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补阳还五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论文文献综述)
王秀阁,倪青,庞国明[1](2021)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证结合诊疗指南》文中研究指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指在排除其他原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症状和(或)体征[1]。本指南主要针对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DSPN),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双侧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等[2]。新确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DPN发病率为10%~15%,糖尿病病程10年以上者的DPN患病率则大于50%[3]。本病属中医学"血痹"[4-5]、"麻木"[4-5]、"痛证"[6-9]、"痿证"[6-9]等范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2010年发布的中医诊疗方案中,将DPN命名为"消渴病痹症"[10]。
李楠[2](2021)在《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库的建立与应用》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构建“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库(G-TCM)”,对现有的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进行全面汇总,为科研、临床决策快速获取指南、指南推荐意见提供技术支持。[方法]1、顶层设计与平台搭建:成立多学科专家组,借助Spring,MyBatis,Vue,Element-UI,Redis,Elasticsearch,Flowable等软件对系统进行开发,设置数据管理、评价报告、系统管理和权限管理4个模块。专家组参照RIGHT清单条目制订指南管理原则、提取/录入字段及质量控制规范。采用AGREEⅡ工具和RIGHT清单,对中医药CPGs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规范进行评价。2、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的收集、管理与评价:通过多渠道进行指南收集,包括(1)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 Data)、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SinoMed),(2)手工检索当当网、亚马逊和天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3)搜索指南制订及发布国家级相关机构网站。采用NoteExpress软件对各数据库文献题录处理并手工查重,依据预设的纳排标准进行指南筛选。其中指南筛选、数据录入、数据标化和指南评价过程均经过培训考核,数据录入严格执行“双录+核查”规范,以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3、G-TCM系统的应用:基于本系统对糖尿病相关的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进行检索及统计分析,总结指南推荐信息及方法学质量,并与人工检索比较,以校验平台的可靠性及功能性。[结果]G-TCM系统已上线运行,已完成对658部中医药CPGs的提取、评价工作;可实现快速获取疾病/病证相关的中医药指南信息和指南推荐的中医药疗法,包括指南方法学专家对该疗法证据级别和推荐级别的评级。用户可通过查看指南的质量和报告规范的评价结果,快速评估相关指南的质量和获取推荐意见,有利于促进指南的利用和更新。基于本平台以糖尿病为主题进行示范研究,共纳入32部CPGs,87.5%的指南关注糖尿病合并症/并发症,推荐信息中涉及方剂、中成药、针灸、中医外治法等多种中医疗法。19部指南采用循证方法进行制订,指南的证据类型多以随机对照试验为主,但证据引文的年份较久远,引用研究的样本量较低,导致证据级别普遍较低。此外,纳入CPGs的方法学质量和报告规范质量方面,在某些领域评分较低,为指南的修订提供参考。[结论]本次研究设计、构建了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库(G-TCM),为临床医师、研究者、指南制(修)订以及评估人员提供一个临床指南信息快速查询和获取平台,对推进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规范化和可及性,更好指导临床实践发挥支撑作用。
赵晓丽[3](2021)在《中西汇通论述六经辨治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之探索》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秉承传承经典、服务临床的宗旨,以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辨证模型为基础,探索与总结六经辨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可行性,试图对现代医家六经辨治此病的代表性观点提供客观与全面的解读。2.整理吴深涛教授运用六经辨证思想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思路,深入挖掘导师的临证思想。并以六经辨治2型糖尿病为基础,初步探索与总结中西汇通思想在此病此辨证法中的运用。方法1.以“六经”、“六经辨证”、“糖尿病”、“经方”等关键词检索文献,整理文献资料,并结合自已所学,对六经辨证法的研究概况、现代医家运用六经辨治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现状做一综述和概括。2.通过门诊观察学习导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证医案,日常向导师请教,学习导师推荐的相关书藉等方法,并结合自已所学所想(尤其注重学习中西汇通思想),深入认识六经辨证法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总结与整理导师运用六经辨证法在此病中的临证经验。结论1.自《伤寒杂病论》问世以来,研究伤寒的学者众多,发展至近代,六经辨证法的核心内容已逐步揭示。“六经钤百病”,但通过搜索文献,发现用系统的六经辨证法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学者并不算多,且各家所述侧重点不同,有待进一步求同存异,融汇贯通。2.吴深涛教授认为2型糖尿病与六经关系密切,其以由胰腺、胃肠、肌肉组成的太阴阳明脾胃轴为核心,对平稳血糖浓度起决定性作用;与由肝、脂肪组成的少阳厥阴肝胆轴密切相关,对平稳血糖浓度起主要的调节作用;与由肾、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组成的少阴太阳轴次相关,对平稳血糖浓度起相对次要的调节作用。治疗上,主张首辨阴阳,根据六经传变,大致可分热化传变途径与寒化传变途径。热化者,经阳明(多兼少阳,太阴虚象不显)——少阴热化——厥阴寒热错杂途径传变,其核心病理机制为素体阳明胃经燥热,致热郁气壅,机体能量过盛。因情绪、压力等精神因素常兼少阳肝胆之气郁滞,少阳、阳明的郁热表现为糖脂代谢紊乱,高糖、高脂刺激产生糖毒性、脂毒性,即产生浊、毒、热、痰、饮等病理产物,使机体处于慢性炎症状态,此时疾病尚在气分,多由外因损伤胰岛功能和产生胰岛素抵抗,导致本病的发生。随后各类炎症因子活化机体凝血系统,热化传入少阴血分,病理产物瘀血进而产生,同时常伴慢性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功能的亢进。最终传入厥阴,多阴阳两虚,寒热错杂,内分泌代谢严重紊乱,易出现血糖忽高忽低的阴阳离决之象。针对此传变途径的核心病理机制,吴师自拟化浊解毒汤治以清泄少阳郁热,清解阳明热毒,兼清化少阴血热、血瘀,临床实践证明,此方对该传变途径的早期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寒化者,经太阴(多兼少阳,阳明燥热不显)——少阴寒化——厥阴寒热错杂途径传变。此传变途径主要病理机制大致为素体太阴脾虚,先天胰岛,肌肉、脂肪等糖库、脂库发育或贮备欠佳致易发生胰岛功能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常兼少阳肝气郁滞导致血糖调节易紊乱等,最终导致本病的发生,此时尚在气分。之后太阴寒化传入少阴血分,多表现为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功能低下,表现明显阳虚寒象。阳虚则血液运行迟缓,瘀血生成,微循环障碍,加重胰岛功能损伤与胰岛素抵抗。最终传入厥阴,与热化传变途径结局相似,但整体传变过程以表现寒象为主。针对此传变途径的核心病理机制,吴师自拟之十味白术散治以健运太阴,疏畅少阳等,临床实践证明,此方对该传变途径的早期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2型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的治疗,则在上述病理机制的基础上,结合各病变脏腑组织的特点,灵活运用六经理论遣方用药。总之,吴师运用六经辨证法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从理法方药等各方面,已形成了一套较完备的体系。
