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灾难的集体记忆(论文文献综述)
徐彤阳,顾婷婷[1](2022)在《日本震灾数字档案参与灾难记忆构建的研究及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灾难记忆是社会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和传承灾难记忆有利于从中学习反思,提高防灾意识,推进社会突发灾难应对机制的建立,进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档案作为社会记忆的重要载体,是构建灾难记忆的重要方式。以文件连续体理论模型为分析框架,探索日本震灾数字档案参与灾难记忆构建的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灾难事件数字档案的建设情况,从加快灾难记忆构建、完善资料收集、促进多元主体共建、加强档案资源利用四个方面对我国相关工作提出参考意见。
王伟[2](2021)在《建筑现象学视角下的地震纪念馆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自建国初,我国经受了多次严重的地震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修复灾区、发展灾区的经济成了灾后发展的核心问题。震后的重建工作在为受难群众恢复家园之余也带去了生的希望,抒发对逝者的缅怀和纪念抗震救灾中涌现的英雄事迹是帮助人们走出灾难阴霾的关键,因此地震纪念馆的选址与建设就成了心灵重建的重要环节,是灾后重建的精神堡垒。论文以地震纪念馆为研究对象,从建筑现象学场所论与知觉论的角度出发,结合地震纪念馆场所营造和知觉引导,探索以人的体验为主体的地震纪念馆设计原则和方法,为该类型建筑提供一种设计思路。论文首先概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并说明论文的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总结了地震纪念馆相关设计的不足并提出论文创新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建筑现象学与地震纪念馆的相关概念,论述了建筑现象学应用于地震纪念馆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通过对建筑实践作品的调研分析,总结归纳出影响地震纪念馆场所营造与知觉引导的物质要素,提出基于建筑现象学的地震纪念馆设计策略提出提供了实例支撑。通过对地震纪念馆场所营造和知觉引导影响要素总结归纳的基础上,运用建筑现象学的理论与方法结合国内外已建成的案例对地震纪念馆的场所构建、营造场所精神以及内部空间知觉引导的设计策略展开详尽的分析与讨论。论文以建筑现象学为理论基础,研究地震纪念馆的设计策略,试图总结出一套以人的体验为主体的地震纪念馆设计生成理论,为提升地震纪念馆的纪念性、精神性起到积极作用。
肖波,黄晶莹[3](2021)在《灾难记忆与新冠疫情纪念空间构建理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冠疫情留下了深刻的集体记忆。抗击疫情的事件、人物、器具、场所、文献等,形成了特定的灾难记忆与文化空间,值得保存、纪念、展示和反思。灾难记忆可通过空间形式来存储和再现,并对记忆进行提炼和延伸,形成特定的灾难型纪念空间,诸如用博物馆再现抗疫篇章、用文化空间再造抗疫地标、用文化符号致敬抗疫英雄、用名录表达对逝者的敬重等。建设系列文化纪念物,有创意地纪念新冠疫情这一历史性灾难,是文化遗产建设的重要使命,也是民族精神浴火重生的时代机缘。
张梅兰,陈先红[4](2021)在《灾难的社会想象:媒体反身叙事与灾难的现代性反思——基于新冠肺炎事件的报道》文中研究指明媒体对灾难及其与人类复杂的联系缺乏普遍叙述,媒体叙事能否引起灾难的现代性反思和学习值得深入研究。引入反身性理论,从"持续反思、主体性呼唤、情感真实、反身科学化"四个面向对新冠疫情的媒体叙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媒体反身叙事引起社会对灾难持续、流动的反思,完成灾难主体性身份的回归,形成灾难的情感动力,促进灾难的社会启蒙。媒体反身性叙事将社会引入灾难的现代性反思之中,建构了灾难的社会想象。
