脱硫的基本原理的分析和目前国内外燃煤锅炉烟气脱硫的技术进展,以及同行业对比分析,结合实际,提出了利用氧化铝蒸发工序排出的碱性废水,采用双碱法的脱硫工艺,脱硫效率达到80%,实现以废治废。最后,对整个氧化铝热电系统燃煤锅炉烟气净化工艺改造进行了经济、环境效益分析,每年可产生400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蔡灏兢[9](2007)在《电收尘器的烟尘预荷电离子输运特性实验研究》文中认为工业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经济的发展,由于中国将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进入21世纪,因而将消费更多的能源,进而烟尘污染物将会大幅度地增加。在排放法规日益严格的今天,治理大气污染排放已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其中燃煤烟气的排放问题更显突出,也是治理大气污染排放领域的工作难点。文章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电收尘器的交变强电场离子荷电凝聚研究(批准号:50578020)提出了利用低温非平衡等离子体技术对排放烟气进行预荷电处理,增加烟气中粉尘颗粒的荷电量,以利用后续除尘器对粉尘颗粒的捕集,提高除尘效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在理论上对影响粉尘荷电量的关键因素离子产生率和离子输运项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它们均有2-3个数量级提高的研究空间。(2)围绕如何提高荷电装置的离子产生率和输运项,依据各自不同的放电方式设计了电晕放电荷电装置和介质阻挡放电荷电装置,并对影响反应器的离子产生率和输运项的因素用两套装置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电晕放电预荷电装置:电场电压和气流速度对离子输运特性的影响非常明显;当气流速度为5m/s时,电场电压从7kV上升到35kV时,离子输运项从0.47×107cm-3/s增加到1.42×107cm-3/s;当电压为20kV时,气流速度从1m/s上升到5m/s,离子输运项从4.1×107cm-3/s下降到0.7×107cm-3/s。(2)介质阻挡放预电荷电装置:电场电压、气流速度和电源频率对离子输运特性的影响都很明显;当气流速度为25m/s时,电场电压从1.2kV上升到3.4kV时,离子输运项从26.7×109cm-3/s增加到82.1×109cm-3/s;当电压为3.4kV时,气流速度从5m/s上升到25m/s,离子输运项从1.3×109cm-3/s增加到8.7×1010cm-3/s;电源频率从5kHz上升到12kHz,离子输运项5.7×1010cm-3/s增加到8.7×1010cm-3/s。通过实验对比发现介质阻挡放电预荷电器的离子输运项比电晕放电预荷电器高3个数量级,由此可知采用介质阻挡放电形式的预荷电器更利于实现电收尘器的小型化。
陈冬秀[10](2004)在《50m2低温电收尘器收尘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本文对影响50m2低温电收尘器收尘效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二、50m~2低温电收尘器收尘效率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50m~2低温电收尘器收尘效率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布袋除尘技术在燃气干燥中的应用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工艺简介 |
3 改造情况 |
3.1 替代改造 |
3.2 除尘设计步骤 |
3.3 施工内容 |
3.4 工艺对接措施 |
4 实施效果与评价 |
4.1 优化后的除尘效果 |
4.2 综合评述(与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同类技术的综合比较) |
4.3 创新改进措施 |
4.4 项目应用及推广情况 |
5 效益情况 |
6 结束语 |
(2)某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3年调查资料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7 附录 |
8 致谢 |
综述 电石法生产聚氯乙烯的职业危害现状 |
参考文献 |
(3)铜冶炼富氧底吹炉电收尘器的设计与运行(论文提纲范文)
1 底吹炉电收尘器的设计 |
2 电收尘器运行情况 |
2.1 烟气特点 |
2.2 电收尘器运行指标 |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3 整改措施及效果 |
4 结语 |
(4)印刷业VOCs废气处理中强电离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挥发性有机气体的性质 |
1.3 挥发性有机气体的来源 |
1.4 包装印刷业VOCs气体排放概况 |
1.4.1 政策导向与应对措施 |
1.4.2 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标准 |
1.4.3 包装印刷行业VOCs气体产生源 |
1.5 挥发性有机气体的处理技术 |
1.6 挥发性有机气体末端处理回收技术 |
1.6.1 活性炭吸附 |