陈禺[4](2021)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通过meta分析的办法,整理有关文献,系统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糖尿病足的中医治疗提供进一步的临床循证依据。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 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Pub Med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数据库查找近10年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相关文献,确定纳入文献,对纳入的文献运用改良JADAD量表和Revman5.3软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同时对有效率、治愈率、踝肱指数、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溃疡面积和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7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一共纳入1778名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1)在有效率方面,有16篇文献有该指标,直接比较无异质性,结果为(OR=4.59,95%CI[3.36-6.28],Z=9.64,P<0.0001),中西医结合组比西医组的临床有效率更高。亚组分析方面,3个亚组均无异质性,治疗4周组结果为(OR=4.82,95%CI[2.20-10.57],Z=3.92,P<0.0001),治疗4周到8周组的结果为(OR=3.86,95%CI[2.39-6.24],Z=5.51,P<0.00001),治疗8周以上组的结果为(OR=6.84,95%C I[3.72-12.55],Z=6.20,P<0.00001)。与西医治疗相比,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疗效不管是在治疗4周还是8周或者8周以上都更为显着。(2)在治愈率方面,有14篇文献有该指标,剔除异质性强的研究后meta分析结果为(OR=2.37,95%CI[1.79,3.15],Z=5.98,P<0.00001),中西医结合组比西医组的临床治愈率更高。(3)在踝肱指数方面,有2篇文献有该指标,异质性大,结果为(MD=0.22,95%CI[-0.10,0.53],Z=1.36,P=0.0005<0.1),仅进行描述性分析,认为中西医结合组改善患者踝肱指数方面比西医组更好。(4)在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有3篇文献有该指标,无异质性,结果为(MD=3.46,95%CI[2.51,4.41],Z=7.11,P<0.00001),中西医结合组改善患者腓总神经传导速度方面比西医组更好。(5)在溃疡面积方面,有4篇文献有该指标,剔除异质性强的研究后m eta分析结果为(SMD=-2.33,95%CI[-3.82,-0.84],Z=3.06,P<0.00001),中西医结合组缩小患者溃疡面积方面比西医组更好。(6)在不良反应方面,中西医结合治疗和西医治疗糖尿病足的安全性较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结论:(1)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糖尿病足在有效率、治愈率、踝肱指数、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和溃疡面积上优于西医组,但是中远期疗效情况和愈合情况不明。(2)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性水平相当,不良反应少,值得推荐。
章凯文[5](2020)在《基于文本数据挖掘探讨2型糖尿病的中医方药证治规律》文中提出目的:基于方证关联的原理,在全面收集中医药临床防治2型糖尿病的文献的基础上,引入数据挖掘的方法,从中医辨病与辨证及中西医结合等不同维度上,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辨治思路、组方用药及方证对应的规律,以为基于文本数据的中医药相关领域的研究探索一种新的思路,为提高中医临床防治2型糖尿病的水平及新药创制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医”、“中药”、“中医药”,“2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T2DM”为主题词,全面收集中国知网(CNKI)从建库至2019年10月有关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的文献。将信息提取到Excel表中,包括文献编号、文题、第一作者、发表年份、证型、对照组干预措施、治疗组干预措施、方剂名称、方药组成、剂型、剂量等,对中药名、西药名、证型进行规范化处理,使之成为结构化数据。将规范以后的结构化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中,使用软件中的统计报表系统和数据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976篇文献,涉及10种并发症,18种合并症,5种伴随主症;所用中药剂型涉及9利种,其中较多使川的有汤剂、颗粒剂、丸剂及胶囊。在中医辨病与辨证论治二种模式中,辨证论治文献占比超过四分之三。2.总体用药规律:用药谱涉及344味药,使用频数较高的前30位药的配伍涉及传统方剂主要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四物汤-桃红四物汤、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生脉散、增液汤、玉液汤、葛根芩连汤、泽泻汤、二陈汤等;核心药味有炙黄芪、生地、山茱萸、山药、麦冬、炒白术、茯苓、当归、丹参、葛根、黄连等。3.因病论治的高频药味所涉及的古方主要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四物汤-桃红四物汤、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生脉散、增液汤、玉液汤、葛根芩连汤、泽泻汤等,核心药味有炙黄芪、生地、山茱萸、山药、麦冬、当归、川芎、丹参、赤芍、葛根、天花粉、炙甘草等。4.辨证论治的高频药味所涉及的古方主要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四物汤-桃红四物汤、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生脉散、增液汤、玉液汤、葛根芩连汤、泽泻汤、二陈汤等,核心药味有炙黄芪、生地、山茱萸、山药、丹参、泽泻、茯苓、炒白术、当归、川芎、葛根、黄连等。5.本病的中医辨证涉及证型共有89种,较多见的证型有气阴两虚血瘀、气阴两虚、气虚血瘀、气阴两虚痰瘀、阴虚热盛、湿热困脾、痰瘀互结、肾虚血瘀。其中气阴两虚血瘀证高频用药涉及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生脉散、增液汤、四物汤、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等方,核心药味有炙黄芪、生地、山茱萸、山药、麦冬、太子参、丹参、当归、川芎、赤芍、地龙等;气阴两虚证高频用药涉及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生脉散、增液汤、玉液汤、四物汤等方,核心药味有炙黄芪、生地、山茱萸、山药、麦冬、玄参、五味子、丹参、茯苓等;气虚血瘀证高频用药涉及补阳还五汤、桂枝汤、四物汤、桃红四物汤、六味地黄丸、增液汤等方,核心药味有生黄芪、当归、川芎、红花、赤芍、地龙、川牛膝等;气阴两虚痰瘀证高频用药涉及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增液汤、二陈汤、泽泻汤、四物汤、补阳还五汤等方,核心药味有炙黄芪、生地、玄参、黄精、清半夏、茯苓、丹参等;阴虚热盛证高频用药涉及六味-知柏地黄丸、生脉散、增液汤、玉液汤、葛根芩连汤等方,核心药味有生地、麦冬、山药、知母、黄连、天花粉、丹皮等;湿热困脾证高频用药涉及三仁汤、茵陈蒿汤、葛根芩连汤、五苓散、泽泻汤、平胃散、二陈汤、四君子汤等方,核心药味有茯苓、炒白术、葛根、黄芩、黄连、清半夏、陈皮、丹参等;痰瘀互结证高频用药涉及平胃散、泽泻汤、二陈汤、小陷胸汤、补阳还五汤、四君子汤等方,核心药味有清半夏、陈皮、竹茹、茯苓、丹参、赤芍等;肾虚血瘀证高频用药涉及六味地黄丸、左归丸、右归丸、四物汤-桃红四物汤等方,核心药味有熟地、山茱萸、山药、泽泻、炙黄芪、丹参、川牛膝、红花、川芎等。6.单纯中医治疗的组方高频用药涉及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生脉散、增液汤、玉液汤、葛根芩连汤、理中丸、泽泻汤、二陈汤等方,核心药味有炙黄芪、生地、山茱萸、山药、苍术、茯苓、黄连、丹参、葛根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组方高频用药涉及四君子汤、六味地黄丸、生脉散、增液汤、玉液汤、葛根芩连汤、四物汤、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泽泻汤、二陈汤等方,核心药味有炙黄芪、生地、山茱萸、山药、炒白术、茯苓、当归、丹参、葛根等。7.2型糖尿病并发症与合并症的组方规律:(1)并发症的组方用药:并发肾病的高频用药涉及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生脉散、四物汤、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泽泻汤等方,核心药味有炙黄芪、生地、山茱萸、山药、丹参、泽泻、茯苓等;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高频用药涉及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肾气丸、四物汤、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黄芪桂枝五物汤、桂枝汤、当归四逆汤等方,核心药味有生黄芪、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地龙、鸡血藤等;并发视网膜病变的高频用药涉及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增液汤、四物汤、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等方,核心药味有炙黄芪、生地、玄参、山药、枸杞子、桃仁、红花、赤芍、当归、丹参、三七、葛根等;并发周围血管病变的高频用药涉及增液汤、四物汤、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葛根芩连汤等方,核心药味有炙黄芪、当归、川芎、丹参、地龙、水蛭、川牛膝、桂枝等。