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电性能研究

胶体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电性能研究

一、胶体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电性能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绍辉[1](2020)在《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深循环寿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电动自行车行业在中国进入了发展快车道,全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突破2.5亿辆。其核心部件的铅酸蓄电池是电动自行车能够绿色环保出行的最大贡献者,每年电池消耗量达到10亿只以上。然而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却只有一年左右,并且故障退货率达10%~20%之多。因此,解决铅酸蓄电池深循环使用寿命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可以减少材料用量和能源消耗,也可减少退换货损失,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巨大效益。本文从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使用过程中存在技术质量问题出发,针对阀控铅酸蓄电池动力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早期容量衰减问题,从离子迁移问题研究入手,研究质子交换膜材料对金属离子迁移行为的影响,并利用无机吸湿性材料气相二氧化硅掺杂改性提升质子传导率。利用铅锑合金解决板栅腐蚀层在深循环过程中性能变差问题,利用铋掺杂改善正极活性物质导电性和深循环过程中骨架结构稳定性,并对迁移到负极的金属离子析氢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对铋和锑掺杂提高正极活性物质结构稳定性和提升电池容量机理进行深入探究。为了提高正极活性物质循环过程中结构稳定性和导电性,采用铋和锑掺杂氧化铅高温烧结后添加到正极活性物质中。研究表明,在450 ℃时烧结后锑和铋可以进入铅晶格。采用铋掺杂后,化成后熟极板α-Pb O2含量在掺杂量为1.0%具有最大值,而锑掺杂对生极板和熟极板性能参数影响不大,采用1.0%铋掺杂能降低化成充电电压100 m V。掺杂1.0%铋后电池具有最高放电容量,与1.0%锑掺杂相比提升2.0%,与未掺杂空白电池相比容量提升8.7%。采用1.0%铋掺杂电池具有最高深循环寿命,在循环250次后还有初始容量90%,采用1.0%锑掺杂电池250次循环后还有初始容量80%,而未掺杂电池在250次后容量已低于70%。采用双电极放电方法研究发现,采用铋掺杂后,铅先于铋放电,铋能在充放电时保持活性物质结构稳定;采用热重法研究发现铋和锑掺杂能增加电化学合成二氧化铅结构水含量,从而影响二氧化铅电极放电容量。采用质子交换膜阻止板栅合金和活性物质中锑离子向负极迁移,利用电解池验证在温度、强制对流和电场对锑离子在质子交换膜中扩散系数和电场因子影响。实验表明,不同厚度质子交换膜都对锑离子迁移都能有效阻止锑离子迁移,在1 V电场作用下电池使用温度50 ℃有强制对流有硫酸电解质存在条件下48 h后透过质子交换膜的仅有0.018 mol·L-1Sb3+左右。在扩散和电场共同作用下,质子交换膜在同样条件下能阻止95%以上锑离子跨膜迁移。质子交换膜电化学窗口在2.8 V以上,符合铅酸蓄电池使用要求,电池内阻受到质子交换膜影响,发现30μm PEM隔膜与AGM相比质子电导率下降5.4%,电池内阻增加4.6%,C2容量下降7.0%,通过对电池深循环寿命研究发现,采用质子交换膜电池和铅锑板栅合金电池在循环250次后还有初始容量93%,空白电池在循环250次后还有初始容量80%,说明通过采用质子交换膜阻止锑离子迁移能改善提升电池深循环使用寿命。为了解决质子交换膜质子导电率问题,采用气相SiO2掺杂改性质子交换膜,研究SiO2掺杂含量的对质子交换膜性能的影响,研究改性后厚度、温度、强制对流和电场作用对阻止锑离子迁移的影响。研究表明,改性后质子交换膜在掺杂量少于6.0%时具有最优性能,试验条件下能有效阻止97%以上锑离子跨膜迁移。掺杂含量为6.0%时具有吸水率提升33.2%,离子电导率提升16.9%,电池内阻值减小1.81%,放电容量提升1.3%。改性后质子交换膜分解温度在200 ℃以上,能够满足铅酸蓄电池使用要求。采用改性过的质子交换膜电池循环寿命在257次时还有初始容量91%,对照未掺杂改电池还有初始容量87%,说明采用掺杂改性质子交换膜能提升电池深循环寿命。为了进一步解决金属离子迁移到负极引起电池失水热失控问题,研究对硝基苯甲酸对负极析氢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添加0.010%对硝基苯甲酸可提高析氢过电位26 m V,添加0.01%时充电接受能力和低温性能达到最大值,其中充电接受能力达到3.33,与空白相比提高0.51,-10 ℃和-18 ℃低温放电容量分别提高2.5%和6.6%。添加0.01%硝基苯甲酸电池循环260次还有初始容量87%,空白电池衰减到初始容量75%以下,说明在负极控制容量条件下,添加对硝基苯甲酸有利于提高电池负极循环寿命。

孟义[2](2020)在《玻璃纤维形貌对AGM隔板生产工艺及性能的影响》文中提出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Valve Regulated Lead Battery,VRLA)因其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明显的价格优势,使其几十年间在电池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目前VRLA电池性能提升较慢,原因在于其使用的超细玻璃纤维隔板(Absorptive Glass Mat,AGM)的性能提高较慢。寻找AGM隔板性能的影响因素和改善AGM隔板性能以适应高性能电池的发展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对营口中捷仕达隔板有限公司使用的玻璃纤维原棉、纤维粗细比例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了AGM生产工艺各工序对纤维长度的影响以及纤维对AGM隔板性能的影响,得出以下结果:(1)目前,AGM隔板企业用叩解度来间接表示玻璃纤维的长度与直径,叩解度是造纸业中对打浆程度的表示,但叩解度与纤维长度与直径没有直接的关系。为了准确测量出AGM隔板所用玻璃纤维原棉的长度和直径,依据增强材料纱线试验方法,对玻璃纤维原棉长度直径进行测量分析得出:不同的玻璃纤维原棉直径长度存在较大区别,直径和长度较分散,但是纤维长度一般不大于1.2mm,纤维直径小于7um。性能较好的隔板选用的是永红34°以及天鸿34°两种玻璃纤维棉进行配比生产而成,这两种纤维棉与其他纤维棉最大区别在于玻璃纤维直径在2um以下纤维数量大于60%,且存在20%的1mm以上的长纤维。所以在选取生产AGM隔板玻璃纤维棉时,尽量选取纤维直径在2um以下占比高于60%的纤维,且有不低于20%的1mm以上的长纤维,这为企业选取玻璃纤维原棉提供了参考价值。(2)该企业AGM隔板的生产工艺对玻璃纤维的直径无明显的影响,但制浆变频25HZ的A生产线线和制浆变频20HZ的B生产线都会破坏玻璃纤维长度,且随着制浆时间的增长,制浆对纤维长度的破坏逐渐降低。A线制浆过程玻璃纤维每分钟长度减少0.017mm,而B线制浆过程纤维每分钟长度减0.01mm。