1.6.2 吸收液吸收 |
1.6.3 冷凝技术 |
1.6.4 膜分离技术 |
1.7 挥发性有机气体末端处理销毁技术 |
1.7.1 催化燃烧技术 |
1.7.2 热力焚烧技术 |
1.7.3 生物技术 |
1.7.4 光催化技术 |
1.7.5 等离子体技术 |
1.8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1.8.1 研究目的 |
1.8.2 研究内容 |
第2章 介质阻挡强电离放电处理VOCs技术的理论基础及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等离子体的分类 |
2.3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应用领域 |
2.4 介质阻挡强电离放电的基本理论 |
2.4.1 强电离的物理机制 |
2.4.2 介质阻挡放电电场场强与电子能量关系 |
2.5 等离子体净化挥发性有机气体的原理 |
2.5.1 高能电子在VOCs处理过程中的作用 |
2.5.2 不同技术的等离子体中的电子能量分布状况 |
2.5.3 降解VOCs的化学键能理论 |
2.6 羟基自由基在净化挥发性有机气体中的作用 |
2.6.1 羟基自由基的形成 |
2.6.2 羟基自由基的作用 |
2.7 介质阻挡强电离放电降解VOCs的方案设计 |
2.7.1 设计要求 |
2.7.2 实验目标气体的选择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强电离等离子体发生器的设置 |
3.1 引言 |
3.2 等离子体反应器的结构设计 |
3.2.1 电介质 |
3.2.2 放电间隙 |
3.3 电参数的设置 |
3.3.1 电压的初步估算 |
3.3.2 电频率选择范围 |
3.4 关键问题的解决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介质阻挡强电离降解VOCs气体实验 |
4.1 引言 |
4.2 实验流程 |
4.3 实验装置 |
4.3.1 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
4.3.2 模拟气体配气装置 |
4.3.3 测量方法 |
4.4 实验步骤 |
4.5 影响降解率的单因素实验及分析 |
4.5.1 电参数对净化效率的影响 |
4.5.1.1 电压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
4.5.1.2 电频率对于降解效率的影响 |
4.5.1.3 不同的电参数的经济性比较 |
4.5.2 气体工艺参数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
4.5.2.1 气体初始浓度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
4.5.2.2 气体流速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
4.5.3 湿度对降解效率的影响 |
4.6 影响降解率的多因素正交试验设计与分析 |
4.6.1 确定因子与水平 |
4.6.2 正交实验结果及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强电离放电技术工业化前景讨论 |
5.1 工业化前景探讨 |
5.2 介质阻挡强电离放电技术工业化中试实验的建议 |
5.2.1 中试安全建议 |
5.2.1.1 防火防爆 |
5.2.1.2 用电安全 |
5.2.2 中试的气路设置 |
5.2.3 中试的气路温度设置 |
5.3 介质阻挡强电离放电技术协同技术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兼顾换热复合阳极用于静电除尘增效的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静电除尘增效减排研究背景 |
1.1.2 余热利用节能研究背景 |
1.2 燃煤电厂静电除尘增效方法研究进展 |
1.3 燃煤电厂烟气余热利用现状与技术进展 |
1.4 当前静电除尘技术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分析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复合换热阳极用于静电除尘增效的试验研究 |
2.1 试验系统与试验方法简介 |
2.1.1 试验系统简介 |
2.1.2 测试测点及仪器简介 |
2.2 总颗粒物脱除效能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2.2.1 总颗粒物测试分析仪器及试验简介 |
2.2.2 电压工况的变化对于不同极板型式总颗粒物脱除效率的影响 |
2.2.3 风速工况的变化对于不同极板型式总颗粒物脱除效率的影响 |
2.3 细颗粒物分级脱除效能及影响因素分析 |
2.3.1 细颗粒物测试分析仪器及试验简介 |
2.3.2 电压工况的变化对于不同极板型式分级颗粒物脱除效率的影响 |
2.3.3 风速工况的变化对于不同极板型式分级颗粒物脱除效率的影响 |
2.4 复合换热极板表面积灰情况对总颗粒物脱除效率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复合换热阳极换热效能的试验研究 |
3.1 试验系统与试验方法简介 |
3.2 换热效能影响因素分析与评价 |
3.2.1 单倍管程下温度差、换热量与空气速度的关系 |
3.2.2 三倍管程下温度差、换热量与空气速度的关系 |
3.2.3 五倍管程下温度差、换热量与空气速度的关系 |