(2)合并症的组方用药:合并高脂血症的高频用药涉及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增液汤、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葛根芩连汤、二陈汤、泽泻汤等方,核心药味有炙黄芪、丹参、清半夏、炒白术、茯苓、山楂、黄连、葛根等;合并抑郁症的高频用药涉及逍遥散、柴胡疏肝散、酸枣仁汤、百合地黄汤、六味地黄丸、四物汤、二陈汤、泽泻汤等方,核心药味有柴胡、白芍、当归、炒白术、茯苓、炙甘草、酸枣仁、郁金等;合并高血压的高频用药涉及六味地黄丸、增液汤、玉液汤、二陈汤、泽泻汤等方,核心药味有生地、山茱萸、山药、枸杞子、清半夏、陈皮、茯苓、炒白术、丹参、川芎、钩藤等。结论:1.2型糖尿病的中医组方主要涉及益气健脾、滋养肝肾、补肾温阳、养阴生津、祛湿利水、清热泻火、祛浊化痰、活血散瘀、理气升阳、温里祛寒等多类药的配伍,与该病的中医证型及其所涉病机要素(气阴二虚、血瘀、痰瘀、脾虚/气虚、湿热、肾虚、阴虚、热盛、肝郁、痰湿)之间具有良好的对应性。2.因病与因证不同辨治思路组方中的核心药味趋同,反映了整体用药的稳定性。辨证论治中不同证型涉及配伍药类及其药味基本类同,但各证型的组方在主体用药配伍的药味多寡及主次轻重上有所不同,表明辨证论治中病证-方药之间的关联性。3.2型糖尿病的四种并发症均以黄芪补气为核心,但各症的核心配伍有所不同,表现为重视脏腑经脉定位及对某些专属方/药的选择。三种不同合并症的组方在主体结构和核心药味选配方面各有侧重,其中合并高血脂和高血压都涉及健脾祛湿化痰,高血脂兼行滋养肝肾、清热泻火及祛瘀活血,高血压则侧重于平肝祛风活血,抑郁症则主要定位于养血疏肝,健脾调神。4.本次考察将重点聚焦于药组或药群及核心药味的配伍关系上,同时与着名成方联系起来分析,有利于发现此类方剂的配伍规律。2型糖尿病的中医防治方药的总体用药谱的高频药味所涉及的着名成方主要有六味地黄丸、生脉散、玉液汤、增液汤、桃红四物汤、补阳还五汤、葛根芩连汤、二陈汤、泽泻汤等,表明经典古方在实际应用中的普适价值。5.一定文本数量基础上的药谱及药用频数的分析可以反映出总体用药的范围和趋于集中的核心药味。不同支持度条件下的核心药味配伍关系总体上与对药对、药组及药群的分析结果相一致。提示本次数据分析具有良好的效度及稳定性。6.辨证论治条件下,基于核心药味的功效所蕴含的治法,可以推测此类方剂中进退变化可能涉及到的药对或药组及药群,而同类治方中核心药味对于专病治疗具有潜在价值。基于中医病证/病机-治法-方药的关系,参考药味性能,从本次所获得的核心方药及其药法中可以预测到2型糖尿病中医组方用药的总体规律。
钟岢屹[6](2020)在《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组方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方法,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总结导师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治疗相关性疾病的理论研究,以期进一步提高桂枝类方治疗相关疾病的临床疗效,丰富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学术水平及临床应用。方法:1资料来源:刘铁军教授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国医堂运用桂枝类方诊治的患者,其临床诊疗信息拍照留存或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计算机中心调取。本研究所选取的某一类方药,其主要组成药物属《伤寒论》、《金匮要略》桂枝类方者,即以本研究所选取的桂枝汤、新加汤、当归四逆汤、枳实薤白桂枝汤、炙甘草汤、桂枝汤合四逆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在《伤寒论》、《金匮要略》的原书药物组成为主,且一般资料记录(如姓名、性别、年龄等)及四诊信息记录完整者。2资料收集与处理:对本研究所选取的桂枝类方病例的病名、症状、体征、舌脉、药物名称等信息进行规范化,录至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如乌贼骨、海螵蛸统一录为海螵蛸。并对录入数据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严密控制,由专人负责,它人未经授权不得进行修改,以保障所需数据库项目的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3统计学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分别采用频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统计学方法。结果:对500例医案进行数据挖掘统计,统计结果如下:桂枝汤135例,新加汤24例,当归四逆汤144例,枳实薤白桂枝汤68例,炙甘草汤66例,桂枝汤合四逆汤11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10例,柴胡加龙骨牡蛎汤42例,根据频次分析、黄金分割法可得出导师运用各桂枝类方的适应证及其主症、主药,并通过药物聚类分析得出导师常用的合方用药,以总结导师临床使用该类方诊治疾病过程中的用药思路、处方特点、辨证规律等,丰富导师使用桂枝类方的内涵研究,并将其与中医“治未病”理论相结合论述。1桂枝汤:导师运用桂枝汤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系统疾病等10类疾病,具体疾病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等,主要证型为风寒袭表,卫强营弱,主要症状:汗出、手足不温、恶风、肢节疼痛、气上冲、心动悸、发热,主要药物:桂枝、大枣、生姜、白芍、炙甘草、大黄,次要药物:黄芪、防风、厚朴、白术、陈皮、川芎、枳实、茯苓、当归、荆芥、黄芩、姜半夏,常用合方:平胃散、保和丸、二陈汤、厚朴温中汤、奔豚汤、柴胡疏肝散、五积散、越鞠丸、当归补血汤、玉屏风散、小承气汤、升阳益胃汤、黄龙汤、枳实消痞丸。2新加汤导师运用新加汤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关节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5类疾病,具体疾病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便秘等,主要证型为寒入中焦,胃虚津亏,主要症状:心下痞、口干、发热、汗出、手足不温、恶风、肢节疼痛、头痛、不寐、心动悸,主要药物: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党参,次要药物:黄芪、白术、大黄、黄连、干姜,常用合方:玉屏风散、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大黄黄连泻心汤、厚朴温中汤、枳实消痞丸、泻心汤、升阳益胃汤、参苓白术散。3当归四逆汤:导师运用当归四逆汤主要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风湿免疫系统疾病、传染疾病等9类疾病,具体疾病如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等,主要证型为寒伤血脉,血脉凝滞,主要症状:手足凉、肢节疼痛、腹痛、不寐、指尖麻木、头痛、肠鸣,主要药物:桂枝、白芍、通草、当归、大枣、细辛、炙甘草、白术、黄芪,次要药物:大黄、党参、枳实、陈皮、川芎、厚朴、神曲、茯苓、干姜、生姜、柴胡、鸡内金、莱菔子,常用合方:四君子汤、柴胡疏肝散、保和丸、理中汤、升阳益胃汤、吴茱萸汤、温经汤、枳术丸、厚朴温中汤、黄芪建中汤、血府逐瘀汤、暖胃方(自拟)、少腹逐瘀汤、补中益气汤。4枳实薤白桂枝汤:导师运用枳实薤白桂枝汤主要治疗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5类疾病,具体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窦性心动过缓、不稳定性心绞痛等,主要证型为胸阳不振,寒凝胸中,痰气互结,主要症状:心悸、大便干、心下痞、腹胀、痞满、胸闷、气上冲、胁痛,主要药物:厚朴、薤白、瓜蒌、枳实、桂枝、陈皮、甘草、茯苓,次要药物:干姜、大黄、柴胡、姜半夏、桃仁、当归、枳壳、桔梗、川芎,常用合方:逍遥散、血府逐瘀汤、身痛逐瘀汤、复元活血汤、桃核承气汤、癫狂梦醒汤、半夏泻心汤、柴胡桂枝汤、枳实消痞丸、柴胡疏肝汤、血府逐瘀汤、蒿芩清胆汤、大柴胡汤。5炙甘草汤:导师运用炙甘草汤主要治疗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4类疾病,具体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室性早搏等,主要证型为阴血阳气虚弱,心脉失养,主要症状:心悸、自汗、盗汗、肢节疼痛、少气,主要药物:甘草、生地黄、党参、大枣、麦冬、桂枝、火麻仁、生姜、阿胶,次要药物:当归,茯苓,陈皮,姜半夏,川芎,酸枣仁,桔梗,柴胡,常用合方:奔豚汤、补阳还五汤、大秦艽汤、生化汤、四物汤、温经汤、归脾汤、二陈汤、玉女煎、逐瘀汤、归脾汤、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补中益气汤、左金丸、金铃子散、柴胡疏肝散。6桂枝汤合四逆汤:导师运用桂枝汤合四逆汤主要治疗肿瘤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疾病3类疾病,具体疾病如癌性发热(肝癌)、癌性发热(胃癌)等,主要证型为风寒袭表,营卫不和,心肾阳虚或脾肾阳虚,主要症状:肢节疼痛、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身冷、汗出、倦怠欲寐、精神萎靡,主要药物:桂枝、白芍、大枣、炙甘草、生姜、干姜、附子,次要药物:泽泻、茯苓、土茯苓、山茱萸、熟地黄,常用合方:化症散积Ⅰ方(自拟)、化症散积Ⅱ方(自拟)、七消饮(自拟)、实脾饮。7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导师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主要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男科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3类疾病,具体疾病如神经衰弱、睡眠障碍等,主要证型为虚劳阴阳两虚,主要症状:自汗、盗汗、胆怯易惊、多梦,主要药物:桂枝、大枣、生姜、白芍、炙甘草、龙骨、牡蛎,次要药物:黄芪、当归、熟地黄,常用合方:六味地黄丸、牡蛎散、当归六黄汤。8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导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要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耳鼻喉病等3类疾病,具体疾病如睡眠障碍、焦虑症、抑郁症等,主要证型为肝胆火实,心阳浮越,主要症状:易惊、脐腹动悸、身重难以转侧、烦躁、不寐、惊狂不安,主要药物:柴胡、黄芩、生姜、半夏、大枣、桂枝、茯苓、大黄、牡蛎、龙骨、党参,次要药物:沉香、炙甘草、陈皮、当归、酸枣仁,常用合方:四磨饮子、二陈汤、归脾汤、礞石滚痰丸、酸枣仁汤、珍珠母丸、天王补心丹。结论:导师运用桂枝类方的特点可归结为1.宗经辨治,谨求古训;2.方证传变,预防为主;3.随证合方,灵活多效;4.因郁致病,因病致郁;5方证相应,不离病机等5个方面。