周善平[5](2020)在《无声的呐喊:集体记忆视角下绘画与灾难创伤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灾难是人类发展的"绊脚石",能够给人类带来残酷的创伤。为了让人们牢记历史,不忘悲剧,汲取深刻的经验教训,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通过集体记忆,将绘画与灾难进行巧妙创作,更多地表达了人们内心的创伤。集体记忆是绘画与灾难创伤的桥梁,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助于补充历史,增强凝聚力,发挥个人效应和提升道德感等。灾难过后,人们要及时地进行心理干预,可以采取绘画心理疗法来治愈灾难创伤。绘画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有其独特的作用,不仅可以处理人们的情绪和灾难创伤,而且还起到心理投射和心理暗示作用,从而能够帮助灾难亲历者修复内心的创伤。
宋李敏[6](2020)在《中国灾难题材电视剧悲剧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灾难题材电视剧以影像的方式还原了民族灾难历史,唤起民族共同的灾难记忆,同时展现了国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传播了民族共克时艰的凝聚力,彰显了以人为本的大国情怀。论文对此类剧作的悲剧性进行梳理与总结,以美学、叙事学等角度研究其形象塑造、叙事风格与审美价值,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中国灾难题材电视剧从现实灾难中建构人物形象的艺术形式,此类剧作以集体英雄趋于平民化、传统藩篱造就女性悲情化、善恶博弈下的间色人物等方式诠释了灾难题材电视剧叙事主体的流变,凸显了大众审美格调的变迁,表达了极端情景下人物深陷伦理两难境地的艰难抉择。此外,通过性格悲剧、情感悲剧、命运悲剧三重悲剧论述人物形象浓重的悲剧色彩,以此激发观众从中获取“审美快感”体验,并产生“怜悯与同情”的审美感受。第二部分以创伤叙事理论深入探析中国灾难题材电视剧的悲剧性,论述灾难创伤以激发观众唤起悲悯之心。该题材通过对个体创伤的观照与集体创伤的审视,彰显了个体生命的韧性与民族的承受力、忍耐力,并以治愈情怀消解个体灾难痛感,以日常化的叙述再现民族创痛历史,从而引导观众反思创伤,重建民族共同记忆。第三部分阐释了中国灾难题材电视剧的多重价值,其中包括美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灾难能够引导观众领悟人性美、崇高美、悲剧美,使人们在生与死的抉择中感受人性光辉,在悲壮与惋惜中领略崇高,在哀而不伤的克制表达中体味悲剧美。该题材作品通过悲剧审美,以求达到心灵的陶冶与精神的“净化”功效。
刘子琨,闫岩[7](2019)在《创伤、战争、起点与新生:“汶川地震十年”纪念报道中的叙事隐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和语料库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汶川地震十周年当天的52家媒体刊发的纪念报道进行研究发现,新闻媒体主要运用战争隐喻、家庭隐喻、方位隐喻和人体隐喻等手法书写灾难纪念。在重述历史的过程中,战争经验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语言;家庭隐喻将一地的自然灾害放大至整个民族层面,有助于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认同;方位隐喻选择性地将震后十年键入进步主义话语的叙事框架之中;从"满目疮痍"到"涅盘重生",媒体通过人体隐喻完成灾后重振的事实建构。党报和市场报在隐喻的使用上存在对某一方面的偏重。媒体通过隐喻使用迎合国家的宏大叙事,以强化政治、文化和社会认同。
沈曼怡[8](2019)在《媒体记忆视角下的后灾难报道研究 ——以汶川地震十周年报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恰是汶川地震发生以来的第十年。十年来,汶川地震一直被中国新闻界不断重述和反复纪念,在此过程中涌现的报道成为对过去灾难性事件的延伸,笔者将其命名为“后灾难报道”。笔者在本文中将其与灾难报道做出区分,定义为:媒体对过往灾难性事件的延伸性报道,根据报道出现的时间点不同,又分为对灾难本身的纪念报道、对灾难创伤的治愈报道、对灾难的后续跟踪报道和后发的类似灾难报道,媒体通过报道实现回溯纪念灾难、灾难创伤治愈、构造历史语境和进行历史类比的目的。本文从媒体记忆理论出发,运用个案分析、内容分析、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主要聚焦《中国青年报》、澎湃新闻、《华西都市报》三家媒体共计103篇汶川十周年报道,对其展开定量与定性研究。文章从微观层面的文本分析出发,再到中观层面的媒体分析,最后上升至宏观层面的社会价值和关系的重建分析。