A,B线浓浆罐、浓浆高位槽以及流浆箱都对纤维长度有一定的破坏,且浓浆罐至浓浆高位槽过程对纤维长度破坏最明显,A线这一过程纤维长度破坏率为9.5%,B线这一过程纤维长度破坏率为16.97%。这些数据为企业控制玻璃纤维长度提供了理论参考。将生产工艺对纤维长度的破坏程度与玻璃纤维原棉长度联系起来,55%的龙腾29°和45%的嘉瑞海29°两种玻璃纤维棉配比,经B线生产出的隔板与60%的永红34°和40%的天鸿34°两种玻璃纤维棉配比后经A线生产出的隔板具有相同的纤维平均长度。(3)定义直径在3um以下玻璃纤维为细纤维,直径在3um以上为粗纤维,总结出AGM隔板中细纤维占比高时,AGM隔板的定量较大,孔隙率大,回弹率相对较高,拉伸强度高,加压吸酸量高,毛细吸酸高度大,孔径分布较均匀,最大孔径也会较小等优点,但会出现电阻较高,吸酸速率下降影响电池效率等缺点,且细纤维较粗纤维价格上偏高,因此AGM隔板中粗细玻璃纤维比例是影响性能的重要因素。实验的隔板2是目前公司性能最好的隔板,细纤维占比84.8%,粗纤维占比15.2%。通过原棉纤维直径统计表,细分到纤维直径范围,则最优配比为1.97%的直径在0-1um玻璃纤维、63.1%的直径在1-2um玻璃纤维、19.72%的直径在2-3um玻璃纤维、2.17%的直径在3-4um玻璃纤维、6.51%的直径在4-5um玻璃纤维、2.17%的直径在5-6um以及3.43%直径在6-7um玻璃纤维。此配比通过该企业A线生产所得隔板性能最优异,最优工艺为制浆15min,制浆机变频25HZ。此时隔板回弹率(96.1%)、毛细吸酸高度(710mm/24h)、拉伸强度(0.74N/m)明显高于一般商用隔板性能,电阻(0.00044Ω2dm2)也远达要求值。

王亮[3](2019)在《动力型铅酸蓄电池轻量化设计及性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铅酸动力蓄电池是电动自行车上的重要核心部件。随着电动自行车新标准以及铅酸动力电池新国标的实施,对铅酸动力电池设计提出更高要求。作为电动自行车的动力来源,铅酸动力蓄电池的比能量提升是对电动自行车设计及节能增效起到了积极意义。提升铅酸蓄电池的比能量一直是行业里大部分人研究的课题。大部分研究人员都热衷于对新材料的应用,使铅酸蓄电池的活性物质利用率提升,达到提升比能量的目的。还有就是在工艺技术上的研究,而对于轻量化结构设计方面的研究却很少。然而对铅酸动力蓄电池进行轻量化结构设计可以在不改变现有材料及工艺上就可以获得比能量的提升。对于生产应用较为方便,更能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关于铅酸动力蓄电池轻量化结构设计,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很少。因此,本学位论文结合企业工作实际,以铅酸动力蓄电池比能量提升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铅酸动力蓄电池轻量化结构设计的研究。通过对铅酸动力蓄电池结构的分析,建立起系统的铅酸动力蓄电池轻量化结构设计方法。对板栅、极板、汇流排采用数字建模及有限元分析结合,对其导电性及其它性能进行轻量化结构设计的方法。对塑壳采用数字建模及有限元分析结合,对其使用时的变形及结构的改善进行轻量化结构设计的方法。针对边负板及电解液量根据其在蓄电池的具体特性制定轻量化结构设计的方法。对制定的系统化的铅酸动力蓄电池轻量化结构设计方法进行理论模拟与实际实验验证的研究。采用有限元模拟、拉力试验、腐蚀试验、理化试验、样品电性能寿命测试试验。以及采用金相显微镜、SEM、XRD等仪器对微观的物质形貌成分等进行对比验证。通过各个部件轻量化设计方法进行实验验证,导出有效的设计方法及设计参数依据。根据验证的轻量化结构设计方法进行实际的产品设计应用。运用轻量化设计方法及设计依据,通过系统的数字模拟分析,做出最优设计方案。通过具体设计及计算,设计出一款轻量化高比能量产品,使铅酸动力蓄电池比能量提升至42Wh/kg,使行业里有了新的突破。经过对该成果与现有产品进行了标准的测试对比,验证了铅酸动力蓄电池轻量化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王长林[4](2020)在《正极添加剂对阀控铅酸蓄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风光储能技术、电动助力车市场的发展,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简称VRLA)的应用领域在迅速扩大,在增加VRLA电池市场份额的同时,对VRLA电池循环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些工况下,VRLA电池暴露出了循环寿命短和可靠性差的问题,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根据分析,VRLA电池的循环失效模式主要为正极铅膏的软化脱落,为改善VRLA电池正极铅膏软化脱落现象,提高VRLA电池的循环性能,本课题将VRLA电池循环性能研究做为研究方向,通过引入合适的正极添加剂来改善VRLA电池的正极铅膏软化脱落现象,提高VRLA电池的循环性能。本课题通过研究正极添加剂对铅膏比表面积、物质组成、微观形貌、电池100%DOD循环寿命的影响,确定添加剂Sn SO4、Sb2O3、4BS晶种能显着提升电池的循环性能,以铅粉的质量为基准,Sn SO4添加量0.10%为宜,Sb2O3添加量0.05%为宜,4BS晶种添加量1.00%为宜。以添加剂Sn SO4、Sb2O3、4BS晶种组成复合添加剂后,由于添加剂的协同作用,电池循环性能相比单一添加剂有显着提升,宜采用的复合添加剂配方为Sn SO4+Sb2O3或Sn SO4+Sb2O3+4BS,电池按照C10容量100%DOD循环450次后,有效容量为额定C10容量的105%左右,与空白电池对比,循环性能提升125%左右。从添加剂对铅膏性能影响的分析表明,添加剂能够提高正极生铅膏的比表面积,提高正极生铅膏中的3BS晶体含量,提高正极熟铅膏中的α-Pb O2晶体含量,从而有效提高电池的循环寿命。引入复合添加剂的电池循环失效后,根据电极电位分析,负极为电池容量的控制电极,解剖后发现负极发生了明显的硫酸盐化现象。测试数据表明,负极铅膏中的Pb SO4含量约14%~20%,同时经过XRD测试分析发现,负极铅膏中含有大量的Pb SO4晶体。说明引入复合添加剂后,电池的循环失效模式为负极硫酸盐化。

吴章权[5](2020)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负极汇流排腐蚀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由于其工艺成熟、性能稳定、价格低廉、维护简单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由于负极汇流排腐蚀失效前期特征不明显、难以预判,一旦发生负极汇流排腐蚀则可能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论文通过对负极汇流排腐蚀机理、耐腐蚀合金、负极汇流排生产工艺的研究,提高负极汇流排耐腐蚀性能,使负极汇流排腐蚀的显着失效模式转变为非显着失效模式,保证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安全使用。利用在浮充电状态下使用至超过质保期后更换下来的VRLA蓄电池,分析负极汇流排腐蚀情况,研究并验证了蓄电池中负极汇流排腐蚀规律:从极耳到汇流排处的腐蚀层厚度变化为汇流排上部>汇流排下部>极耳。通过对两种铅合金电极在25℃和60℃下进行线性扫描伏安测试,测试表明合金表面析氢反应速率影响合金液膜中的H+浓度,进一步影响负极合金最大厚度腐蚀区域出现的位置和腐蚀层厚度。通过对铅锑合金、铅锡合金、改进型铅锡硒合金样条与负极汇流排加速腐蚀实验,发现负极汇流排合金耐腐蚀性能与其晶粒结构密切相关。改进型铅锡合金晶粒尺寸较小,具有更优越的耐腐蚀性能。60℃、2.25V恒压浮充电2个月,55℃、2.25V浮充电6个月,铅锑合金、铅锡合金及改进型铅锡硒合金的平均腐蚀层厚度分别为:280μm,213μm和93μm。通过负极汇流排烧焊实验,研究了耐腐蚀性能良好的负极汇流排合金,发现耐腐蚀性能良好的负极汇流排合金发生腐蚀断裂的原因是缝隙腐蚀。缝隙主要产生在汇流排与极耳、汇流排与极柱包熔焊接处;负极汇流中的缝隙产生主要受人工烧焊方法、汇流排烧焊模具设计、焊嘴大小、焊枪火焰大小等因素影响,通过对影响缝隙产生的因素进行研究找到了避免产生烧焊缝隙的方法。为了进一步提升负极汇流排的耐腐蚀性能,采用密封胶将整个汇流排进行包裹,实现汇流排与氧气的隔绝,相比普通情况可以降低50%的汇流排腐蚀速率。