韩明珠[7](2019)在《补阳还五汤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T2DM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本临床研究,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气虚血瘀型T2DM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证候评分、Toronto临床评分、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的影响,进而对其进行疗效性及安全性评价,为临床推广奠定基础。方法:本临床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于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招募符合标准的气虚血瘀型T2DM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首先进入为期2周的导入期或洗脱期,然后再进入为期4周治疗期,在治疗期,对照组给予口服甲钴胺片治疗,治疗组在口服甲钴胺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Toronto临床评分、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等指标的变化,并通过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综合评价补阳还五汤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气虚血瘀型T2DM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性及安全性。结果:(1)血糖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B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2h PG)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h PG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6.05%,对照组总有效率62.7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Toronto临床评分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Toronto临床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治疗后两组患者Toronto临床评分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Toronto临床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正中神经SCV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腓浅神经SCV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腓浅神经SCV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正中神经MCV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胫神经MCV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胫神经MCV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腓总神经MCV组内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腓总神经MCV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治疗气虚血瘀型T2DM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有一定的疗效,可改善DPN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评分,使Toronto临床评分显着下降,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且安全性良好。
方松柏[8](2014)在《传统中药汤剂在糖尿病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价中药汤剂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资源系统(WF)。收集各种中药汤剂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筛选资料并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六味地黄汤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血府逐瘀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药汤剂治疗糖尿病冠心病均较常规西医治疗具有明显优势。结论传统中药汤剂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具有良好效果,优势明显。
伦中恩[9](2010)在《糖尿病(消渴病)临床常见慢性并发症的中医文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对糖尿病人的健康构成严重危害,影响他们的生存质量,致残率和致死率高。其对社会经济也带来庞大的负担。医学界一直重视研究该病,然而未见重大突破。古代中医曾详细探讨过该病,亦遗留了很多至今仍然有效的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方法和处方。本文希望通过进行中医文献研究,从而深入地探讨糖尿病临床常见慢性并发症的相关内容,包括:1)综合有关的古代中医文献资料,结合现代认识,由临床角度思考,独立剖析每种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古代中医认识,研究着眼于为临床服务,以期挖掘古代中医珍贵智慧,弥补当今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诊治的不足。2)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古代中医文献,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历代医家关于糖尿病并发症的论述进行全面总结和回顾,探析中医对糖尿病并发症认识的发展及演变轨迹。3)通过比较现代关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文献,发现古代中医与现代中医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认识上的异同,期望能把古代的认识与现代的实践联系,借鉴古代中医的诊治认识,使现代临床诊疗糖尿病并发症变得更充实。4)将古代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方药建立数据库,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频数分析,找出古代中医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常用药物,分析古代用药规律及特点,期望能为有效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提供更多借鉴和新的思路。方法研究方法主要分为两种:文献研究和统计分析。文献研究内容:翻查的中医书籍文献主要分古代中医文献和近代文献两种。古代中医文献以1911年为下限,并有近代中医文献以1949年为下限,文献类型包括综合性医书、方书、专书、本草、从书、类书、医案、医论、医话等。方法先以《中华医典》检索“消”、“消渴”、“三消”、“上消”、“中消”、“下消”、“脾瘅”、“鬲消”、“消瘅”、“消中”、“内消”、“肾消”、“肺消”、“渴利”、“消利”、“消肾”、“急消”、“脾消”等病名相关的并发症如“并病”、“变证”、“兼证”、“目疾”“视瞻昏渺”、“内障”、“雀目”、“胸痹”、“腰痛”、“水肿”、“水病”、“眩晕”、“关格”、“虚劳”、“尿浊”、“肾衰”、“胀满”、“吐逆”、“络病”、“疖”、“痈”、“痈疽”、“痹证”、“筋痹”、“脉痹”、“麻木”、“偏枯”、“痿证”、“脱疽”、“腹胀”、“痞满”、“呕吐”、“反胃”、“吞酸”、“骨痿”、“骨痹”等关键词,再通过翻阅了超过160种与糖尿病相关的重要中医书籍,抽取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相关印象的文献内容,加以整理、分析。