3.2.4 空气停留时间对于换热性能的影响 |
3.2.5 烟气温度对于换热性能的影响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换热阳极在燃煤电厂应用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
4.1 某工程换热静电增效改造技术方案描述 |
4.2 除尘增效部分模拟分析及减排收益分析 |
4.3 换热效能部分模拟分析及经济性分析 |
4.3.1 换热效能计算及回收热量经济性分析 |
4.3.2 阻力计算及能耗分析 |
4.3.3 节能奖励分析 |
4.4 项目投资及经济性计算 |
4.5 总投资及收益经济性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附件 |
(6)磷石膏低温分解煅烧制复合胶凝材的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磷石膏炭热分解特性 |
2.2 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 |
2.3 磷石膏制硫铝酸盐水泥 |
2.4 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原材料与分析方法 |
3.1 实验技术路线及辅助材料的选择 |
3.1.1 技术路线 |
3.1.2 辅助原材料的选择 |
3.2 原材料及仪器设备 |
3.2.1 原材料 |
3.2.2 化学试剂与仪器设备 |
3.3 化学分析方法 |
3.3.1 化学分析方法 |
3.3.2 宏观性能测定 |
第四章 新型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制备设计的热力学基础 |
4.1 热力学基本概念及计算理论 |
4.2 热力学计算模拟软件FactSage的应用 |
4.2.1 FactSage简介 |
4.2.2 FactSage计算条件 |
4.3 硫酸钙分解反应的热力学研究 |
4.3.1 硫酸钙炭热分解反应 |
4.3.2 SiO_2对硫酸钙分解反应的影响作用 |
4.3.3 Al_2O_3对硫酸钙分解反应的影响作用 |
4.4 新型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中二元系的热力学研究 |
4.4.1 CaO-SiO_2二元合成反应 |
4.4.2 CaO-Al_2O_3二元合成反应 |
4.5 新型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中三元系的热力学研究 |
4.5.1 硅酸盐水泥中CaO-Al_2O_3-SiO_2三元相图简介 |
4.5.2 新型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中三元相图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型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制备方法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设计思路 |
5.2 新型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基本反应条件及组分设计 |
5.2.1 实验方法(正交实验一) |
5.2.2 游离钙及SO_3含量分析 |
5.2.3 硬化浆体抗压强度分析 |
5.3 水硬性胶凝材料率值的确定 |
5.3.1 常用率值 |
5.3.2 新型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率值分析 |
5.4 新型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反应条件及组分优化 |
5.4.1 实验方法(正交实验二) |
5.4.2 游离钙及SO_3含量分析 |
5.4.3 硬化浆体抗压强度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型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的矿物组成及水化过程 |
6.1 熟料矿物组成分析 |
6.1.1 典型试样熟料XRD分析(正交实验一) |
6.1.2 典型试样熟料XRD分析(正交实验二) |
6.1.3 熟料矿物生成过程分析 |
6.2 主要熟料矿物的水化反应 |
6.3 硬化浆体中水化产物的确定 |
6.3.1 水化产物XRD分析 |
6.3.2 水化产物SEM和EDS分析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磷石膏分解煅烧制复合胶凝材动力学基础 |
7.1 动力学基本概念 |
7.1.1 动力学三因子及其研究方法 |
7.1.2 磷石膏炭热分解动力学研究现状 |
7.2 实验方法 |
7.3 硫酸钙炭热分解动力学实验研究 |
7.3.1 分解率变化规律研究 |
7.3.2 反应体系动力学参数确定 |
7.4 磷石膏反应体系动力学实验研究 |
7.4.1 分解率变化规律研究 |
7.4.2 反应体系动力学参数确定 |
7.5 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体系反应动力学实验研究 |
7.5.1 分解率变化规律研究 |
7.5.2 反应体系动力学参数确定 |
7.6 三个不同反应体系的动力学比较与分析 |
7.6.1 三反应体系中的动力学补偿效应 |