康翔[6](2018)在《正极添加剂及隔板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中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铅酸蓄电池安全可靠、价格低廉,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得到广泛地应用。目前制约铅酸蓄电池电性能的主要因素是正极板,因此如何提高正极板的性能对于铅酸蓄电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使用正极添加剂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本论文主要通过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正极铅膏中分别加入白炭黑、气相二氧化硅、稀土氧化镧、碳纤维和中空玻璃微球添加剂,研究其对电池性能的影响,以及研究AGM+PE复合隔板对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在过放电条件下铅枝晶短路的抑制作用。得出以下结论:1.本论文研究了白炭黑、气相二氧化硅、稀土氧化镧、碳纤维和中空玻璃微球五种正极添加剂对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正极活性物质中的最佳添加量,白炭黑为0.3%,气相二氧化硅为0.15%,稀土氧化镧为0.05%,碳纤维为0.05%,中空玻璃微球为0.1%。在添加剂与铅粉混合之前,碳纤维需要预先在2%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溶液中进行分散,中空玻璃微球需要预先在1%的HF溶液中浸渍10 min进行表面造孔。与空白电池相比,上述五种添加剂的电池在0.5 C倍率下放电循环时的稳定容量分别提高了34.8%、27.3%、19.7%、15%和38.5%,循环寿命分别提高了60.2%、77.8%、66.7%、90.7%和163%。2.研究五种正极添加剂电池性能发现:碳纤维和气相二氧化硅的加入缩短了极板的化成时间,前者是因为碳纤维良好的导电性,在极板中形成了导电网络,后者是因为气相二氧化硅的粒径小,提高了活性物质的比表面积,而稀土氧化镧因为粒径比较大且不导电,削弱了极板的导电性,使极板的化成时间延长;0.05%的碳纤维含量可使电池在0.5 C倍率下的初始容量提高9.8%;当正极板中加入0.1%的中空玻璃微球,使电池在1 C和2 C倍率下的容量分别提高5%和13.3%。3.通过研究普通AGM隔板电池和AGM+PE复合隔板电池,在正常放电和深放电交替进行的循环寿命,以及利用SEM、BSE和EDS等物理方法表征分析电池失效的原因,研究隔板对铅枝晶短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普通AGM隔板电池中,由于AGM隔板的孔径较大,铅枝晶容易在AGM隔板纤维的孔隙中不断地生长,造成电池因短路而失效:而在AGM+PE复合隔板电池中,由于PE隔板的孔径很小,铅枝晶无法从负极板一侧穿透PE隔板进入到AGM隔板中,因此能够很好地解决电池在过放电条件下出现的铅枝晶短路的问题。

张亚红[7](2016)在《管式胶体铅蓄电池电解液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技与社会的进步,管式胶体铅酸蓄电池应用越来越广泛,比如诸多工业工程、生活领域。但跟国际同行相比,我国生产出的胶体铅酸蓄电池性能差距较大,存在容量较低、寿命短、加胶困难、均一性差等问题。本文从作为备用电源使用的胶体蓄电池分析入手,通过SiO2含量、SiO2粒径、硫酸含量、温度、Na离子含量以及搅拌方式对SiO2胶体性能影响的研究,分析了胶体的凝胶机理;得出了胶体电解液性能(主要是凝胶时间、电导率、胶体强度等等)的好坏与气相二氧化硅的含量、粒径、硫酸的浓度、配制的温度、Na离子含量、搅拌方式密切相关;在搅拌方式方案一条件下,气相SiO2粒径越小、含量越高、硫酸浓度越高、温度越高凝胶时间越短;0.25%含量的添加剂A可以显着地改善胶体性能的结论。最后根据公司现状及实验经验,同时综合考虑胶体电解液的各项性能,最终确定适合我司管式胶体铅酸蓄电池电解液的技术指标,以及最佳配方:气相SiO2粒径为20 nm,气相二氧化硅含量为8%,硫酸浓度为35%,添加剂A的含量为0.25%,配制温度为28℃。根据上述胶体电解液的配方制作样品胶体蓄电池,同时与阀控式密封电池进行失水量、100%DOD深循环能力、不同恒流值时恒压充电能力、欠充电状态下循环能力、过欠充电状态下循环能力、连续大电流放电能力、高温加速浮充循环能力、过放电能力均进行了对比测试。结论是胶体电池失水量少、充电效率高、放电电压平台平稳、循环寿命长等。

叶文美[8](2016)在《电解液添加剂对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铅酸蓄电池具有价格低廉,电性能优良等优点,在汽车、电动车、通信以及其它工业电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目前铅酸蓄电池的发展主要是不断改进和提高铅酸蓄电池技术。本论文主要研究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围绕着几种硫酸盐添加剂对电池的影响,找出相应的方法用来防止电池内部隔板上形成的铅枝晶短路和负极汇流排的腐蚀,降低电池实际生产成本。得出以下结论:(1)采用AAS方法研究不同硫酸盐含量对PbSO4溶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和低酸度会加速PbS04溶解,Na2SO4作为电解液添加剂由于其同离子效应大大抑制了 PbSO4的溶解,在含0.2%-0.5%Na2SO4电解液中Pb2+离子浓度最低,在高浓度的K2SO4溶液中PbSO4溶解度明显低于同浓度的Na2SO4溶液中PbSO4溶解度;使用高浓度K2SO4添加剂可抑制PbS04生成和铅枝晶形成;(2)通过电池过放电实验,研究电池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生的铅枝晶短路,结果表明:电池随着过放电时间的延长,PbS04不断溶解,溶出的Pb2+扩散到AGM隔板,并沉积在AGM隔板孔隙内;随着电池使用,隔板上的PbSO4晶体从细小的颗粒生长成棱柱的大颗粒;在电池充电过程,PbSO4颗粒可转化生成枝晶铅,枝晶铅先生长成针状结构,随后许多的片晶和微晶沿着针状物生长,形成一个连续、树枝状的晶体结构;(3)研究电解液中含不同硫酸盐含量的电池性能,结果表明:0.5%Na2SO4浓度的电池在1 C、2 C、3 C倍率以及-15 ℃低温下放电性能最好,并且含0.5%Na2SO4添加剂的电池性能优于目前工艺上采用的1.5%Na2S04含量的电池性能,通过降低Na2SO4用量不仅可以减少电池发生短路或微短路的风险、提升电池性能,还能降低生产成本;(4)Pb电极上的CV及EIS测试表明,在电解液中添加Na2SO4能降低Pb电极的阳极氧化峰电流,使电极表面形成一层致密PbSO4膜,可阻止电极表面进一步腐蚀;EIS测试表明,添加Na2SO4增大了阳极膜阻抗以及极化电阻,使电极的抗腐蚀性增强,而2%K2SO4溶液中Pb电极的阻抗大于其它低浓度的Na2SO4溶液,在电解液中添加K2SO4可抑制负极汇流排腐蚀。

