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育怎样做才有效(论文文献综述)
卜倩[1](2021)在《高中思政课集体主义价值观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普及理想信念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指引人们建立正确观念。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集体主义价值观作为思政课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集体主义价值观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我国中学德育的主旋律,是实现高中思政课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是促进中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是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意。因此,高中思政课中优化集体主义价值观教学具有深远意义。本研究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调查问卷法对高中思政课中集体主义价值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发现目前高中思政课中集体主义价值观教学存在许多问题:课程定位不够清晰,价值观养成有待提高;情感导向不够明确,团结协作有待增强;态度表达不够合理,正面引导有待加强;价值观引导有所偏差,集体利益有待强调等问题。概括问题存在的原因为:教师对集体主义价值观定位缺乏深度认知;教师、学生缺乏有效互动难以产生情感共鸣;教师讲授功能明显容易导致理论灌输浓重;重智轻德教学理念对德育教学带来的偏差等因素对高中生集体主义价值观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在文献研究和调查数据分析下,结合教学实习经历,提出了高中思政课中优化集体主义价值观教学的策略:价值导向: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情感目标:培养青少年热爱集体的情感;态度倾向:坚持解决问题与正面引导相结合;活动体验:强调在体验中实现集体主义价值观教学;教学实践:重视价值观自信与知行合一相融合。
张雨萌[2](2021)在《小学道德教育中知行脱节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推动下,道德教育成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人无德而不立,一个人的道德是其安身立命之本,人人无德,社会则不立,可见道德对人与社会的重要。学生的生活、学生个体都是整体性的存在,学校道德教育是因为学生而生,应当也是具有整体性的,道德教育是导以人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由学生自主建构自己的意义世界。但作为如此重要的道德教育,在学校道德实践过程中仍有较大偏差,道德教育异化为给他人展示的产物,往往带有“秀”色;作为整体性存在的道德教育被人为割裂,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分别教育,忽视其内化过程,背离道德发展的规律。况且学生道德知行不一,要想让每位学生成为道德的人,就必须进行知行统一的教育。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学校道德教育实效性并不高,学校道德教育知行培养存在问题,与立德树人目标相悖。学校道德教育知行脱节,引人反思,以观察法和访谈法调查学校道德教育中知行脱节的表征,分析其成因,并基于生活德育与道德知行合一理论提出整体的改进措施。为更好研究学校道德教育中知行脱节问题,以沈阳S小学为研究对象进行实地调查,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及介绍研究思路。采用文献法、观察法和访谈法对沈阳市S小学道德教育中知行脱节问题进行研究。第二部分为研究的核心概念界定及道德教育知行理论,对道德教育、道德认知、道德行为和道德知行脱节进行概念界定,并论述了生活德育理论和道德知行合一理论,将其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为S小学道德教育中知行脱节的表征,学生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直接受众,也体现着学校道德教育的知行脱节,因此小学道德教育知行脱节表征具体分为学校层面和学生层面。观察学校道德教育知行情况与学生道德行为的表现,并运用访谈法探析学生的道德认知,以此分析学生道德知行是否统一,归纳总结得出小学道德教育中知行脱节的表征。第四部分探讨小学道德教育中知行脱节成因,基于小学道德教育中知行脱节现状调查的资料,总结归纳小学道德教育中知行脱节的成因并进行分析,提出学校道德教育有“去人化”倾向、学校道德教育部分评价标准矛盾、学校道德教育重视程度较低、教师任务繁重角色超载四个成因。第五部分提出改进小学道德教育中知行脱节问题的措施,基于生活德育论及道德知行合一理论,整体提出道德教育的实施路径,提出学校德育回归生活、教师道德教育专业化、学校行政管理专业化三条实施建议,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第六部分是结语,针对论文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
金春花[3](2021)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学校水平的特征与归因》文中认为任何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都在于学校水平的实施,课程方案是否切实可行,只有通过对学校水平的课程实施过程进行切实的考察才能得出结论。本研究以2016年9月开始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变革为背景,通过分析学校水平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基本特征和影响实施成败的真实变量,确定各变量对课程实施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方向,力图探索成功实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路径,为我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指导、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方案的修订提供借鉴和决策依据。本研究以J省C市的四所小学为个案,对经历“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的教师、校长进行调查研究的同时,考察实际课堂教学。收集资料主要采用深度访谈、课堂观察、文件收集等方式。研究发现,学校水平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呈现如下特征:第一,课程实施者们对课程必要性的认同度高,对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必要性、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呈现出较高的认同度。但是对文件课程的认同度不高,从课程标准确定的目标到内容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异议及困惑。第二,教师的教学行为与课程认识之间存在不一致,虽然在访谈过程中表明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需求作为教学起点,但是多数课堂教学都体现了权威主义、教师中心、输入的价值单一等特征。第三,课程实施环境不尽如人意,与较高的课程目标定位相比,课程实施环境不能满足其发展需求,主要表现为条件性资源的匮乏和教师队伍的不稳定,小科文化的制约等。导致这些问题的因素复杂,既有政府的教育投入、地方教育行政的作为、学校基建的设计思路等方面的因素,也有学校文化、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研究也发现,影响学校层面“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因素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其中课程改革本身的因素对课程实施的影响较大,课程实施者对改革的清晰程度较低、“道德与法治”课程文本存在不确定因素等,对教师的课程认同感和改革适应性具有消解的影响;学校内部因素中校长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起到关键作用,它可以决定“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学校的地位、教师的地位;教师信念和教师知识是制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深度的关键因素,教师对学科价值的信念、对学生的信念、对教学的信念、教师自身的信念等对教师做课程决策都起到程度不同的影响;地方教育行政、大学等对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给予的物质资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智力上的资源支持也不尽如人意,这些学校外部的因素制约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发展。