7.6.2 三反应体系的机理函数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新型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工程实现及技术经济性分析 |
8.1 新型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制备的工艺流程研究 |
8.1.1 磷石膏制硫酸联产水泥工艺流程简介 |
8.1.2 新型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制备工艺研究与设计 |
8.2 新型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烧成系统热量计算 |
8.2.1 熟料形成热 |
8.2.2 系统热量衡算 |
8.2.3 系统排出SO_2浓度 |
8.3 新型磷石膏基复合胶凝材制备成本及经济效益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9.1 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7)ZL公司4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可行性研究的重要性愈渐凸显 |
1.1.2 水泥行业的发展现状对可行性研究的要求愈渐严格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助于深化项目可行性研究的理论内涵 |
1.2.2 为企业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 |
1.2.3 有助于国家节能减排、调整产能政策的落实 |
1.3 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2 相关理论及研究现状 |
2.1 项目可行性分析的内涵 |
2.1.1 项目的概念 |
2.1.2 项目可行性分析的内涵 |
2.1.3 项目可行性分析的特点 |
2.2 项目周期与项目可行性分析的关系 |
2.3 项目可行性分析方法 |
2.3.1 PEST分析 |
2.3.2 SWOT分析 |
2.3.3 PEST嵌入式SWOT分析 |
2.4 项目可行性分析的作用 |
2.5 项目可行性分析的现状 |
3 ZL公司4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项目概述 |
3.1 公司概况 |
3.2 项目概况 |
3.2.1 项目简介 |
3.2.2 项目实施进度设想 |
3.2.3 项目组织管理 |
4 项目宏观环境及自身优劣条件分析 |
4.1 新型干法水泥前景分析 |
4.1.1 市场现状与不足 |
4.1.2 新型干法水泥的发展空间 |
4.2 PEST分析 |
4.2.1. 政治环境分析 |
4.2.2 经济环境分析 |
4.2.3. 社会环境分析 |
4.2.4 科学技术因素 |
4.3 SWOT分析 |
4.4 分析结论 |
5 项目的技术方案与节能环保方案 |
5.1 技术方案 |
5.1.1 生产技术方案 |
5.1.2 道路及厂内外运输和仓储方案 |
5.1.3 主要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与结构设计 |
5.1.4 其他工程 |
5.2 节能环保措施 |
5.2.1 本项目污染源 |
5.2.2 本项目中将采取的环保措施 |
5.3 分析结论 |
6 ZL公司4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工程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分析 |
6.1 概述 |
6.2 项目总投资 |
6.2.1 估算依据 |
6.2.2 估算范围 |
6.2.3 估算结果 |
6.3 资金筹措 |
6.4 生产成本与费用计算 |
6.4.1 可变成本计算 |
6.4.2 固定成本计算 |
6.4.3 总成本费用 |
6.5 财务经济评价 |
6.5.1 财务评价条件 |
6.5.2 财务评价指标 |
6.5.3 不确定性分析 |
6.6 分析结论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实施注意事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氧化铝热电系统烟气治理技术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热电系统现状 |
1.2.1 生产状况 |
1.2.2 大气污染防治现状 |
1.2.3 烟气净化工艺技术状况 |
1.2.4 烟气净化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 热电系统烟气净化工艺技术改造 |
2.1 湿法水膜净化除尘工艺改造 |
2.1.1 水膜除尘系统性能参数 |
2.1.2 除尘脱硫工艺改造 |
2.1.3 湿法烟气净化工艺改造效果 |
2.2 电收尘净化工艺改造和应用 |
2.2.1 电收尘器情况介绍 |
2.2.2 电收尘器的分类 |
2.2.3 影响电收尘性能的主要因素 |
2.2.4 7#、8#锅炉烟气烟气净化系统改造 |
2.2.5 6#锅炉除尘系统湿法改干法技术改造 |
第三章 干法净化袋式除尘器在热电系统烟气净化中应用 |
3.1 基本情况 |
3.2 袋式除尘器在热电系统烟气净化中的应用 |
3.2.1 袋式除尘概述 |
3.2.2 袋式除尘器的应用 |
第四章 烟气脱硫 |
4.1 燃煤SO2排放 |
4.1.1 基本情况 |
4.1.2 二氧化硫排放情况 |
4.1.3 实施本工程的必要性 |
4.2 脱硫机理 |
4.3 燃煤SO2污染控制现状 |