赵杰权,张骥小,柳厚田[9](2016)在《浅谈阀控式密封胶体电池技术(二)——胶体电池和AGM电池的比较》文中认为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包含胶体电池和AGM电池。本文从设计、结构和性能方面系统地比较了胶体电池和AGM电池的差异。从设计上看,两种电池在电解液的固定方式、电解液用量、电解液浓度、极群装配要求、氧气传输通道等方面均有明显不同。从结构上看,它们的外观尺寸、隔板性能、硫酸电解液分布、极板的类型等亦有较大差异。电池的设计和结构决定了电池的性能:胶体电池在使用寿命、深循环性能、耐过充电能力、浮充特性、耐用性、热失控风险、自放电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而AGM电池的体积相对较小,在初始容量和大电流放电性能方面更好。

张玉峰[10](2015)在《铅酸蓄电池正板栅铅钙合金耐腐蚀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由于国家对于环保的要求,铅酸蓄电池正板栅铅锑镉合金已经逐渐被铅钙合金所取代,但是铅钙合金正板栅由于合金成分不合理出现了早期腐蚀的现象,而且铅钙合金的异常腐蚀也是限制电池深循环的因素之一。所以,增强正板栅铅钙合金的耐腐蚀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首先优化铅钙锡铝合金中的锡钙比例,然后通过在合金中添加新的元素铋的方法来改善铅钙合金正板栅的耐腐蚀性。在优化锡钙比例的实验中,首先在合理的比例范围内配制出四种不同锡钙比例的铅钙锡铝合金,然后对四组合金进行直读光谱测试、恒流腐蚀实验、金相显微镜观察、硬度测试、电化学性能测试以及把四组合金板栅分别组装成电池进行电池性能测试,从而选出比较优化的锡钙比例。得出的结论是当合金的组成为钙含量0.081%,锡含量1.220%,锡钙比例为15.1时无论是在合金的耐腐蚀性还是在电池的性能上都是一个比较优化的组合,同时在合理的比例范围内锡钙比例越高,铅钙合金的耐腐蚀性越强。在添加铋元素对铅钙合金耐腐蚀性影响实验中,把上一章实验所得出的结论钙含量在0.081%左右,锡含量在1.220%左右作为实验配制合金的基础,配制一组铅钙锡铝四元合金以及三组添加了不同含量铋元素的铅钙锡铝铋五元合金,然后对这四组合金进行直读光谱测试、恒流腐蚀实验、金相显微镜观察、硬度测试、电化学性能测试以及把四组合金板栅分别组装成电池进行电池性能测试,进而分析出铋元素的添加对铅钙合金耐腐蚀性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添加一定量的铋元素,虽然会使合金的析氧电位和电阻有小幅度的下降,但是合金的耐腐蚀性和电池的性能都有了一定的提升,所以铋元素的添加可以增强铅酸蓄电池正板栅铅钙合金的耐腐蚀性,添加的百分含量在0.075%左右时效果最好。通过实验最后得出的较优化正板栅铅钙合金成分是钙元素含量在0.081%左右,锡元素的含量在1.220%左右,锡钙比例在15.1左右,铋元素添加的含量在0.075%左右。

二、胶体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电性能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胶体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电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深循环寿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阀控铅酸蓄电池工作原理
    1.3 阀控铅酸蓄电池所面临的挑战
    1.4 阀控铅酸蓄电池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二氧化铅电极研究进展
        1.4.2 腐蚀层研究进展
        1.4.3 锑离子迁移研究进展
        1.4.4 质子交换膜研究进展
        1.4.5 抑制析氢研究进展
    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2.1 主要化学试剂与实验仪器
        2.1.1 主要化学试剂
        2.1.2 主要实验仪器
    2.2 材料制备方法及过程
        2.2.1 掺杂氧化铅材料制备
        2.2.2 质子交换膜制备和预处理
    2.3 材料的结构、组成与形貌
        2.3.1 X射线衍射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成像观察
        2.3.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2.3.4 高效液相色谱表征
        2.3.5 热重表征
        2.3.6 粒度分布测试
        2.3.7 吸水率和溶胀性测试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
        2.4.1 电极制备和电池组装
        2.4.2 循环伏安和线性扫描伏安法测试
        2.4.3 交流阻抗测试
        2.4.4 室温离子电导率测试
        2.4.5 隔膜加压吸酸值测试
    2.5 电池性能测试
        2.5.1 电池水损耗测试
        2.5.2 电池自放电测试
        2.5.3 电池充电接受能力测试
        2.5.4 电池低温性能测试
        2.5.5 容量和倍率放电性能测试
        2.5.6 循环寿命测试
第3章 掺杂对正极活性物质性能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锑铋掺杂铅氧化物烧结工艺
    3.3 铋掺杂铅氧化物性能研究
        3.3.1 烧结温度对铅氧化物形貌和电阻影响
        3.3.2 不同掺杂含量对正极板性能影响
        3.3.3 掺杂含量对电化学性能影响
    3.4 锑掺杂铅氧化物性能研究
        3.4.1 烧结温度对铅氧化物形貌和电阻影响
        3.4.2 不同掺杂含量铅氧化物对极板性能影响
    3.5 掺杂铅氧化物对电池性能影响研究
        3.5.1 掺杂铅氧化物对极板化成影响
        3.5.2 掺杂铅氧化物对电池放电容量影响
        3.5.3 掺杂铅氧化物对二氧化铅结构水含量的影响
        3.5.4 掺杂铅氧化物对电池深循环寿命影响
        3.5.5 铋掺杂铅氧化物对活性物质结构影响机理研究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质子交换膜对离子迁移特性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锑离子迁移传质过程影响因素研究
        4.2.1 膜厚度对锑离子传质过程影响
        4.2.2 无电场作用下对锑离子传质过程影响
        4.2.3 电场因素对锑离子迁移行为影响
        4.2.4 离子浓度和电场协同场对锑离子传质过程影响
        4.2.5 温度和电场协同场对锑离子传质过程影响
        4.2.6 强制对流和电场协同作用对锑离子传质过程影响
        4.2.7 温度和对流协同作用对锑离子传质过程影响
    4.3 复合隔膜电化学性能研究
        4.3.1 复合隔膜吸酸特性和离子电导特性
        4.3.2 复合隔膜电化学窗口特性研究
    4.4 复合隔膜对电池性能影响研究
        4.4.1 复合隔膜对电池内阻影响