本文共分为六章,其中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是本文理论基础的架构和对后灾难报道的概念界定。第三章先是从报道数量统计入手,对十年间的“后汶川”报道进行宏观分析,随后从报道体裁、主题建构、信源选择、话语整合、图片运用这五个方面对所选样本展开深入分析。第四章以地域为分界线对三家媒体在十周年报道中所呈现的报道特色加以阐述,并进一步分析不同地域媒体的汶川记忆建构策略。第五章从媒体记忆视角分析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如今的后灾难报道仍存在诸多问题,针对媒体今后如何做到后灾难报道的高质量输出,并通过媒体记忆构建想象共同体提出相关对策。经过研究发现,不同地域的媒体由于体制、定位、价值等差异,在塑造媒体记忆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契机、方式、诉求和情境,也反映出了媒体记忆的不同形态、复杂程度。但从整体上来看,媒体记忆的生产都是对灾难报道的二次消费,并以纪念之名,立足当下,是在对当下进行价值确认和价值重塑。
李晓晔[9](2019)在《媒体视阈下灾难事件集体记忆建构研究 ——以《人民日报》对唐山、汶川地震报道为例》文中提出媒体与记忆的关联,可以看作记忆研究在传媒领域的延伸,也可以看作媒体研究向记忆研究领域的拓展。记忆这一研究对象,不仅存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也存在于人文科学研究范畴。原因在于,记忆对个体来说不仅是对自身经历的认识,也是对自我的认知与探索;而集体记忆所涉及的范围更广,它既涉及到群体对社会历史文化的记忆,也包含人类文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所经历的冲刷、积淀与更替。集体记忆不仅受主客观因素共同影响,而且媒体在其建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媒体作为“历史的记录者”,凭借着对话语权的掌控,通过对灾难事件的书写,成为灾难事件集体记忆建构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媒体视阈下记忆研究是传统记忆研究一个新的突破点。唐山大地震被称为“20世纪人类史大灾难之一”,汶川地震是建国后破坏力最强的地震,也是继唐山地震后伤亡最惨重的一次,灾难使公众产生巨大震撼。本文以两次灾难事件报道为研究对象,从集体记忆角度考量《人民日报》建构灾难事件的路径,运用内容分析法和话语分析方法探究灾难事件集体记忆建构,得出《人民日报》在建构灾难事件集体记忆中的策略及价值,从而指导今后媒体建构集体记忆。对媒体视阈下灾难事件集体记忆的研究,重心并不在于对媒体建构两次灾难事件的集体记忆进行孰优孰劣的评判,而是关注媒体建构两次灾难事件集体记忆生成机制的差异与影响。论文主体包括三大方面: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部分阐释了研究起源背景及意义、相关研究综述、研究问题、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之处。正文包括四章,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对“如何建构集体记忆”这一问题展开不同层次的研究,并探讨了在两次地震中媒体建构了怎样不同的集体记忆。第一章使用内容分析法,从宏观维度研究媒体如何建构灾难事件集体记忆。第二章从话语角度出发,分析媒体如何使用话语进行灾难事件集体记忆建构且话语建构有何差异。后面两章围绕“建构因素”、“建构策略”及“建构价值”进行分析研究。第三章分析政治、经济、文化、公民权利意识和媒体自身等因素是如何影响媒体建构灾难事件集体记忆的。第四章由两节构成:第一部分对媒体运用何种策略建构和重构灾难事件集体记忆进行分析,探究哪些策略值得延续使用,哪些需要在今后的书写中改进,以期为今后提供借鉴意义;第二部分分析媒体建构灾难事件集体记忆在国家认同、主体记忆、意识形态和民族凝聚力上的价值与意义。最后,本文认为两次灾难事件集体记忆具有“同中有异”和“异中存同”的特点,并对媒体建构灾难事件集体记忆的未来进行展望。