本研究的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有效实施有五个方面的建议,包括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强化道德教育的重要价值;修订课程方案,完善教材编写;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促进课程实施走向深入;完善教师培养机制,加快学科教师专业化进程;理论与实践结合,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李佳倩[4](2021)在《高中新任班主任德育能力的现状研究 ——基于S中学三位老师的调查》文中认为高中班主任是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群体,他们承担着对高中班级进行管理、对高中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高中班主任实施思想品德教育的能力对高中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时代在进步,班主任被社会与家长期望愈来愈高,对班主任的各项能力要求变得很高。高中生在学校期间不仅需要进行知识的学习,品行的发展也不能落下,班主任在学生学习和品行发展上负有重要的作用。目前由于各类学校的新办与发展,需要补充大量的教师队伍,新任高中班主任的群体在逐渐扩大,作为高中新任的班主任对于学生德育工作中遇到问题,以及如何提升德育能力,践行立德树人的任务,是值得探讨与研究的重要问题。通过对高中新任班主任在德育中的工作情况的掌握,追根溯源查找德育能力提升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探究提升高中新任班主任德育能力策略。本文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叙事研究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查阅相关影响班主任德育能力因素等资料,笔者借助到这所高中进行顶岗代课的机会,对昆明市某某区的一所高级中学进行调查,笔者将三名各具特点的班主任L老师、Z老师、J老师作为研究对象,在长达一年的时间内通过与这些班主任们共事和交流,了解她们在新任班主任时期对学生德育中面临过的问题,和分析阻碍他们德育能力提升的因素,找出原因。本研究将以昆明市某区某高中为例,从三名高中老师的新任班主任时期德育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叙述的角度记录三名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历程,研究发现:德育能力提升中存在的问题有班主任德育角色意识模糊、高中新任班主任的培训不到位、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能力缺乏、有效指导学生发展的能力不够、人际协调能力不够等。针对上述问题,在挖掘影响新任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因素的基础上,从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提出提高新任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方法和路径。论文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说明了选题缘由、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二章: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对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新任高中班主任、班主任德育能力的概念界定理论基础方面。第三章:新任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个案分析—以某高中学校为例。以叙事的形式记录三位高中新任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历程中的德育实践过程。第四章:总结新任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章:从学生、学校及社会层面分析新任高中班级班主任德育能力发展受阻的原因。第六章:从多方面分析影响这些问题的因素探究新任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之路提升新任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能力的具体方法。
杨金梅[5](2021)在《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化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现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时代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求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为凸显德育在五育中的引领作用,有必要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德育工作进行研究。学校是学生德育的主阵地,为响应“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号召,应更加关注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学科德育能力。故研究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点:(1)什么是高中化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2)高中化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指标体系是怎样的?(3)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化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现状如何?(4)云南省高中化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的影响因素是什么?什么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采取何种措施能够提高高中化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是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高中化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框架构建和研究工具设计,基于文献、政策文件形成框架体系,采取两轮专家咨询确定框架体系,然后基于该体系设计了教师学科德育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访谈提纲,对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化学教师实施访谈;第四部分是高中化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现状分析;第五部分是高中化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影响因素,深度分析了当下民族地区教育存在的问题;第六部分是研究结论与展望,针对结论提出教师学科德育能力提升的建议,并对该论文的研究创新点以及不足进行反思与展望。研究结论如下:(1)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化学教师教育情怀感染力表现良好,能够了解教育新闻,关注国家大事;能够结合学科知识、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教书育人;能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对于特殊学生,会给予相应的关心与鼓励。但是,教师中有对于终身学习的理解偏于狭隘,对现有职业产生倦怠的现象。(2)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化学教师对于学科价值的理解还不够全面,落实不到位,学科价值引领力有待提高。对于科学思维与方法、科学精神与态度,教师有一个较为全面地认识。对于民族科技发展,部分教师能因地制宜地加以落实。教师对科学认知与理解、科学伦理与社会责任的认识只是只言片语、不够完整。(3)相比于前两者,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过程引导力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教师非常认同应具备德育意识。对于德育目标,部分教师的认识不全面,只能无意识地进行学科德育,未能充分抓住德育时机,也未能做到因材施教地进行学科德育的准备,相关的学科德育的评价也比较欠缺。本研究也发现少数民族地区学校重智育轻德育、学校的资源匮乏、农村女教师角色冲突等问题。要提升教师学科德育能力,可以从政策、学校、教师自身三方面保障五育并举落地,促进教师学科德育能力的发展;关注城乡教育差距,为农村学校配置优质教育资源;加强性别平等教育,为女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条件。