        4.4.2 复合隔膜对电池充放电性能影响
        4.4.3 复合隔膜对电池深循环寿命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SiO_2改性PEM对离子迁移特性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SiO_2改性PEM对锑离子迁移特性影响
        5.2.1 膜厚度对锑离子迁移特性影响
        5.2.2 无电场作用下对锑离子传质过程影响
        5.2.3 有恒定电场条件下温度和强制对流影响
    5.3 SiO_2掺杂含量对PEM性能影响
        5.3.1 SiO_2掺杂含量对微观形貌影响
        5.3.2 SiO_2掺杂含量对热稳定性影响
        5.3.3 SiO_2掺杂含量对吸水率和溶胀性影响
        5.3.4 SiO_2掺杂含量对离子电导率影响
    5.4 SiO_2改性PEM对电池性能影响
        5.4.1 SiO_2改性PEM对电池内阻影响
        5.4.2 SiO_2改性PEM对电池放电性能影响
        5.4.3 SiO_2改性PEM对电池循环性能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对硝基苯甲酸对负极析氢特性影响研究
    6.1 引言
    6.2 对硝基苯甲酸含量对负极析氢过电位影响
    6.3 对硝基苯甲酸含量对电池性能影响
        6.3.1 对硝基苯甲酸含量对电池水损耗影响
        6.3.2 对硝基苯甲酸含量对电池自放电影响
        6.3.3 对硝基苯甲酸含量对电池充电接受能力和低温性能影响
        6.3.4 对硝基苯甲酸对电池循环寿命性能影响
    6.4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点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2)玻璃纤维形貌对AGM隔板生产工艺及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概述
        1.2.2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1.2.3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发展
        1.2.4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应用
    1.3 AGM隔板
        1.3.1 隔板的作用
        1.3.2 AGM隔板的介绍
        1.3.3 AGM隔板的特性
        1.3.4 AGM隔板的选材
        1.3.5 AGM隔板的制备工艺
        1.3.6 AGM隔板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1.3.7 AGM隔板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实验材料、实验仪器和测试方法
    2.1 玻璃纤维原棉及生产工艺浆料中纤维检测
        2.1.1 实验原材料
        2.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3 玻璃纤维原棉及浆液中玻璃纤维分析
    2.2 AGM隔板性能测试
        2.2.1 AGM隔板形貌
        2.2.2 隔板的厚度
        2.2.3 隔板拉伸强度的测定
        2.2.4 隔板电阻的测定
        2.2.5 隔板最大孔径的测定
        2.2.6 隔板孔隙率的测定
        2.2.7 隔板的定量
        2.2.8 隔板毛细吸酸高度的测定
        2.2.9 隔板的加压吸酸量
        2.2.10 隔板水含量的测定
        2.2.11 隔板的回弹率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玻璃纤维原棉分析
        3.1.1 玻璃纤维原棉直径分析
        3.1.2 玻璃纤维原棉长度分析
        3.1.3 小结
    3.2 生产工艺参数变化对浆液中玻璃纤维影响分析
        3.2.1 制浆时间对玻璃纤维的影响
        3.2.2 生产流程对玻璃纤维的影响
        3.2.3 小结
    3.3 玻璃纤维对AGM隔板性能影响分析
        3.3.1 AGM隔板形貌分析
        3.3.2 AGM隔板性能分析
        3.3.3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动力型铅酸蓄电池轻量化设计及性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铅酸动力蓄电池现状分析
        1.2.1 铅酸动力蓄电池简介
        1.2.2 铅酸动力蓄电池设计现状
        1.2.3 铅酸动力蓄电池行业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铅酸动力蓄电池轻量化设计分析及方法
    2.1 引言
    2.2 板栅设计分析
        2.2.1 板栅导电性优化
        2.2.2 板栅耐腐蚀性优选
        2.2.3 板栅机械性能优化设计
        2.2.4 板栅浇铸性验证
    2.3 极板设计分析
        2.3.1 正极板导电性模拟
        2.3.2 边负极板利用率提升
    2.4 汇流排结构分析
        2.4.1 汇流排截面积优化
        2.4.2 汇流排直连结构优势
        2.4.3 汇流排导电性模拟
    2.5 塑壳结构及酸量设计分析
        2.5.1 塑壳力学性能优化
        2.5.2 塑壳单格一致性影响
        2.5.3 电解液量分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铅酸动力蓄电池轻量化设计方法验证
    3.1 引言
    3.2 板栅轻量化设计验证
        3.2.1 板栅导电性优化设计验证
        3.2.2 板栅耐腐蚀性实验验证
        3.2.3 板栅机械性能对比
        3.2.4 板栅浇铸性验证
    3.3 极板轻量化设计验证
        3.3.1 正极板导电性验证
        3.3.2 边负极板利用率验证
    3.4 汇流排结构验证
        3.4.1 汇流排截面积设计验证
        3.4.2 汇流排直连结构验证
    3.5 塑壳结构及酸量设计验证
        3.5.1 塑壳力学性能验证
        3.5.2 塑壳单格一致性影响
        3.5.3 电解液量设计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铅酸动力蓄电池轻量化结构设计应用
    4.1 引言
    4.2 外观结构设计
        4.2.1 外观尺寸及排布方式确定
        4.2.2 塑壳尺寸结构设计
    4.3 极群结构及汇流排设计
        4.3.1 极群结构方式确定
        4.3.2 汇流排结构设计
    4.4 极板结构设计
        4.4.1 板栅结构设计
        4.4.2 极板活性物质量设计
    4.5 隔板尺寸及酸量设计
        4.5.1 隔板尺寸及用量设计