丁琳[10](2019)在《媒介记忆视域下国产灾难片的集体记忆建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产灾难片大多取材于真实灾难事件,通常采用现实主义表达。大众铭记灾难,同样也会对其进行思考。电影媒介在建构集体记忆、历史记忆、社会记忆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强化大众灾难集体记忆的同时也降低了记忆的风化,巩固了与受众之间的黏合。另一方面,人们也利用电影媒介重构了大众的集体记忆,从记忆的层面加深了大众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和对灾难、苦难的全面认知,促使大众对生命的意义产生深刻理解。将电影媒介与集体记忆语境融为一体完成集体记忆影像化是为了与主流意识形态相匹配,形成新的集体意义并承担起相应的社会功能。在大众媒介急速发展的今天,集体记忆传承、传播最核心的功能在于将“过去”与“现在”相联结。而电影的特征就是通过声音、画面、符号等表征信息与过去的事件产生关联性,通过对集体记忆的连续叙述,复现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在电影语言中,镜头语言具有丰富的表达特性与转喻功能,通过电影表述受众可接收到其内涵,在与受众直接对话的同时复苏其深度记忆,并且促进受众对影像集体记忆表征和意义的接受与认同。借助灾难片建构集体记忆,既可以运用数字特效技术来展示宏大叙事,同样也可以将微观视角作为切入点,去捕捉个体特征,触发个体记忆与影像、集体记忆之间的共鸣,从而更加有利于灾难集体记忆的传承、传播与社会功能的实现。本文以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理论为学术支撑,以国产灾难片为研究文本进行相关分析和阐释。第一章绪论部分对论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与创新突破做了相关阐述,着重完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文献综述。第二章主要对基本概念做出界定、对相关理论进行介绍,与此同时详细分析了不同理论之间的互动关系。第三章从国产灾难片如何建构集体记忆入手,按照由“集体记忆内容表征建构”及“集体记忆意义建构”的逻辑完成分析阐释。在研究集体记忆内容如何建构之前,首先厘清建构的基础是必不可少的,基础之一是内容结构的原点:现实取材;基础之二是电影创作者的作用;基础之三是建构工具。继而通过符号学的相关理论及具体的符号分析完成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内容表征的建构。集体意义是集体记忆内容结构的灵魂所在,在研究了内容表征的基础上,紧接着探析了被大众广泛认可的内在意义,对其完成了细致的总结和具体阐释。第四章展开对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的功能论述,借鉴了传播学中传统的社会功能观理论,分析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所传递、发挥出的重要社会作用。针对国产灾难片的特征总结出如下四种主要的社会功能:情感认同功能、“警示”与“醒世”功能、民族传承功能与社会动员功能。第五章研究国产灾难片的传承与传播,进一步分析了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得以传承、传播的发展规律、重要策略和核心要素。在传承的分析上,以灾难集体记忆的媒介分析作为重点来研究时间轴线上的记忆延续;在传播的问题上,以传播中的结晶策略作为空间轴线上的记忆延续来探究。基于以上研究,第六章分析国产灾难片在集体记忆建构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了导致集体疏离、集体记忆难以巩固甚至走向消亡的原因所在,并结合不足之处提出了如何建构、巩固灾难集体记忆的方法对策。
二、对灾难的集体记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灾难的集体记忆(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震灾数字档案参与灾难记忆构建的研究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 档案与社会记忆构建 |
1.1 档案与社会记忆的关系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提出 |
2 日本震灾数字档案建设概况 |
3 日本震灾数字档案参与灾难记忆构建的实践分析 |
3.1 形成、捕获维:收集整合,留存记忆 |
3.2 组织维:科学组织,形成记忆 |
3.3 聚合维:互联合作,共享记忆 |
3.4 “开发维”:开发利用,赋活记忆 |
4 对我国档案参与灾难记忆构建工作的启示 |
4.1 加快构建灾难数字记忆 |
4.2 坚持广泛收集资料 |
4.3 促进多元主体共建共享 |
4.4 加强档案资源开发利用 |
5 结语 |
作者贡献说明 |
(2)建筑现象学视角下的地震纪念馆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目的 |