从历史的角度理顺文献的先后次序,综合地探讨每个时代中医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展和演变。又独立地抽取关于每种糖尿病并发症相关的内容,包括病名、病因病机、症状描述、证型、治则治法、方剂、药物、剂型、煎煮法、预后、预防、调摄、医案、医话等,经过比较、整理、分析,并结合临床思维,总结出关于每种并发症的中医指南。现代文献主要从中医核心期刊、《科学引文索引》(SCI)期刊、糖尿病专书、糖尿病指南、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糖尿病协会(ADA)网页中取得。检索工具主要使用《中国知网》(CNKI)、Pubmed及互联网等,查找关于“糖尿病”、“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胃轻瘫”、“糖尿病性功能障碍”、“糖尿病皮肤感染”、“糖尿病足”、“糖尿病肺结核”等关键词。撰写关于每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现代认识,希望通过比较,分析出古代中医治疗该并发症的异同,取长补短,目的是为提高临床疗效。统计分析:在翻阅文献资料的同时,把相关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处方、药物、剂量、剂型、出处等记录下来。用数据库软件Microsoft Excel 2007建立数据库,分门别类,列于各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下,当中确保没有重复药物名称或别名。用Excel进行频数分析,总结古代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用药规律,并作出分析,从而推断古代中医治疗某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处方、用药规律。结果糖尿病肾病属中医“肾消”、“消渴”并发“水肿”、“淋证”、“癃闭”、“尿浊”、“血尿”、“关格”、“虚劳”等范畴。其病位在肾,与肺、脾、肝、三焦、膀胱关系密切,亦涉及其余脏腑;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脾肾虚,五脏气血阴阳俱虚,标实为气滞、血瘀、痰浊、浊毒、湿热等。临床常见水肿、尿多、尿少、无尿、蛋白尿、气尿等症状。其主要有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阴虚热结、气血两虚、脾虚气陷、脾阳虚衰、肾气亏虚、肾阳衰惫、脾肾阳虚、水湿浸渍、膀胱湿热、肝阳上亢、浊毒犯胃、水凌心肺、溺毒入脑等15种证型。选取古代常用处方共12首。附有相关医案参考。分析古代治疗该病处方,可以看到,以往中医重视健脾、补肾、利水治疗糖尿病肾病,常用处方如肾气丸、六味地黄丸、七味都气丸、麦味地黄丸、四君子汤、五苓散等。比较现代认识,现代中医较强调活血通络的方法,补气药则尤其重视黄芪,又强调排毒泄浊的重要性,在治疗方法上有进步。糖尿病眼病属中医“消渴”并发“圆翳内障”、“视瞻昏渺”、“云雾移睛”、“暴盲”、“青盲”、“血灌瞳神”、“眼底血证”、“雀目”等范畴。病位在目,涉及五脏,以脾、肝、肾为主;病性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寒热并见。本虚为气阴两虚、阴阳俱虚,标实为瘀血、痰浊阻络。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程度视力减退,眼前黑影飞舞,或视物变形、视直如曲,甚至失明。有肝肾亏虚、脾虚气弱、脾虚湿困、心脾两虚、肝热上扰、阳亢动风、湿热蕴蒸、阴虚挟湿热、虚火伤络、气滞血瘀等10种证型。选了3个合适古方和3个医案。处方统计分析发现以往中医重视健脾补气、滋养肝肾、理气活血、化痰除湿的方法治疗糖尿病眼病,常用处方包括四物汤、六君子汤、人参养荣汤、生脉散、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左归饮、二陈汤等。糖尿病足属于中医“脱疽”、“筋疽”的范畴。病性属本虚标实,以气血阴阳亏虚为本,以湿热、邪毒、络阻、血瘀为标,病位在血、脉、筋。临床表现主要有足部感觉异常、感染、坏疽、痿缩、畸型。有湿热毒蕴、热毒阴虚、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气滞血瘀等6种证型。选了3个合适古方和3个医案。处方统计分析发现古代中医很重视内虚的情况,重视补益气血和清热解毒的方法,常用方剂有四妙勇安汤、八珍汤等。现代认识可以见到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比单纯西医治疗效果好。糖尿病心病属中医“消渴”并发“胸痹”、“厥心痛”、“心痛”、“心胃痛”、“真心痛”、“心悸”、“水肿”等范畴。病位在心,与肾、脾、肺相关。病性为本虚标实,以心气血阴阳亏虚为本,以寒凝、血瘀、痰阻、水停为标。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心悸、怔忡、胸闷、胸痛、烦躁、气短、乏力等。有心气不足、心血不足、心肾不交、心阳不振、寒凝心脉、痰浊阻滞、心脉瘀阻、水饮凌心、阴阳两虚等9种证型。选了3个合适古方和4个医案。处方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治疗糖尿病心病用得最多的是补气益血的药物,其次是安神镇静的药物。常用方剂有四君子汤、生脉散、人参养荣汤、交泰丸、朱砂安神丸。现代认识益气活血方法可以有效防治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脑血管病变属于中医“消渴”并发“中风”、“偏枯”、“仆击”、“昏厥”、“头痛”等范畴。其病位在脑,涉及心、肝、肾诸脏。病性属本虚标实,与虚、火、风、痰、气、血相关,上实下虚,阳气夹风、夹痰、夹瘀、夹火,气逆于上,阴血不足亏虚于下,阴阳气血不相顺接。主要表现为突然昏迷或无昏迷,肢体瘫痪或偏瘫或麻木,轻则只感肢体变得无力,重则或见头痛剧烈,伴恶心、呕吐,或有抽搐。可分为风邪中络、肝阳上亢、肝阳闭窍、痰热腑实、风痰阻络、痰蒙清窍、气虚血瘀、阴虚风动、元气衰败、肝肾亏损等10种证型。统计分析中发现芍药用得最多,用得较多的还有补益气血的药物,育阴潜阳的龟版、清肝热的黄芩、祛除风痰的南星亦是常用之品。现代认识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主要证型为阴虚为主,兼气虚、瘀血阻络。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基本治法。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属于中医“消渴”兼“痹证”、“血痹”、“络病”、“痿蹙”、“麻木”、“不仁”、“痛证”、“痿证”等范畴。其病性属本虚标实,以气血亏虚、气阴两虚为本,瘀血、痰浊阻络为标。病位在脉络,与肝、肾、脾相关。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和疼痛。有气虚血瘀、寒凝血瘀、阴虚血瘀、痰瘀阻络、气滞血瘀、湿热瘀阻、脾虚气陷、脾肾阳虚、肝肾亏虚等9种证型。合适古方选用5首,相关医案选用4个。处方统计分析可以看到,以往中医重视补益气、阴、血、肾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常用处方如十全大补汤、生脉散、六味地黄丸等。现代认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机主要是气阴两虚、经络瘀阻。以益气养阴、通经活络为基本治法。此外,本论文还阐述了有关糖尿病并发皮肤感染、糖尿病性阳萎、强中、糖尿病性胃肠病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中医认识。结论通过查找大量古、近代有关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中医文献,结合现代认识和中医临床思维,总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综合病机是:本虚标实,五脏的气血阴阳亏虚为本,瘀痰络阻为标。古代中医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常用的治法有健脾、养肝、滋肾、补气、补血、养阴、行气、活血等。再结合古代处方统计分析和现代认识,这研究启示我们应该重视治本补虚,重视使用补益药物以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性。
王佳[10](2007)在《仝小林教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经验总结》文中研究说明糖尿病神经病变(DN)是糖尿病(DM)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包括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和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DAN)。目前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缺乏特异性病因疗法。中医治疗DN具有特色。所以对其中医治疗进行研究很有价值。本论文在对DPN的综述基础上,探讨其中医药治疗,希望对下一步的临床研究有所帮助。通过查阅文献,综述了中医药治疗DPN和DAN的研究进展。总结出:中医治疗DPN疗效明显,但因为目前报道的文献中证型种类繁杂,涉及方剂数量众多,不便临床运用,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笔者认为在辨证论治指导下运用中医药治疗DPN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从推广的角度考虑,选择能涵盖大部分病例的代表方剂将是未来的研究目标。近年来对DAN的中医治疗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尤其对于DM泌汗异常及皮肤温度异常研究较少。导师仝小林教授临床实践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DPN的中医治疗颇有心得。总结仝老师的临床经验,发现导师在治疗中重视益气活血、和营通络,强调温阳通络、散寒祛湿,辅以祛风除湿、通利关节,善用中药外洗、内外合治。此外,他强调在治疗过程中,控制血糖为第一要务,活血化瘀通络贯穿始终,同时,应分清并病和合病,树立治未病的观念。通过学习文献,分析导师的经验,结合临床体会,发现导师选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大乌头煎加减内服,同时合用中药外洗治疗此类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笔者认为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合大乌头煎为研究对象进行DPN的临床观察研究,有可能取得较好的结果。遂特别予以总结,分析方剂特点,归纳总结加减规律,并附典型病例加以解释。导师利用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总结出治疗DAN的经验。他提出络脉损伤是DAN的主要病理基础及其核心病机。由于DAN涉及系统较多,故治疗上应分系统辨证治疗。在辨证过程中注意:“糖络并治”贯全程,扶正补虚要求“衡”。导师在治疗DM泌汗异常以及皮肤温度异常方面具有独道见解。他运用当归六黄汤治疗DM泌汗异常,升阳散火汤治疗DM皮肤温度异常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故对其经验作以总结,分析方剂特点,归纳总结加减规律,并附典型病例加以解释。