卜唐颖[6](2021)在《专门学校初中语文课外作业优化设计 ——以浦东新区工读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业是教学五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拓展,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提升各种能力、塑造正确三观,协助教师检测教学成果、改进教学方法、落实德育渗透。作业是社会认识和理解学校教育的主要窗口,也是实施家校沟通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业成绩有着重要作用。然而,大量的论文、实验往往将目光集中在普教系统,处在教育边缘的特殊类学校,如专门学校,有关的调查、报告、文献可谓少之又少,笔者希望通过研究,梳理当前专门学校初中语文课外作业的现状,剖析成因,从而探索专门学校初中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原则、策略,为专门学校初中语文课外作业优化提供理论参考,为专门学校一线语文教师提供案例参考。也希望通过研究,优化初中语文课外作业,激发专门学校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其文化审美情趣、培养其思维辨析能力。并且通过学科渗透德育,引导专门学校学生明辨是非曲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本文拟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了解现阶段专门学校初中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再结合专门学校学生学情,探索优化专门学校初中语文课外作业的切入口和可行性。并据此提炼体现学生本位、丰富作业形式、开放评价方式的优化原则,并通过开设形式多样的作业超市、包装凸显个性的作文作业、师生共拟主题式单元作业的优化策略,优化设计语文课外作业,形成具有专门学校特色育人为主、类型多样、难度适宜的语文作业样式;通过开展案例研究和比较研究,以此来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本论文研究真正为学校的语文教学服务。
袁嘉莹[7](2020)在《白鹿洞书院道德教育研究及其当代启示》文中指出白鹿洞书院作为古代四大书院之一,凝聚了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蕴含着深厚的道德教育底蕴,是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瑰宝,在推动传统道德教育发展过程中散发了独特光芒。白鹿洞书院从初绽光彩到鼎盛辉煌再到彻底湮灭在历史长河,千年历程中积淀下来的道德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既推动了古代社会伦理道德的发展,其精华部分又为当代社会的道德教育带来启示。当代道德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之下,与白鹿洞书院道德教育精髓相契合,不仅能够使传统道德文化焕发生机而且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理论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基于对白鹿洞书院相关史实资料的研究,运用道德教育的相关理论,从历史分析的角度对白鹿洞书院的道德教育进行了深入分析。论文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的方法,梳理白鹿洞书院道德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探究其所蕴含的道德教育内容,分析道德教育方法,并结合当代社会道德教育发展现状及背景,以期望为当代社会道德教育发展提供启示与思考。全文除绪论外,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对白鹿洞书院的发展概况进行梳理。通过对白鹿洞书院道德教育的历史回溯,探明其道德教育的历史作用,探讨其道德教育的宗旨。第二部分对白鹿洞书院道德教育的内容进行分析。主要是通过对相关史实资料和文献研究的方式,从人格要求教育、价值理想教育和道德修养教育三个方面来探究白鹿洞书院在千年发展过程中主要包含的道德教育内容。第三部分对白鹿洞书院道德教育的方法进行探究。白鹿洞书院主要是通过明确的教学主张、具有示范意义的祭祀仪式和潜移默化的德育环境来进行道德教育的,在探究其道德教育方法的基础上,探讨其教育方式的多样性和合理性。第四部分探究白鹿洞书院道德教育的当代启示。白鹿洞书院道德教育中关于道德教育环境的塑造,以德化人德育功效的发挥和德育主体观念的创新都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将其与当代道德教育相结合,从而为当代道德教育提供启示。
吕志云[8](2020)在《案例教学法在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新时代思政课要注重灌输式和启发式相统一,特别是新课程改革要求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导。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向学生呈现相关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各个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课程属性和要求与案例教学法具有的特征和功能相契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初中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促进初中生自主、合作和探究能力的提升,启发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问题的思考与价值观形塑。基于文献研究和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以初中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为研究对象,分析案例教学法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所具有的强化《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目标的导向性、突出《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的参与性、注重《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结果的启发性的表征,总结其具有增进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知、提高初中生分析《道德与法治》问题的能力、促使初中生自觉增强《道德与法治》素养的价值,并着重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应用的条件与范围,进而揭示其存在的现实难题,诸如教师对案例教学法应用的能力不足、丰富详实的《道德与法治》课案例库未有效建立、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参与意识不强、《道德与法治》课案例教学法的评价机制有待完善等。尝试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实施案例教学法的素养与能力、建立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优质案例库、提升初中生参与《道德与法治》课案例教学中的参与意识、完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提出其优化策略,以期更好地提升案例教学法应用在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郑国富(Tey Kok Fu)[9](2019)在《核心价值教育的建构与实践 ——基于马来西亚柔佛永平中学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当代全球化、信息化与多元化的社会里,价值选择是多样、多重、多元的,这种状态凸显了学校核心价值教育的重要性与必然性。论文通过文献研究、学校生活的日常观察、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行动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从马来西亚柔佛永平中学的班级生活及社团生活的实际出发,对核心价值教育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讨。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五个部分(五章)。第一章对核心价值教育进行了概述。核心价值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一定的核心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的过程。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教育具有包容性、共存性、完整性、相容性、共生性及内聚性等特征。美国新品格教育运动是核心价值教育的重要起源;哲学的价值论和心理学的社会学习论是核心价值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核心价值教育对完善个体品格、提升学校文化及引导社会道德规范等方面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价值。第二章是现状调查及相关问题讨论。围绕学校环境、个体现况与社会现象进行的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的结果显示: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在办学经费、发展方向、管理模式等方面都存在问题;信息化的社会让学生的个人主义日益膨胀,学生不懂得感恩、不愿意奉献都是学校教育面对的重要挑战;惩罚制度、行为评价与榜样示范等教育方法都有待改进。