        4.5.2 电解液参数设计
        4.5.3 含酸量设计
        4.5.4 加酸量及密度设计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轻量化高比能量电池测试验证
    5.1 引言
    5.2 常温容量测试对比
        5.2.1 常温初容量测试
        5.2.2 能量密度测试
        5.2.3 常温恒功率测试
        5.2.4 常温大电流测试
        5.2.5 快速充电能力测试
    5.3 低温容量测试对比
        5.3.1 常温充低温放电测试
        5.3.2 低温充低温放电测试
    5.4 循环寿命对比
        5.4.1 寿命可靠性测试
        5.4.2 全寿命循环测试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4)正极添加剂对阀控铅酸蓄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循环性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主要失效模式
        1.2.2 碳素类添加剂对铅酸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
        1.2.3 4BS(四碱式硫酸铅)晶种对铅酸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
        1.2.4 金属及金属氧化物对铅酸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
        1.2.5 磷酸和磷酸盐类添加剂对铅酸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
        1.2.6 有机添加剂对铅酸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
        1.2.7 电解液添加剂对铅酸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
        1.2.8 预混合复合添加剂对铅酸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
    1.3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2.1 实验材料和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案
        2.2.1 单一添加剂实验方案
        2.2.2 实验电池的制作
    2.3 实验方法
        2.3.1 比表面积(BET)测试方法
        2.3.2 铅膏组成物质比例测试方法
        2.3.3 铅膏微观形貌测试方法
        2.3.4 实验电池循环性能测试方法
第3章 单一添加剂对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
    3.1 添加剂对正铅膏比表面积的影响
        3.1.1 添加剂对正极生铅膏比表面积的影响
        3.1.2 添加剂对正极熟铅膏比表面积的影响
    3.2 添加剂对正铅膏物质组成的影响
        3.2.1 添加剂对正极生铅膏物质组成的影响
        3.2.2 添加剂对正极熟铅膏物质组成的影响
    3.3 添加剂对正铅膏微观形貌的影响
        3.3.1 添加剂对正极生铅膏微观形貌的影响
        3.3.2 添加剂对正极熟铅膏微观形貌的影响
        3.3.3 添加剂碳纤维对极板强度的影响
    3.4 电池循环寿命测试
        3.4.1 添加剂SnSO_4、福金石墨、天和石墨、导电炭黑、中空玻璃微球、PTFE及空白电池循环寿命测试
        3.4.2 添加剂H3PO_4、Sb_2O_3、Bi_2O_3、4BS晶种电池循环寿命测试
    3.5 影响电池循环寿命的因素分析
        3.5.1 循环充电电压对电池循环寿命的影响
        3.5.2 铅膏比表面积对电池循环寿命的影响
        3.5.3 铅膏物质组成对电池循环寿命的影响
        3.5.4 铅膏微观形貌对电池循环寿命的影响
        3.5.5 添加剂含量对电池循环寿命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复合添加剂对电池循环性能影响研究
    4.1 复合添加剂实验方案
    4.2 复合添加剂对正极铅膏比表面积的影响
        4.2.1 复合添加剂对正极生铅膏比表面积的影响
        4.2.2 复合添加剂对正极熟铅膏比表面积的影响
    4.3 复合添加剂对正极铅膏物质组成的影响
        4.3.1 复合添加剂对正极生铅膏物质组成的影响
        4.3.2 复合添加剂对正极熟铅膏物质组成的影响
    4.4 复合添加剂对正极铅膏微观形貌的影响
        4.4.1 复合添加剂对正极生铅膏微观形貌的影响
        4.4.2 复合添加剂对正极熟铅膏微观形貌的影响
    4.5 电池循环寿命测试
    4.6 复合添加剂与电池循环失效模式的相关性探讨
        4.6.1 循环失效电池的电极电位分析
        4.6.2 循环失效电池的解剖分析
        4.6.3 循环失效电池正极铅膏比表面积的测试分析
        4.6.4 循环失效电池铅膏物质组成的测试分析
        4.6.5 循环失效电池正极铅膏的微观形貌分析
        4.6.6 电池循环失效模式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5)阀控式铅酸蓄电池负极汇流排腐蚀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阀控铅酸蓄电池概述
        1.1.1 铅酸电池发展历史
        1.1.2 VRLAB原理
        1.1.3 VRLA电池的应用
    1.2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失效模式
        1.2.1 正极板栅腐蚀
        1.2.2 正极铅膏软化
        1.2.3 不可逆硫酸盐化
        1.2.4 电解液干涸
        1.2.5 热失控
        1.2.6 微短路
        1.2.7 负极汇流排腐蚀
    1.3 负极汇流排腐蚀研究现状
        1.3.1 腐蚀原理
        1.3.2 影响因素
    1.4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材料制备与研究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设备
        2.1.1 实验所用仪器
        2.1.2 实验所用药品
    2.2 分析测试方法
        2.2.1 负极汇流排合金耐腐蚀性能实验
        2.2.2 负极汇流排烧焊对合金成分的影响实验
        2.2.3 极板极耳插入深度实验
        2.2.4 原子发射光谱仪测试汇流排合金成分
        2.2.5 金相分析法分析铅合金腐蚀样品
第3章 VRLA电池负极汇流排腐蚀现象的研究
    3.1 引言
    3.2 VRLA蓄电池负极汇流排腐蚀厚度研究
    3.3 VRLA蓄电池负极汇流排腐蚀电位研究