1.1.3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内容 |
1.2.1 相关研究概念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内容 |
1.2.4 研究创新点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建筑现象学相关研究及研究成果 |
1.3.2 地震纪念馆相关研究及研究成果 |
1.4 论文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论文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界定及研究意义 |
2.1 建筑现象学相关理论 |
2.1.1 现象学的基本理论 |
2.1.2 建筑现象学概述 |
2.1.3 建筑现象学关注的内容 |
2.2 地震纪念馆的概念界定 |
2.2.1 纪念性建筑 |
2.2.2 地震纪念馆 |
2.3 地震纪念馆发展综述 |
2.3.1 地震纪念馆的发展历程 |
2.3.2 地震纪念馆现状及问题解析 |
2.4 建筑现象学应用与地震纪念馆设计的意义 |
2.4.1 以场所构建满足情感的完整表达 |
2.4.2 以感知体验指导建筑回归本质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案例分析-建筑师创作实践调查 |
3.1 5.12 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 |
3.1.1 基本情况简介 |
3.1.2 功能定位 |
3.1.3 场所特征 |
3.1.4 知觉体验 |
3.1.5 建筑使用后评估 |
3.2 玉树抗震救灾纪念馆 |
3.2.1 基本情况简介 |
3.2.2 场所特征 |
3.2.3 知觉体验 |
3.2.4 建筑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震纪念馆的场所营造策略 |
4.1 “锚固”的布局-源自场所的决策 |
4.1.1 影响布局和序列的锚固要素 |
4.1.2 外部空间的布局 |
4.1.3 外部空间的序列组织 |
4.1.4 外部空间程序组织的节点处理 |
4.2 场所景观设计-场所氛围营造 |
4.2.1 水体 |
4.2.2 植物 |
4.2.3 建筑 |
4.2.4 路径 |
4.3 建筑要素构成-场所情感表现 |
4.3.1 比例与尺度 |
4.3.2 虚实与凹凸 |
4.3.3 色彩与材质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震纪念馆的知觉体验引导策略 |
5.1 知觉体验的形式内容 |
5.1.1 建筑的视觉体验 |
5.1.2 建筑的听觉体验 |
5.1.3 建筑的触觉体验 |
5.1.4 建筑的嗅觉和味觉体验 |
5.1.5 纠缠的联觉体验 |
5.2 地震纪念馆空间的知觉体验 |
5.2.1 空间的形态 |
5.2.2 空间的界面设计 |
5.3 地震纪念馆光影的知觉体验 |
5.3.1 光的视觉引导 |
5.3.2 光的氛围烘托 |
5.3.3 光的空间限定 |
5.3.4 光的动势变化 |
5.4 地震纪念馆材料的知觉体验 |
5.4.1 材料的兼容性 |
5.4.2 材料的真实性 |
5.4.3 材料的融合性 |
5.5 地震纪念馆细部的知觉体验 |
5.5.1 简洁纯粹的细部 |
5.5.2 内涵丰富的细部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论文的局限性 |
展望与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表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灾难记忆与新冠疫情纪念空间构建理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灾难记忆:为何要纪念新冠疫情 |
二、空间表达:人类如何展示灾难记忆 |
三、记忆再现:新冠疫情纪念空间构建理路 |
(4)灾难的社会想象:媒体反身叙事与灾难的现代性反思——基于新冠肺炎事件的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缘起 |
二、回顾与反思:灾难的媒体叙事与历史呈现 |
(一)灾难的物质性、互构性与媒体叙事 |
(二)过往媒体叙事与灾难的历史失语 |
(三)媒体叙事构建灾难“社会想象”的必要性 |
三、反身性:媒介灾难叙事走向反思的一种新视角 |
(一)反身性:晚期现代话语的自我反思与对抗 |
(二)反身性的基础及其“反思”面向 |
(三)环境治理和灾难风险视角下的“媒体反身性” |