4.4 烟气脱硫工艺概述 |
4.4.1 烟气脱硫技术现状 |
4.4.2 国外烟气脱硫现状 |
4.4.3 国内烟气脱硫现状 |
4.5 烟气脱硫技术工艺选择 |
4.5.1 几种典型烟气脱硫技术对比分析及其评价 |
4.5.2 脱硫方案的确定 |
4.6 烟气脱硫建设方案 |
4.6.1 工艺流程 |
4.6.2 基本参数 |
4.6.3 9#锅炉脱硫总体设计 |
4.7 效益预测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电收尘器的烟尘预荷电离子输运特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电收尘中的预荷电离子输运特性的研究进展 |
1.3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电收尘器烟尘预荷电的离子输运特性理论基础及方案设计 |
2.1 电离放电物理过程 |
2.2 电离连续方程 |
2.2.1 离子产生率 |
2.2.2 离子损失过程 |
2.3 等离子体输运特性 |
2.4 介质阻挡强电离放电产生等离子体的基本理论 |
2.4.1 介质阻挡强电离放电的物理机制 |
2.4.2 介质阻挡强电离放电中高浓度离子的形成 |
2.4.3 介质阻挡强电离放电的电场强度 |
2.4.4 等离子体中的电子能量分布图 |
2.5 预荷电器离子输运特性研究的方案设计 |
2.6 小结 |
第三章 烟尘预荷电装置的设计 |
3.1 介质阻挡放电预荷电装置的结构设计 |
3.1.1 介质阻挡放电预荷电装置 |
3.1.2 空气泵 |
3.1.3 高压高频电源 |
3.1.4 发尘和检测装置 |
3.2 电晕放电预荷电器的结构设计 |
3.3 电参数的选择 |
3.3.1 外加电压范围的选择 |
3.3.2 电源频率的选择 |
3.4 小结 |
第四章 电晕放电预荷电装置离子输运特性实验研究 |
4.1 实验流程 |
4.2 实验装置 |
4.2.1 预荷电装置 |
4.2.2 发尘装置 |
4.2.3 测量方法 |
4.3 实验步骤 |
4.4 影响离子输运特性的单因素实验及分析 |
4.4.1 电晕放电伏安特性 |
4.4.2 电场强度对离子输运项的影响 |
4.4.3 电极直径对离子输运项的影响 |
4.4.4 电源特性对离子输运项的影响 |
4.4.5 离子输运项对预荷电效果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介质阻挡强电离放电预荷电离子输运特性实验研究 |
5.1 实验流程 |
5.2 实验装置 |
5.2.1 预荷电装置 |
5.2.2 发尘装置 |
5.2.3 测量方法 |
5.3 实验步骤 |
5.4 影响烟尘预荷电量的单因素实验及分析 |
5.4.1 外加电压对离子产生率的影响 |
5.4.2 外加电压对离子输率的影响 |
5.4.3 注入功率密度对离子输运项的影响 |
5.4.4 气流速度对离子输运项的影响 |
5.4.5 电源频率对输运项的影响 |
5.4.6 输运项对预荷电效果的影响 |
5.5 影响离子输运项的多因素正交实验设计及分析 |
5.5.1 确定因子与水平 |
5.5.2 正交实验表头设计 |
5.5.3 数据的极差分析 |
5.5.4 数据的方差分析 |
5.6 高压放电与介质阻挡放电实验结果对比 |
5.6.1 电场强度对离子产生率的影响对比 |
5.6.2 电场强度对离子输运项的影响对比 |
5.6.3 粉尘荷电效果的影响对比 |
5.7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50m2低温电收尘器收尘效率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50m2电收尘器 |
2.1 工艺条件 |
2.2 电收尘技术经济指标 |
3 监测分析 |
3.1 气体温度的影响 |
3.1.1 温度对粉尘比电阻的影响。 |
3.1.2 温度对气体粘度的影响。 |
3.1.3 温度对气体的击穿电压的影响。 |
3.2 气流速度的影响 |
3.3 粉尘性质的影响 |
3.4 粉尘浓度的影响 |
4 改进措施 |
5 结语 |
四、50m~2低温电收尘器收尘效率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布袋除尘技术在燃气干燥中的应用与实践[J]. 程鹏军. 铜业工程, 2020(06)
- [2]某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3年调查资料分析[D]. 王璐璐.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3]铜冶炼富氧底吹炉电收尘器的设计与运行[J]. 陈青. 硫酸工业, 2016(03)
- [4]印刷业VOCs废气处理中强电离技术的应用研究[D]. 李从. 兰州理工大学, 2016(01)
- [5]兼顾换热复合阳极用于静电除尘增效的试验研究[D]. 孟镇. 山东大学, 2015(02)
- [6]磷石膏低温分解煅烧制复合胶凝材的开发研究[D]. 徐悦. 昆明理工大学, 2015(01)
- [7]ZL公司4500t/d水泥熟料生产线工程项目可行性分析[D]. 黄艳.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8]氧化铝热电系统烟气治理技术的应用[D]. 武文华. 东北大学, 2008(03)
- [9]电收尘器的烟尘预荷电离子输运特性实验研究[D]. 蔡灏兢. 江苏大学, 2007(10)
- [10]50m2低温电收尘器收尘效率影响因素分析[J]. 陈冬秀. 铜业工程,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