    3.4 VRLA蓄电池负极汇流排腐蚀与H+浓度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铅锡硒合金作为负极汇流排合金的研究
    4.1 引言
    4.2 负极汇流排合金样条腐蚀研究
    4.3 负极汇流排合金在电池模拟测试过程的腐蚀研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汇流排生产工艺对负极汇流排腐蚀影响的研究
    5.1 引言
    5.2 人工烧焊对负极汇流排合金成分的影响研究
    5.3 烧焊工艺对负极汇流排结构的影响与研究
    5.4 负极汇流排腐蚀的预防研究
        5.4.1 焊枪型号的选择与火焰的调节
        5.4.2 极耳插入深度
        5.4.3 人工烧焊方法的控制
        5.4.4 负极汇流排保护措施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正极添加剂及隔板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中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铅酸蓄电池简介
        1.1.1 铅酸蓄电池发展历史
        1.1.2 铅酸蓄电池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1.1.3 铅酸蓄电池的特点与应用
        1.1.4 铅酸蓄电池研究现状
    1.2 铅酸蓄电池正极添加剂
        1.2.1 铅酸蓄电池正极板
        1.2.2 铅酸蓄电池正极添加剂分类
        1.2.3 铅酸蓄电池正极添加剂对极板的影响
    1.3 铅酸蓄电池隔板
        1.3.1 铅酸蓄电池隔板的作用与特点
        1.3.2 铅酸蓄电池隔板分类
        1.3.3 铅枝晶短路与隔板
    1.4 选题的依据及研究内容
        1.4.1 选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1.4.3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正极添加剂
        2.1.1 实验电池
        2.1.2 循环寿命测试
        2.1.3 大电流放电测试
    2.2 铅酸蓄电池隔板与铅枝晶短路
        2.2.1 实验电池
        2.2.2 循环寿命测试
        2.2.3 电池分析
    2.3 实验试剂
    2.4 实验设备
第三章 铅酸蓄电池正极添加剂的研究
    3.1 结果讨论
        3.1.1 白炭黑正极添加剂
        3.1.2 气相二氧化硅正极添加剂
        3.1.3 稀土氧化镧正极添加剂
        3.1.4 碳纤维正极添加剂
        3.1.5 中空玻璃微球正极添加剂
        3.1.6 电池性能
    3.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铅酸蓄电池隔板与铅枝晶短路研究
    4.1 结果讨论
        4.1.1 循环寿命
        4.1.2 失效分析
        4.1.3 PE隔板分析
    4.2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管式胶体铅蓄电池电解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特点及研究现状
        1.2.1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特点
        1.2.2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研究现状
    1.3 管式胶体铅酸蓄电池的特点及研究现状
        1.3.1 管式胶体铅酸蓄电池的发展历史
        1.3.2 管式胶体铅酸蓄电池的特点
        1.3.3 管式胶体铅酸蓄电池的研究现状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2.1.1 实验药品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准备
        2.2.1 参比电极的制作
        2.2.2 电解液的配制
        2.2.3 物理掺杂时活性物质的制备
        2.2.4 管式胶体铅酸蓄电池样品电池的制备
    2.3 材料的表征与电化学性能测试
        2.3.1 SEM表征
        2.3.2 密封反应效率测试
        2.3.3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
        2.3.4 循环伏安测试(CV)
第3章 胶体电解液性能的研究
    3.1 SiO_2含量对胶体性能影响
    3.2 SiO_2粒径对胶体性能的影响
    3.3 硫酸含量对胶体性能的影响
    3.4 添加剂对胶体性能的影响
    3.5 温度对胶体性能的影响
    3.6 Na~+含量对胶体性能的影响
    3.7 搅拌方式对胶体性能的影响
        3.7.1 搅拌方式对胶体电解液流速的影响
        3.7.2 搅拌方式对胶体电解液强度的影响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胶体电解液对管式胶体铅酸蓄电池性能的影响
    4.1 前言
    4.2 不同气相二氧化硅粒径对比
    4.3 不同胶体电解液电化学性能研究
    4.4 不同胶体电池性能研究
        4.4.1 基本参数测试
        4.4.2 标准性能测试
        4.4.3 胶体电池 80 %DOD循环寿命测试
        4.4.4 胶体电池的充放电曲线
    4.5 胶体电池密封反应效率变化趋势
    4.6 胶体电池性能研究
        4.6.1 胶体电池的充电效率
        4.6.2 胶体电池的失水量
        4.6.3 胶体电池深循环性能的研究
        4.6.4 胶体电池高温性能的研究
        4.6.5 胶体电池每日浮充性能的研究
        4.6.6 胶体电池不同放置方式时性能的研究
        4.6.7 胶体电池不同限流值时恒压充电性能
        4.6.8 胶体电池欠充状态下循环性能
        4.6.9 胶体电池过欠充状态下循环性能
        4.6.10 胶体电池连续大电流放电性能
        4.6.11 胶体电池的高温加速浮充循环性能
        4.6.12 胶体电池的过放电性能
    4.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电解液添加剂对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性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铅酸蓄电池简介
        1.1.1 铅酸蓄电池发展历史
        1.1.2 铅酸蓄电池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1.2 铅酸蓄电池研究现状
    1.3 铅酸蓄电池隔板技术
        1.3.1 铅酸蓄电池隔板性能
        1.3.2 铅酸蓄电池隔板分类
        1.3.3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AGM隔板发展