在变革的时代,学校的核心价值教育需要面对很多价值选择上的冲突,论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应该使用谁的价值”与“核心价值应该怎么教”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第三章对核心价值教育进行了理论建构。核心价值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学校生活(班级及社团生活)来提升学生个体的生命品质,以便实现独立中学一直强调的全人教育。为了实现核心价值教育的目标,论文建构了独立中学核心价值教育的主要内容即七大核心价值:尊重、责任、诚信、正义、善良、奉献及感恩,并试图建立起这七大核心价值的内在关联。核心价值教育的实施需要遵循民主公正、独立自主、共同参与和全面发展等基本原则。第四章是对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探索。核心价值教育牵涉学校的三种主体和四种力量,主体分别是学生、导师与领导者,力量分别是个体的意志力、导师的执行力、团队的领导力以及制度的约束力,这些能力建设是实践的先决条件,对实践计划的实施起着重要的作用。学校的核心价值教育通过多个实践计划来实施,这些计划包括服务学习、助学认养、校园美化、家校合作、国际交流,所有的活动都在班级生活及社团生活中展开,通过真实的体验让学生养成人的核心价值品质。论文还结合实践探讨了实施核心价值教育的具体策略。第五章分析了核心价值教育的成效,反思了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学校的核心价值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效,学校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和谐文化和办学特色,学生能够自发地组织自己的学校生活,不少教师、家长及校外人士对核心价值教育表示认同。反思学校的核心价值教育,在价值认同的难度、道德的宽容度、生活与教育的融合度、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配合度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挑战。展望未来,希望核心价值教育能够成为独立中学在公民教育上的重要补充,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学生的行为改善。
张莉莉[10](2019)在《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小学生是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道德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载体,承载教育思想、教育内容的平台,课堂教学又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主渠道。因而,提高小学德育课程的实效性尤为重要。由于长期受教学惯习的影响,把“德育课堂”当作“知性课堂”,教学效果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而“对话教学”在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有别于传统教学,其理念、特征切合小学德育课程的特性,在小学德育课程中实施“对话教学”,有利于提高小学德育课程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德性成长,打牢人才的道德根基。“对话教学”与常规意义上的主学科,如语文、英语等相结合的研究较多,但目前尚没有将“对话教学”放置于小学德育课程中的系统研究。本研究以提高德育课程实效性为核心目标,以主体教育论、生活德育论为理论视角,遵循从理论到实践的逻辑线索,在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的基础上,借鉴社会学领域的混合研究法开展研究。通过文献梳理,在掌握本领域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中的比较法、归纳法等概括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访谈法、课堂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结合问卷调查法,探索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条件、实践策略。具体而言,本研究在课程与教学论基本原理和德育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研究:第一,初步概括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基本理论。本研究对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分别从内涵、价值、类型、特征四个方面对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品性进行了探讨,对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基本理论有初步的概括。基于生活德育论,提出了“与生活世界对话”这一新的对话类型。第二,探寻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条件。“对话教学”实际上是作为对话主体的师生利用各项对话条件和教学资源实现自身发展的过程。本研究从物理条件、理智条件、情感条件三个方面探索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条件。另外,在课堂实践中,教材与教学具有整体性,教材对教法的选择和指导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统编版小学德育教材的分析,寻找出新教材与“对话教学”的勾连点,对两者间进行适切性分析。第三,构建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策略。主要是针对具体的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实践,提出了设计策略、实施策略和改进策略。学生道德的形成与生活世界密切相关,主要通过实践体验活动、寻访探究活动等各种活动与生活世界发生对话,故而在教学设计时特别增加了活动的设计,从教学目标的设计、话题的设计、活动的设计、评价的设计四个方面构建了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设计策略。教学实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中心阶段,科学的实施策略有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并保证教学的有效性。本研究将“对话教学”的理论结合德育课程自身的生活性、实践性、开放性、综合性等特性,依托文本对话、人际对话、自我对话、生活世界对话这四种类型的对话,构建出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施策略。现行的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虽有些许对话精神,但仍存在许多问题阻碍“对话教学”的真正开展。本研究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探源,提出了针对性改进策略。
二、德育怎样做才有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德育怎样做才有效(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思政课集体主义价值观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方法、实施方案及其可行性研究 |
1.5 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 |
2.1 集体 |
2.2 集体主义 |
2.3 集体主义价值观 |
2.4 高中思政课集体主义价值观教学 |
3 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的理论基础 |
3.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的思想 |
3.2 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的论述 |
3.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关于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的论述 |
3.4 马卡连柯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的思想 |
4 高中思政课中集体主义价值观教学的目标及内容 |
4.1 高中思政课中集体主义价值观教学的目标 |
4.2 高中思政课中集体主义价值观教学的内容 |
5 高中思政课中优化集体主义价值观教学的必要性 |
5.1 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根本要求 |
5.2 是实现高中思政课课程目标的重要内容 |
5.3 是促进中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要求 |
5.4 是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意 |