四、媒体灾难叙事的反身性呈现 |
(一)“历时性”叙事与灾难的持续反思 |
(二)“主体性”叙事与灾难的“人道主义想象” |
(三)“真实情感”叙事与灾难的创伤记忆 |
(四)“科学化”叙事与灾难的社会启蒙 |
(5)无声的呐喊:集体记忆视角下绘画与灾难创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集体记忆是绘画与灾难创伤的切入点 |
1.集体记忆有助于补充历史 |
2.集体记忆有助于增强凝聚力 |
3.集体记忆有助于发挥个人效应 |
4.集体记忆有助于提升道德感 |
二、集体记忆对灾难创伤后的措施 |
1.心理投射作用 |
2.心理暗示作用 |
结语 |
(6)中国灾难题材电视剧悲剧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综述 |
(一)关于悲剧与悲剧性的认识与界定 |
(二)关于中国灾难题材电视剧的界定 |
(三)关于中国灾难题材电视剧的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价值与意义 |
一、中国灾难题材电视剧人物形象的悲剧性建构 |
(一)人物塑造:灾难极端情景中的多元人物 |
1.集体英雄趋于平民化 |
2.传统藩篱造就女性悲情化 |
3.善恶博弈下的间色人物 |
(二)悲剧性探源:影像塑造伦理困境中的悲剧人物 |
1.性格悲剧:传统伦理浸染人物性格 |
2.情感悲剧:道德束缚酿就负重情感 |
3.命运悲剧:命运遭际演绎悲剧人生 |
二、中国灾难题材电视剧悲剧性的创伤叙事 |
(一)个体创伤叙事:灾难痛感的温情治愈 |
1.承受灾难:消解身体创伤 |
2.直视灾难:愈合情感破裂 |
3.治愈灾难:拯救精神废墟 |
(二)集体创伤叙事:民族历史创痛的再现 |
1.创伤再现:追忆苦难历史 |
2.创伤救赎:抚慰社会伤痕 |
3.创伤反思:重建民族记忆 |
三、中国灾难题材电视剧悲剧性的多重审视 |
(一)美学价值:影像蕴含民族悲剧意识 |
1.人性美:生死抉择中凸显人性光辉 |
2.崇高美:悲壮但不悲观 |
3.悲剧美:哀而不伤极尽克制 |
(二)人文价值:影像彰显人道主义情怀 |
1.人文关怀:悲剧意识映射社会现实 |
2.传播价值:影像传递中国力量 |
结语 |
附录 :中国灾难题材电视剧作品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创伤、战争、起点与新生:“汶川地震十年”纪念报道中的叙事隐喻(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文献综述 |
(一)灾难、创伤与记忆 |
(二)隐喻理论 |
三、研究方法 |
(一)样本选择 |
(二)语料库语言学分析 |
(三)隐喻分析 |
四、研究发现 |
(一)战争隐喻和家庭隐喻 |
(二)方位隐喻 |
(三)人体隐喻 |
五、党报和市场报的不同侧重 |
六、结语 |
(8)媒体记忆视角下的后灾难报道研究 ——以汶川地震十周年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后灾难报道研究 |
1.3.2 “汶川地震”报道研究 |
1.4 研究方法与样本选择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样本选择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界定 |
2.1 理论基础和理论框架 |
2.1.1 媒体记忆的形成路径 |
2.1.2 媒体记忆的内涵与外延 |
2.1.3 媒体记忆的特征 |
2.2 后灾难报道的概念定义 |
2.2.1 灾难报道 |
2.2.2 后灾难报道 |
第三章 “后汶川”报道分析 |
3.1 “后汶川”报道十年概览(2009-2018年) |
3.1.1 “后汶川”报道构成:纪念报道占主体地位 |
3.1.2 纪念报道的数量变化:遗忘与周期性唤醒 |
3.2 汶川地震十周年报道分析 |
3.2.1 报道体裁分析 |
3.2.2 报道主题建构 |
3.2.3 报道信源选择 |
3.2.4 报道话语整合 |
3.2.5 报道图片运用 |
第四章 不同地域媒体的报道策略与记忆建构分析 |
4.1 中央级媒体:以《中国青年报》为代表 |
4.1.1 纳入日常议程,简化记忆、淡化创伤 |
4.1.2 挖掘普通个体记忆,深化人文关怀 |
4.1.3 政治话语形塑国家记忆 |
4.2 地方媒体:以“澎湃新闻”为代表 |
4.2.1 视觉影像主导,建构历史记忆 |
4.2.2 打捞个体记忆,汇聚“记忆微光” |
4.3 本地媒体:以《华西都市报》为代表 |
4.3.1 仪式化传播 |
4.3.2 地方记忆的成就偏向 |
4.4 总结 |
第五章 后灾难报道的现存问题及未来发展建议 |
5.1 我国后灾难报道的现存问题 |
5.1.1 记忆的角色模范化书写 |