        1.3.4 隔板与铅枝晶短路
    1.4 铅酸蓄电池电解液添加剂
    1.5 负极汇流排腐蚀
    1.6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1.6.1 选题依据
        1.6.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硫酸铅溶解度测定
        2.1.1 不同介质的饱和硫酸铅溶液中Pb~(2+)含量测定
        2.1.2 AGM隔板上Pb~(2+)含量测定
    2.2 电解液硫酸钠添加剂
        2.2.1 实验电池
        2.2.2 电池性能测试
    2.3 电化学分析
        2.3.1 工作电极与三电极体系
        2.3.2 电化学测试
    2.4 实验试剂
    2.5 实验设备
第三章 VRLA电池过放电性能研究
    3.1 结果与讨论
        3.1.1 PbSO_4溶解度影响
        3.1.2 电池AGM隔板上Pb~(2+)含量
        3.1.3 电池过放电
        3.1.4 AGM隔板中枝晶研究
    3.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硫酸钠添加剂对VRLA电池性能影响
    4.1 结果与讨论
        4.1.1 不同放电倍率曲线
        4.1.2 低温放电性能
        4.1.3 电池存放性能
        4.1.4 循环寿命
        4.1.5 电化学行为
    4.2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10)铅酸蓄电池正板栅铅钙合金耐腐蚀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铅酸蓄电池的概述
        1.2.1 铅酸蓄电池的发展历史
        1.2.2 铅酸蓄电池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2.3 铅酸蓄电池的应用及性能
        1.2.4 铅酸蓄电池的发展方向
    1.3 铅酸蓄电池板栅合金材料的介绍
        1.3.1 板栅的作用与合金材料的选择
        1.3.2 铅酸蓄电池板栅合金的腐蚀原理
        1.3.3 铅酸蓄电池板栅材料种类的介绍
        1.3.4 正板栅铅钙合金材料的研究进展
    1.4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4.1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1.4.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2.1.1 实验试剂
        2.1.2 实验仪器
    2.2 电极的制备
    2.3 电极材料的表征和实验方法
        2.3.1 直读光谱仪(OES)
        2.3.2 金相显微镜
        2.3.3 恒流腐蚀实验
        2.3.4 析氧曲线与交流阻抗的研究
        2.3.5 硬度实验
    2.4 实验电池组装
        2.4.1 实验电池规格
        2.4.2 实验电池组装流程
    2.5 电池性能测试
        2.5.1 恒流恒压充电测试
        2.5.2 恒流放电测试
        2.5.3 低温恒流放电测试
        2.5.4 充电接受能力测试
        2.5.5 电池循环寿命测试
        2.5.6 析气失水量的测量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锡钙比例对正板栅铅钙合金耐腐蚀性影响的研究
    3.1 合金电极材料的表征和基础实验
        3.1.1 合金直读光谱测试
        3.1.2 恒流腐蚀实验分析
        3.1.3 金相显微镜实验分析
        3.1.4 硬度实验结果分析
    3.2 合金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
        3.2.1 合金析氧行为研究
        3.2.2 电化学阻抗研究
    3.3 实验电池性能测试
        3.3.1 电池恒流恒压充电测试
        3.3.2 电池恒流放电测试
        3.3.3 电池充电接受能力测试
        3.3.4 电池循环寿命测试
        3.3.5 电池析气失水量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铋对正板栅铅钙合金耐腐蚀性影响的研究
    4.1 合金电极材料的表征和基础实验
        4.1.1 合金直读光谱测试
        4.1.2 恒流腐蚀实验分析
        4.1.3 金相显微镜实验分析
        4.1.4 硬度实验结果分析
    4.2 合金材料电化学性能测试
        4.2.1 合金析氧行为研究
        4.2.2 电化学阻抗研究
    4.3 实验电池性能测试
        4.3.1 电池恒流恒压充电测试
        4.3.2 电池恒流放电测试
        4.3.3 电池低温恒流放电测试
        4.3.4 电池充电接受能力测试
        4.3.5 电池循环寿命测试
        4.3.6 电池析气失水量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胶体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电性能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深循环寿命研究[D]. 张绍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2]玻璃纤维形貌对AGM隔板生产工艺及性能的影响[D]. 孟义. 大连工业大学, 2020(08)
  • [3]动力型铅酸蓄电池轻量化设计及性能分析[D]. 王亮. 浙江大学, 2019(02)
  • [4]正极添加剂对阀控铅酸蓄电池循环性能的影响[D]. 王长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5]阀控式铅酸蓄电池负极汇流排腐蚀的研究[D]. 吴章权.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6]正极添加剂及隔板在阀控式铅酸蓄电池中作用的研究[D]. 康翔. 福州大学, 2018(03)
  • [7]管式胶体铅蓄电池电解液的研究[D]. 张亚红.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4)
  • [8]电解液添加剂对阀控式铅酸蓄电池性能影响的研究[D]. 叶文美. 福州大学, 2016(07)
  • [9]浅谈阀控式密封胶体电池技术(二)——胶体电池和AGM电池的比较[J]. 赵杰权,张骥小,柳厚田. 蓄电池, 2016(01)
  • [10]铅酸蓄电池正板栅铅钙合金耐腐蚀性的研究[D]. 张玉峰.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06)

标签:;  ;  ;  ;  ;  

胶体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电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