6 高中思政课集体主义价值观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6.1 高中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现状 |
6.1.1 调查的基本情况 |
6.1.2 高中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现状分析 |
6.2 高中思政课集体主义价值观教学存在的问题 |
6.2.1 课程定位不够清晰,价值观养成有待提高 |
6.2.2 情感导向不够明确,团结协作有待增强 |
6.2.3 态度表达不够合理,正面引导有待加强 |
6.2.4 价值观引导有所偏差,集体利益有待强调 |
6.3 高中思政课集体主义价值观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
6.3.1 教师对集体主义价值观定位缺乏深度认知 |
6.3.2 教师、学生缺乏有效互动难以产生情感共鸣 |
6.3.3 教师讲授功能明显容易导致理论灌输浓重 |
6.3.4 重智轻德教学理念对德育教学带来的偏差 |
7 高中思政课中优化集体主义价值观教学的对策 |
7.1 价值导向:正确处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
7.1.1 培养国家和集体利益优先的社会责任感 |
7.1.2 培育自利与他利相统一的合作意识 |
7.1.3 培育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相统一的奋斗精神 |
7.2 情感目标:培养青少年热爱集体的情感 |
7.2.1 有机融合时政要闻,培育学生热爱国家和民族的情感 |
7.2.2 树立团结合作的意识,培育学生热爱班集体的情感 |
7.2.3 强化待人如己的意识,培育学生关心同学的友爱之情 |
7.3 态度倾向:坚持解决问题与正面引导相结合 |
7.3.1 注意继承性,引导学生继承中华民族重集体的优秀道德传统 |
7.3.2 坚持导向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抵制西方极端个人主义思潮 |
7.3.3 注意规范性,培养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7.4 活动体验:强调在体验中实现集体主义价值观教学 |
7.4.1 在议题中深化学生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理解 |
7.4.2 在辨析中增强学生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认同 |
7.4.3 在情境中强化学生对集体主义价值观的运用 |
7.5 教学实践:重视价值观自信与知行合一相融合 |
7.5.1 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协调 |
7.5.2 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统一 |
7.5.3 理论课程和劳动课程相结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中生集体主义价值观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2)小学道德教育中知行脱节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对象 |
1.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道德教育知行理论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道德教育 |
2.1.2 道德认知 |
2.1.3 道德行为 |
2.1.4 道德知行脱节 |
2.2 道德教育知行相关理论 |
2.2.1 生活德育理论 |
2.2.2 道德知行合一理论 |
第3章 S小学道德教育中知行脱节的表征 |
3.1 S小学道德教育知行脱节的学校层面凸现 |
3.1.1 明确要求的道德行为与被忽略的道德认知 |
3.1.2 无差别的道德教育内容,有违学生发展规律的道德认知与行为培养 |
3.1.3 道德认知培养功利化,道德行为无处生根 |
3.1.4 道德教育缺乏一贯性,道德认知与行为无法巩固 |
3.1.5 道德教育知性化,割裂与道德行为之间的联系 |
3.2 S小学道德教育知行脱节的学生层面凸现 |
3.2.1 有知无行 |
3.2.2 因人而行 |
3.2.3 行为不一 |
第4章 小学道德教育中知行脱节问题成因 |
4.1 学校道德教育有“去人化”倾向 |
4.2 学校道德教育部分评价标准矛盾 |
4.3 学校道德教育重视程度较低 |
4.4 教师任务繁重角色超载 |
第5章 小学道德教育中知行脱节问题应对策略 |
5.1 学校道德教育回归生活 |
5.1.1 学校道德教育回归人的生活 |
5.1.2 建构生活道德教育的范式 |
5.2 教师道德教育专业化 |
5.2.1 道德教育理论知识专业化 |
5.2.2 道德教育方法专业化 |
5.2.3 道德教育过程专业化 |
5.2.4 道德评价合理化 |
5.3 学校行政管理专业化 |
5.3.1 给予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 |
5.3.2 注重道德教育的衔接 |
5.3.3 提升道德教育评价科学性 |
5.3.4 打造家校合作的道德教育 |
第6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致谢 |
(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学校水平的特征与归因(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意义 |
五、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课程 |
(二)课程实施 |
二、课程实施的基本理论研究 |
(一)课程实施的取向研究 |
(二)课程实施策略与模式的研究 |
(三)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研究 |
(四)课程实施的程度研究 |
三、我国小学德育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研究 |
(一)有关德育课程设计的研究 |
(二)有关德育课程实施的研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二、研究方法与过程 |
(一)研究方法的确定 |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
(三)资料的收集方法 |
(四)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
三、研究的效度与伦理 |
(一)研究的效度 |
(二)研究的伦理问题 |
第三章 教师领悟的课程:如何“看”道德与法治课程 |
一、对课程价值的认识 |
(一)课程的关键价值:培养价值观 |
(二)课程的关键价值:培养品德和行为习惯 |
二、对课程目标、内容的看法 |
(一)对课程目标的看法 |
(二)对课程内容的看法 |
三、对课程变革的关注 |
(一)对课程改革背景的认识 |
(二)对教材编写依据的认识 |
(三)对“道德与法治”与“品德与生活”区别的看法 |
四、分析与讨论 |
(一)文件课程与领悟课程,在价值认识层面存在差距 |
(二)对文件课程的关注度较低,对运作课程的关注度较高 |
(三)对课程变革的关注度较低 |
第四章 教师运作的课程:如何“做”道德与法治课程 |
一、对课程内容的处理 |
(一)内容调适决策 |
(二)内容创新决策 |
二、对课程资源的处理 |
(一)忠实于国家课程标准及课程理念 |
(二)忠实于拓展学生的生活、社会经验 |
(三)课程资源的创生性开发 |
三、教学模式的设计和采用 |
(一)“澄清价值Ⅰ模式”的设计与采用 |
(二)“澄清价值Ⅱ模式”的设计与采用 |
(三)“体验实践模式”的设计与采用 |
四、学生学业评价的做法 |
(一)运用表现性评价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
(二)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结合的决策 |
五、分析与讨论 |
(一)课程内容的处理呈现的特征 |
(二)课程资源的处理呈现的特征 |
(三)教学模式的设计与采用呈现的特征 |
(四)学生学业评价的实施呈现的特征 |
第五章 学校内部因素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影响 |
一、学校课程管理的影响 |
(一)课程规划影响学科地位和学科发展的高度 |
(二)条件性资源的供给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 |
二、教师个人因素的影响 |
(一)教师信念决定课程实施的深度 |
(二)教师知识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
三、学校文化氛围的影响 |
(一)小科文化对专业身份认同的影响 |
(二)合作文化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
(三)人际关系对教师心理环境的影响 |
第六章 学校外部因素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影响 |
一、地方教育行政的影响 |
(一)地方教育行政的角色与作为 |
(二)培训缺位与对专业援助的期待 |
二、社区、家长的影响 |
(一)社会对课程的评价 |
(二)家长对课程实施的影响 |
第七章 文件课程因素对“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影响 |
一、文件课程的设计及特征 |
(一)课程性质 |
(二)价值目标 |
(三)课程结构与内容 |
(四)课程的要求 |
二、文件课程及教材的影响分析 |
(一)文件课程的影响 |
(二)教材的影响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一、本研究的结论 |