5.1.2 记忆的预见责任缺乏 |
5.2 后灾难报道未来发展建议 |
5.2.1 给予普通个体创伤书写的平台 |
5.2.2 注重反思记忆,用理性昭示未来 |
5.2.3 关注记忆伦理,做到适度传播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媒体视阈下灾难事件集体记忆建构研究 ——以《人民日报》对唐山、汶川地震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问题 |
四、理论基础及相关概念界定 |
五、研究方法和样本选择 |
六、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人民日报》建构灾难事件集体记忆的基本特征 |
第一节 唐山地震、汶川地震的媒体呈现 |
一、唐山地震的媒体呈现 |
二、汶川地震的媒体呈现 |
三、唐山、汶川地震媒体呈现比较 |
第二节 《人民日报》通过报道建构灾难事件集体记忆特征 |
一、报道数量——“逢五、十”周年报道数量增加 |
二、报道版面——报道多居于次重要版面 |
三、报道篇幅——以中长稿件为主 |
四、信息来源——单一到丰富 |
五、报道主体——集体到个体 |
六、报道效果——弱效果到强效果 |
第三节 被选择和凸显的灾难事件集体记忆 |
一、唐山地震集体记忆 |
二、汶川地震集体记忆 |
第二章 《人民日报》建构灾难事件集体记忆之话语 |
第一节 集体记忆理论与话语分析的关系初探 |
一、媒体视阈下的集体记忆 |
二、集体记忆与话语建构 |
第二节 宏观结构分析 |
第三节 微观结构分析 |
第四节 修辞与风格分析 |
第五节 互文性分析 |
第六节 建构灾难事件集体记忆的话语变化趋势 |
第三章 《人民日报》建构灾难事件集体记忆之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国家政策机制变革影响集体记忆建构 |
第二节 经济转轨影响集体记忆建构 |
第三节 文化环境影响集体记忆建构 |
第四节 公民权利意识勃兴影响集体记忆建构 |
第五节 媒体自身转型影响集体记忆建构 |
第四章 《人民日报》建构灾难事件集体记忆之策略与价值 |
第一节 《人民日报》建构灾难事件集体记忆之策略 |
一、规模性报道凸显集体记忆 |
二、连续性报道强化集体记忆 |
三、纪念性报道唤起集体记忆 |
四、对比性报道重构集体记忆 |
五、正面宣传报道引导积极正面集体记忆 |
第二节 《人民日报》建构灾难事件集体记忆之价值 |
一、国家认同的“转化器” |
二、主体记忆的“保温瓶” |
三、意识形态的“指向标” |
四、民族凝聚力的“粘合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媒介记忆视域下国产灾难片的集体记忆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的创新与突破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1.4.2 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2章 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的概念阐述 |
2.1 媒介记忆与集体记忆的界定和理解 |
2.1.1 媒介记忆的定义与理解 |
2.1.2 集体记忆的概念与特征 |
2.1.3 媒介记忆视角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2.2 国产灾难片的内涵 |
2.2.1 国产灾难片的界定 |
2.2.2 国产灾难片的发展现状 |
2.2.3 国产灾难片与其它媒介所建构的灾难记忆的不同之处 |
2.3 电影与集体记忆的关联 |
第3章 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的建构分析 |
3.1 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的建构基础 |
3.1.1 内容结构的原点:现实取材 |
3.1.2 电影创作者对集体记忆的作用 |
3.1.3 集体记忆的建构工具:集体记忆框架 |
3.2 国产灾难片对集体记忆的内容建构分析 |
3.2.1 记忆感召力的触发:人物符号建构 |
3.2.2 作为空间的集体记忆:场景符号建构 |
3.2.3 特定记忆的唤醒深化:声音符号的建构 |
3.3 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的意义建构阐释 |
3.3.1 中华民族精神记忆 |
3.3.2 救灾记忆 |
3.3.3 灾难创伤记忆 |
3.3.4 灾难反思记忆 |
3.4 国产灾难片的集体记忆内容呈现特征 |