二、补阳还五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补阳还五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论文提纲范文)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证结合诊疗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1 病证结合诊断 |
1.1 西医诊断标准 |
1.2 中医分期辨证标准 |
1.2.1 麻木为主期 |
1.2.2 疼痛为主期 |
1.2.3 肌肉萎缩为主期 |
2 病证结合治疗 |
2.1 分期辨证治疗 |
2.1.1 麻木为主期 |
2.1.2 疼痛为主期 |
2.1.3 肌肉萎缩为主期 |
2.2 辨症状治疗 |
2.2.1 肢端麻木 |
2.2.2 肢端发凉 |
2.2.3 肢端疼痛 |
2.2.4 肢体无力甚至肌肉萎缩 |
2.3 辨指标治疗 |
2.4 专病专方专药治疗 |
2.5 单味中药治疗 |
2.5.1 抗炎 |
2.5.2 抗氧化应激 |
2.5.3 镇痛 |
2.5.4 改善血液动力学 |
2.5.5 改善代谢指标 |
2.5.6 改善微循环 |
2.5.7 抑制多元醇通路 |
2.5.8 营养修复神经 |
2.6 中成药治疗 |
2.6.1 木丹颗粒[76] |
2.6.2 消栓肠溶胶囊[77] |
2.6.3 参芪降糖颗粒[78] |
2.6.4 通塞脉片[79] |
2.6.5 谷红注射液[80] |
2.7 其他 |
3 病证结合康复 |
3.1 药膳 |
3.1.1 参苓山药瘦肉汤[83] |
3.1.2 田七五汁饮[84] |
3.1.3 杞参兔肉[85] |
3.2 熏洗 |
3.2.1 糖痛方[86-87] |
3.2.2 温经通络方[88] |
3.2.3 糖痛外洗方[89] |
3.3 针灸 |
3.3.1 益气通络针刺处方 |
3.3.2 温经通络针刺处方 |
3.4 推拿 |
3.5 传统功法 |
3.5.1 八段锦[97-99] |
3.5.2 太极拳[100-102] |
(2)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库的建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库的构建 |
1 顶层设计及关键技术 |
2 G-TCM功能模块设计 |
3 字段设置 |
4 指南库效果展示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的收集、管理与评价 |
1 指南收集与信息提取 |
2 数据录入与管理 |
3 指南评价 |
4 质量控制 |
5 G-TCM工作进度 |
6 小结 |
第三部分 数据库应用示范研究—糖尿病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证据及质量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引文和证据类型的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中西汇通论述六经辨治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之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六经辨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综述 |
1.六经辨证研究现状 |
1.1 六经辨证源流、形成与发展 |
1.2 六经的实质及六经辨证的优势 |
1.3 六经之间的关系:六经气化之标本中气 |
1.4 六经与时间医学 |
1.5 六经辨证的关键:辨病位思想 |
1.6 六经辨证的具体方法 |
1.7 六经传变 |
2.现代各家六经合论2 型糖尿病及其关发症 |
2.1 温铁柱经验 |
2.2 赵进喜经验 |
2.3 刘志龙经验 |
2.4 朱章志经验 |
2.5 李赛美经验 |
2.6 钱彩凤经验 |
3.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中西汇通简论六经系统 |
1.太阳系统 |
1.1 太阳生理、病理 |
1.2 太阳病常见证治 |
1.3 太阳传变、欲解时 |
2.少阴系统 |
2.1 少阴生理、病理 |
2.2 少阴病常见证治 |
2.3 少阴传变、欲解时 |
2.4 太阳少阴主寒热 |
3.少阳系统 |
3.1 少阳生理、病理 |
3.2 少阳病常见证治 |
3.3 少阳传变、欲解时 |
4.厥阴系统 |
4.1 厥阴生理、病理 |
4.2 厥阴病常见证治 |
4.3 厥阴传变、欲解时 |
4.4 少阳厥阴主风火 |
5.阳明系统 |
5.1 阳明生理、病理 |
5.2 阳明病常见证治 |
5.3 阳明传变、欲解时 |
6.太阴系统 |
6.1 太阴生理、病理 |
6.2 太阴病常见证治 |
6.3 太阴传变、欲解时 |
6.4 阳明太阴主燥湿 |
第三部分 吴深涛教授六经辨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经验总结 |
1.2 型糖尿病与六经 |
1.1 定义与病位 |
1.2 发病机制 |
1.3 疾病传变 |
1.4 辨证论治 |
1.5 临床典型案例 |
1.6 总结与思考 |
2.糖尿病并发症之太阳 |
2.1 糖尿病性泌汗异常 |
2.2 糖尿病性膀胱病 |
2.3 糖尿病性皮肤病 |
3.糖尿病并发症之少阳 |
3.1 糖尿病性眼病 |
3.2 糖尿病与胆道系统感染 |
4.糖尿病并发症之阳明、太阴 |
4.1 糖尿病性胃肠病变 |
5.糖尿病并发症之少阴、厥阴 |
5.1 糖尿病性肾病 |
5.2 糖尿病性心脏病 |
5.3 糖尿病性周围血管、神经病变 |
6.补充与拓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糖尿病足的相关现代医学研究 |
1.1 糖尿病足的定义及流行病学 |
1.2 糖尿病足的西医病因病机 |
1.3 糖尿病足的表现、诊断 |
1.4 糖尿病足分类与分级 |
1.5 糖尿病足的预防和现代医学治疗 |
1.6 现代医学治疗糖尿病足存在的不足 |
2.中医学对糖尿病足的相关研究 |
2.1 糖尿病足的中医认识及病因病机 |
2.2 DF的中医治疗 |
2.3 中医内治法与外治法联合运用 |
3.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 |
第二章 实验研究 |
1.资料与方法(参考PRIMSA声明) |
1.1 研究内容 |
1.2 文献获取 |
1.3 文献获取 |
1.4 文献筛选 |
1.5 资料提取 |
1.6 文献质量评价 |
1.7 统计分析 |
1.8 敏感性分析 |
1.9 发表偏倚检验 |
1.10 技术路线图 |
2.结果 |
2.1 文献筛选结果 |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资料及特征 |
2.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
2.4 meta分析结果 |
第三章 讨论 |
1.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的讨论 |
2.研究结果 |
2.1 有效率 |
2.2 治愈率 |
2.3 踝肱指数 |
2.4 腓总神经传导速度 |
2.5 溃疡面积 |
2.6 不良反应 |
3.文献质量评价 |
4.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4.1 文献因素 |
4.2 受试对象和具体干预措施 |
4.3 临床指标结果的局限性 |
5.问题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糖尿病足的中医治疗进展及危险因素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 |
(5)基于文本数据挖掘探讨2型糖尿病的中医方药证治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文献综述 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
1. 糖尿病的中医认识 |
2. 2型糖尿病原发病的中医药治疗 |
3. 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 |
3.1 治疗微血管并发症 |
3.2 治疗大血管并发症 |
3.3 治疗周围神经病变 |
3.4 治疗糖尿病足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处方来源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检索策略及结果 |
1.5 资料提取及数据规范化 |
1.6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基本信息 |
2.1.1 一般信息 |
2.1.2 涉及的并发症、合并症、伴随主症 |