(一)学校水平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特征 |
(二)归因 |
二、推动课程有效实施的建议 |
(一)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强化德育的重要价值 |
(二)修订课程方案,进一步完善教材编写 |
(三)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促进课程实施走向深入 |
(四)加强学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专业地位和专业化水平 |
(五)理论与实践结合,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
三、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教师访谈提纲 |
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情况调查——校长访谈提纲 |
三、访谈实录 |
四、课堂观察表 |
后记 |
(4)高中新任班主任德育能力的现状研究 ——基于S中学三位老师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由和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设计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班主任专业化方面的研究 |
二、关于德育研究 |
三、关于德育能力的研究 |
四、关于新任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意义研究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班主任 |
二、新任班主任 |
三、德育能力 |
第二章 新任高中班主任德育能力案例分析 |
第一节 与学校的联系 |
第二节 三位班主任的选择 |
第三节 学习型L老师班主任德育能力成长历程描述 |
一、入职初期:德育专业知识素养不够----艰难的开端 |
二、入职后的德育能力提升阶段 |
三、L老师的反思 |
第四节 改良派Z老师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历程 |
一、初当班主任:用力过猛 |
二、 德育与教学关系失衡:陷入自我矛盾僵局 |
三、虚心求索:走入学生的世界 |
四、班主任德育摸索阶段:处理关系——实现教育影响一致 |
五、努力向成功的迈进:抽丝剥茧 耐心寻法 |
六、Z老师的反思 |
七、Z老师的希望 |
第五节 学院派J老师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历程 |
一、“豪门教育血统”-----奠定教育功底 |
二、职业前教育培训-----铺自信前行之路 |
三、接受现实:经验积累阶段 |
四、J老师的反思 |
五、J老师的希望 |
第三章 高中新任班主任德育能力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高中新任班主任德育角色模糊 |
第二节 新任班主任综合素质与德育能力有限 |
一、缺乏沟通之道 |
二、德育素养欠缺 |
第三节 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能力缺乏 |
第四节 有效指导学生发展的能力不够 |
第五节 人际协调能力不够 |
第六节 组织德育活动能力弱 |
一、德育活动准备不充分,“度”的把控不到位 |
二、德育活动形式宏大,内容脱离学生实际 |
三、没有处理好德育活动与教学的关系 |
第四章 新任高中班级班主任德育能力发展受阻的原因 |
第一节 学生自身 |
一、道德素养有待提高 |
二、心理素质有待全面提高 |
三、生命意识淡薄 |
第二节 学校方面 |
一、对高中新任班主任德育能力缺乏科学性评价 |
二、忽视了高中新任班主任也需进行专业化发展 |
三、班主任补贴杯水车薪 |
四、班主任的选拔标准较低 |
五、各年级间班主任年龄结构比较单一 |
六、学校对德育工作能力不重视 |
第三节 社会方面 |
一、德育影响的冲突 |
二、德育的盲目性 |
三、职前教育的不完善 |
第五章 提升新任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能力途径 |
第一节 综合能力 |
一、加强对学习的关注-----提升德育知识素养 |
二、协调关系促发展 |
三、调整对学生的指导方式 |
第二节 应用能力 |
一、有效施加德育影响能力 |
二、转变对德育评价方式-----提升评价学生发展的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5)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化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立德树人: 国家发展之需 |
1.1.2 教书育人: 古今中外教育之需 |
1.1.3 学科德育: 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之需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3.2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4.3 研究思路 |
1.4.4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德育 |
2.1.2 学科德育 |
2.1.3 教师学科德育能力 |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2.3 研究现状述评 |
2.3 理论基础 |
2.3.1 德育理论 |
2.3.2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 |
2.3.3 德育建设政策文件 |
3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指标体系构建与研究工具设计 |
3.1 指标体系构建 |
3.1.1 教育情怀感染力 |
3.1.2 学科价值引领力 |
3.1.3 教学过程引导力 |
3.2 专家咨询确定指标体系 |
3.2.1 第一轮专家咨询 |
3.2.2 第二轮专家咨询 |
3.3 研究工具设计 |
3.3.1 访谈提纲设计 |
3.3.2 访谈实施 |
4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现状分析 |
4.1 教育情怀感染力 |
4.1.1 理想信念 |
4.1.2 道德情操 |
4.1.3 扎实学识 |
4.1.4 仁爱之心 |
4.2 学科价值引领力 |
4.2.1 科学认知与理解 |
4.2.2 科学思维与方法 |
4.2.3 科学精神与态度 |
4.2.4 科学伦理与社会责任 |
4.3 教学过程引导力 |
4.3.1 学科德育设计能力 |
4.3.2 学科德育实施能力 |
4.3.3 学科德育评价能力 |
5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影响因素 |
5.1 外部因素 |
5.1.1 学校因素 |
5.1.2 社会因素 |
5.2 内部因素 |
5.2.1 教师性别 |
5.2.2 教师职务 |
5.2.3 教师思维方式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现状 |
6.1.2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影响因素 |
6.1.3 农村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学科德育能力欠佳的原因 |
6.2 提升对策 |
6.2.1 保障五育并举落地,促进教师学科德育能力的发展 |
6.2.2 关注城乡教育差距,为农村学校配置优质教育资源 |
6.2.3 加强性别平等教育,为女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条件 |
6.3 研究反思 |
6.3.1 创新 |
6.3.2 不足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高中化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指标体系初稿 |
附录2 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3 依据第一轮专家咨询建议修改的指标体系 |
附录4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6)专门学校初中语文课外作业优化设计 ——以浦东新区工读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由、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的缘由 |
二 研究的目的 |
三 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国内外专门学校相关研究现状 |
二 国内普通学校学生课外作业设计现状 |
三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的思路 |
二 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专门学校初中语文课外作业的现状调查与归因分析 |
第一节 调查概况 |
一 调查背景 |
二 调查对象 |
三 调查目的 |
四 调查内容 |
第二节 浦东新区工读学校学情分析 |
一 学生学习水平 |
二 学生学习意愿 |
第三节 专门学校初中语文课外作业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学生问卷的数据情况 |
二 学生问卷的结果分析 |
三 教师问卷的数据情况 |