3.4.1 “纪录片”式的记忆书写 |
3.4.2 灾难片集体记忆路径的转变 |
3.4.3 聚焦式叙事:细节生发记忆点 |
3.4.4 再现大事件促进集体记忆共享 |
3.4.5 时间:有效的记忆勾联 |
第4章 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的社会功能 |
4.1 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的功能理论分析 |
4.1.1 大众传媒“功能观”研究 |
4.1.2 灾难集体记忆与社会功能 |
4.2 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的社会功能 |
4.2.1 情感认同功能 |
4.2.2 “警示”与“醒世”功能 |
4.2.3 民族传承功能 |
4.2.4 社会动员功能 |
第5章 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的传承与传播 |
5.1 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的形成 |
5.1.1 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的发展规律 |
5.1.2 有意识的灾难集体记忆建构 |
5.1.3 “凝聚”作为建构集体记忆的重要策略 |
5.2 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的传承 |
5.2.1 素材库中的记忆保存与提取 |
5.2.2 灾难集体记忆传承的媒介分析 |
5.3 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的传播分析 |
5.3.1 从传承到传播 |
5.3.2 集体记忆中的传播要素 |
5.3.3 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的传播策略分析 |
5.3.4 集体记忆传播中的结晶 |
第6章 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建构的不足与启迪 |
6.1 国产灾难片集体记忆建构的不足 |
6.1.1 集体记忆表征符号化、表面化,导致集体疏离 |
6.1.2 刻板化、同质化倾向,不利于集体记忆传播 |
6.1.3 未形成持久记忆,难以巩固集体成员记忆 |
6.1.4 周期性呈现不足,易产生集体记忆的消亡 |
6.2 国产灾难片建构集体记忆的启迪 |
6.2.1 建构有社会价值的集体记忆意义 |
6.2.2 重视传播方式以巩固集体记忆 |
6.2.3 影像叙事应最大限度的避免集体记忆偏颇 |
6.2.4 完善记忆方式寻求传承传播之路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国产灾难片总汇表 |
四、对灾难的集体记忆(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震灾数字档案参与灾难记忆构建的研究及启示[J]. 徐彤阳,顾婷婷. 档案学通讯, 2022(01)
- [2]建筑现象学视角下的地震纪念馆设计研究[D]. 王伟.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1(01)
- [3]灾难记忆与新冠疫情纪念空间构建理路[J]. 肖波,黄晶莹. 东南文化, 2021(02)
- [4]灾难的社会想象:媒体反身叙事与灾难的现代性反思——基于新冠肺炎事件的报道[J]. 张梅兰,陈先红.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1(01)
- [5]无声的呐喊:集体记忆视角下绘画与灾难创伤研究[J]. 周善平.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0(08)
- [6]中国灾难题材电视剧悲剧性研究[D]. 宋李敏.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6)
- [7]创伤、战争、起点与新生:“汶川地震十年”纪念报道中的叙事隐喻[J]. 刘子琨,闫岩. 新闻与传播评论, 2019(06)
- [8]媒体记忆视角下的后灾难报道研究 ——以汶川地震十周年报道为例[D]. 沈曼怡. 山东大学, 2019(09)
- [9]媒体视阈下灾难事件集体记忆建构研究 ——以《人民日报》对唐山、汶川地震报道为例[D]. 李晓晔. 新疆财经大学, 2019(06)
- [10]媒介记忆视域下国产灾难片的集体记忆建构研究[D]. 丁琳.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