2.1.3 西药使用类别 |
2.1.4 文献所涉及的中药剂型及其分布 |
2.1.5 中医药治疗的不同模式(因病/辨证论治) |
2.1.6 其他中医疗法 |
2.2 总体用药分析 |
2.2.1 中成药的使用 |
2.2.2 2型糖尿病中医治疗的总体用药分析 |
2.3 2型糖尿病中医不同辨治形式的组方用药分析 |
2.3.1 因病论治组方的用药规律 |
2.3.2 辨证论治组方的用药规律 |
2.4 2型糖尿病中医辨治的方-证关联的分析 |
2.4.1 2型糖尿病中医辨治的证型分布 |
2.4.2 2型糖尿病中医主要证型的组方用药分析 |
2.5 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中医治疗的组方用药分析 |
2.5.1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组方用药规律 |
2.5.2 单纯中医治疗的组方用药规律 |
2.6 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组方用药分析 |
2.6.1 2型糖尿病肾病的组方用药 |
2.6.2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组方用药 |
2.6.3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组方用药 |
2.6.4 2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组方用药 |
2.7 2型糖尿病合并症的组方用药分析 |
2.7.1 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组方用药 |
2.7.2 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组方用药 |
2.7.3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组方用药 |
3. 讨论 |
3.1 一般信息分析 |
3.2 2型糖尿病的中医组方用药的总体规律 |
3.3 2型糖尿病因病与因证论治的组方用药比较 |
3.4 2型糖尿病组方所涉主要药味的用量考察 |
3.5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论治的组方用药规律 |
3.5.1 证型与病机 |
3.5.2 主要证型的方药配伍规律 |
3.6 2型糖尿病不同治疗模式的组方用药及其比较 |
3.6.1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组方用药 |
3.6.2 单纯中医治疗的组方用药 |
3.6.3 二种治疗模式的组方用药比较 |
3.7 2型糖尿病并发症的组方用药规律 |
3.8 2型糖尿病合并症的组方用药规律 |
3.9 对本次研究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组方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文献综述 |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与方法 |
2 数据库的建立 |
3 数据挖掘 |
二、研究结果 |
1 桂枝汤证治规律 |
2 桂枝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桂枝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桂枝汤适应证 |
3 桂枝汤症状规律 |
4 桂枝汤药物规律 |
5 桂枝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二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新加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新加汤证治规律 |
三、讨论 |
1 新加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新加汤适应证 |
3 新加汤症状规律 |
4 新加汤药物规律 |
四、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当归四逆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当归四逆汤证治规律 |
2 当归四逆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当归四逆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当归四逆汤适应证 |
3 当归四逆汤症状规律 |
4 当归四逆汤药物规律 |
5 当归四逆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枳实薤白桂枝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枳实薤白桂枝汤证治规律 |
2 枳实薤白桂枝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枳实薤白桂枝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枳实薤白桂枝汤适应证 |
3 枳实薤白桂枝汤症状规律 |
4 枳实薤白桂枝汤药物规律 |
5 枳实薤白桂枝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炙甘草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炙甘草汤证治规律 |
2 炙甘草汤常见西医疾病用药规律举隅 |
三、讨论 |
1 炙甘草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炙甘草汤适应证 |
3 炙甘草汤症状规律 |
4 炙甘草汤药物规律 |
5 炙甘草汤常用病证比较 |
四、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汤合四逆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桂枝汤合四逆汤证治规律 |
三、讨论 |
1 桂枝汤合四逆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桂枝汤合四逆汤适应证 |
3 桂枝汤合四逆汤症状规律 |
4 桂枝汤合四逆汤药物规律 |
四、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治规律 |
三、讨论 |
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适应证 |
3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症状规律 |
4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药物规律 |
四、小结 |
第八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组方规律研究 |
一、研究材料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治规律 |
三、讨论 |
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一般情况分析 |
2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适应证 |
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症状规律 |
4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药物规律 |
四、小结 |
总体讨论 |
1 导师运用桂枝类方比较分析 |
2 桂枝类方方证对比 |
3 导师运用桂枝类方病证关系 |
4 导师运用桂枝类方证治规律比较 |
结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7)补阳还五汤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T2DM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研究目的 |
2.研究设计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2.5 统计学方法 |
2.6 技术路线 |
3.研究结果 |
3.1 随访完成情况 |
3.2 基线资料 |
3.3 疗效性评价 |
3.4 安全性评价 |
4.讨论 |
4.1 西医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 |
4.2 中医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认识 |
4.3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作用 |
4.4 补阳还五汤组方分析 |
4.5 活血通络方组方分析 |
4.6 临床疗效分析 |
4.7 问题与展望 |
5.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西医诊断标准 |
附录2 :中医证候评分表 |
附录3 :Toronto临床评分表 |
附录4 :文献综述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5 :发表论文 |
(8)传统中药汤剂在糖尿病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1.2.1 文献检索及筛选方法 |
1.2.2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糖尿病肾病 |
2.1.1 六味地黄汤对24 h尿蛋白量的影响 |
2.1.2 六味地黄汤对血清尿素氮的影响 |
2.1.3 六味地黄汤对血清肌酐的影响 |
2.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
2.3 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 |
3讨论 |