四 教师问卷的结果分析 |
第二章 专门学校初中语文课外作业的优化原则 |
第一节 体现学生本位 |
一 根据学生学情进行差异作业设计 |
二 根据学生学情进行育人作业设计 |
三 鼓励学生参与作业的设计与选择 |
第二节 丰富作业形式 |
一 融入生活,强化实践 |
二 家校互动,练习交际 |
三 走向社会,实践语用 |
第三节 开放评价方式 |
一 选择恰当批改方式 |
二 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
三 创设各类奖励机制 |
第三章 专门学校初中语文课外作业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开设形式多样的作业超市 |
一 作业超市的想法由来 |
二 作业超市的货架展示 |
三 作业超市的实践结果 |
第二节 包装凸显个性的作文作业 |
一 写作作业的困难处境 |
二 写作作业的游戏包装 |
三 写作作业的实用体验 |
第三节 师生共拟主题式单元作业 |
一 单元作业的主题选定 |
二 单元作业的操作步骤 |
三 单元作业的评价建议 |
第四章 专门学校初中语文课后作业优化实践的成果与思考 |
第一节 优化作业带来的变化 |
一 学生个人变化 |
二 作业质量变化 |
三 班级成绩变化 |
第二节 优化作业引发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学生问卷 |
附录 B 教师问卷 |
致谢 |
(7)白鹿洞书院道德教育研究及其当代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 |
一、白鹿洞书院德育思想的发展概况 |
(一)白鹿洞书院德育思想的历史回溯 |
1.白鹿洞书院前身发展及德育状况 |
2.宋代白鹿洞书院发展及德育状况 |
3.元代白鹿洞书院发展及德育状况 |
4.明清白鹿洞书院发展及德育状况 |
(二)白鹿洞书院道德教育的宗旨 |
(三)白鹿洞书院道德教育的历史作用 |
1.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
2.促进社会积极的进步 |
3.推动理学传播与发展 |
4.为其他书院道德教育提供借鉴 |
二、白鹿洞书院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
(一)人格要求教育 |
1.崇仁义 |
2.知礼节 |
3.尽忠信 |
4.申孝悌 |
(二)价值理想教育 |
1.立志为先 |
2.圣贤理想 |
(三)道德修养教育 |
1.修身之要 |
2.处事之要 |
3.待人之要 |
三、白鹿洞书院的道德教育方法 |
(一)导向明确的教学主张 |
1.书院学规 |
2.教学内容 |
3.教学形式 |
4.教学礼仪 |
(二)见贤思齐的祭祀仪式 |
1.祭祀对象 |
2.祭祀仪式 |
(三)潜移默化的德育环境 |
1.自然环境 |
2.建筑环境 |
3.人际环境 |
四、白鹿洞书院道德教育的当代启示 |
(一)注重道德教育环境的塑造 |
1.完善道德教育的制度环境 |
2.优化道德教育的自然环境 |
3.营造道德教育的人文环境 |
(二)发挥以德化人的德育功效 |
1.培育良好德行 |
2.立志引领成才 |
3.重视道德实践 |
(三)转变道德教育主体的观念 |
1.发挥学生的道德教育主体性 |
2.提升教师的道德教育示范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案例教学法在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访谈研究法 |
(三)个案研究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案例教学法在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的表征与价值 |
第一节 案例教学法在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的表征 |
一、强化《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目标的导向性 |
二、突出《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过程的参与性 |
三、注重《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结果的启发性 |
第二节 案例教学法在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的价值 |
一、增进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知 |
二、提高初中生分析《道德与法治》问题的能力 |
三、促使初中生自觉增强《道德与法治》素养 |
第二章 案例教学法在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的条件与范围 |
第一节 案例教学法在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的条件 |
一、《道德与法治》课课程性质的把握 |
二、《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知识结构的具备 |
三、《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教学技能的拥有 |
四、《道德与法治》课学情分析的强化 |
第二节 案例教学法在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的范围 |
一、案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道德情感类课程内容的应用范围 |
二、案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社会责任类课程内容的应用范围 |
三、案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课法治教育类课程内容的应用范围 |
第三章 案例教学法在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
第一节 案例教学法在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
一、《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能力不足 |
二、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案例库未有效建立 |
三、初中生对《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参与意识不强 |
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
第二节 案例教学法在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中应用的优化策略 |
一、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实施案例教学法的素养与能力 |
二、探索建立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优质教学案例库 |
三、合理利用综合探究活动提升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课案例教学的参与意识 |
四、完善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应用案例教学法的评价方式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核心价值教育的建构与实践 ——基于马来西亚柔佛永平中学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生活价值的反思: 生命意义为何流失 |
(二) 学校生活的审视: 独中生的行为问题 |
(三) 建构文化的使命: 独中生的生活世界 |
(四) 理想的学校教育: 回归生命的完整性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品格教育研究 |
(二) 价值教育研究 |
(三) 核心价值教育研究 |
(四) 现有研究的评价 |
三、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的背景 |
(二) 研究的意义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核心价值教育概述 |
一、核心价值教育的概念 |
(一) 价值与核心价值的界说 |
(二) 核心价值教育的涵义 |
(三) 核心价值教育的特点 |
二、核心价值教育的提出 |
(一) 核心价值教育的时代背景 |
(二) 核心价值教育的科学依据 |
三、核心价值教育的价值 |
(一) 完善个体品格 |
(二) 提升学校文化 |
(三) 引导社会道德 |
第二章 现状调查及问题讨论 |
一、调查设计 |
(一) 个案说明 |
(二) 调查目的 |
(三) 问卷设计 |
(四) 调查过程 |
(五) 调查对象 |
(六) 样本分析 |
二、调查结果 |
(一) 学校环境的分析 |
(二) 个体的现状分析 |
(三) 社会现象的认同 |
(四) 在调查中的发现 |
三、问题讨论 |
(一) 谁是学校的主体? |
(二) 核心价值怎么教? |
(三) 人的生活是个别的存在还是社群的集合? |
(四) 人的教育是现在的需要还是未来的准备? |
第三章 核心价值教育的理论建构 |
一、核心价值教育的目标 |
(一) 强化学校生活的地位 |
(二) 提升个体生命的品质 |
(三) 改善学校办学的成效 |
(四) 实现全人教育的理想 |
二、核心价值教育的内容 |
(一) 尊重 |
(二) 责任 |
(三) 诚信 |
(四) 正义 |
(五) 善良 |
(六) 奉献 |
(七) 感恩 |
(八) 七大核心价值的相互关系 |
三、核心价值教育的原则 |
(一) 民主公正原则 |
(二) 独立自主原则 |
(三) 共同参与原则 |
(四) 全面发展原则 |
第四章 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探索 |
一、核心价值教育的能力建设 |
(一) 个体的意志力 |
(二) 导师的执行力 |
(三) 团队的领导力 |
(四) 制度的约束力 |
二、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计划 |
(一) 服务学习计划 |
(二) 助学认养计划 |
(三) 校园美化计划 |
(四) 家校合作计划 |
(五) 国际交流计划 |
三、核心价值教育的实施策略 |
(一) 从现有的资源中来树立精神文化 |
(二) 善用学校的偶发事件来进行教育 |
(三) 合理化地运用各种教育规章制度 |
(四) 在学校生活中引入核心价值教育 |
(五) 引领社群大众参与核心价值教育 |
第五章 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成效与反思 |
一、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成效 |
(一)初步形成了学校和谐文化和学校办学特点 |
(二) 激发了学生自发性的建构自己的学校生活 |
(三) 获得了社群对学校办学与核心价值的认同 |
二、核心价值教育的实践反思 |
(一) 教师专业的助力与教育改革的阻力 |
(二) 价值认同的难度与个体的道德宽容 |
(三) 生活简单化与教育高效化的共同性 |
(四) 功利化重现现象与家校合作的难度 |
三、核心价值教育的未来展望 |
(一) 扩大教师教育专业的要求 |
(二) 推进学生行为评价的改善 |
(三) 作为国家公民教育的补充 |
(四) 为终身教育提供延续机遇 |
(五) 为教育转型提供合理依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件(1) 中学生核心价值素养的问卷调查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一) 有利于提高德育课堂实效性 |
(二) 有利于道德教育新理念落实 |
(三) 有利于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 |
(四) 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
(五) 有利于课堂教学教育性发挥 |
三、概念界定 |
(一) “对话教学” |
(二) 小学德育课程 |
(三)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 |
四、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五、研究的目标、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品性 |
一、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内涵 |
(一) 德育课程的“对话”是师生“精神相遇”的过程 |
(二) 德育课程的“对话”是师生“视界融合”的过程 |
二、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价值 |
(一) 理论价值 |
(二) 实践价值 |
三、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类型 |
(一) 不同划分标准产生的不同对话类型 |
(二) “关系重建”理论下的四种对话类型 |
四、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特征 |
(一) 主体关系平等性 |
(二) 对话主体交往性 |
(三) 对话过程开放性 |
(四) 对话效果生成性 |
第三章 小学德育教材与“对话教学”的适切性 |
一、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建构分析 |
(一) 教材编写的立论:德育实质是“学德” |
(二) 教材编写的定位:“教材”实为“学材” |
(三) 教材建构的核心:学生的学习活动 |
二、统编德育教材与“对话教学”的适切性 |
(一) 新教材改变了“说教者”的面孔,构建了教材、学生和教师三者平等关系 |
(二) 新教材以“学”为核心的内容设置,利于实现学生“学”与教师“教”互动对话 |
(三) 新教材体现“交往互动”的编排体例,便于有效组织各种“对话”教学活动 |
第四章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条件 |
一、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物理条件 |
(一) “对话”的开展需要合适座位的摆放 |
(二) 班级规模的适当控制可以保证“对话”效果 |
二、德育课程中“对话教学”的理智条件 |
(一) 在理智和规则下“对话” |
(二) 师生双方皆要有“对话素养” |
(三) “对话”要秉持“在场因素” |
三、德育课程中“对话教学”的情感条件 |
(一) 相互信任是“对话”发生的基础 |
(二) 共情心促使“对话”持续发生 |
(三) 尊重保障“对话”的深入开展 |
第五章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设计策略 |
一、目标设计策略 |
(一) 目标设计包含的内容 |
(二) 目标设计具备的特点 |
(三) 目标设计着眼的要求 |
(四) 目标设计遵循的步骤 |
二、话题设计策略 |
(一) 话题设计的分类 |
(二) 话题设计的要求 |
(三) 话题设计的要点 |
三、活动设计策略 |
(一) 活动的分类 |
(二) 活动设计的原则 |
(三) 活动设计的步骤 |
四、评价设计策略 |
(一) 评价的特征 |
(二) 评价设计的内容 |
(三) 评价设计的原则 |
(四) 评价设计的步骤 |
第六章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施策略 |
一、文本对话策略 |
(一) 师本对话策略 |
(二) 生本对话策略 |
二、人际对话策略 |
(一) 师生对话策略 |
(二) 生生对话策略 |
(三) 生与他人对话策略 |
三、自我对话策略 |
(一) 师与自我对话策略 |
(二) 生与自我对话策略 |
四、生活世界对话策略 |
(一) 学生与生活世界对话的方式 |
(二) 学生与生活世界对话的策略 |
第七章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改进策略 |
一、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存在问题 |
(一) 把“对话”窄化为“问答” |
(二) “对话”中教师仍是“主导” |
(三) “对话”超越学生的自身经验 |
(四) “对话”过程缺乏情感的支撑 |
二、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问题探源 |
(一) 教师对“对话式”德育课堂存在误区 |
(二) 主客观因素使教师不愿放弃权威地位 |
(三) “对话”的话题或活动设计不恰当 |
(四) 传统的教学惯习使课堂冰冷无情味 |
(五) 课程管理的不到位影响课堂有效性 |
三、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改进策略 |
(一) 厘清“对话教学”的基本形式 |
(二) 淡化“对话”中教师权威角色 |
(三) “对话”要以学生“在场因素”为出发点 |
(四) “对话”要秉持师生间的共情心和信任感 |
(五) 重视、规范课程管理和教学培训 |
四、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课堂观察表 |
附录二: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三: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教师问卷 |
附录四: 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学生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德育怎样做才有效(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思政课集体主义价值观教学策略研究[D]. 卜倩.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小学道德教育中知行脱节问题研究[D]. 张雨萌. 沈阳大学, 2021(09)
- [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的个案研究 ——学校水平的特征与归因[D]. 金春花.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高中新任班主任德育能力的现状研究 ——基于S中学三位老师的调查[D]. 李佳倩.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高中化学教师学科德育能力现状研究[D]. 杨金梅.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6]专门学校初中语文课外作业优化设计 ——以浦东新区工读学校为例[D]. 卜唐颖.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白鹿洞书院道德教育研究及其当代启示[D]. 袁嘉莹.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8]案例教学法在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研究[D]. 吕志云. 广西民族大学, 2020(05)
- [9]核心价值教育的建构与实践 ——基于马来西亚柔佛永平中学的行动研究[D]. 郑国富(Tey Kok Fu).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小学德育课程“对话教学”的实践研究[D]. 张莉莉.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