(9)糖尿病(消渴病)临床常见慢性并发症的中医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糖尿病与其慢性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
综述二 中医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2.1 文献分析 |
1.2.2 统计分析 |
1.3 与糖尿病(消渴病)相关名词解释 |
1.3.1 消 |
1.3.2 消渴(消渴/上消) |
1.3.3 中消/消中 |
1.3.4 下消/消肾/肾消 |
1.3.5 消瘅 |
1.3.6 脾瘅 |
1.3.7 膈消/鬲消 |
1.3.8 肺消 |
1.3.9 食亦 |
2 研究结果 |
2.1 糖尿病肾病 |
2.1.1 概述 |
2.1.2 病因病机 |
2.1.3 临床表现 |
2.1.4 治法方药 |
2.1.5 合适古方选用 |
2.1.6 医案医话选录 |
2.1.7 治疗糖尿病肾病处方的统计分析 |
2.1.8 现代认识 |
2.2 糖尿病眼病 |
2.2.1 概述 |
2.2.2 病因病机 |
2.2.3 临床表现 |
2.2.4 治法方药 |
2.2.5 合适古方选用 |
2.2.6 医案医话选录 |
2.2.7 治疗糖尿病眼病处方的统计分析 |
2.2.8 现代认识 |
2.3 糖尿病足 |
2.3.1 概述 |
2.3.2 病因病机 |
2.3.3 临床表现 |
2.3.4 治法方药 |
2.3.5 合适古方选用 |
2.3.6 医案医话选录 |
2.3.7 治疗糖尿病足处方的统计分析 |
2.3.8 现代认识 |
2.4 糖尿病心病 |
2.4.1 概述 |
2.4.2 病因病机 |
2.4.3 临床表现 |
2.4.4 治法方药 |
2.4.5 合适古方选用 |
2.4.6 医案医话选录 |
2.4.7 治疗糖尿病心病处方的统计分析 |
2.4.8 现代认识 |
2.5 糖尿病脑血管病 |
2.5.1 概述 |
2.5.2 病因病机 |
2.5.3 临床表现 |
2.5.4 治法方药 |
2.5.5 合适古方选用 |
2.5.6 治疗糖尿病脑血管病处方的统计分析 |
2.5.7 现代认识 |
2.6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2.6.1 概述 |
2.6.2 病因病机 |
2.6.3 临床表现 |
2.6.4 治法方药 |
2.6.5 合适古方选用 |
2.6.6 医案医话选录 |
2.6.7 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处方的统计分析 |
2.6.8 现代认识 |
2.7 糖尿病其它慢性并发症 |
2.7.1 糖尿病并发皮肤感染 |
2.7.2 糖尿病并发其它感染 |
2.7.3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 |
3 讨论 |
3.1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中医历史沿革 |
3.1.1 春秋战国时期 |
3.1.2 汉代 |
3.1.3 隋代 |
3.1.4 唐代 |
3.1.5 宋代 |
3.1.6 金元时期 |
3.1.7 明代 |
3.1.8 清代 |
3.2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发病及治疗的中医理论探讨 |
3.2.1 从脾胃学说探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理 |
3.2.2 治疗糖尿病肾病古今治法的异同 |
3.2.3 糖尿病肾病五脏相关 |
3.2.4 糖尿病肾病辨病论治 |
3.2.5 有消渴症状与无消渴症状的糖尿病肾病 |
3.2.6 关于糖尿病眼病的辨证论治 |
3.2.7 糖尿病眼病的中医治疗方法 |
3.2.8 糖尿病足的中医治疗方法 |
3.2.9 及早认识糖尿病足的危害性 |
3.2.10 糖尿病足的中医病机与治疗启示 |
3.2.11 糖尿病心病的诊断有一定难度 |
3.2.12 伴有消渴症状与无消渴症状的糖尿病心病的治疗重点 |
3.2.13 有关糖尿病心病的中医鉴别诊断 |
3.2.14 有关糖尿病心病的中医辨证依据 |
3.2.15 古代中医方药为现代防治糖尿病心病带来的启示 |
3.2.16 以证为纲,以病为目,展开糖尿病脑血管病的辨证论治 |
3.2.17 关于糖尿病脑血管病病机、治法的认识 |
3.2.18 有三消症状与无三消症状的糖尿病脑血管病的认识 |
3.2.19 关于脑血管病(中风)的若干中医病名与治法认识 |
3.2.20 古今认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机和治法的异同 |
3.2.2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辨证与治疗重点 |
3.2.22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相互关系和综合病机 |
3.2.23 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处方药物的统计分析和启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
(10)仝小林教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经验总结(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药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对 DPN 的认识 |
2 中医药对 DPN 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3 总结及展望 |
综述二 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中医药研究进展 |
1 现代医学对 DAN 的认识 |
2 中医药对 DAN 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3 总结及展望 |
第二部分 导师经验整理 |
仝小林教授辨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经验 |
1 病因病机 |
2 辨治经验 |
2.1 重视益气活血、和营通络 |
2.2 强调温阳通络、散寒祛湿 |
2.3 辅以祛风除湿、通利关节 |
2.4 善用中药外洗、内外合治 |
3 辨治要点 |
3.1 控制血糖为第一要务 |
3.2 活血化瘀通络贯穿始终 |
3.3 分清并病和合病,树立治未病的观念 |
4 小结 |
中药内服外洗合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验案举隅 |
1 方药源流 |
2 临床运用 |
3 加减规律 |
4 辨治体会 |
5 验案举隅 |
6 小结 |
仝小林教授辨治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经验 |
1 病因病机 |
2 病证特点 |
3 证候特征 |
4 辨证施治 |
4.1 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
4.2 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 |
4.3 泌尿生殖系统病变 |
4.4 糖尿病泌汗异常 |
4.5 糖尿病皮肤温度异常 |
5 辨治要点 |
5.1 “糖络并治”贯全程 |
5.2 扶正补虚要求“衡” |
6 总结 |
仝小林教授治疗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验案举隅 |
1 当归六黄汤治疗糖尿病泌汗异常 |
1.1 方药源流 |
1.2 临床运用 |
1.3 验案举隅 |
2 升阳散火汤治疗糖尿病皮肤温度异常 |
2.1 方药源流 |
2.2 临床应用 |
2.3 验案举隅 |
3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补阳还五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论文参考文献)
- [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证结合诊疗指南[J]. 王秀阁,倪青,庞国明. 中医杂志, 2021(18)
- [2]中医药临床实践指南库的建立与应用[D]. 李楠.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3]中西汇通论述六经辨治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之探索[D]. 赵晓丽.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D]. 陈禺.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基于文本数据挖掘探讨2型糖尿病的中医方药证治规律[D]. 章凯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基于数据挖掘的刘铁军教授运用桂枝类方组方规律研究[D]. 钟岢屹.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8)
- [7]补阳还五汤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T2DM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D]. 韩明珠.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 [8]传统中药汤剂在糖尿病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 方松柏. 中国实用医药, 2014(23)
- [9]糖尿病(消渴病)临床常见慢性并发症的中医文献研究[D]. 伦中恩.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0(11)
- [10]仝小林教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经验总结[D]. 王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02)